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梁启超对王阳明知行合一的解读

2023-05-30张敏

西部学刊 2023年10期
关键词:致良知心学知行合一

摘要:近代时局动荡,梁启超呼吁青年应沿着王阳明知行合一去做,目的是为了唤醒青年自我意识,提高自身修养,实现救亡图存。在内容上,梁启超总结为三组话,分别是“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行原是两个字说一个功夫,知之真切笃实处便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便是知”。在哲学依据上,通过心物合一论和心理合一论论证知行合一。在功夫和修养上,梁启超认为致良知与知行合一相比,只是口号变更,其内容是一样的。梁启超赋予了知行合一现实性意义,在某种程度上,对当下的新青年们仍有警示作用。

关键词:梁启超;心学;知行合一;致良知

中图分类号:B25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916(2023)10-0155-04

梁启超一生推崇王阳明心学,1926年发表的《王阳明知行合一之教》是其研究王阳明心学的集大成之作。梁启超把“知行合一”作为学生运动的口号是因为知行合一是王阳明学术精神的精髓,这个口号语句简单、意义明确、法门直接,最有利于传播。王阳明正是循着这条路,成就了其学问,知行合一虽然只有四个字,但所涵盖的内容复杂深邃。

一、知行合一说之内容

梁启超认为,知行合一的提出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知行本体本就如此,知行是一件事;二是针对程朱学派“知先行后”“知行不一”提出的,有补偏救弊之意。为了更好地理解其含义,梁启超把内容总结整理为三组命题,每组命题挑出一句话来概括其内容。第一组为“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第二组为“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第三组为“知行原是两个字说一个功夫,知之真切笃实处便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便是知。”

(一)“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梁啟超认为这句话其实是将知行的本质进行了合理的解剖说明。在他看来,根本就没有知而不行的人,知行是同时发生的。拿“恶恶臭”来举例,当人闻到臭的时候,已经感觉到恶心了,并不是先去问了,然后立个心再去感觉到恶心,闻到臭和感觉恶心是同时发生的,不能分出个先后。知的本身已经是一种事实,这种事实早已包含有行为的意义在里头。青年们把爱国当成一种口号,天天喊着爱国,但他们的行为却和爱国相反。梁启超认为,要是真正地知道爱国,就不会表里不一,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二)“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这句话需要从心理历程的角度来理解,梁启超认为,知和行的关系就像鸟的一双翅膀,缺了其中一只便无法完成剩余的飞行。这里梁启超着重解释了王阳明为什么要用“意”,引发了关于意和知的思考。意指意念,是心对于万物发生感应而产生的念头。梁启超认为,在人意识范围之内的事物终能发生,离开意念而知觉独立存在,这是不可能的。人们知道某件事,前提是这件事已经在人的意念之中了,所以知的必要条件是意,而行为的发轫便是那意生涉着的事物[1]4898,所以“知是行的主意”。

“行是知之成”的意思是行是知的完成。这里的知,梁启超解释为知识。他举例说,既然想知道西湖的美景,难道看一本《西湖游览志》便知道吗?还是需要实地去过西湖才知道西湖的美景。梁启超后面又补充了两句“未有不行而知者,不行而求知,终究不会知”。人们纵使以求知为目的,也不能不以力行为手段,所以说“行是知的功夫”,又说“行是知之成”。

梁启超认为青年们借口知识还没有学透,先把知识装满再去实行,这样的想法是不对的。知行合一,知是行之始,当开始实行的时候,知识已经出现,知识少些也不要紧,在实践的过程中,会逼着人们不得不去求得知识,知识也就跟着来了。行是知之成,知识不是凭空而来,一定要经过实行,每行一步,得着一点,慢慢积累,这是唯一途径,除此之外,没有其他方法去获取知识。

(三)“知行原是两个字说一个功夫,知之真切笃实处便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便是知”

