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研究生线上线下教学模式的思考与探索
2023-05-30王海强马晨曦王瑶
王海强 马晨曦 王瑶
[摘 要] 随着全国范围内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不断开展,对医学专硕的培养要求也在逐步提升,结合中医专业型研究生的培养需求,在“互联网+”教育的技术支持下,线上线下教学模式应运而生,新的教学模式能够更好地实现线上线下情景自由切换,为了更好地将新的教学模式应用于临床教学,更好地为学生服务,探讨将先进的教学模式融入线上线下教学模式,充分整合各种教学模式的优点,以适应中医专业型研究生的培养需求。
[关键词] 中医学研究生;线上线下教学模式;思考与探索
[基金项目] 2020年度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一般研究项目“常态化防控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研究生临床教学中的研究与实践”(SJGY20200681);2022年度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五批全国中医临床优秀人才(国中医药人教函〔2022〕1号);2018年度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优秀青年骨干教师计划”(15041190018)
[作者简介] 王海强(1979—),男,黑龙江哈尔滨人,硕士,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肝脾胃病科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研究;王 瑶(1987—),女,黑龙江东宁人,硕士,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肝脾胃病科主治医师(通信作者),主要从事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9324(2023)14-0161-04[收稿日期] 2022-12-14
引言
近年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全面开展,培养既具有扎实的医学专业技能,又具备科研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不仅能提高医学生的竞争力,还对医学事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各医学院校对专业型研究生开始不断扩招,不断为社会各级医院培养优秀的临床医生,专业型研究生的教学工作成为临床工作的重点之一[1-3]。随着国家各级部门对临床教学质量的监控逐渐加强,传统的临床带教模式难以充分整合各种教学资源,这就要求新的教学模式应以临床教学为主,进而满足专业型研究生的学习需求。通过充分研究专业型研究生的培养计划,在“互联网+”教育的技术支持下,线上线下教学模式应运而生,这需要师生共同转变教学思想,以更好地适应新的教学理念,从而更好地融合线上和线下两种教学方式,为临床教学服务,全面提升专业型研究生的教学质量[4]。
一、线上线下教学现状
传统的线下教学多采用面对面课堂教学模式,课堂氛圍良好,临床带教过程中互动性强,并且集体学习有助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医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但线下教学的灵活性有待提高,无法保证每一个研究生都能享受优质的教学资源,因此,线上教学模式应运而生。线上教学通过网络技术手段实现远程教学活动,与传统的线下模式相比,其最大的优势为灵活。“互联网+”时代丰富了远程教育的形式,为远程教育的多样化提供了可能。当今,各种新技术手段的不断出现,为多方面的优质教学资源的配比提供了可能,满足了医学生对临床诊疗的学习需求,为多方面多角度的学习提供了更加多样的方式。基于“互联网+”的线上线下教育模式提高了教育教学效率,将线上教学与多媒体网络教学融合起来,满足了中医专业型研究生临床带教的需求。
随着时代与科技的进步,基于网络与信息大数据的新型中医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模式取得了初步成效,各大医学专业类院校开展了不同程度的对新教育教学模式的探索,培养了大量高质量的专业型医学研究生[5]。当今社会需要各专业型医学研究生具备综合全面的理论知识,以解决临床工作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了解临床规培轮转科室相关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尤其是掌握本研究方向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预后的全过程,熟悉各种辅助检查方法的选择与判读,有助于优化临床决策与治疗措施,进而实现对医学人才临床实践与理论知识的全方位综合性培养。
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医学专业型研究生教学模式,简单来说,就是把传统教学模式与互联网技术两者的优势结合起来,此模式并不是简单地将二者机械地结合起来,而是对两者如何最大化地发挥优势的初步探索,以追求更高层次的教学模式,对教育模式全方位地创新和改革。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使师生不再受制于学习空间与时间,带教老师可以通过智慧树、超星学习通、钉钉、腾讯会议等向临床研究生共享临床教学资源,达到临床教学内容多样化,学习时间、学习场地自由化的目的,通过带教老师与研究生的线上互动交流,实时解决临床教学和临床科研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临床与科研上全面覆盖中医学研究方向的内容,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开放式教育学习模式。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中,可以有效地将当今时代特色的教学模式融入其中,如PBL教学模式、CBL教学模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PAD教学模式、“设问—启发—探讨”模式。因此,本文将继续探讨如何将以上特色教学模式融入线上线下教学模式,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PBL教学模式
