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母亲河畔的铁军答卷

2023-05-30李青雪马晓贝

黄河黄土黄种人 2023年1期
关键词:涵闸设计院项目组

李青雪 马晓贝

2022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

这一年,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作为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写入党的二十大报告,为推动新阶段黄河保护治理指明了新方向、提出了新要求。

这一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经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七次会议表决通过,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从此有了法治保障、“幸福河”建设由此踏上新的里程。

这一年,由国务院部署实施的黄河下游引黄涵闸改建和“十四五”防洪工程相继开工,作为国家重大水利工程设计方之一的山东黄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东黄河设计院),满弓紧弦、枕戈待旦,以钢铁般的意志和精神,向母亲河提交了一份忠诚无悔的铁军答卷。

早春 起步即冲刺

2022年的春天来得比往年更早一些。农历大年初九,山东黄河河务局召开深入推动山东治黄工作“双高六出”务虚会,为全局治黄事业高质量发展、业务工作高标准开展,明确了指导思路、提供了重要遵循。会后,山东黄河设计院贯彻落实工作迅速启动,总经理王传全先后主持召开总支专题会议、部门工作会议,带领全体干部职工以起步即冲刺的节奏统筹推动年度重点工作目标任务制定与“双高六出”举措落实,派出多路人马分别赴黄委、有关地市局和市场合作单位开展业务对接、项目洽谈、政策调研和省级文明单位创建学习。

与此同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以来,山东黄河首批重大水利工程建设项目——黄河下游引黄涵闸改建和“十四五”防洪工程勘测设计任务下达,项目由国务院部署实施,需要分别在2022年7月10日和7月25日前完成开工建设施工准备,意义之重大、任务之艰巨、时间之紧迫是近年来所未有。能否高标准高质量拿出项目成果,既是设计院面临的一场业务大考,也是政治大考和作风大考。如何迎考?山东黄河设计院党总支“干”字当先、挂图作战,第一时间召开项目统筹会,明确班子成员分工、部门分工和上下游专业分工,指导各部门抓住重点、找准节点、倒排工期,火速为引黄涵闸改建项目组人员搭建集中办公场地,在人员配置、进度控制、质量把控和后勤保障等各个方面做好统筹安排和调度,同时启动“作风建设年”活动,带领全体干部职工强化担当,改进作风提高效率。

鏖战 百日破百难

来自外部的第一波挑战在春天降临。进入2022年3月中旬,济南疫情防控形势陡然变得紧张,眼看着项目成果交付在即,疫情防控措施却不得不越来越严、职工被封控在家的风险也越来越高。为了最大限度减少疫情防控对工作推进带来的不利影响,山东黄河设计院领导班子当机立断,第一时间研究制订疫情防控应急工作预案,从预案启动、隔离处置、信息上报、岗位管理等8个方面细化应急举措,并通知全体职工在不违反涉密要求的前提下将工作资料拷贝进U盘随身携带,确保因封控管理无法到单位工作时,可及时居家或就地办公。

勘察和测绘工作则以冲刺状全力加速。外业方面,由于项目航拍任务区域跨度大,位置零散且难找,为了确保进度,将春季大风天气对飞行的不利影响降至最低,外业组中午不休,边吃饭边充电边航拍,在确保生产安全的前提下,不分早晚适时作业,利用8天时间从聊城到河口,折返82处险工控导,颠簸近1500千米,飞行百余架次,抢在疫情封控前完成了全部航拍及控制点检核工作;内业克服人手少、资料量大、新技术首次应用等困难,每天工作15个小时以上,连续加班近20天,按时提交了地形图成果。地质勘查则是全副武装“打游击”,不同的检测项目和检测地点快速穿插进行,哪里有疫情就避开哪里,哪里放开就转去哪里,需要回济南更换仪器时到单位拿上就走,竭尽所能赶在交付期前拿到了全部勘查成果。

2022年4月底,项目审查期间,为确保审查意见汇总反馈、后续修改等工作无缝衔接和有力推进,行军床褥、洗漱用品等临时物资悉数到位,项目组成员大部分都在办公室食宿。

不眠 山晓望晴空

项目初审结束后,五一小长假到来。公园里生机盎然、街道上车水马龙,山东黄河设计院各办公楼层却和工作日一样紧张而忙碌。一楼引黄涵闸改建项目组,集中办公的13名成员分别来自4个规划设计科室。按照进度要求和分工,他们有的进行技术方案论证,有的用BIM建模制图,有的需要在不到2周的时间内完成14座涵闸结构的受力分析与配筋计算,单人日均工作量比平常高出3倍。4楼调度室里,防洪工程项目组正根据前期上级单位的反馈意见进行集中反馈,大家对各自进展情况和遇到的问题进行汇总讨论,从不同的专业角度对方案细节提出调整优化建议,精益求精,想把设计成果做到更好。

