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及其哲学地位

2023-05-30魏娴

今古文创 2023年11期
关键词:费尔巴哈黑格尔恩格斯

魏娴

【摘要】 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原则与理论精髓,它贯穿于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各个方面。没有实践,就谈不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没有实践,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就成了没有源头的水、没有根的树,就注定丧失了其存在的意义。可以说,离开了实践,就不能科学地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地位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3)11-0086-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11.028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内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所有其他哲学的根本特征之所在。实践观点的提出使哲学领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成为哲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一、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理论来源

马克思并非第一个提出实践的观念,在西方哲学史上,不同形态、不同性质的哲学对实践概念的理解有所不同。马克思在对以费尔巴哈为代表的旧唯物主义哲学进行批判和重塑的过程中,提出了科学的实践观。

(一)继承亚里士多德和康德的实践理论

亚里士多德把实践划分为“个人至善”为核心的伦理学和“国家至善”为核心的政治学。二者互相联系,伦理学是基础,政治学是伦理学的扩展,个人的善必须符合公众的善。康德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奠基人,他在哲学中正式提出了“实践”这个概念,构建了近代西方第一个实践观。康德提出了“实践理性”和“理论理性”的概念,从伦理道德层面去理解实践,认为实践就是人的道德對人们实际行为的支配与约束,“实践”是道德的实践。因此,康德所理解的实践不是人现实活动,而是人的精神活动。

(二)对黑格尔实践理论的批判

黑格尔认为实践是一个由目的——手段——他物三个环节组成的过程,也就是说,实践是从人的目的出发,以实践为手段实现目的的运动过程。这就说明了人的能动性表现为按照正确的认识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黑格尔说道:“善[实践]趋于决定当前的世界,使其符合于自己的目的。”[1]黑格尔在《逻辑学》中将实践定义为包含外部现实之要求于自身之内的规定性。这一概括虽然带有严重的唯心主义色彩,但是却有着一定的合理性。在黑格尔看来,世界的本质是“绝对理念”,意识具有潜在的现实性,行动是意识的精神生成过程。由于自身理论体系的局限性,黑格尔并未把改造客观现实的物质生产实践放在正确的位置,这就使得他的理论在现实面前显得极为苍白无力。马克思正是在对黑格尔实践理论批判的过程中,形成了科学的实践观。

(三)批判吸收了费尔巴哈哲学中朴素的实践观点

马克思在建构自己的世界观时,在对费尔巴哈朴素实践观批判吸收的同时对其进行了彻底的变革。费尔巴哈把实践理解为是一种人类的日常生活活动,并将其看作是检验真理的尺度。费尔巴哈认为,唯心主义最大的缺陷就是仅仅从理论上提出问题,而不懂得理论无法解决的难题必须通过实践来解决。在一些特定的情况或条件下,费尔巴哈也将人们所从事的一些基本的物质活动视为一种实践。但是这里,他强调的所谓的“物质活动”不是马克思视域中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而是人们的日常饮食、生活和商业活动。显然,费尔巴哈脱离了实际的生产实践,仅仅强调了生活实践,过分轻视实践活动,夸大理论活动的作用。“他不知道‘革命的和‘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2]

二、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发展逻辑

(一)马克思对实践的初步探索

马克思在大学毕业后,本想做波恩大学的哲学教授,好继续从事哲学研究,但由于当时普鲁士政府的压制,马克思不得不从事报刊工作,转向现实的斗争。在《莱茵报》任职主编的一年期间,马克思了解、接触到了大量地社会现实,认识到了底层社会人员生活的困境与不易,发表了一批颇具影响力的文章,对现实问题和理论问题的关系进行了更深更广的思考。尤其是在《关于林木盗窃案》的辩论中,马克思清醒地认识到了国家权威是林木所有者的玩物,只从政治和哲学上进行批判,并不能改变社会生活中的现实问题。《莱茵报》时期的实践观点,马克思并没有进行系统的论述。1843年,马克思全面批判了德国黑格尔法哲学思想,批判的过程使其对实践的理解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黑格尔把实践看作是一种精神活动,“观念变成了主体,家庭和市民社会对国家的现实关系被理解为观念的内在想象活动。”[3]马克思和黑格尔不一样,他从政治现实出发,考察了市民社会和国家之间的存在的错综复杂关系,马克思的市民社会论尖锐地批判了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抽象。从这里开始,马克思转向了对除社会现实之外的现实的人的关系研究。以马克思在《德法年鉴》上发表的《论犹太人问题》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两篇文章为标志,马克思将目光聚集现实生活,认为人的解放的出路必须从现实生活中去寻找。这一时期,马克思试图实现理论与现实的统一,但其仍然受到费尔巴哈思想的束缚,未能找到理论与现实之间联系的桥梁。