近年来,PBL教学模式在线下教学模式中已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各级教师对该模式的应用已经到了成熟的阶段,PBL教学模式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以问题为核心,通过引导、探索、沟通和整合,逐步锻炼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在中医学临床带教中,带教老师可以在课前通过线上将课程重点解决的问题分享给学生,使学生可以在课程开始之前思考、检索、整合问题,减少课上引出问题和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时间,可将大部分时间用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6-7]。学生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还可以实现线上资源共享,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加强学生的兴趣引导,锻炼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作出正确的临床决策。在此过程中,研究生可以充分分享自己的收获与疑惑,一方面,有助于带教老师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情况;另一方面,促进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与决策能力,将创新思维的培养融入学习过程,有利于培养新型中医临床人才。PBL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地将理论与实践融合,充分提升研究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其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充分锻炼研究生的批判思维,以培养其良好的诊断与鉴别诊断能力,为学生提供参与课堂教学的机会,充分培养学生调动与运用知识的能力。
三、CBL教学模式
CBL教学模式即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模式,是根据我国实际情况提出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该模式是以案例为基础进行临床教学,可以更好地将临床与教学结合起来,通过生动形象的临床案例分析临床知识的应用,学生可以远程与带教老师和临床患者沟通,实现线上查房,使每个临床学生都可以近距离地接触患者,接触病例[8-9]。CBL教学模式与临床诊疗思维的培养要求一致,在临床接诊患者的过程中,医学生每接诊一个患者就是一个诊疗案例,在临床指南的治疗指导下,对每一个临床患者进行诊断与治疗,此外,每个病例都有其特点,在教学过程中,研究生对每一个案例进行深入总结,以便在日后的工作中更加明确地诊断和鉴别诊断,从而逐渐成为综合素质较强的研究生。
四、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主要对传统的教学主体实现翻转,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在线上线下教学模式中,临床学生可在课下通过线上手段对相关知识进行检索与学习,总结学习和查阅资料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临床实习的过程中,研究生提出问题,由带教老师进一步解答并进行总结。课前带教老师可以在线上向学生分享教学视频、电子书籍等教学资源,使学生可以自主查阅资料,深入学习教学难点与重点并总结提炼问题;课上汇总问题,教师答疑,深化学生对课程的理解;课后发布随堂测验题,运用思维导图进行总结[10-11]。翻转课堂可以进一步促进医学生学习的深度,将有限的课堂时间充分扩展,同时在“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下,打破了教学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使“互联网+”技术贯穿课前、课堂和课后的全过程,这种模式可以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增进师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这也要求临床带教老师具备较强的临床能力,以应对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疑问,并具备较强的知识输出能力,将临床专业知识简洁明了且生动地传授给学生。
五、PAD教学模式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主要将课堂分为三个教学部分,即讲授(Presentation)、内化吸收(Assimilation)和讨论(Discussion),简称PAD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将带教老师“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转变为精练的教学方式,将传统的课堂时间一分为二,即实现“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的转变,其教学重点不再是讲授,而是接下来的内化吸收和讨论部分[12]。在讲授模块中,以线下教学为主要载体,教学的主体为带教老师,学生的主要任务为聆听和记录,合理把握学习的重点;在接下来的内化吸收阶段,以线上为主要载体,主体将由教师演变为学生,学生要主动查阅资料,筛选资料,自主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讨论阶段,学生分享交流课下所查阅的资料,既可以依托线上也可以依托线下,不受空间的限制,可以合理利用带教老师的课余时间,做到临床教学两不误,将精力投入临床学习,在交流的过程中,可以充分锻炼学生的沟通能力。如何训练研究生的批判性思维,提升他们对知识和信息的选择、理解、消化与评价能力,将成为日后临床教学不可忽略的重要部分。PAD教学模式对教育资源的自由组合具有促进作用,尤其是在讨论部分,研究生可以在前期查阅资料和课堂知识的学习与吸收的过程中,对与本次课有关的学习内容和学习疑惑进行深入讨论,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交流。同时,PAD教学模式下多个教师协同备课,每个教师将自己的优势课程上传到云端共享,可以充分整合优势资源,促进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的提高。
六、启发探讨式学习模式
