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混合式教学有效性思考

2023-05-30高云珍

小学科学 2023年11期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有效性核心素养

高云珍

〔摘    要〕  信息技术支撑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契合大数据时代信息技术发展的新特征,有助于小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目标的实现,助力“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实验区的建设,具有时代性特点。笔者以大单元教学思想为指导,把具体的学科知识与学科核心素养相对应,确定具体的教学目标,再根据小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进行课程教学设计,分析教学有效性影响因素及相关教学有效检验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总结出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学有效性的检验方法。

〔关键词〕  混合式教学;核心素养;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  G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317  (2023)  11-0016-03

一、概念界定

(一)混合式教学模式

本文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以提升小学生核心素养为教学目标,整合优质的网络资源,有针对性地开展线上自助式学习和线下探究式学习,两者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致力于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学习目标,最终实现小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混合式教学设计与传统教学设计大致相同,基本包含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活动、教学评价、教学反思等环节的建构。

(二)小学生核心素养

小学生应该具备的六大核心素养是: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实践创新、责任担当及健康生活。六大核心素养各自包含三个基本要点,共十八个基本要点。根据学科特点,将小学生核心素养进行细分,确定具体的学科核心素养;再根据课程目标、单元目标及课时目标逐级细分,将具体细化的核心素养落实到每一节课中,建立小学生核心素养细化图表。

小学生核心素养细化表的建立依赖于具体的课程内容。根据“大单元教学思想”,小学数学基于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四大学习领域,细化为七大主题,根据不同年级的教学目标,四大学习领域的知识内容螺旋上升,相互作用,逐步递进。以主题为藤,串联出小学阶段所有的相关课程内容,按年级、学年的顺序进行串联。不同阶段同一学习主题的教学及学习目标的内容是相似的,随着年级的提升会逐渐深化和扩充。在同一主题的牵引下,以小单元为单位,确立学科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和学习目标。

(三)教学有效性

何為教学有效性?主要从教学目标、教学行为、学习结果来界定。其中教学行为主要是指教师教学行为和教学能力是否有效,教学目标及学习结果以学生为主体,更多关注学生的收获及发展,较适用于对混合式教学提升小学生核心素养有效性的判断。

二、混合式教学提升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必要性

近年来,教育教学改革快速推进,为了培养更适合时代发展的社会型人才,教改方向逐渐明朗,教育的最终目标就是实现以人为中心的发展,培养出完整的人、能为社会进步尽己所能的人。为实现教育目标,基础教育提出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核心的教育目标。如何有效提升小学生核心素养成为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首要问题。众多教育工作者不断摸索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方法和途径,在众多新教学理念的冲击下,盲目地进行教育教学尝试。但由于教师的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相脱离,经常出现课堂教学“新不新、旧不旧”的尴尬场面,教学环节东拼西凑,教学的有效性得不到保证。

信息技术支撑下的混合式教学备受关注,要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目标,混合式教学的有效性评价至关重要。以小学生核心素养为依据制定科学的评价维度,真实反映混合式教学在实际教学中的优点与不足。

三、基于小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混合式教学设计

任何教学模式的运用都离不开精心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蓝图。教学设计一般遵循主体性原则、灵活性原则、兴趣性原则、发展性原则。以学生为主体,根据学情分析,灵活地设计教学活动,以实现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

(一)前端分析

前端分析主要从学习主体、学习需求、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等维度进行。其中学习需求与教学目标的分析相辅相成,均着眼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与提升,结合学习主题及教学内容的分析,找到四者之间的契合点,使接下来的教学活动设计有抓手,平稳落地。

(二)教学资源设计

教学资源设计主要包括网络资源的筛选、组合和优化。近年来“互联网+”迅速渗透到各个领域。关于教育教学的网络平台繁多,有以视频资源为主的空中课堂,也有综合类的网络学习空间。依据前端分析,特别是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为准绳,筛选出最优的网络资源,作为“线上教学”部分的教学内容。除此之外,还要设计好与网络资源相对应的预学单,为“线下教学”的教学活动设计提供参考。

(三)教学活动设计

混合式教学打破传统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以参与者和指导者的身份适时出现,所有教学活动的设计均围绕学习主体展开。针对“线上教学”预学单所呈现的结果以及教学内容、学习主体的特点,选择和设计最优化的教学活动。混合式教学的具体教学活动设计主要针对“线下教学”部分,基本包括问题答疑、重难点突破、合作学习(讨论学习等)、深入研讨、适时指导、总结提升等。

