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工科政产学研用协同育人实践探索

2023-05-30刘泽华蔡恒玲戴剑勇王莉芬

大学教育 2023年1期
关键词:南华大学校地工科

刘泽华 蔡恒玲 刘 艳 戴剑勇 王莉芬

[摘 要]在我国由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迈进的重要时期,新工科建设吹响了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号角,政产学研用协同育人正是解决人才培养实践欠缺等问题的有效途径。南华大学是一所省部共建的综合性地方高校,主动响应和参与国家新工科建设,在校地企“大对接”,强化人才培养目标;实践能力培养模式“大改革”,优化协同育人体系;校地合作办学模式“大总结”,完善校地企多方共赢机制;政产学研用“大协同”,拓展协同育人路径等方面开展了实践探索。

[关键词]新工科;政产学研用协同育人;地方高校

[中图分类号] G64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23)01-0111-03

新工科建设是我国新形势下国家发展战略、面向高等工程教育创新改革的重大行动计划,是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由大国向强国迈进的重要举措[1]。2018年教育部首批新工科实践项目开展以来,各高校积极应对高等教育的变革并投入新工科的研究实践活动中,主动改造升级传统工科专业,持续推进工程教育改革,培育了一批新工科建设与发展成果,极大地提升了高等工程教育服务与支撑产业发展的能力。

南华大学是一所省部共建的综合性地方高校,面对新工科整体发展形势,学校对人才培养机制加大了改革创新力度[2]。近年来,学校积极参与国家新工科建设战略,在完成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验收结果获得“优秀”的基础上,全面啟动教育部与湖南省第二批新工科建设项目,如本项目在开展研究的过程中,通过多种途径开展新工科政产学研用协同育人探索,力求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并为同类地方高校工科专业建设改革与创新提供参考。

一、新工科政产学研用协同育人基本描述

新工科建设的目标是以人才培养为核心,通过拓展国际化思维,包括工程思维、批判性思维以及设计思维,更进一步关注国家发展战略,培养出具有工程伦理、竞争力强的综合型全周期的卓越工程师。因此,新工科政产学研用协同育人项目对地方高校学科发展与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地方高校要抓住机遇积极主动出击,抢占人才培养的制高点,为实现高校可持续发展提供助力。

(一)新工科政产学研用协同育人特征

地方高校的最基本特征就是“地方性”, 要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培养人才[3]。地方高校新工科建设有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提升工科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是贯彻落实新工科理念的必然要求,充分发挥政产学研用协同育人作用,为高校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学生得到全面综合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这就需要更新人才培养的理念,精准对接企业对新工科人才的具体需求,以实现行业企业需求为目标,以促进科技成果的产出和转化为导向,利用科研反哺教学,实现全方位育人的目标;需要积极试点开展校企特色班、校企综合实验室、遴选组建校企协同实践教师队伍、构建校企联动教学综合评价体系等内容,进一步拓展人才培养的路径;需要不断探索政产学研用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逐步优化新工科人才培养体系,最终形成有利于构筑地方高校新工科专业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

(二)新工科政产学研用协同育人效果

地方高校新工科政产学研用协同育人,需要结合地方高校的具体情况,将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作为关注的重心,把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作为主线,以办学模式创新为切入点,建立项目驱动、科研导向、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协同发展的多方共赢运行机制,着力开展政产学研用办学模式创新,打造具有良好示范和带动效应的实践育人基地。地方高校要充分认识政产学研用协同育人的重要性,通过建立地方企业、校地合作平台、高校科研平台、教学平台之间的协同机制,推动教学内容的更新和教学方法模式的改革,并以校地合作平台为科研平台的孵化基础,推进科研平台成果转化,为校地合作平台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以形成五大平台联动发展、融合促进的局面,最终实现校地企多方共赢的目的。

