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统整课程理念下小学美术单元教学的实践研究

2023-05-30高洋

当代家庭教育 2023年10期
关键词:单元教学小学美术教学策略

高洋

摘 要:小学美术教育不单是美术知识技能的学习,更是对学生审美能力、欣赏能力的提升,同时小学美术教育中渗透的素质教育理念,能够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和核心素养。统整课程,以大单元教学理念,适应教育的时代发展,改革散点课堂教学模式,从本土文化资源入手以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审美能力、感知能力、欣赏能力为主要教学重点。贴合学生生活经验,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审美素养。

关键词:统整课程;单元教学;小学美术;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539(2023)10-0172-04

绘画是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也是培养美感的重要渠道。小学美术课程培养能够培养学生的美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动手能力。学生作品中富含中非常多的情感因素和地域文化的认知,将本土资源融入小学美术教学课程,开发课程资源,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从而建构美术学科与生活的桥梁,带动学生感知艺术融入生活、表达生活的特性。统整课程理念下,将改革美术课堂现状,以单元建构的形式,提升学生的艺术感知能力,培养审美情趣。美术学科的多样表达性以及艺术性,让学科教学有了更多的可能,因此教师应该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念,不断创新实践,探索出最优教学策略。

1.问题的背景

艺术是灵动得多样的趣味的,而小学美术课堂经常会出现模仿等方式,尤其是进入中高年级之后,学生对美术学科缺乏兴趣,课堂实践环节的创新表现不足。中高年级的学生美术技能有一定的提升,课堂表现不足的主要原因出在教材内容单一、教学过程模式化。笔者结合多年小学美术的经验,分析当前小学美术教学存在的问题,从课堂出发,提升教学质量、落实学科素养。美术学科教学现状中的问题如下:

(1)课程内容呈现碎片化

美术课堂是以美的感知和创造为主的艺术课堂,但从教材和实践教学中我们可以发现,每一节美术课堂都体现一个知识点,课程教学内容不适用,排课过于碎片化,教学模式单一、碎片化,难以实现面面俱到。现阶段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已有一定的美术知识基础,大部分的学生能够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大胆想象,结合课标主题构建内容丰富的作品。然而在创新方面表现方面稍有一点欠缺,尤其是对美术已有知识经验的调动,不能很好地融合所学知识,表现在作品中。而教材内容有一定的局限性,但从教材中可以看出美术学科注重传统文化、非遗艺术融入的特性,改革碎片化课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艺术表达迫在眉睫。

(2)课程内容缺少内在联系

近年来,美术学科逐渐注重到教学中的内在联系,然而从教材中我们可以看出,难以系统地构建知识点内在联系,在授课过程中对学生已有的知识或者想象能力没有充分地融合,在教学过程中难以达到有梯度的内容提升。新的课程标准与全段教材分析和建议中,特别注意课程间的指向性教学。现阶段的美术课程中缺乏内在联系的主线,让学生能够通过一个阶段比如一个单元的学习,达到内在的提升。打破固有的美术上课形式,从教材中构建组合单元,融入学生真实生活情景,从身边发现艺术,感受艺术的美感,从本土资源中创新艺术的表达形式,能够带来全新的课堂教学体验

(3)教师的教学模式单一化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美术课堂中多媒体的应用,将情境导入、教师示范等板块以视频或者互动的形式进行呈现。但多年来基于教材开展的美术课程,在素材选择和课堂实践形式等方面依然存在单一的教学模式和呈现模式,教材内部的联系无法体现。单独的一堂美术课,前后无所联系,无法深入学习,导致课堂模式和教学过程单一,无法突破传统美术课堂的制约。信息技术于美术教学不仅可以用于展示作用,还能够依托丰厚的网络教学资源,为教学提供新的思路,也为学生提供多样的表达形式,比如借助拍照等方式,留存作品的直观特点,从而进行二次创作等。

基于上述的问题,笔者进行了统整课程理念下小学美术单元教学的实践研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挖掘本土资源中的艺术表现形式,将统整的美术主题单元课程融入教学中,这一种全新的课程方式,为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索学习的机会,這样的课程模式能够提高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能力,培养学生的系统性思维、多学科思维、创造性思维及统整性思维,最终达成美术素养的培育目标。单元整合是将现有的教材单元以多种路径进行整合,改革散点课堂教学模式,同时做到学生主导、教师引导,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氛围,能够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形成。统筹单元教学,构建文化支架,融入个性理念,能够给予学生不一样的互动课堂。

2.统整课程理念下小学美术个性化单元教学的实施

统整课程理念是指将美术课程中相关的,相近的学习领域进行整合,同时融入多学科教学理念,发挥核心素养教学价值。以统整课程理念融入单元教学,以教材为基础,构建完整主题单元教学,通过一个阶段的学习让学生对一个完整的知识点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确定单元主题目标,细化课时学习,从单元目标落实课时教学目标,融合多学科教育理念,创新多种教学方法,完善美术学科课堂评价和课后评价策略,能够更好地使学生体会美术学科的核心素养。

