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时政外宣文本翻译过程中的诗学特征体现
2023-05-30赵丹
摘要:翻译过程不仅涉及语言层面的书写,也是一种文化层面的“重写”过程。在语言“所指”功能的基础上,发挥翻译诗学功能有利于充分展现文本的文学性和可读性。文章通过梳理国内外关于翻译诗学的源起及研究历程,发现翻译诗学研究无论从本体论研究出发还是从比较研究中探寻异同,都是对翻译实践中再现原作诗意特征以及构建文学性和去陌生化的探索。时政外宣文本的翻译体现了译者承担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译者采用适当的翻译诗学形式进行符合文化和价值观传递的翻译过程,有助于文化沟通和交流。在时政文本的翻译过程中,社会文化操控性发挥着重要作用,无论在译者的翻译策略选取方面,还是在文本翻译目的确立方面,都体现出更多的翻译诗学性质。时政文本中对原文引经据典等特色语言的翻译过程,体现了翻译诗学的政治功用下文化意义和政治意义的传递,其译文语言特点突出、寓意明显。从翻译诗学的角度深入分析时政外宣文本的翻译策略,有助于在建设文化强国和增强文化自信的视野下,积极探索构建独立自塑型国家话语对外输出。时政文本翻译策略的选取及应用是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探索独立自塑型国家话语体系,可为政治话语翻译和国际传播提供借鉴。
关键词:翻译诗学;翻译策略;时政文本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3)10-00-03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2019年度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国家语言战略背景下中华文化‘走出去之译者模式及翻译策略研究”成果,项目编号:L19BYY006
0 引言
翻译不仅是两种语言的转换过程,也是艺术创造的过程。诗学从源起发展至今,对翻译影响深远,且诗学本身也超出了其文艺领域范畴。在语言“所指”功能的基础上,发挥翻译诗学功能有利于充分展现文本的文学性和可读性。时政文本虽然叙事性、术语性较强,但是语言本身富有文学性色彩和特征,此类文本翻译无论在译者的翻译策略选取方面,还是在文本翻译目的确立方面,都体现出了更多的翻译诗学性质。
1 翻译诗学的理论与实践发展
自亚里士多德的《诗学》两卷本26章提出“论诗的技艺”后,诗学的研究对一切文学创作艺术及西方文艺理论、文艺创作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此后的诗学研究不局限于文艺理论领域,而被纳入几乎一切人文科学的范畴,涵盖文学批评与阐释、文学文化历史学、文化符号学、语言学、修辞学、交际学、文化人类学、认知科学、翻译理论等领域。当今西方学界对翻译诗学研究的主要代表人物包括梅肖尼克(Henri Messchonnic)、巴恩斯通(Willis Barnstone)以及勒菲弗尔(Andre Lefevere)。巴恩斯通主要是关注语言层面的翻译系列问题研究,而梅肖尼克主要关注作品价值和意蕴,指出翻译是超越了语言层面的“阅读活动”,并认为翻译旨在客观解释原语与译语之间、不同时代及文化之间的矛盾。勒菲弗尔在其《翻译、重写以及对文学名声的操纵》及《翻译、历史与文化论集》著作中,将翻译诗学与“重写”理论糅合,把翻译分为四个层次,即意识、诗学、论域和语言,并认为更重要的是后三个因素。他指出在不同的历史阶段,翻译主要受到意识形态和诗学形态的限制。意识形态是翻译过程中语言外的因素,包括译者使用的译入语和所处的意识状态,以及世界语境中政治经济等对翻译转换产生的各种影响;而诗学形态主要是译者翻译转换中面临的文化语境。当译者面临四个层面的矛盾时,意识形态一定会战胜诗学形态,进而导致翻译的不完全对等[1]32-33。因此,勒菲弗尔认为,翻译过程不仅存在于语言层面的书写,也是一种文化层面的“重写”。
在国内关于翻译诗学的研究中,王东风(2021)“从语言学和符号学的角度对诗学功能的发生机制进行了阐释,并提出了诗学理论对文学翻译的启示”[2]92。杨柳(2009)指出,“翻译改写过程必然受到诗学态度及诗学地位影响,诸多经典文学表现形式能对翻译诗学发挥导向作用,同时各类意识形态也对翻译诗学产生操控作用,可以通过文学译本分析来解释典型翻译诗学形式,及其在文学、文化和社会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3]。
