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语专业“中国文化外宣”课程思政“课程链”建设

2023-05-30李哲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3年13期
关键词:跨文化中华思政

李哲

[摘           要]  随着国际竞争日益激烈,中国在世界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化解国际社会对中国发展的疑虑和误解就需要培养高层次的外宣翻译人才。结合英语专业课程特色,探索如何建设“中国文化外宣”课程思政“课程链”。以“对外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一思政主题为线,联通相关课程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引导学生通过第二课堂和创新创业项目形成课程思政教育产出,从而培养熟悉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兼具中国情怀与国际视野的高层次外宣翻译人才。

[关    键   词]  “中国文化外宣”;课程思政“课程链”;翻译人才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3)13-0049-04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日益提升,在经济合作、全球治理等多个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引领作用,与世界各国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领域进行多元化的交流与合作。在这样的趋势下,英语专业急需培养出符合需求的高层次外宣翻译人才。高层次外宣翻译人才不仅要掌握熟练的翻译技巧,还需要具备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熟悉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兼具中国情怀与国际视野,具备讲好中国故事,正确对外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翻译能力。培养这样的高层次翻译人才,需要以课程思政为突破点,结合专业课程特点,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中国国情和文化,树立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提升跨文化翻译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12月举行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课程思政教育理念,指出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2020年6月,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思政纲要》),旨在“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思政纲要》指出“结合专业特点分类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专业课程应结合专业课教学内容特点,“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程教学,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英语专业作为一个文科类专业,其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学生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培养素质要求与课程思政的理念高度契合。

近些年,外语研究者积极探索英语课程思政建设思路与路径,从教学内容中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将课程思政融入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相关成果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分析外语类专业课程思政的必要性、课程思政的目标和本质,以及课程思政体系建设路径。二是以具体某一门课程为研究对象,探讨外语类课程思政具体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三是从教材、思政元素挖掘、教学活动设计等方面,进行外语类专业课程思政的具体案例研究。纵观外语类课程思政研究现状,一部分研究者从“宏观”的层面,对外语类课程思政进行引领性的指导;另一部分研究者从“微观”的层面探讨某一门课程進行课程思政的路径与方法。赵璧和王欣(2021)指出,现有的模块式外语课程设置缺乏有效思政衔接,应通过“课程链”的建设,加强同级课程之间以及同类课程之间的“同频共振”。以思政主题为“线”设计组织思政“课程链”已是比较成熟的“课程链”组织模式。本文以“对外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一思政主题为线,以汉英笔译课程为中心课程,西方文明史、中国文化概论、大学语文、跨文化交际四门课程为辅助课程,探讨如何建设“中国文化外宣”课程思政“课程链”,从而培养高层次对外翻译人才,帮助学生学会用西方语境讲好中国故事,在中国文化对外宣传中树立正面的中国形象。探索如何将第二课堂教学和创新创业项目融入以“中国文化外宣”为主题的课程“思政链”中,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从而提高课程思政教学的有效性和实践性。

一、建构“中国文化外宣”课程思政“课程链”第一课堂思政教学内容体系

(一)以汉英翻译课程为中心,形成课程思政“课程链”主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高层次外宣翻译人才要在国际舞台传播中国文化,必须熟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立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因此,在汉英笔译课程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内容有利于培养外宣翻译人才的中国情怀,提高中国话语翻译的能力。在汉英笔译课程中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内容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思想(陈静,2022),挖掘其中蕴含的育人元素,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

汉英翻译对译者素养的要求包括深厚的语言功底、广博的文化知识和高度的责任感。这些素养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品质高度一致。苏轼《嫁说送》中“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吾告子止于此矣”充分体现了通过广泛阅读,广见博识,才能择其精要而取之;只有积累丰厚,才能得心应手运用。王夫之《读通鉴论》中“居其位,安其职,尽其诚而不逾其度”体现了对所从事的专业工作要做到全心全意、尽职尽责。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分析和翻译,一方面可以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译者的素养要求,另一方面能锻炼学生的跨文化翻译能力。

在翻译实践的典型翻译作品中包含中国典籍翻译。中国典籍中蕴含着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作为翻译实践练习的例子。以《大学》中“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揜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翻译为例,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原文中表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关键词的中英文对应表达。原文第一句提出了此段话的观点,即对“诚其意者”的定义,即“毋自欺”。“诚其意者”译为“making the thoughts sincere.”“毋自欺”译为“allowing no self-deception.”对该论点的翻译实际上也是让学生深刻理解《大学》中对君子美好品德的阐述。君子要以诚实为本,首先要做到不欺骗自己。“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一句是对自谦的进一步解释说明。“如恶恶臭,如好好色”可译为“as when we hate a bad smell,and as we when we love what is beautiful.”通过翻译让学生明白真正的君子对恶劣的行为发自内心地厌恶,对美好的道德行为发自内心地喜欢,耻恶好善。最后一句“故君子必慎其独”可译为“the superior man must be watchful over himself.”引导学生明白“慎其独”是儒家学说所倡导的价值观。通过对中国典籍翻译素材翻译,能够让学生深入理解中国典籍中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会中英文表達差异传达出的文化差异,从而提高其跨文化翻译能力。

