义因“境”生 词依“境”转
2023-05-30潘海霞
潘海霞
摘 要 高三文言文翻译复习应从“教技法”走向“练思维”,着重强化学生三个方面的思维训练:关联内部语境,重构语义关系;善用外部语境,明晓语义指向;立足整体语境,准确措辞表达。
关键词 文言文翻译 运用语境 思维训练
高三文言文复习课,重点应是立足语境、准确释词解义的思维训练。
思维训练一:关联内部语境,重构语义关系
内部语境是言语片段和一定的上下文之间关系的语境。教学中,运用语境的思维训练多半被教师或个别优等生的讲解取代,多数学生只知道要这么做,缺少自觉运用语境的思维习惯。
例:逖不报书,而听其互市,收利十倍。(2021年新高考卷Ⅱ)
句中的“不报书”是学生较易出错的地方。有的学生会直译为“没有上报书信”或是译为“没有上书给皇上”“没有上报文书”之类的。学生的问题在于静态地运用组词直译的方法翻译语句,暴露出了他们的思维缺陷——孤立地理解句子。为此,应将学生的思维还原到语句所在的内部语境,根据人物行为和事件之间的相关性,找出和语句有关的上下文信息,在学生的思维中重构译句与上下文之间的语义关系。根据原文,与上述译句有关的句子是:“后赵王勒患之,乃下幽州为逖修祖、父墓,置守冢二家,因与逖书,求通使及互市。”
祖逖的行为是紧承后赵王石勒的行为而来的。石勒很担心祖逖夺取黄河以北,于是派人到幽州去为祖逖修建了祖父、父亲的坟墓,安排了两户人家替祖逖看守祖坟。他又给祖逖写了一封信,请求双方互通使者并进行贸易往来。紧接着就是祖逖的行为“不报书,而听其互市,收利十倍”,整个事件和皇上无关。所以,“报书”不是学生静态语意中的给皇上上书,而是“答复(石勒写的)书信”。为了让学生更为深入地理解,还可以把石勒和祖逖的行为做这样的梳理:
石勒:患之;为逖修祖、父墓,置守冢二家;与逖书,求通使及互市
祖逖:不报书,而听其互市
梳理完以后,可以用“石勒……,()祖逖不……”的形式,让学生在石勒和祖逖的行为之间加一个关联词,以明确两者之间的关系。根据句义,可以加“但是”,也就是说,石勒的行为和祖逖的行为并不是朝同一个方向推进的。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还需要把关联句再往前推。由“逖既入谯城,石勒遣石虎围谯”可知,石勒和祖逖之间是敌对关系。既然如此,祖逖没有给石勒回信也是理所应当。综上,可以把整个推断的思维过程归纳为:回归原文——找出关联句——重构译句与上下文之间的语义关系——准确推断词义、句义。
思维训练二:善用外部语境,明晓语义指向
立足内部语境进行思维训练是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要准确翻译一个句子,单是关注上下文语句之间的内部语境是不够的,还需要综合外部语境,如场合、对象、话题、社会环境等。
纵观近年全国各地的高考翻译题,用于翻译的句子一般是三种类型——作者的叙述性语句、通过对话情境再现的叙述性语句和议论性语句,其中议论性语句较少。前文所举的例子就属于作者的叙述性语句。这种语句通过梳理清楚所叙内容之间的关系即可较为准确地把握语义,但对话情境中的语句较为复杂,涉及对话双方的身份、地位、说话的意图、古代文化等,把握语义时需要調动外部语境。
例:愚人村野无所知,若以叛逆蔽罪,恐辜好生之德。(2018年全国卷Ⅲ)
以上句子学生错译较多的是“恐辜好生之德”。有些学生翻译为:“恐怕会辜负他勤劳的品德/恐怕会辜负好的人的德行/恐怕会辜负了品德优秀的百姓/恐怕辜负品德优良的人的德行。”回到原文,这句话所在的对话情境是这样的:
中旨鞠享泽村民谋逆,纯礼审其故,此民入戏场观优,归途见匠者作桶,取而戴于首曰:“与刘先主如何?”遂为匠擒。明日入对,徽宗问何以处之,对曰:“愚人村野无所知,若以叛逆蔽罪,恐辜好生之德。以不应为杖之,足矣。”曰:“何以戒后人?”曰:“正欲外间知陛下刑宪不滥,足以为训尔。”徽宗从之。
对话语言以再现的方式激发读者的现场感。但是,当它与作者的叙述性语言相杂时,容易让人混淆信息。为了更清晰地还原对话情境,我们可以在平时的训练中试着将语句以对话的形式再现。
经过这样的转换,学生就能清晰地明确对话双方的身份、关系以及交流的话题。此处是宋徽宗和范纯礼,一为君,一为臣,两者是君臣关系,谈论的是如何处置一个被告有谋逆行为的村民。对话的结果是宋徽宗听从了范纯礼的建议。范纯礼是怎样回答君主的问题的?他先是对这个村民做了总体评价,接着说明自己对重罚村民的担忧,最后给出自己的处置办法。范纯礼的答话遵循了交际情境中问答一致的原则,而且非常鲜明地体现了他作为臣子为君谋划的考量。“恐辜好生之德”应译为“恐怕会辜负陛下爱惜生灵的仁德”。省略的主语是宋徽宗。
上述推断过程可以归纳为这样的思维路径:还原情境——明确对话双方的身份、关系及交流的话题——准确推断词义、句义。
思维训练三:立足整体语境,准确措辞表达
高三文言文翻译复习课要强化学生根据语境准确表达的思维训练。在措辞表达方面,学生存在的问题是不能依据语境选取词义,转换用词。
表现之一:组词直译,无视句义。
例:贾生数上疏,言诸侯或连数郡,非古之制,可稍削之。(2019年全国卷Ⅰ)
句中的“稍”学生大多错译为“稍稍”“稍微”。贾谊上疏陈述的事情是诸侯封地太多,和古代的制度不符,容易对君主的政权造成威胁,所以应该逐渐削弱他们的势力,以防犯上作乱。句中的“稍”应解为“逐渐”“渐渐”。“稍微”仅仅表达的是数量的减少,与“贾谊数上疏”的政治意图不符,也不符合古人巩固君主政权的常规逻辑。
表现之二:移用词义,不知变通。
例:若欲货财,汉以玉帛赐单于,有故事,宜许之。(2021年全国甲卷)
句中的“故事”一词,熟悉教材的学生都会想起苏洵《六国论》中的“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教材注“故事”为“旧事”,有些学生就直接将这个意思搬到译句中来,造成不必要的失分。译句所在的语境是:十二月庚辰,契丹使韩杞持书与曹利用俱来,请盟。利用言契丹欲得关南地。帝曰:“所言归地事极无名,若必邀求,朕当决战!若欲货财,汉以玉帛赐单于,有故事,宜许之。”
译句是皇帝对与契丹进行结盟谈判的宋朝使臣曹利用说的。根据“汉以玉帛赐单于”可知,这里的“故事”翻译为“旧事”不够贴切,宜译为“先例”“旧例”,强调已有的“例子”,进而自然得出“宜许之”的结论。
规避以上失误最重要的方法是让学生养成依据语境,推敲词义,准确措辞的表达习惯。文言文翻译的复习课可以有意引导学生在类似失分较多的地方仔细斟酌,积累词义也是为了能在不同语境中灵活运用词语而做的准备,不能生搬硬套。
要提高文言文翻译的得分率,关键要从“教技法”走向“练思维”,强化对学生思维的指导,让学生的思维在古代语言的跑马场里自由穿梭。
[作者通联:浙江江山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