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初中数学“兴趣小组”学习模式的实践策略

2023-05-30李多镁

当代家庭教育 2023年10期
关键词:学习模式兴趣小组实践策略

李多镁

摘 要:在教学改革的洪流中,各类学科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不仅要对教学方式进行优化创新,也要基于教材本身挖掘多样化的学习途径,打开学生的学习眼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及素养。其中,基于“兴趣小组”的学习模式就是在教学改革过程中,随着学科发展而衍生的学习方法,因为其学习效率高、氛围好的优势,深受广大师生的欢迎。本文基于此,针对初中数学教学,结合“兴趣小组”学习模式的构成以及应用意义,提出相关的应用策略,旨在深入贯彻“合作学习”的教学理念,促进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初中数学;兴趣小组;学习模式;实践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539(2023)10-0134-03

在数学教学中,“兴趣小组”的构建主要依托于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学习兴趣,鼓励学生自行或者听从教师安排成立学习小组,在课堂教学的前、中、后各个时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完成学习任务、参与学习活动。通过实践发现,“兴趣小组”的应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学生之间互相帮助、共同提升,大大提高了数学教学效率。为此,教师应该基于学生实际情况,合理分组,巧设任务,引导学生在数学课堂上“活”起来,营造积极活泼的学习氛围,从而推进学生学习发展。

1.数学“兴趣小组”的构成

从初中数学教学现状能够看出,存在相当一部分数量的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成绩不理想,从而拉低了班级数学成绩。在数学“兴趣小组”的实施中,教师要做好学生考察,确定分组依据,从而组织学生小组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为此,教师要明确数学“兴趣小组”的基本构成模式。

第一,在划分小组成员方面,教师应该选择“N+1”模式。在确定小组成员的时候,教师可以尝试按照“N+1”模式确立成员,从学生兴趣出发,讲究小组成员之间成绩互补、能力互补、兴趣互补、性格互补等,以多名数学兴趣强、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加一名数学兴趣和数学成绩相对较弱的学生,形成“N+1”帮扶团队,力求以小组力量带动学困生学习,从而突出“兴趣小组”学习模式的优势,推动学生整体的提高。

第二,在划分小组角色方面,教师应该遵循“材尽其用”的原则。在小组成立后,教师要对每个小组的成员进行整体分析,组织各个小组共同研究商定小组内各个成员的角色以及任务。在一般的“兴趣小组”中,教师需要选定一个组长,主要负责组内学生的作业收集、活动组织、实践组织、小组评价等,组长角色则一般为数学成绩优异、性格良好且认真负责的学生。小组中还需要确定一个记录员角色,主要对学生课堂表现以及作业表现等进行打分和记录,该成员则需要细心专一,并且具有一定的观察能力,能够从客观事实分析问题。另外,教师也可以根据小组情况,鼓励学生选定一名外派员角色,主要负责与教师沟通、与其他小組沟通、组内沟通等工作,规避小组松散或者抱团等问题,该成员需要性格开朗,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和小组工作。

第三,在设计小组学习方面,教师应该构建“内外部双竞争”机制。这主要是针对在整个数学学习中,避免学生出现懒散、懒惰的情况,所以需要依靠组内和组外的竞争活动、比赛活动等刺激学生的学习欲望,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这在小组构成中则需要组长依据小组成员情况,设定一定的评选标准,对组内成员进行排名,从而调动全组成员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信,提高学习质量。

2.数学“兴趣小组”学习模式的应用意义

(1)促进学生积极学习

“兴趣小组”的构建能够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同时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小组合作、教师指导,引导学生自主开发多元化的学习途径,自主参与课堂活动中,从而调动班级整体的学习热情。当然,以小组为学习单位也能刺激学生的学习欲望,相比传统的独立学习,学生在小组学习中的心情更加愉悦,更愿意分享与交流,因此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更有自信、更加积极,从而实现理想的课堂效果。