(1)单元核心素养目标和教学目标的确定

美术教学看似每一堂课都是独立的,然而课程内在的联系和递进总是能够让美术课堂更加丰富和富有创新力。单元教材是站在更高的一个维度,将一个学期的教学内容,分为不同的主体,结合学生基本学情,整合教材内容,形成系统的教学知识,将课堂教学中的不同知识点进行系统的链接,让教学节奏更加的紧凑,提升整体的教学效果。结合新课程标准,从核心素养、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形成多种角度出发,确定单元核心目标,考虑目标之间的联系,变成课堂教学中的具体行动。

例如,《漫画的奥秘》本单元属于重组课程,原教材内容为四年级《漫画与生活》《给同学画漫画》两个内容,组建《自己做图画书》的课堂先导课,融合四年级学生课外阅读中最为感兴趣的漫画题材,观察漫画封面的要点,从图书封面的设计和图书的制作,领悟漫画图书内容与封面、制作之间的关系,进而从漫画阅读感知漫画特性,第二课时为《漫画与生活》,第三课时为《给同学画漫画》,第四课时为《漫画的奥秘》展示课堂。调整课程结构以学生喜欢漫画阅读引领漫画制作,系列课程激发学生探索求知欲。本单元课程的设计,以自主欣赏——自由讨论——发现特色——总结特点——自主创作为主要的课堂教学思路,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能够通过语言描述作品设计的特点和元素,启发想象力,进行作品的设计和创作。将美术教材中有关联的内容进行整合,对教材的课程设置进行重新的调整和组合,将美术教学的内容以核心素养进行重新的划分,设立主题,引导学生通过具象的目标课程提升核心素养。在整合单元的教学过程,将不同层次和维度的教学目标进行融合,通过学生的课堂反馈和课后实践效果进行及时的调整教学策略,以单元整体教学为学生服务为基本准则,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激发学生课后实践的动力。每一堂课前后紧密联系,让学生更有系统感,不专注于一个知识技能的掌握,而是能够通过整合教学提升不同层次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

(2)大单元教学之下课时实施过程

第一,深挖教材开展单元预习,加强学生探究合作。

《漫画的奥秘》课堂教学过程中四个课时,其中两个课时为新构建的教学内容,在进行备课前夕,教师利用课堂教学的十分钟,对学生的漫画兴趣进行问卷调查。引导学生将自己感兴趣的漫画内容用语言表达,从美术学科的角度分析漫画的特点。比如,很多学生喜欢《父与子》,引导学生分析爸爸和儿子两个形象特点。爸爸微胖、头发少、胡子茂密;儿子圆圆的脸蛋、表情丰富、头发总是乱糟糟的。并从形象特点来分析表现的方式。结合第一课的内容,将《父与子》带到教学课堂,分析封面内容。单元课前预习单的设置能增强学生的自主性、自觉性、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学会学习的重要环节,对美术学科来说,美术的课前预习,可以通过搜集、整理资料,如图片、物品、视频等信息,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见表1)

第二,突出个性理念,注重集体探究活动的开展。

美术教学课堂中的表达形式和表达内容多样,同一个主题不同的学生表现出的内容有很大的差别。小学美术课堂是讲授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在“双减”落实的过程中,教师丰富了创意实践的表达方式,给予学生更多的选择渠道。美术课堂活动中的分层作业设计,应结合“双减”理念实施过程中新的改革,以生为本,让每一个学生都能通过美术的方式呈现作品,以提升自信心,同时在活动中逐渐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比如,在《自己做图画书》的教学情境中,教师以《父与子》引导学生观察,并在交流环节中发散问题,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将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融入漫画的特性,从而生成自己的图画书。在实践创新环节,设计开放性的实践内容,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选择。(如表2)

第三,多种成果展示,以评价激励学生创作。

开展多种主题的校园文化作品展示,鼓励学生融入自己的学习心得,多学科融合进行美术作品的创作。比如,“漫画”主题的生成就是利用学生感兴趣的阅读内容,融合美术教材,生成新的组合单元。利用美术的丰富色彩和布局,融合多种知识结构,提升学生的美应用能力。在展示过程中增强学生的荣誉感,激发主动性。一个主题不同年龄的展示,教师能从学生作品中感受学生的想法,通过作品进行师生交流,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丰富学生的生活和学习。(见表3)

