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立德树人的“1234”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育人模式初探

2023-05-30刘立红

教育教学论坛 2023年11期
关键词:育人模式思想政治理论课立德树人

[摘 要] 高校的根本在于立德树人,思想政治理论课在这方面起着关键作用,对高校人才培养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立德”是要“立树人之德”,即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树人”是要培养做到“四个服务”、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一个宗旨、两个阵地、三个结合、四以育人”的“1234”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育人模式,在充分理解立德树人内涵的基础上,结合高职学生特点和教学实际,坚持“八个统一”“三全育人”基本原则,在教学中坚持“以理服人、以情动人、以文化人、以行正人”,紧紧围绕“四个服务”,培养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

[关键词] 立德树人;思想政治理论课;育人模式;探析

[作者简介] 刘立红(1971—),女,湖南益阳人,硕士,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教授,思政专任教师,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0[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9324(2023)11-0185-04[收稿日期] 2022-04-01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12月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时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2]。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扮演好这一关键角色,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全面理解立德树人内涵,在此基础上精心开展教学活动。

一、新时代立德树人内涵解析

立德树人由“立德”和“树人”两个动宾词语组成,二者是并列关系,教育者对教育对象的培养既要立德又要树人,缺一不可。同时,“立德”居前,“树人”居后,意味着“树人”必须先“立德”,“树人”是“立德”的目标、结果,“立德”的落脚点是“树人”,“立德”是为“树人”服务的。

从教育内容来看,因为“立德”与“树人”是并列关系,缺一不可,因此教育者在教学中首先要思考立什么德才能树人。这就涉及“为谁树人”“树什么人”“怎么树人”的根本问题。“为谁树人”和“树什么人”之间互为因果关系,“为谁树人”决定“树什么人”,“树什么人”决定和影响“为谁树人”。

(一)“树人”的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會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同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由此推断,“树人”包含三层含义:第一,为谁树人。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当为人民树人,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树人,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树人,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树人。第二,树什么人。新时代需要的人才是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第三,怎样树人。树人途径有二:扎根中国大地、同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结合。

(二)“立德”的内涵

从“立德”与“树人”的关系和“树人”的内涵看,“立德”必须“立树人之德”。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在“立德”方面包含三层含义:第一,立人之德,即人类必须具备的基本道德品质,如仁、义、礼、智、信。《孟子·告子上》云:“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第二,立中华传统美德。第三,立时代之德,即时代新人之德,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之德。因此,新时代“立德”所要“立”的是社会主义道德,它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代表最广大劳动人民根本利益的先进道德体系。它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紧密相连,既体现社会主义的制度属性,又反映新时代要求的“德”[3]。

习近平总书记于2018年5月“五四”青年节前夕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4]。新时代立德的目标和内容是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大德”是国家层面的德,是道德层面最高级别的德。“明大德”就是要明了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必须弘扬哪些道德品质。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的大德就是要胸怀国之大者,情感上爱党、爱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制度,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行动上自觉承担社会责任、时代使命,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统一起来,把个人发展与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统一起来。“公德”是社会层面的德,是人们在社会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是维系社会正常运转的道德基石。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公德的领域越来越广泛,从现实空间发展到虚拟空间。具体来说,社会公德的内容主要包括遵守公共秩序、遵守网络空间道德规范、遵守职业道德等,就是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语言举止文明,爱护公物,保护环境,助人为乐,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热情周到,奉献社会。“私德”是相对于公德而言的,常指个人修养、行为习惯及个人处理爱情、婚姻、家庭问题、邻里关系的道德规范[5],主要包括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和睦。守私德就是要严格约束自己的操守和行为,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严格自律。

二、“1234”思想政治理论课育人模式的内涵及实施

“1”是“一个宗旨”,即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宗旨;“2”是“两个阵地”,即理论课堂、实践课堂两个阵地;“3”是“三个结合”,即课上课下、线上线下、校内校外三结合;“4”是“四以育人”,即教师在教学中通过“以理服人”“以情动人”“以文化人”“以行正人”实现教学目标。

(一)“1”——一个宗旨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一切教学活动、教学设计都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宗旨,在教学内容、案例选择、课程考核、辅导答疑、日常管理等方面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健康成长。

(二)“2”——两个渠道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抓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强调要积极开展社会实践,实现学校课堂与社会课堂的融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要实现这两个渠道的结合,在课堂教学主阵地进行理论宣讲的同时,还要辅助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实现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

(三)“3”——课上课下、线上线下、校内校外三结合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极大扩展了新时代课程育人的时空,为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育人的关键作用创造了条件,使课程育人突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为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立德树人方面的关键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该构建课上课下、线上线下、校内校外三结合的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体系。

课上课下是课堂教学和课外交流、答疑辅导相结合。课堂教学通常不能解决学生健康成长所有的问题,也不可能解答学生心中所有的疑问,不能解决学生遇到的困难,需要课外交流和辅导答疑。课外交流和辅导答疑不仅仅局限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学生遇到任何困惑、疑问时都可寻求教师的帮助,从而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引路人和指导者的作用。