“准确、全面地对外翻译政治文献,是我国外宣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的国际认同和我国的国际话语权,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李林株,2018)《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是一部重要的政治文献,其英文版 Xi Jinping:The Governance of China就是非常好的汉英翻译课程思政素材。在汉英翻译课程翻译策略和技巧的讲解中,恰当融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的内容作为翻译素材,帮助学生探究如何在翻译中更好地传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使翻译的文本“贴近中国发展的实际,贴近国外受众对中国信息的需求,贴近国外受众的思维习惯”(黄友义,2004)。基于“以我为主,融通中外”的指导原则,时政文献的翻译应根据不同的内容和语言结构采用恰当的翻译策略。当原文与译文的词语所指意义相同,可以考虑用语义对应的翻译策略。如低碳发展可对应翻译为low-carbon development。当原文中的词语在译文中没有对应的词语时,可采用语义解释的翻译策略。例如对“新时代‘三农工作必须围绕农业、农村现代化这个总目标来推进。”这句话中的“三农”一词的翻译就要阐明该词的具体内容。“三农”指农业、农村和农民,因此这句话可考虑翻译为:The work on agriculture,rural areas and rural people in the new era must focus on the general goal modernizing agriculture and rural areas. 中西方语境中,有的词语的内涵是不一样的,需要相应表达为符合译入语含义的词语。例如“反对个人主义、分散主义、自由主义、本文主义和好人主义”一句中“个人主义”不能简单对应翻译为“individualism”。西方价值观individualism指的是追求个性张扬,以个人独特性、丰富性、创造性为荣,崇尚自尊、自制、自立的生活方式和人生态度。与原文中个人主义的语义内涵是不一样的。原文中的个人主义可理解为以个人为中心的行为,可考虑译为self-centered behavior。

(二)串联“思政链”相关课程,强化“外宣翻译人才”基础

培养高层次的外宣翻译人才仅靠汉译英这一门课程的课程思政内容是不够的。“思政链”中的其他四门课程对外宣人才应具备的能力和品质的培养也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西方文明史课程能够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该门课程主要讲授的内容为西方文明的起源、发展和壮大的过程,势必涉及西方价值观的传播。因此,教师应将思政教育与西方文明史课程深度融合,“让学生在了解西方文明的同时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和文化自信,从而实现西方文明史课程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王胜利,2022),结合生动的外交案例,比较中西方文明,分析中西方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的差异及其根源。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掘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东西,做到知己知彼,从而使学生在外宣翻译中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和文化自信,运用学习到的知识去解决问题。程志杰等(2004)指出,“当代大学生不仅对本民族文化的认知不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掌握也不乐观,校园环境创建中缺少人文环境的构思和创建,文化认同教育宣传力度不够,学生参与度不高”。中国文化概论和大学语文两门课程能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引导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文化概论课程一方面能让学生深入理解和认识中国传统文化,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和内在气质;另一方面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作为学习材料,让学生了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立文化自信,为讲好中国故事,做好外宣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大学语文课程具有较强的人文性、思想性、德育性和历史性,教学内容包括中国古典文学经典篇目的赏析,从这些经典篇目中,教师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思政元素,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引导学生在翻译实践中自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外宣翻译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弘扬中国文化,传递中国价值”(董洛铭人,2020)的跨文化交际过程,因此跨文化交际课程中融入课程思政元素,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积淀文化感知、跨文化能力、人文修养,再通过跨文化交际实践课程,“在跨文化交流中提升学生的中华文化传播能力、深化中华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董洛铭人,2020)。例如开展向留学生推广中国文化实践活动,学生确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主题,向留学生介绍相关的传统故事、价值观念等。在推广过程中引导学生应用跨文化交际理论课程中所习得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得体、有效的跨文化沟通,注意对外文化交流中中西方价值观、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指导学生在对外文化传播的话语表达中增加相关中华文化内涵的解释。

二、形成“中国文化外宣”课程思政“课程链”课外实践项目产出

(一)充分发挥第二课堂实践育人的重要作用

“中国文化外宣”课程思政“课程链”将第一课堂的思政教学内容与第二课堂相结合,设计以对外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主题的第二课堂实践项目,实现课程思政教学从虚到实的转换。例如建立巴蜀红色文化对外传播学习小组,采用建立公众号的方式用英文介绍巴蜀红色文化。粟超(2021)指出:“受限于各方面因素,巴蜀地区的国际传播能力较弱,开放水平较东部沿海地区低,造成了红色文化的国际传播和推广力度不足,国际晓誉度不高。”学习小组一方面通过查找巴蜀地区的革命遗址、纪念馆、纪念建筑英雄故居等相关资源信息,结合第一课堂所学的知识、技能撰写相关的英文介绍。另一方面到实地进行调研、走访,了解更多的巴蜀红色文化内容,深入挖掘巴蜀文化精神。将实地调研走访的内容和搜集的信息相结合,拍摄英文宣传视频发布到公众号上,推动巴蜀红色文化的对外传播。