这句话的意思是,认识深刻并且能够很好地落实才是真正的行动,行动过程中只有明觉精察才能认识深刻。梁启超认为,王阳明之所以这样提,一方面是因为知行本体本来就是这样,另一方面是针对末流学风补偏救弊,和当时的程朱理学抗衡,强调的是知行之间的不可分割的关系。青年们不可只是机械地背诵口号,把知行合一看作口头禅,如果是这样的话,就会陷入“知而不行只是未知”的境地。梁启超认为,应从真知真行处切实下功夫。

真知真行,梁启超解释为动机纯洁。动是行,所以能动的关键是知,纯是专精不疑二,洁是清醒不受蔽[1]4900。所以,在动机上痛切下功夫,如孝顺父母,动机一定要纯洁,如果有不纯洁的地方要克制;爱国,动机要纯洁,如果有不纯洁的地方要克制。此刻,知的作用是可以看出动机是否纯洁,这里的知有良知之意。行的作用是在知看出之后,要绝对地服从知的命令,常常保持纯洁的本体。梁启超晚年不谈政治,把重心放在了学术研究和教育上。在《王阳明知行合一之教》这篇文章开头,梁启超就痛恨当代青年在学校只是机械地学习知识,不注重个人修养,空谈保家卫国的口号,却一点也不行动。这种情况下,唯有陆王学派的思想才可以救当代青年。梁启超极力倡导知行合一也有这方面的原因,他想让学生切切实实地去实践所学的知识;在诠释知行合一思想时,不仅从本体上强调知行本体本是如此,而且也注重力行的作用。梁启超基本继承了王阳明知行合一的思想,知行并进,知行同时发生。

二、知行合一说在哲学上的依据

梁启超认为,要想彻底了解知行合一说何以能够颠扑不破,不能不推求到其在哲学上的依据。因为任何一个学说之所以能发扬光大,肯定有极深远的理由在里头。梁启超认为王阳明是一个绝对的一元论者,属于一种唯心的一元论,把宇宙万有看成一体,而不仅仅是知行合一。知行合一说在哲学上的依据是心物合一论和心理合一论。

(一)心物合一论

梁启超论证心物合一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证明身心意知为一件,第二步证明身心意知和物为一件。第一步是从生理学的角度和心理学的角度说明的。梁启超引用《传习录》中的句子,“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2]132他认为,关于身心关系,“耳目口鼻四肢非心不能视听言动,心欲视听言动,离却耳目口鼻四肢亦不能。”[1]4900这里的心,梁启超和王阳明的理解是一致的,即“所谓汝心,亦不专是那一团血肉;若是那一团血肉,如今已死的人,那一团血肉还在,缘何不能视、听、言、动?所谓汝心,却是那能视、听、言、动的,这个便是性,便是天理。”[2]227可见心并不只是一个客观存在物,意是指心对于万物发生感应而产生的念头,所以梁启超认为身与心,心与意的关系一目了然。

梁启超认为最难理解的是意与知的关系,意指人们通常所说的意识,而知有很多层含义。他认为王阳明最初解释为知觉,后来发展为良知,有知觉才会有意识,没有知觉没有意识,在人们意识范围之内的事物终能发生,离开意念而知觉独立存在是不可能的事。比如,人们看到孺子入井产生恻隐之心,这是心之所发为意,当有了想救的念头这便是知。正是有了这个念头所以才有了行,所以有知即有意,意与知本来就是一起的,通过人们内省心理过程便可得知。这样一来,身心意知就是一物了。梁启超的阐述先从生理上的身心关系到心理上的心意关系,最后到意与知的关系,关注心理动态过程,最后得出知为本体。

接下来,梁启超从伦理学或认识论的角度证明身心意知和物如何合一。他认为世人把主观的心和客观的物分开是不对的,身心意知物本是一件,这里的物不仅指人们平常所说的外在的物质,连抽象的事物,如事亲治国读书等,凡人们认识的对象都包括里头,物的性质是“意之所在”。“意不能悬空发动,一发动便涉着事物”,说明主观的心不能离开客观的物而存在。梁启超举了《传习录》中花树的例子,有一天王阳明和弟子同游南镇,弟子指着山间的花树问,既然说心外无物,那么这个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与我有什么关系呢?王阳明回答道,你不看此花时,此花与你的心同归于寂,你看此花时,这时花的颜色、形状便一时明朗了起来,你便会知道这花不在你的心中[2]445。对此,梁启超解读为不在人意识范围之内的物。比如,一个等边三角形,他有数学上的存在,但是并没有伦理学或者认识论的存在。所以,梁启超认为事物不仅有主观方还有客观方,主观的意不涉及客观的物时,便没有作用,就相当于不存在了,反过来亦同理。