(3)完善课堂和课后评价策略手段

第一,评价多元,以评促学。

基于美术学科的特性,美术课堂及课后的评价应凸显学生的主体性,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反馈,以学生自主评价、互相评价、教师评价三个方向为主,整合有效反馈的内容,形成观察评价、过程评价、表现评价、成果评价等评价内容。比如,在《漫画奥秘》的单元组合课程教学中,对教材内容进行了重新的整合和创编,学生对漫画有较强的兴趣,教师在兴趣调查中根据观察内容进行评价,找到学生的兴趣共性点,并能融合学生的不同兴趣呈现在课堂。课堂教学中采用交流、讨论等多种形式,创新漫画内容、漫画的表达形式,学生在互相交流评价中激发创意想法,发展学生的艺术素养。

第二,面向全体,融入个性。

小学美术活动多是在教学课堂或社团活动中完成,教师全程参与其中。因此,教师体现评价的全体型,考虑到全体学生的发展和成长,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创意思维,培养学生美术学科的学习兴趣。从学生自主评价和互动评价中发现亮点内容,以亮点生成新的学习创新思路。同时,在不同的教学环节中应采取不同的评价方式,能够有效把握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情况,重点放在学生参与创作实践环节的过程性评价和表现性评价,落实学科核心素养。

第三,重点展示,保持兴趣。

在统整课程理念下,组合单元加入了展示环节内容。在美术教学中,学生的作品在课堂交流评价结束后呈现停滞状态。展示环节的内容不仅能总结阶段教学的内容,让学生基于成果进行二次创意组合,同时能够在展示过程中培养学生美术学习实践的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创新意识。在案例中是以学生合作创新为主进行展示,有效利用班级环境、校园环境以及家庭和社会资源,将学生的作品变成“艺术品”,构建个体、集体的绘画艺术展示栏,提升学生的创造兴趣培养自信心。

3.统整课程理念下小学美术单元教学的实践成效

(1)提升美术教育的艺术素養

改善美术课堂知识点零散、教学模式单一的现状,单元教学的实施过程注重多元化知识经验的调动,从多角度、多层次的教学模式,摈弃传统教学中以临摹为主的绘画结构,注重挖掘学生的创意思维,将综合性的理念通过单元目标的构建和实施过程进行渗透。提升学生整体的审美能力和欣赏能力,同时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启发创意性思维,为学生构建了和谐互动的课堂学习氛围。结合美术学科的核心素养中提到的“超越固定知识体系,基于学科核心观念重构课程内容。”形成观点为本的新型课程结构,注重挖掘教材中的核心素养,以真实的问题情境进行相互关联,形成多维度丰富的探究主题,帮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呈现有梯度、螺旋式的成长。

(2)增强个体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

因年龄、智力等多方因素,学生在学习力和表达力中有较大的差异性,具体表现为课堂兴趣、动手能力、探究能力等多种层面。单元教学中,教师注重贴合不同层次的学生开展的互动探究教学模式,能够通过教师引导、同伴互助等方法,进行自主思考和分享,将抽象的艺术感知融合自身的学习过程,从而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在以“漫画的奥秘”为主题构建的单元教学中,构建单元前、单元课时以及单元整合呈现展示主题为课堂内容,融合语文学科“漫画阅读”的内容,让实践作品更富有创造性。以一条主线推动每个课时相互结合,在学生自我学习和小组探究的过程中激发创造力。

(3)激活学生的创新创作思维

单元整合教学注重从现有的教材中,通过系列元素构建整合教学内容,调动学生已有的美术经验和贴合生活经验,同时注重探究学习和创造的过程。整合后的单元教学中,每一个课时之间都有内在的联系,目标清晰有梯度的提升,同时融合多种学习模式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效果。内在联系、外在构建,能够在课堂中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促进学生思维的延续性和系统性。

(4)培养学生的学科自信

美术学科在小学阶段重在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作品提升的能力,无法用較为清晰地界定分数。统整课程理念下,成果展示或艺术长廊的组建,让学生的作品有了更多的欣赏者,在肯定和激励的环境中更好地树立学生的学科自信。另外,美术活动应从课堂走向课外,从线下展示转为线上展示,利用一切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平台,

总之,美术学习过程和创作过程中不仅提升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材料收集处理能力,同时提升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沟通能力,有助于以课堂教学的形式挖掘学生潜在的艺术品质和培养丰富的艺术情感。在教育改革中,小学美术单元教学理念的提出,是基于美术课程标准结合系统美术学科知识的学习,统整单元理念,通过分层教学、分层评价以及课后实践多种有效的实施策略,突出学生个性化的塑造,让美术学科真正融入学生教育教学活动中,体现美术学科特有的人文魅力和文化素养,完善美育育人的教学策略,强化全面素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朱青.小学美术多学科融合的创新教学模式研究分析.[J]新课程(教研版),2022(01).

[2]顾雯.美术大单元教学设计的思考与实践——以人美版小学美术教材为例[J].教师,2022(02).

猜你喜欢

单元教学小学美术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运用分析、比较策略设计单元语言实践活动
初中语文单元教学现状与对策初探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小学美术劳技课程的思考
谈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美术欣赏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