(二)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逐步形成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把“异化的劳动”理论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点,他把“实践”理解成“劳动”,把“劳动”看作是人的一种自由、自觉的活动。劳动的过程应该让人们感到幸福、快乐、满足,而不是疲乏、心力交瘁。然而在资本主义制度的框架下,劳动只是人们用来谋生的手段,是人们为了活下去不得不从事的活动,为了获得必需的生存资料,劳动者不得不“卖身”。在论述其异化劳动理论的过程中,马克思得出“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来说的生成过程。”[4]这实际上表明了马克思的理论研究并不只是停留于对现实社会的研究,而是已经涉及了对现实的人的研究。马克思在《神圣家族中》一书中反驳了青年黑格尔派对于大众革命实践活动的蔑视,认为人类的历史是从人的物质生产开始的。马克思对社会内部的正确理解是其实践理念的先决条件。

(三)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确立

实践的观点贯穿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整篇文章。马克思在文章开头就指出了旧唯物主义存在的缺陷,指出旧唯物主义是一种直观的、消极的、被动的唯物主义,它从客体出发去理解实践,将实践看成是一种僵化的、死板的、不能反映人的能动性的活动。

在论述人的本质这一问题时,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5]即必须从实践出发去理解人的本质。在《提纲》的结尾处,马克思再次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他总结道“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这一论断表明,过去的哲学忽略了人改造世界的能动作用,而马克思的观点则是人类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改造这个世界。《提纲》以实践为主线,对过去哲学中未成熟的观念进行了补充,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确立的标志。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把“实践”换成了“物质生产”,这是对实践概念理解的进一步具体化。马恩在本书中指出,人要想“创造历史”,就得有能力生存。能够生活下去的首先条件就是要有吃、穿、住、行等等。因此,最开始的历史活动是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而进行的物质生产活动。在此,马克思确立了物质生产是人类一切活动的首要原则。

三、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精髓

马克思恩格斯将其哲学称为“实践的唯物主义”,这种“实践的唯物主义”既不否定物质世界的客观实在,也不否定自然对人类的优越性,把人的主观能动性放在第一位,从主、客体的相互作用中去了解和把握世界。

(一)实践是人的现实的感性活动

人自身的感性活动即人的感性存在方式是马克思哲学的基础和内在的逻辑起点,它是马克思哲学视野中的元存在。要想回答存在问题,首先就要理解人的感性活动。从解读人的感性活动为起点去理解和把握存在问题,并对其做出合理的解释。“人的感性活动”概念的提出,是马克思对德国古典哲学和西方传统哲学的一种超越,从而使生存论的转向比海德格尔更为成功。马克思和恩格斯从社会和历史的视角来阐释其理论的起点——“现实的个人”,也就是现实的个人所具有的社会历史规定性即人始终处于一定物质生产关系和现实社会关系中。

(二)实践是人的有意识的活动

实践是指人通过某种方式,不但使客体形态发生变化,使客体满足自身需求,同时也能实现预定目的。在人类实际所从事的活动中,实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人和自然物质之间所发生的某种物质能量的变换,总是无法脱离特定的目的而进行,并且人们往往在开始或进行一种特定的活动以前,目的都早已以一种观念的形式存在于人们的头脑之中了。從实践方法的角度看,一定的方法映了人类的理性智慧,反映出人的本质力量在广度和深度范围上的拓展。实践主体劳动能力发展的程度表现为实践方法的发展与更新,而工具的发展与技术的更新,反过来又间接促进了实践主体对实践客体的改造。人们可以这样理解,工具的利用程度则反映的是人们的实践活动水平。马克思把人类生产力手段的发展程度看作是衡量社会发展进步的客观指标,实践体现为人本身的内在尺度与客观事物外部尺度之间的统一。