疫情严重的时候,济南市中小学生全部居家上课,根据属地政策安排,院里支持家有幼兒或需要辅导功课的女职工居家陪伴,但为了不给项目进度拖后腿,项目组的女同志们照例每天在办公室加班到晚上9时、10时甚至更晚,没有一个人提出来居家。

2022年11月7日,黄河下游“十四五”防洪工程初设终于迎来了国家发改委概算评审。

为了确保专家在会上提出的评审意见得到最快反馈,项目成员又枕戈待旦,度过了几乎不眠不休的4天——

11月7日晚:施工设计对照工程平面布置图和河道地形图对50个工区、84项子工程进行工程位置和石料运距的详细标注与校对,概算人员忙到第二天凌晨2时。

11月8日晚:逐个调整各工程土方运价、取率、堤顶道和防汛路单价分析,项目组人员回家已是零点,晚的忙到第二天凌晨2时。

11月9日晚:调整碎石单位吨重、砂浆配合比,6市局总表、97个单项工程表,概算人员忙到凌晨4时,在办公室凑合休息两小时,接着又爬起来做第二天上午的评审准备。

11月10日晚:调整工程量及相关系数,6市局总表最长的1432行、最短的390行,全部数据调整校核完已经是凌晨1时。

11月11日,伴随着现场机器的轰鸣声,黄河下游引黄涵闸改建工程(山东段)位山闸项目灌注试验桩顺利开钻,项目进入全面施工阶段;同一天,黄河下游“十四五”防洪工程初设概算评审会结束,项目推进成功步入新阶段。

淬炼 明日岁华新

在“作风建设年”动员会上,山东黄河河务局党组提出,活动要以学深悟透做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作风建设重要论述精神为主线、以积极应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深入推动阶段新变化为切入、以打造新时代治黄铁军勇士为抓手,锻造全局干部职工能担起事的“铁肩膀”、能顶住事的“硬脊梁”。

回顾2022年一年来的工作,山东黄河设计院党总支正是这样抓的,干部职工也正是这样做的。

以上述重大项目技术支撑作用的发挥为例,项目组的中坚力量都是两大项目同时在干,中间还穿插着涉河项目、社会项目和揭榜挂帅科研项目,担子重、压力大,周末只休半天甚至不休是常态;首次接触涵闸设计的年轻人,不懂不会的问题多、处理技术问题的经验少,于是他们边学边干边追赶,在办公室待十几个小时是家常便饭。提到大家的辛苦时,副总工解新勇反复提到的两个字是“破防”——有位二胎妈妈,连续加班从无怨言,老人生病做手术只请了半天假就赶回了单位。有位因丈夫在外地工作而常年独自带娃的女同志,连续几晚工作到后半夜,实在没办法了就让孩子睡在同学家。有项目经验丰富的老同志,不分早晚甚至住院期间也通过电话给年轻人提供技术指导和帮助。

一年来的辛苦和不易有目共睹。项目组作交流总结时,除了技术本身,大家说得最多的是身边“战友”的顽强付出和对自己的帮助,年轻人则都为自己从中获得的成长和重大项目经验而倍感珍惜。每天披星戴月,24小时随叫随到,这样高强度的工作持续了整整一年,最后大家回望的时候却说:“过程是苦的,但回忆是甜的。” “领导和同事是我的老师,也是我的朋友,在我最无助的时候,站出来帮我,我真的是非常感动。” “在不断地遇到困难、解决困难的过程中,我们积累了经验,开阔了视野,提高了解决类似问题的能力。”……

一年的考验和奋战无疑是一场淬炼。无论是重大项目的推动、省级文明单位创建、高新技术企业申报,还是市场开拓、财务劳资、质量管控……在对高标准高质量的务求中,在兢兢业业、不计个人名利的默默奉献中,山东黄河设计院激发了队伍潜力、锻炼了职工能力、考验了意志担当,也发掘了人才苗子。有11人次入选省局首席专家、优秀青年人才、山东黄河防汛专家和青年理论学习标兵,一项成果入选省发改委“落实黄河战略”典型案例,一部门获评济南市“青年文明号”,两部门获山东黄河“青年理论学习标兵”先进集体。

2022年11月25日,2022年度省级文明单位拟推荐名单公示结束,山东黄河设计院名列其中,标志着其文明单位创建工作迈上新台阶。

今后,在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在“讓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伟大号召下,山东黄河勘测设计事业必将绽放新的光彩!

猜你喜欢

涵闸设计院项目组
CSCO生物统计学专家委员会RWE项目组简介
Association between estradiol levels and clinical outcomes of IVF cycles with single blastocyst embryo transfer
基于数字化平台的项目组管理实践
国贸工程设计院
国贸工程设计院
国贸工程设计院
天然文岩渠重建穿堤涵闸分析探讨
GPRS数据传输在引黄涵闸远程监控系统中的应用
如何解开设计院BIM应用的收益困惑?
沿海涵闸水行政执法难点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