(二)实现课程思政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机融合

“高校教师要努力寻求专业课程讲授与‘双创教育及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点,以便于学生在收获学科知识的过程中于无形中得到思政教育的洗礼。”(齐荣光等,2022)教师指导学生将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主题与创新创业项目申请相結合。例如建立以对外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特色的翻译工作坊。翻译工作坊承接当地传统文化对外宣传的任务。南充作为三国文化之源,千年丝绸之都,正在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人文交流。但作为西部的一个三线城市,在当地还缺乏专业的人才对南充的三国文化和丝绸文化进行对外宣传。翻译工作坊可以与市政府和丝绸企业合作,翻译以三国文化、丝绸文化和红色文化为主题的文字宣传资料,制作宣传视频的英文字幕,参与三国文化、丝绸文化国际交流会翻译工作等。翻译工作坊一方面为学生提供翻译实践平台,另一方面能将思政教育渗透到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中,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三、建设“中国文化外宣”课程思政“课程链”跨课程教学团队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因此,教学团队的建设在“中国文化外宣”课程思政“课程链”的打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团队教师进行跨课程集体备课

“思政链”中的每门课程教师根据各自课程与“课程链”主题的关系,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培养学生不同的能力和素养,同时这些思政内容又是相互联通、相互影响的。团队教师进行跨课程集体备课既可避免教学内容的重复,又可使各门课程的思政内容有机结合,为共同的思政教学目标服务,从而构建系统的“中国文化外宣”课程思政“课程链”教学内容。

(二)组织课程思政教育教学培训

一方面要丰富教师相关的专业思政知识。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挖掘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相关的思政元素,必须对这两方面的内容有深入的理解。学校可邀请相关专家进行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的研训,以提升教师的文化整合能力。另一方面对教师进行课程思政教学实践培训。倪训友等(2022)指出“课程思政教学能力的提升需要不断进行教学实践,‘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是提升思政教学能力的有效措施”。为教师提供研修机会,提高教师在教学各个环节运用多种模式结合的方式进行课程思政教学的能力。

(三)不断提高教师的教研水平

“中国文化外宣”课程思政“课程链”的建设需要教师不断总结“课程链”第一课堂课程思政教学效果和第二课堂产出成果,对教学中的问题进行深度思考,并形成教学科研成果。教师积极投入教学研究有助于进一步促进教学改革,完善、整合、优化课程内容,使各门课程利用其课程特点将课程思政教育与高层次外宣人才培养相结合,形成较为成熟的相关课程相融通、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相衔接的“中国文化外宣”课程思政“课程链”。

四、结语

“中国文化外宣”课程思政“课程链”的打造,以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主题,覆盖了五门相关英语专业课程,将第二课堂和创新创业项目作为课程思政实践产出。打破传统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局限,不囿于一门课程或同类课程,实现各门课程思政元素的互补,从而解决英语专业课程思政在内容上的系统性不强,甚至呈碎片化的问题。在打好英语专业学生翻译理论与技能基础的同时,让英语专业学生系统地了解中国语言文化与中国国情,培养其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和用西方的语境讲述中国故事的对外传播能力,从而为国家培养高层次的外宣翻译人才。

参考文献:

[1]陈静.“文化自信”视域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研究:以“英汉翻译基础”课程为例[J].甘肃高师学报,2022(3):111-114.

[2]程志杰,王栎.加强大学生文化认同教育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大连民族大学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20(11):111-113.

[3]董洛铭人.跨文化能力培养与“课程思政”深度融合的教学模式研究[J].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2020(3):56-59.

[4]黄友义.坚持“外宣三贴近”原则,处理好外宣翻译中的难点问题[J].中国翻译,2004(6):27-28.

[5]李林殊.文化翻译视角下的政治文献英译: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为例[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1):95-100.

[6]倪训友,薛运强,张兵,等.高校青年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提升途径及保障措施研究[J].科教文汇,2022(23):100-103.

[7]粟超.巴蜀文化旅游走廊红色文化传播策略研究[J].重庆行政,2021(6):98-100.

[8]王胜利.西方文明史课程与思政教育的深度融合研究[J].南方论刊,2020(11):90-93.

[9]齐荣光,贾丽丽,吕岱瑶,等.“课程思政视域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探索”[J].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12):87-91.

[10]赵璧,王欣.外语类专业课程思政“课程链”建设:理据与路径[J].外语电化教学,2021(4):61-66.

◎编辑 马燕萍

展开全文▼

猜你喜欢

跨文化中华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