(三)实践是历史的过程

从本质上讲,实践是一种具有很强目的性的、有意识的、自觉的活动。马克思指出种的类特质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本质,人的类特性就是自由自觉的、有意识的活动,即实践。实践是指由三个活动阶段共同构筑起来的过程:一是确定实践目的;二是主体作用于客体;三是实践结果的检验。实践结果的检验也是一个历史过程,并不能通过一次实践或一种实践就能证实践结果的正确与否。实践活动的成功并不能真正说明人对此的认知是完全正确的,而实践活动的失败也绝对不能直接说明人的主观认知是完全错误的。实践活动自身往往具有极其复杂多变的情形,其不仅仅是单纯一种因素在起作用。只有经过屡次反复的认识和实践,人们才能获得正确的认识。

四、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

(一)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前提

实践概念的正确阐释,科学实践观的形成与确立,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与发展的先决条件。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以前的哲学有着根本的区别,它是从实践出发来解决思维和存在之间的关系问题。过去的哲学,这里指的是旧哲学,都没有能够真正深入地认识和研究人类的实践活动及其意义,就致使在马克思之前的哲学家认识世界、解释世界等诸多问题上都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与不完善之地。在对过去哲学无情批判与深刻分析的基础上,马克思主义哲学明确提出了“能动性”与“受动性”相统一的新实践观,并以此观为基础来解决哲学的基本问题,用实践的观点认识和解释现实世界。将对象、现实、感性视为实践,进而分别在世界观、自然观、历史观、认识论等各个层面上进行重新综合诠释,形成了一个统一、彻底、全面、科学的哲学体系。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第3条中,马克思写道:“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的改变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6]环境的变化,人与环境的协调,都是变革的实践,如果没有了实践,马克思主义哲学就会彻底丧失其生存的基础。

(二)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动力

马克思主义哲学始终坚持“实践的生产力”观,把“生产力”看作是人们在实践活动中所具备的一种本质力量,生产力发展的动力就存在于取决于不断增加的物质利益和日益丰富的社会关系。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8条中马克思写道: “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种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7]马克思从实践思维角度对生产力进行了高度总结,认为生产力是人在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矛盾过程中所具有的实践能力,是人在认识自然与社会的基础上,进而改造自然与社会,使之与人类的需求相匹配的实践力量。马克思是以“现实的人”作为理论起点来理解生产力的,人类最初的历史活动即“自我维持”和“自我创造历史”。人们所进行的各种物质、精神生产,不只是一个物质和信息之间的交互的过程,也是物质与观念质之间的交互的过程。因此,马克思发现了在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中能够将客观性、自主性、创造性和现实性有机地结合的基础,从而全面地解决了以往生产力理论无法解决的问题,使生产力理论发生了巨大的变革。马克思哲学是把“实践”概念纳入自己的哲学体系,并加以合理解释,把其看作是推动自身发展的力量,才使其成为人类先进思想的智慧。

(三)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终目的和归宿

马克思主义哲学通过把实践的观点引入到辩证唯物论、唯物辩证法、认识论、唯物史观,对诸如“哲学基本问题”“人的本质”“真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等哲学问题做出了客观科学准确论述,从而确定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方法论体系的终极目的和最终归宿是“改造世界”。换句话说,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归宿为“实践归宿”。马克思之前的唯物论是消极的、被动的、直观的唯物论,它们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实践。马克思之前的哲学家们只是试图从不同的角度去重新理解这个世界,而不懂得如何去改变这个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追求的最终目的是实践,这并不意味着它在实践中就会停止前进。恰恰相反,它需要我们思考问题和做事情,必须要把它贯彻到实践中去,坚持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做事原则。

五、结语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是哲学思想史上的一次突破。马克思基于对传统哲学的彻底清算,提出以现实的眼光看待实践,从主客体关系出发来把握实践,首次将其引入到认识论之中,从而使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成为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实现了实践观的质变。由此,马克思主义哲学相区别于以往的哲学,成为永不破灭的真理。

参考文献:

[1]黑格尔.小逻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419.

[2]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5.

[3]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4]马克思.1844年政治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5]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56.

[6]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2:134.

[7]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2:135-136.

猜你喜欢

费尔巴哈黑格尔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青年时代诗歌创作再评价
绝对者何以作为实存者?——从后期谢林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来看
他者的批判与实践思维方式的创立——《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一条的重新解读
色彩的堆积——迈克尔·托恩格斯作品欣赏
论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三大层次
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看马克思认识论的变革
马克思、恩格斯对中国的观察与预见
费尔巴哈与孔子“爱”的差异及当代意义
费尔巴哈之火:一个现象学的分析
简述黑格尔的哲学史观与方法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