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军事历史”课程思政设计理念与实践探索

2023-05-30欧凯肖斌

教育教学论坛 2023年14期

欧凯 肖斌

[摘 要] 为贯彻落实新时代军事教育方针,切实做到立德树人、为战育人,军队院校要积极开展军事课程思政。新版《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下发后,“军事历史”“军事思想”等系列军事理论课纳入军队院校人才培养体系。基于多年教学实践,在“大思政”视域下,以“军事历史”课程为例,探索军事理论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教学内容改革,提出了“走到历史背后去”的思想政治理念和“三大三小”的思想政治原则,并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思想政治映射体系,以期为军事理论课相关课程思政提供建议和靶标。

[关键词] 课程思政;军事历史;教学改革

[基金项目] 2021年度陆军军医大学教改资助项目“‘重走长征路现地教学改革研究”(2021B14)

[作者简介] 欧 凯(1987—),男,四川什邡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政治学院2022级军事思想及军事历史专业博士研究生,陆军军医大学陆军卫勤训练基地讲师,研究方向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史和军事思维;肖 斌(1976—),男,四川泸州人,硕士,陆军军医大学陆军卫勤训练基地教授,主要从事军事后勤指挥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9324(2023)14-0109-04 [收稿日期] 2022-12-08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课程思政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重要方式,也是隐性思政通过潜移默化、润物无声,构建全课程共同育人格局的重要路径。

一、军事课课程思政迫在眉睫

2016年,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2]2019年,在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3]。此后,中共中央办公厅、教育部先后发文,要求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体系等,因此,“大思政课”和课程思政成为热点。

当前,课程思政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与课程思政的价值、理念、地位分析;课程思政的现状、问题、改革路径研究及其成果已相对成熟,既有顶层设计,又有落地措施。同时,专业课程思政实践研究多集中于理、工、农、医,文、管、经、法也有涉及,但与这些学科相比,军事学科的课程思政研究较少:一是由于军事学科课程主要集中于军队院校,而军队院校本身数量较少;二是由于涉军学科或涉军课程有一定保密要求,见刊数量不多。

“课程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富矿,每一门课程都有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要求,而这些要求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落脚点。”[4]2019年,教育部、中央軍委国防动员部联合下发《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建设标准》,明确提出军事课的教学目标是在使学员了解掌握基本军事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增强国防观念、国家安全意识和忧患危机意识,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提高学员综合国防素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军队院校有自己的特点,与地方院校有很大不同,如果思想政治建设这一条没抓好,军队院校建设从政治上、根本上说就不可能合格。”[5]军队院校的军事理论课程门类多、知识范围广,贯穿本科教育全程,是培养学员军事素养、军事能力、军事思维的主要渠道和重要平台。军事理论课开展课程思政,不仅有先导示范效应,而且有指导引领作用。课程思政内涵丰富、立意高远,科学的课程思政必须将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与课程自身完美且完整融合,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因子无缝融入课程,在丰富课程的同时,又赋予思想政治新的生命力。这方面地方高校行稳致远,军队院校更要走在前列。

二、课程内容整合与课程思政点融合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加强党史军史教育。新版《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下发后,军队本科学历教育院校统设“军事历史”等军事基础理论课,“军事历史”被安排在前期,成为全部军事理论课的先导课程。

(一)针对学情增减内容

经过调研了解,发现此阶段学员对历史有粗略认识但军事知识储备不多;对大学学习充满期待但方法不活;对军事教学有较强兴趣但又存在畏难情绪。“军事历史”教学内容包括:军事历史概述、古近代军事历史简介、第二次世界大战史、战后局部战争史、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史。教学要求突出战争史主线,主要以名著导读和战例分析为主组织教学,灵活运用课堂讲授、研讨交流、论文撰写等多种教学方式;注重运用信息化教育技术方法,多角度展示军事历史的基本过程。

课程设计应充分考虑学员学习特点,并符合学员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激发学员学习兴趣,引发学员思考。根据学情特点和教学目标要求,需要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对简单的专业知识做适当减法,强调教师辅导和学员自学;对有助于能力培养、知识迁移、价值引领的知识做适当加法,强调教师引导和师生互动。学员学习要注重基础知识理解、突出知识迁移运用、强调知识理解升华;教员讲授要注重知识传授、突出能力培养、强调价值培塑。教学中,要通过设置历史难点、逻辑反问、研讨交流,引导学员自我思考、自我探究,形成应有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

(二)融入思想政治整合内容

笔者经过多年教学实践经验,将课程内容由浅入深,由远及近,整合设置为前导、感知、前沿、核心4个模块,在梳理战争史脉络的基础上,突出战争概况、战例剖析和经验启示教学。