通过对心物合一的论证,梁启超得出了“人我一体”的概念,天地万物一体。“我”身外的人们及天地万物都是“真我”或“大我”的构成要素,进而梁启超认为,因为吾心与国家为一体,所以爱国如爱未婚妻,以国之休戚利害为己之休戚利害,这不就是“知之真切笃实处便是行”吗?[1]4904哲学上的心物合一论归宿到实践知行合一就在于此。

(二)心理合一论

梁启超还从心理合一的角度来论证知行合一。梁启超认为王阳明之所以提出心理合一,本质上还是与程朱学派的格物穷理相对抗,朱熹认为的格物是格尽天下之物,那么世界上事物这么多怎么能格得完呢?朱熹犯了把心和理分成两件的错误。梁启超认为,外心以求理,会生出两种弊端,那便是“非向外而遗内,即向内而遗外”[1]4905。王阳明主张心理合一,梁启超解释为“凡一切心理现象,只是一刹那间同时并起,其中名相的分析,不过为说明的一种方便”[1]4905。从心理合一和心物合一的基础上来看,做一件事,并不是格完物才去致知。致完知才去诚意,倒是欲诚意须以致知为条件,欲致知须以格物为条件,其实都只是一件事,所以说知行合一。梁启超认为根据身心意知物只是一物的哲学理论,归结到格致正修只是一事的实践法门,这便是阳明学的全体大用。

三、知行合一与致良知

梁启超认为,“致良知”或是“知行合一”都可代表王阳明学术精神的全部,二者所要表达意思的是一样的。致良知是把《孟子·尽心上》中“人之所以不学而知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和《大学》里“致知在格物”那两句话连缀而成。梁启超举了《传习录》中的例子,如下:

“凡应物起念处皆谓之意,意则有是有非,能知得意之是与非者则谓之良知。依得良知即无有不是。”[2]720

这段话说明意是心对于万事万物发生感应而产生的念头,是有善有恶的,会产生一个好的念头,也会产生一个坏的念头,是由本能发动的。梁启超认为,人类生存的价值正是因为有良知,如果没有良知,人类和下等生物没有什么区别。而良知指“人们应该做的事”,是知善知恶的,正是因为良知虽能知善知恶,但每个人明觉的程度不一样,所以要下“致”的功夫。梁启超借用王阳明四句教来解释,“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为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2]65致正是为善去恶的功夫,致的意思是把事物做到极致,致良知就是把良知发挥到极致,拿现在的话来说,就是绝对的服从良知的命令。把良知麻木的部分打些药针,使其恢复原状。致良知的意思是把良知推广到事事物物上,要求在事上磨炼。比如,人们应该孝顺父母,这是良知告诉人们的事,推广到事事物物上是指对父母嘘寒问暖,致到极致是指对天下人嘘寒问暖,当我们做到对父母嘘寒问暖时就已经是知行合一了。

良知的标准是什么?如若甲乙二人同时都认为自己的判断是出于自己的良知,不能两是,必有一非,到底哪个良知是真的?梁启超认为,第一,王阳明所说的知是知非只不过是为孟子的“是非之心,人皆有之”做注脚而已,其实只要知善知恶就可以了。善恶的标准不是绝对的,是相对的,我们只要遵守最基本的标准即可,最起码要知道杀人和偷盗是不对的。第二,致良知是对某件事应不应该做有一个基础的判断,至于怎么做,需要客观的经验。关于判断事理的认识,王阳明是主经验论的,并不是直觉论,王阳明更注重“在事上磨练”。第三,一般人所说的是非善恶是站在自己的立场,往往会陷于错误,应站在客观的角度去看待这件事。这并不是良知本身的缺点,这只能說明还没有下致的功夫,梁启超认为总是以自己为本位,会陷入到一种“我的成见”的错觉之中,这些东西,王阳明统称“私欲”,人们应该把私欲剔除出去,不用刻意地讨好别人,秉持一个客观的态度,任凭人们的良知来判断即可。