(2)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兴趣小组”学习模式重点突出学生之间的合作,不管是课前预习、课中学习,还是课后复习,都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参与学习活动,完成学习任务,从而实现课程教学目标。在小组协作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在遇到问题或者学习困难的时候能够在第一时间寻求他人的帮助,小组齐心协力,共同完成学习目标。教师可以根据小组表现予以必要的引导,帮助学生突破难点,掌握技能。因此,在“兴趣小组”学习中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3)丰富学生学习体验

在“兴趣小组”学习模式中,教师会根据学生的表现以及小组学习需求,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具有特色的学习活动,如小组比赛、小组探究、小组分享等,这些活动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同时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优势,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与教师沟通,与同学交流,营造积极活泼的数学课堂氛围,在这样的氛围下,学生也能收获更加丰富的学习体验,可以对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起到助推的作用。

3.数学“兴趣小组”学习模式的实践策略

(1)小组预习,课前做好准备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预习不仅是非常重要的学习环节,也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帮助学生提前了解知识,认识单元架构,从而为课堂学习做好铺垫。但是在大多数数学教学中,部分教师忽略了预习过程,导致学生一进入课堂就开始学习新知识,丝毫没有准备,学习效果不够理想。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兴趣小组”学习模式,组织学生针对一些难度高、知识体系复杂的单元知识展开预习,引导学生意识到预习的重要性,逐步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为此,教师可以借助预习单这一工具,在课前为学生设计学习任务,可以是对旧知识的复习、对新知识的思考、对课堂的反思总结、对教材的研究,等等,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预习单上的任务,在课堂教学的时候,教师要针对各个小组的预习效果进行考查和评价,同时引出课堂新知识,这样更易于学生接受和理解,从而推进数学教学的顺利实施。

例如,在教学“轴对称”的时候,教师可以基于学生分组的实际情况,借助预习单为学生布置预习任务,主要包括:了解以往学过的图形,总结各个图形的几何特点;了解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判断以往学过的图形是否属于轴对称图形;了解轴对称图形的判定依据,寻找生活中具有轴对称性质的物品;完成预习单中的小例题,体会轴对称知识的乐趣。通过预习单的布置,构建了新旧知识之间的连接,同时给学生明确了学习任务,各个小组可以通过合作预习的方式完成预习单任务。通过在课堂中对学生预习单完成的审核和评价,充分体现了“兴趣小组”的学习模式应用于预习环节,能够让各小组积极配合、共同探究,在课堂开始前就对课程知识形成一定的印象和理解,有助于学生做好课堂学习的准备,以此促进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

(2)小组探究,课中深度学习

在傳统的数学教学中,大部分教师都习惯于灌输式的教学,课堂氛围较沉闷,学生很难主动参与到学习中,而且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缺少互动交流,彼此之间不了解、不熟悉,学生的核心素养难以获得提升。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兴趣小组”学习模式,以课程知识为基础,组织各小组开展探究活动,重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参与感,同时给学生提供互相交流、表现自我的机会,锻炼小组内成员的默契度,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以此实现课堂深度学习。为此,教师在课堂上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小组游戏、知识探究等活动,活跃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知识内化,从而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以此促进数学教学质量提升。

例如,在教学“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时候,为了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坐标系的概念以及简单应用,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兴趣小组”为单位,借助已学知识绘制坐标系,并且引导每个小组从生活中挖掘一个场景,利用坐标系解决生活实际中的问题,如以学校图书馆为中心坐标,绘制各个建筑在校园内的位置,从而体会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价值,以此丰富学生的学习感受。在该探究活动中,教师可以鼓励各个小组充分发挥每一个角色的价值,如小组长带领小组成员依据探究主题完成学习任务,调动小组成员的学习积极性,共同商议探究活动的顺序以及步骤,并且为小组其他成员设计任务。记录员可以依据小组成员的发言进行文字记录,如完成了哪些任务、遇到了哪些问题、怎么解决的、完成的结果怎样,等等,可以作为小组发言、小组分享的素材。而外派员则可以根据记录员记录的内容,将小组探究的问题以及研究结果展示并讲解给其他学生,并且分享整个小组合作的学习感受。通过探究活动的组织,不仅可以锻炼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能力,也可以让学生在遇到学习问题的时候积极寻求他人帮助,树立学生的学习自信,以此推动数学学习质量的提升。