(三)新工科政产学研用协同育人目标

基于校地合作平台开展新工科人才培养,其主要工作目标是以南华大学长三角研究院(诸暨)为依托,积极探索深化新工科背景下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的改革;聚集创新资源,做实科学研究,促进科技成果的产出和转化;坚持协同育人,做实人才培养,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深化政产学研用合作运行机制改革,加强高校与企业间的联系,积极拓展横向项目的合作,做实服务社会,为企业转型升级和地方经济持续发展注入动力。通过不断的探索与实践,构建新工科人才培养实现路径体系,完善校地企多方共赢机制,并形成可推广的标志性改革成果。

二、新工科政产学研用协同育人体系探讨

近年来,南华大学面对自身发展现状,主动分析新工科建设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不断突破求新,确立了人才培养在革新践行本科教育过程中的重要地位,主动推进政产学研用协同育人机制创新。

(一)全面了解企业对新工科人才需求

根据新工科人才培养要求,研究产教融合背景下新工科人才的特征和培养规律,树立正确合理的人才培育观念[4],特别是做好新工科人才培养的影响因素分析,通过深入企业,开展多层次、多角度的调研,全面了解企业对新工科人才的需求,将新工科建设与卓越计划作为发展着力点,持续优化专业结构与专业集群,大力推动专业改造升级发展。针对企业对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期望与高等学校实际培养范畴之间的差异,进一步明确新工科人才培养目标。

(二)积极探索政产学研用协同育人体制

充分发挥政产学研用协同育人作用,以南华大学科技、人才、教育资源为依托,以南华大学长三角研究院、诸暨市人民政府为纽带,积极试点开设校企特色班,建设校企综合实验室,遴选组建校企协同实践教师队伍,构建校企联动教学综合评价体系等内容,在新工科政产学研用协同育人机制模式探索与实践过程中,拓展新工科人才培养的路径。

(三)科学开展人才培养方案改革

新工科建设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针对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期望与高等学校实际培养范畴之间的差异,注重开展新工科背景下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的改革,主要包括课程设计、综合实验设置、实践教学方案、毕业综合训练考核等多方面,以实现行业企业需求为目标,以促进科技成果的产出和转化为导向,利用科研反哺教学,逐步完善新工科人才培养体系。

(四)完善校地企多方共赢机制

新工科建设校地企携手共进,基于校地合作平台开展新工科政产学研用协同育人机制模式探索与实践,总结校地合作办学现有模式的优势和不足,通过逐步改进,最终解决校地企多方共赢机制问题,实现产教融合、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总目标,并为地方高校新建特色化产业学院或区域产学研合作教育实践联合创新平台提供参考。

三、新工科政产学研用协同育人的实践探索

近年来,南华大学结合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企业转型升级需要,探索深化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技术转化等产学研合作的新模式,积极打造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的基地、人才培养的基地、实践教学与就业的基地和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窗口(即“三基一窗”),取得了很好的实践效果。

(一)校地企“大对接”,强化人才培养目标

校地企“大对接”需要做好三个层面的工作。政府层面:探索建立对接科技局、人事社保局等部门的联络措施,摸清地方战略性新兴产业紧缺的高端人才和技术需求,为人才培养供需信息提供反馈渠道。企业层面:积极对接已经联系和正在联系的企业,探索建立企业技术需求、人才需求信息卡和台账制度。行业层面:积极对接行业协会、龙头企业、工商联,建立常态联系机制,摸清行业共性技术需求和人才需求。高校层面:南华大学通过长三角研究院(诸暨)的建设,主动对接区域(绍兴)经济和行业产业发展需求,强化南华大学与绍兴市政府、绍兴企业机构等多元主体之间的协同,探索共建共管的组织架构和治理模式,并配套完备的运行制度和组织载体(见图1)。

(二)实践能力培养模式 “大改革”,优化协同育人体系

实行实践能力培养模式 “大改革”,以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推进机电信息、生物医药、智能建筑等产业与新工科人才培养紧密结合,优化人才培养体系。特别是把改革重点放在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合实验设置、实践教学方案、毕业综合训练考核等多方面(见图2),以满足行业企业实际需求为目标,逐步优化新工科协同育人体系,最终形成有利于促进地方院校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长效机制,实现学校发展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双赢”目标。