可见,翻译诗学研究无论从本体论研究出发还是从比较研究中探寻异同,都是对翻译实践中再现原作诗意特征以及构建文学性和去陌生化的探索。而在翻译时政文本的过程中,则更多运用了勒菲弗尔的文化层面“重写”,以及翻译诗学功能的发生机制。时政外宣文本翻译策略选取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具体文化价值的传递与输出。
2 时政外宣文本英译的诗学特征
时政外宣文本的翻译体现了译者承担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准确全面译介包括领袖理论著作及重大会议文件在内的党政文献,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可以增加国际社会对中国特色发展道路的理解,提高我国在世界各国及不同文化中的国际认同,进而可以提升我国国家文化软实力”[4]5。该类文献英译本中出现的如对原文中引经据典等特色语言的翻译过程,体现了翻译诗学的政治功用下文化意义和政治意义的传递,其译文语言特点突出,寓意明显。
2.1 縮略语译文表达精炼要义
在党政文献类时政文本中,“反映中国政治制度的具有明显中国特色的词语、原则和政策以及治理理念”[5]较多,文本特色主要体现在缩略语的使用上。缩略语的特征完全符合并适于在时政文本中表达凝练的语义内涵特色,符合需要高度概括的行文要求,并能使读者理解和识记。在该类文本英译文中,缩略语的翻译充分展现了翻译诗学中“重写”的翻译策略,体现了翻译此类语词意象的字面意义、政治意义及审美意义,举例如下。
中文原文:“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6]83
英文译文:“Strengthen Commitment to the Four Consciousnesses, the Four-Sphere Confidence, and the Two Upholds.”[7]105
原文中“四个意识”“四个自信”“两个维护”在译文中以凝练的方式转换为相对应的缩略语形式,而实际上每个名词都具有深刻内涵,具体可以用更丰富的解释性内容阐释,但在译文段落中并没有具体展开译出,原因是任何翻译都不可能完全实现原文与译文的绝对等同或对等,可以依据意识形态操控下的“改写”原则调整译文语言风格,实现译文整体语句的文学性诗学表现内容和形式,并适应译出语文化意识形态的输出,以核心凝练的语言转换手段来体现文本背后的社会文化操控。
2.2 隐喻用语译文展示文化内涵
在党政文献类时政文本中,隐喻用语表达极为丰富。在时政文本中,文本特色有时体现在特别的抽象概念表达上,尤其是具有中国文化内涵的特色表达,使用隐喻方式能够深刻体现中华民族的特别思维方式,举例如下。
中文原文:“生活之树常青。一种理论的产生,源泉只能是丰富生动的现实生活,动力只能是解决社会矛盾和问题的现实要求。”[6]63
英文译文:“As the saying goes, Forever green is the tree of life. A theory can only find its inspiration in the richness and vibrancy of real life and in the practical need to resolve social problems.”[7]85
时政文本中借用这一句也并非表达字面含义,“常青”喻指永恒不变的发展真理。英译文采用保留原文文化特色形式喻体的方式,形象传递原文含义。在翻译诗学中保留形式,是译者有目的、有意识地采用文化传递的翻译策略的体现,这种翻译诗学的“改写”体现了其传递的文化意义。
2.3 平行结构译文精确传达内涵
在党政文献类时政文本中,汉语平行结构的使用是时政文本的又一特色。加里·布莱克和罗伯特·布莱(Gary Blake & Robert W.Bly)认为,“平行结构是指一个或多个具有类似或相同语法结构的短语或从句,来达到句子之间的平衡”[8]。时政文本中拥有大量平行结构的短语,目的是加强表达国家的治理理念和政治思想。从语言诗学的角度来说,使用这类平行结构可以改善写作风格,增强行文的可读性。勒菲弗尔的诗学翻译观中认为,诗学具有“文学观念”的内涵,包括文学要素和文学在社会中所发挥的作用。其中,文学要素中的文体类型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举例如下。
中文原文:“中央委员会的每一位同志都要旗帜鲜明讲政治,自觉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找准政治站位,增强政治意识,强化政治担当。”[6]83
英文译文:“They must apply strict requirements to themselves as a Marxist statesman, adopt an appropriate political perspective, enhance political awareness, and undertake political responsibilities.”[7]105