线上线下主要是指互联网平台和课堂教学的结合。在教学中,教师要利用QQ、微信、学习通等线上平台和课堂探究、课下交流相结合,及时答疑解惑、指导帮助。

校内校外结合是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育人工作不局限于学生在校期间,而是终身为学生服务。高职学生由于家庭出身、社会经历等因素的影响,走出学校后不可避免会遇到一些困难和困惑,需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因此,在学生放了寒暑假或毕业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依然要充当学生人生路上引路人和指导者的角色,在学生需要时提供必要的物质和精神上的支持、引导。

(四)“4”——“四以育人”

如前所述,“树人”是要培养能够做到“四个服务”、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有理想是要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有本领要求学生求真知、练真本领,弘扬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工匠精神、劳模精神;有担当是要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把个人发展与祖国发展、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也就是要让学生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只有这样,我们培养的学生走向社会后才能做到“四个服务”,这对教师教学活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为提升教学效果,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教学中应坚持“以理服人、以情动人、以文化人、以行正人”,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八个统一”。

1.“以理服人”。马克思主义认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而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6]11。“以理服人”就是在教学中坚持政治性与学理性相统一、知识性与价值性相统一、建设性与批判性相统一、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主体性与主导性相统一、灌输性与启发性相统一。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教学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引导学生通过理论阐释、逻辑分析、假设推理、探究论证等手段,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深奥的道理淺显化,帮助学生深刻理解领悟理论的价值魅力。如为帮助学生正确全面理解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论述,分三个层次逐一讲授,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人的自然属性受社会属性的规定和制约?为什么生产关系从根本上决定人的本质?为什么人的本质是具体的历史的发展变化的?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社会实际、专业实际、人类发展进程逐一讲解,使学生深刻理解人的本质属性,这就为后面树立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人生追求打下了思想理论基础。

2.“以情动人”。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仅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还要注意以情动人,注重情感渗透。马克思指出,“你就只能用爱来交换爱,只能用信任来交换信任”,“如果你想感化别人,那你就必须是一个实际上能鼓舞和推动别人前进的人”[6] 247。“以情动人”就是在教学中通过情境体悟和教师本人的情感投入打动学生,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教师把自己内心的信仰、信念、信心,把对党、国家、人民、先进模范的情感,对工作的爱,对学生的爱,化为深情的、理直气壮的讲课,就能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成为有温度的课[7]。

3.“以文化人”是在教学中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渗透到文化艺术作品中,通过文化艺术作品的感染力,达到润物无声的教学效果,实现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统一。如在讲授“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第十章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内容时,教师借助图片、视频等音像制品,充分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魅力,坚定学生的文化自信。

4.“以行正人”。“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是对所有教师的要求。教师希望学生成为什么样的人,自己就要先成为什么样的人。思想政治理论课在育人中坚持“以行正人”,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教师要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做到自律、严人、格正,自觉做到以德立身、以德施教,时时刻刻做学生的表率,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在现实生活都严格遵守。恰如古人所言:“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二是教师在对学生的日常管理中,不仅要注重基本理论知识的讲授和考核,更要注重对学生行为习惯的管理和考核,加强日常监管,并渗透到日常教学工作中。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2]習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 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03-19(1).

[3]虞花荣.论立德树人的内涵[J].伦理学研究,2020(6):82-87.

[4]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2018-05-03)[2021-12-23].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8-05/03/c_1122774230.htm.

[5]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高校要坚守立德树人的初心和使命[EB/OL].(2019-07-25)[2022-03-13].https://theory.gmw.cn/2019-07/05/content_32976904.htm.

[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7]朱铃.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认真讲好思想政治理论课[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1(1):83-88.

Research on the Education Model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Based on the “1234”Model

LIU Li-hong

(Department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Sports, Hunan High-speed Railway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Hengyang, Hunan 421002, China)

Abstract: The foundation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lies in “building morality and cultivating talents”. The cours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is a key course in this aspect an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cultivation of talents in universities. “Building morality”means “cultivation students morality”to make them have strong faith and beliefs, follow public rules and regulations and discipline themselves. “Cultivating talents”means to train talents that are capable of doing the “four kinds of services”, so as to undertake the task of national rejuvenation in the new era. The education model of “1234”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refers to “one goal, two kinds of positions, three kinds of combinations and four ways of cultivation”. On the basis of fully understanding the connotation of “building morality and cultivating talents”, and combin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and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teaching practice, we should adhere to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the “eight unities”and the“three-whole education”.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we should adhere to the principles of “convincing students by reason, moving students heart by true love, cultivating students with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teaching students with teachers own deeds”. Focusing on “four kinds of services”, we will train qualified socialist constructors and successors.

Key words: “building morality and cultivating tal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education model; analysis

猜你喜欢

育人模式思想政治理论课立德树人
“双一流”建设不能缺失本科教育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与策略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