啟发探讨式教学模式是对PAD教学模式的进一步发展,其以设问作为教学的起点,以探讨作为教学的重点,是多循环开放式的系统教学过程。该模式通过引导式为主的课程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独立学习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充分发挥线上与线下教学的优势,以设问为起点,多以线上微课的形式引出问题,对接下来的教学重点进行引导性和启发性讲解,教学的重点在于不断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的思维,并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交流对学生的临床思维进行正确引导[13]。带教老师在本教学模式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要求带教老师为学生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通过不断地提出问题对学生的临床思维进行引导,适当提出临床指南或者教学指南中推荐的临床思维供学生参考。启发探讨式学习模式更好地锻炼了学生的临床思维,使学生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都得到良好的发展,让学生从根本上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注重学生团队意识与沟通能力的培养,这就是启发探讨式教学模式的最终目的。
“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一种考验,也在鞭策各大医学高校对更加优化的教学模式进行深层次的探索,中医学研究生以临床教学为主线,在研究生期间,需逐步养成优良的临床思维,锻炼临床决策能力,为国家输送高质量的医学人才。因此,如何探索优化教学模式,培养更加优秀的复合型人才成为我们亟须思考的问题,线上线下教学模式不是课堂与网络的机械结合,我们可以在此基础上融入高效的学习模式,为临床教学服务,为推动高质量的临床教学即医学研究生教育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章美玲,刘英锋,李富,等.基于临床思维培养的中医专硕培养模式改革实践:以江西中医药大学岐黄国医书院为例[J].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22,34(5):97-99.
[2]崔瑾,刘清泉,王红梅,等.医教协同背景下我国中医专硕培养的完善建议[J].继续医学教育,2022,36(6):97-100.
[3]雷雨擎,张银珍,莫易方,等.互联网+教学平台在中医专业型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研究[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2,20(2):161-163.
[4]毛玉龙,倪艳波,张伟伟.“双一流”背景下医学研究生创新教育教学模式的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1,13(11):1-4.
[5]栾仲秋,王宁,贾艮林.中医专业硕士研究生“鱼渔同授”住院医师培训模式探析[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20,37(4):371-373.
[6]趙国生,廖祎玮,黄玉妍,等.浅谈PBL教学模式在研究生教学中的应用[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20(6):102-103.
[7]胡兵,胡莉莉,赵云,等.医学影像学专业型硕士研究生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1,13(25):1-4.
[8]朱亚楠,汤霞靖,俞一波.以实践为主的教学模式在眼科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中的应用[J].浙江医学教育,2021,20(2):29-31.
[9]余言松,许亚运,李十月,等.在临床医学研究生中开展临床科研设计教学方法的探讨[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5,35(11):174-176.
[10]石光煜,张雪松,曲冰,等.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翻转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中医院校超声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药导报,2022,19(25):81-84.
[11]王峰,肖琳,孟祥瑞,等.“翻转课堂”联合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模式在硕士研究生肿瘤学教学中的应用[J].肿瘤基础与临床,2019,32(4):359-361.
[12]刘岚,孟林平,孙若楠.“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探索[J].改革与开放,2022(13):60-66.
[13]刘强,冯刚,陈西宏,等.“探究-研讨”式工学研究生在线教学模式浅析[J].高教学刊,2020(32):26-28+32.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standardized training of resident doctors nationwide, the training requirements for medical masters are also gradually improving. Combined with the training needs of TCM graduate students, with the technical support of “Internet +” education, online and offline teaching mode emerges as the times require, and the new teaching mode can better realize the free switch between online and offline situations. In order to better apply the new teaching mode to clinical teaching and better serve students, this paper continues to explore the integration of advanced teaching mode into online and offline teaching mode, and fully integrate various teaching modes to meet the training needs of TCM professional graduate students.
Key words: postgraduate stud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nline and offline teaching model; thinking and explo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