原文中出现了三处典型的平行结构短语并列,加强和突出了语言的文学性特色。勒菲弗尔提出“翻译即改写”,一切的改写无论出于何种意图,都能够反映一定历史时期或阶段的意识形态和诗学形态[9]。此句的英译文中采用了两种翻译方式处理原文:一是保留原文平行结构特色,“政治站位、政治意识、政治担当”处理成不同英文名词性表达平行結构,保留原文诗学形态;二是进行意译法转换,对“找准、增强、强化”的译文进行去动词对应形态化的“改写”式翻译,符合当前历史阶段的语义传递,突出了意识形态化的诗学特色。
2.4 汉语引经据典译文语义凝练
在党政文献类时政文本中,选取和引用了诸多中国古典诗歌和典籍语句,已经成为时政文本中的亮点和特色。但是,“从诗学的角度看,文学作品的精髓就是文学性,文学性所负载的诗学功能在文学中的地位是第一性的,其作用就是建构诗学功能,这种功能会给作品带来审美效果,给读者带来审美愉悦。其翻译策略可以是异化策略”[2]95。举例如下。
中文原文:“我们不需要更多的溢美之词,我们一贯欢迎客观的介绍和有益的建议,正所谓‘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6]74
英文译文:“We do not need lavish praise from others. But we do welcome objective reporting and constructive suggestions, for this is our motto, 'Not bent on praise for its bright colors, but on leaving its fragrance to all'.”[7]90
中文原文中引用的诗句出自元朝诗人王冕的《墨梅》:“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诗歌的大致意思是,在洗砚池边,一株梅花蓬勃生长,盛开的梅花宛如淡淡的墨汁点染而成,虽没有鲜艳之色,但它也并不需要别人来夸奖自己颜色艳丽,更在意将温婉清香留在天地之间。英译文中,原来诗歌的形式内容得以保留,读者需要从翻译的诗学功能发挥中探寻其表达的文化语义和审美功能,这样便保留了特定的文字语义价值,并增强了文字符号的感染力。
3 结语
翻译诗学从语言层面到文化层面,再到政治意识形态层面,都对翻译过程有所影响。当前,时政外宣文本的国际传播无法摆脱和游离于文化和意识形态的要素干预,在全世界文化交流和平等沟通的前提下,更需要建立文化自信和文化传播的话语体系。时政外宣文本的翻译策略选取及应用无疑也是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增强文化强国和文化自信视野下,积极探索独立自塑型国家话语体系,或可为政治话语翻译和国际传播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 杨柳.翻译诗学与意识形态[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10-33.
[2] 王东风.诗学功能与诗学翻译: 翻译诗学研究[J].外国语,2021(5):91-98.
[3] 杨柳.翻译的诗学变脸[J].中国翻译,2009(6):42-47.
[4] 黄友义,黄长奇,丁洁.重视党政文献对外翻译,加强对外话语体系建设[J].中国翻译,2014(5):5-7.
[5] 袁昕.中国特色政治词汇的外宣翻译: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德译本为例[J].西部学刊,2019(9):51-54.
[6]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63-89.
[7]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英文版):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85-105.
[8] 加里·布莱克,罗伯特·布莱.科技写作的要素[M].纽约:麦克米伦出版社,1993:71.
[9] 刘彬.勒菲弗尔操控论视野下的十七年文学翻译[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0(7):93-97.
作者简介:赵丹(1974—),女,辽宁阜新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