(三)校地合作办学模式“大总结”,完善校地企多方共赢机制

开展校地合作办学模式探索,需要主动布局、设置和建设服務国家战略、满足产业需求、面向未来发展的工程学科与专业。通过开展政产学研用办学模式创新与实践,创新办学模式,建立项目驱动、科研导向、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协同的多方共赢的运行机制,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从而实现产教融合、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总目标,以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动态适应能力、高素质的交叉复合型卓越工程科技人才,为地方高校新建特色化产业学院或区域产学研合作教育实践联合创新平台提供重要参考(见图3)。

目前学校已经在浙江绍兴市注册了2个独立法人的研究院,成立了南华大学长三角研究院,并从校内选派了政治素养高、工作能力突出的年轻干部到长三角研究院开展工作,按照2名处级干部和4名科级干部的配备编制,以上管理人员为在高等研究院负责其日常运行和管理的全职全岗的工作人员,为产学研工作提供服务和开展相关对接工作。地方政府为产学研工作开展5年累计投入资金约2亿元,提供了30余亩共计数万平方米的教学科研场地。学校拨付数百万元运行经费以支持前期筹备工作。南华大学在研究生招生简章中单列了长三角研究院研究生招生指标。同时,“卓越计划”本科生和其他本科生实习计划工作安排中,已经开展了2021年的相关教学任务和计划,以及学生进驻长三角研究院和诸暨各企业的对接工作。

(四)政产学研用“大协同”,拓展协同育人路径

政产学研用“大协同”,需要以促进科技成果的产出和转化为导向,以提高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的,利用科研反哺教学,实现全方位育人的目标,不断提升科技成果的实用性和成果转化效率。具体措施为:一是积极对接行业协会、园区和企业,探索根据产业、园区和企业的实际技术需求开展订单式科研活动的办法;二是改革科研成果考核机制,探索针对实用性成果在职称评定和报酬分配评定方面的特殊政策,引导科研人员研发实用性技术;三是积极推动地方政府引进科技风险基金,探索提升科研成果转化效率的市场化运作办法;四是探索联合地方科研机构、园区和企业共同申报科研课题和科研成果的办法;五是针对地方重大技术需求,探索争取地方财政引导资金进行创新研究的办法。

在此协同机制中,不单校地企三方要建立有机协同,更多的是构建高校科研平台、教学平台、校地合作平台、企业平台之间的协同机制。教学平台要为科研平台以及校地合作平台奠定理论基础;科研平台和校地合作平台要反馈信息,推动教学内容的更新和教学方法模式改革;校地合作平台要成为科研平台的孵化基础;科研平台成果转化的效益要为合作平台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通过这四大平台联动发展,实现有效的融合促进,最终整体推动地方高校新工科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四、结语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南华大学新工科建设政产学研用协同育人的步伐正在不断加快。目前学校已经整体形成了依托校地企共建研究院开展产学研活动,并以此探索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有效模式,为进一步开展新工科人才培养奠定基础并寻求更加有效的途径,为推动人才建设整体水平不断提升、加快转型为高质量综合性大学做出积极的努力[5]。

[ 参 考 文 献 ]

[1] 林健.新工科人才培养质量通用标准研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0(3):5-16.

[2] 刘泽华,王莉芬,罗筑华,等.面向新工科的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9):186-188.

[3] 王秋玉.以产教融合为核心机制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8, 34 (9) :22-24.

[4] 胡贝. 产学研用背景下的高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19(15):274-275.

[5] 刘泽华,王莉芬,刘升学.地方高校一流本科教育特色发展路径探索:以南华大学为例[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0,40(3):22-24.

[责任编辑:雷 艳]

猜你喜欢

南华大学校地工科
校地协同推进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探索
伊犁师范大学与和田市人民政府举行校地合作签约授牌仪式
南华大学召开学习丁德馨同志先进事迹座谈会
获批57项!南华大学2021年度自然科学基金立项取得好成绩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新工科背景下项目推动式教学模式的探索
喜讯!南华大学2021年省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再创佳绩!
校地结合政产学研互动服务地方经济——四川工商学院校地校企合作初探
Wang Chuanshan
工科概率统计教材中引入Matlab工具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