(3)小组作业,课后高效巩固

在课后复习以及作业环节,教师同样可以以“兴趣小组”为单位,组织学生共同完成作业,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特长和优势,实现对学生基础能力的巩固。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特别关注学困生完成作业的过程,督促各小组组长,关注学困生的作业,并且在其遇到苦难的时候,引导小组成员为其提供必要的帮助,从而提高学生完成作业的自信和主动性,推动小组整体的提高。另外,教师要听取组长以及外派员的反馈意见,针对小组合作中出现的问题,提供合理的意见,从而提高“兴趣小组”的能动力,促进学生快速进步。当然,在整个作业环节中,教师也可以构建线上平台交流机制,鼓励学生通过线上沟通,分享自己的作业情况以及作业难题,将线上作为作业评价以及小组合作的有效途径,从而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以此实现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

例如,在教学“勾股定理”的时候,教师可以将线上平台作为小组合作学习的途径,鼓励学生构建小组群聊,在完成作业后,学生可以将遇到难解的题目拍照发送至群里,并且开启小组群聊模式,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沟通交流,组长可以自行组织团队成员开展20分钟线上学习小会议,对本次作业进行梳理,并且鼓励各成员主动汇报自己的作业情况。同时,组长作为小组的核心,也可以在有时间的情况下帮助其他成员检查作业,进行简单批注,最后将小组整体的作业发送给教师,由教师进行作业评价。在课堂上对学生作业进行评估的时候,教师可以鼓励各个小组的组长长作为发言人,分享自己对小组作业任务的分配方式、各个小组成员的优点、本次小组作业中出现的问题,等等,从而对小组作业进行汇报。通过课下交流以及课堂分享的过程,提高“兴趣小组”各成员的责任感与合作意识,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

(4)小组评价,提高教学质量

在“兴趣小组”学习模式的应用中,教师可以确定合理的评价标准和规则,对各个小组的成绩、表现进行评价,从而发现小组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并作出及时的整改,以此提高教学质量。为此,教师需要落实组内外双竞争的理念,开展小组内部、小组之间的竞赛活动,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刺激学生的学习欲望,从而实现理想的教学目标。

例如,在学习“几何图形”的时候,很多学生对几何证明以及几何运算的题目非常头疼,而且不同的小组对几何知识的掌握存在一定的差距。针对此情况,教师可以以小组竞争的形式,组织各“兴趣小组”开展几何解题大赛,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解题过程,并正确书写解题结果,最终教师以各小组提交的答题卡为评价依据对小组进行评价。通过这样的学习过程,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解题能力,也可以营造班级的竞争氛围,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以此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4.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兴趣小组”学习模式的应用具有非常突出的实践意义,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可以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丰富学生的学习感受,实现教学目标。教师应该基于学生的实际情况,以“N+1”规则做到合理分组、有效分组,同时明确小组各个成员的任务,构建组内外竞争机制,调动学生学习热情,从而提高数学课堂的生动性、活跃性。为此,教师可以将“兴趣小组”学习模式应用于课前、课中、课后以及教学评价的各个环节,最大化地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实现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王鹏飞.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中的应用探究[J].中学课程辅导,2022(35).

[2]王红英.初中数学“兴趣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J].科普童话,2020(23).

[3]梁芳菲.基于初中数学“兴趣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J].数学大世界(下旬),2020(04).

猜你喜欢

学习模式兴趣小组实践策略
新形势下,如何有效进行小学美术兴趣小组的教学
浅谈提高初中生牢记英语单词的实践教学策略
发挥远程教育平台优势?探索社区教育数字化学习模式
信息技术环境下大学英语视听说混合学习模式研究
浅谈初中语文自主学习模式的构建
高级英语课程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实践策略研究
试分析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用心管理的实践
小学生作曲兴趣小组的探索与实践
妙求人数
失踪的十元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