1.前导模块。前导模块是课程的理论基础,起前导和奠基作用。聚焦军事历史基本概念、特征和形成发展基本规律,梳理中国古近代军事历史基本脉络,突出中国古代军事历史的发展成就,使学员初步掌握研究军事历史的基本方法,突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和引领作用,在传递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学员的政治情感,加强学员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逐渐养成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2.感知模块。感知模块是课程和战争全貌的缩影。将二战史整合为起因、序幕、爆发、扩大、相持、转折、结局、影响8个部分,聚焦二战的起因和经过,突出其对战后世界格局和军事发展的影响,以小见大,以一堂课呈现一门课的总体构架。通过自学、讲授和研讨,使学员感知一场完整战争由爆发到结束的全貌,在讲述人类最大规模战争残酷与激烈的同时,探寻避免悲剧发生的办法,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大小国家,呼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3.前沿模块。前沿模块知识时间划段最接近当代,涉及最新军事理论与作战知识。聚焦战后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变化过程,以及其产生的根源和对世界格局、军事发展的影响,使学员在掌握战后主要局部战争的主要特点和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了解战争由机械化向信息化演进的固有规律和经验启示,进一步明确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是强军之道、大势所趋,积极投身军改,实现中国梦、强军梦。

4.核心模块。核心模块是课程的核心内容。聚焦中国人民解放军土地革命战爭、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等不同历史时期战争的时代背景、主要经过和特点,使学员掌握重大战役战斗的经验教训和启示,增强家国情怀和革命精神,培养职业素养和道德情操。

三、课程思政设计理念与映射点凝练

(一)“军事历史”课程思政原则构建

军事历史,尤其是军战史课程思政的构建,要坚持“走到历史背后去”的理念。深挖重要事件、重点战例和重大决策背后的人物、故事和精神,再以这些人物、故事和精神去鼓舞人、感染人、激励人,达到既传授知识,又传递情感,更传播能量的目的,从而实现军史课的课程思政。

按照“走到历史背后去”的原则,根据学情特点和教学目标,围绕“三大三小”的原则引导学员自觉自悟。一是在历史大视野中,突出小细节和微视角,在体悟历史的温度中提高思想政治的融合度和亲和力;二是在大课堂讲授中,展开小研讨,增强军事教育的政治性和时代性;三是在大人物介绍中,联系小角色,结合军医、学员多重身份,培塑政治情感、家国情怀、职业素养和道德情操。

(二)课程思政映射元素设计

在课程设计时,注重专业内容与课程思政整合、专题研讨与引导育人融合、专业特点与身份认同结合。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切实突出马克思主义战争观和唯物史观的统领;跟进做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强军思想内容“三进入”工作;深掘专业知识,尤其是战史、战例、战将的育人素材,强化课程内容中现有课程思政育人的知识点和映射点。尤其注重内容中课程思政映射点与课程重点及难点,或思政点与知识点之间大与小、前与后、正与反、中与西、是与非的对比,让学员在自由、自觉的氛围中,感受对比、矛盾甚至冲击,体悟大小之间的必然联系、前所未有的发展成就、正反特有的鲜明冲突、中西本身的迥然不同,形成坚定坚决的是非观念,传递正能量,培塑价值观。

按照以上思路,突出政治性,紧跟时代性,深掘故事性,加强对比性,在内容设置和映射点凝练上,注重课程知识点与课程思政映射点之间的必然联系,找准融点和切点;抓住学员眼球,产生共情,引起共鸣;通过深入挖掘和展开讲解,触及学员灵魂,使学员有获得感。全课共设13个大的课程思政点(见表1),穿插随堂教育,以实现课程内容与课程思政点的有机融合。

结语

目前,笔者运用以上理论已完成3年的教学任务,并在校级和省部级教学比赛中先后获奖。下一步,在教学设计和教学内容改革的基础上,将探索以“互联网+”的方式,采取雨课堂进行授课,通过创新教学方法、手段,探索课程思政和教学改革在军队院校落地落实。

参考文献

[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367.

[2]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3]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EB/OL].(2019-03-18)[2022-11-08].http://www.gov.cn/xinwen/2019-03/18/content_5374831.htm.

[4]习近平论强军兴军[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17:154.

[5]杨学军,王建伟.落实“四个牢牢扭住”投身强军兴军实践:学习贯彻习主席视察国防科学技术大学重要讲话精神[EB/OL].(2014-05-16)[2022-11-08].https://news.12371.cn/2014/05/16/ARTI1400203990984767.shtml?from=groupmessage.

Abstract: In order to carry out the military education policy in the new era and to build morality and cultivate talents for war, militar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actively carry ou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military courses. A series of military theory courses, such as “military history” and “military thought”, have been included in the personnel training system of militar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fter the new version of the Military Course Syllabus was issued. Based on years of teaching practi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big ideology and politics”, taking the course of “Military History”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design and teaching content reform of the course of military theory, proposes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idea of “going behind history” and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principle of “three majors and three minors”, and establishes a relatively perfec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mapping system, in order to provide suggestions and targets for military theory courses related to ideology and politics.

Key words: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military history; teaching refo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