混合式教学的整个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要在学生不需要的时候学会“隐身”,在学生遇到困难急需解决时,适时指导,而不是实时指导。每个阶段的具体时间可以根据年级特征及学习主题特征弹性调节。预学单、助学单及反馈单作为混合式教学过程中重要的桥梁,为教师阶段性总结学生学习情况、实时调整教学节奏提供依据。

(四)教学评价设计

教学评价设计包括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过程性评价主要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观察、提问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态度、成果进行动态总结和评价。总结性评价主要通过测试、学生自述、教师总结的方式考查学生是否完成学习目标,进行评价。教学评价是教学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检验混合式教学对于提升小学生核心素养有效性的重要手段。

四、混合式教学有效性检验

(一)影响教学有效性的因素

教学过程是一个复杂的活动过程,有众多因素影响教学有效性:客观因素包括客观环境、学科特点、学习时间等;主观因素主要来源于教师及学生,包括教师的个体差异、教学能力,学生的年龄特征、差异化特征及学习能力等。陈佑清构建的教学有效性分析模型认为,学习结果和学习效率、教的行为和学的行为、教学条件及学情、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是影响教学的因素。

(二)有效性教学相关理论

自古以来,“教书育人”是对教学目标最朴素的表达,任何教育教学都是有其目标的,这就是教学有效性思想的来源。例如孔子的“因材施教”“举一反三”,韩愈的“传道、授业、解惑”。苏格拉底的“精神助产术”教学,是强调教师應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利用已有知识来解决新问题的启发式教学,也就是孔子所说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着眼于学生的自我发展,教师要做的就是设计好教学过程,利用有效的方法与手段辅助学生的自我发展,这就是最有效的教学。

混合式教学模式所强调的教学有效性,着眼于内化小学生核心素养的最终教学目标,有效地促使学生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及丰富情感体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当然,教师的教学能力也是影响最终教学目标有效性不可忽略的因素。张冬蕊借助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最终确立了混合式教学有效性评价指标及体系。该体系包含三级指标及第三级指标具体阐述。此评价体系主要针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制定评价指标时也针对整体教学效果是否有效,教师的教学是否让学生得到有效的学习,使学生的学习产生最优价值。混合式教学提升小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性,即针对教师的教学是否提升了学生的核心素养。因此张冬蕊的评价体系可以用于本文有效性的研究。

五、混合式教学有效性的检验方法

混合式教学有效性的检验以内化小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是否有效为标准,主要从主观和客观、过程和结果两个方面进行检验。

(一)主观和客观维度

1.对比分析

利用对比实验,设置实验班及对照班,实验班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对照班采用传统教学模式,从学习兴趣、合作意识、课程所培养的具体核心素养(如量感、运算能力等)、认知发展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在问卷编纂过程中,关于具体核心素养相关问题的设计应具有针对性,适当设计一些知识类的测试题,如考查算理和算法的题目。通过问卷调查法获得原始数据,利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来检验混合式教学在提升小学生核心素养方面是否有效。

2.体验感分析

通过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调查学生对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感受。积极的体验感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目标的有效达成。作为整个教学过程的参与者、见证者,教师的体验感同等重要。混合式教学的教学反思就是教师的体验感分析,能从侧面反映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情感体验。

(二)过程和结果维度

1.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的评价。评价者可以是授课教师,也可以是观看课堂影像资料的其他教育工作者。混合式教学的过程性评价包括对预学单完成情况、课堂表现、助学单完成情况的等级评价。其中课堂表现是形成性评价的主体,关注学生的发展,主要对其在小组讨论、合作探究、汇报等学习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评价。

2.总结性评价

总结性评价主要以课后测试的形式开展。测试题的设计要有针对性,应指向内化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要有层次性,应包含基础类、巩固类及延伸类三个层次;要有现实意义,测试题的设计要贴合学生生活实际,切勿设计为考知识点而设计的枯燥问题,为考而考。总而言之,测试题的设计要新颖,富有创造性,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本文系廊坊市2022年度重点课题“信息技术支撑下混合式教学提升小学生核心素养的研究”的研究成果,编号SYQ2003】

参考文献

[1]高菲,王丹虹,王雪飞.基于“慕课+翻转课堂”的工程制图混合式教学模式实践与研究[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23(2):43-45.

[2]郝雪梅.基于优课平台的混合式教学设计研究[D].海口:海南师范大学,2022.

[3]张冬蕊.中小学混合式教学有效性评价研究[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21.

猜你喜欢

混合式教学有效性核心素养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基于SPOC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和实践
基于SPOC模式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的研究
浅论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高职思政课评价体系的构建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