如何致良知?梁启超认为是克己和立志。克己是致良知的重要条件,这个克己并不是消极克己,而是积极克己。致良知功夫是要无间断的,而且要十分刻苦。立志的志是立个什么?那便是立志成为圣人,这也是儒家的最高理想。荀子提出:“人皆可以为尧舜”,那么,梁启超认为,每个都可以成为圣人,就算不能成为一等圣人,我们也可以做二等圣人,做一厘重的九十九等圣人比做凡人或坏人,品格却是可贵。无论是做大字不识在街上乞讨的圣人,还是做被天下人敬仰的圣人,都是一样的,圣人是以质计的而不是以量计的。

四、梁启超解读知行合一的意义

梁启超对王阳明知行合一的解读具有时代意义,近代时局动荡,爱国志士都想尽自己的力量拯救国家。明代王阳明也曾呼吁当时青年:

“今天下事势,如沉疴积痿,所望以起死回生者,实有在于诸君子。若自己病痛未能除得,何以能疗天下之病!”[2]727

在400年之后,梁启超也面对相同的困境。现代中国学校式的教育有种种缺陷,学校变成了“智识贩卖所”,教师是掌柜的,学生是主顾客人。学生在学校里只是单纯地学习知识,并不知道这些知识如何在社会上应用。比如说,大家都知道爱国,但并没有做出爱国的行为。

对此,梁启超呼吁青年们,若想逃出此困境,只有沿着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去做。知行合一并不只是一个口号,更是方法论。遇到困难,训练思想,时常自省良知;手腕灵敏,在实际中作用,一言一动,把自己的良心运用到上面去。在《陆王学派与青年修养》中,梁启超认为,在时局万分艰难的中国,青年如果不负这些责任,谁来负责?时值物质枯燥,人心烦闷的时期,青年应实地做事,养成做事的能力,书本上的学问固然重要,精神上的修养万万不能忽略,除书本上习得断片知识,人情交际中得些小伎俩外,需磨炼出强健的心力,就算不能成为一等圣人,也可以成为一厘重的九十九等圣人,比一万斤重的一等凡人或坏人,其品格却是可贵。梁启超思想承上启下,近代很多哲学家都是在摸索中前进,围绕如何救亡图存这个课题,梁启超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为后代研究王阳明知行合一提供了思路。欧游归国之后,其研究重心放在了对中西方文化的审视,注重弘扬传统文化[3],为现代新儒家的发展也提供了思路。需要注意的是,尽管由于所处时代使得梁启超的研究有其局限性,但是他对于知行合一的理解对现在的青年仍有作用。

21世纪,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人类文明又往前迈进一步,但人类同时也陷入了一种空前的精神危机和价值危机。那么,21世纪的青年们应重视德育,以实践为根本,使知与行统一,秉承知行合一的精神,痛下功夫,发挥致良知的积极意义,防止空谈误国,避免陷入“知而不行只是未知”的境地。

参考文献:

[1]梁启超.王阳明知行合一之教[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

[2]王守仁.王阳明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3]胡洋.梁启超晚期文化观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7.

作者简介:张敏(1998—),女,漢族,山西孝义人,单位为黑龙江大学哲学学院,研究方向为中国哲学。

(责任编辑:杨超)

猜你喜欢

致良知心学知行合一
王阳明心学的价值担当
论新时代构建共产党人心学的三重维度
见心见行 知行合一 “中国蓝”新员工培训中的心学实践
王阳明,你是封建的卫道士还是人文主义的拓荒者?
立“三者”,提升“两学一做”实效
阳明四句教与唯识学八识思想的对比研究浅析
如何在小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浅析牟宗三智的直觉
杨简心学的形成及其浙学精神的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