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项目教学法在中成药问病荐药技能实践课程中的应用

2023-05-30花慧姜雨辰钱旭武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3年13期
关键词:中成药药学教学法

花慧 姜雨辰 钱旭武

[摘           要]  为提高学生的中成药问病荐药水平,提升药学技术服务能力,培养符合工作岗位标准的中药专业技能人才,根据课程内容与教学目标采用项目教学法,即以常见的疾病类型建立项目模块,以项目驱动的方式促进学生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与积极性。经分班教学比对,项目教学法效果显著高于传统教学法。

[关    键   词]  项目教学法;传统教学法;问病荐药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3)13-0041-04

问病荐药是指中药师通过对病人或知情人进行全面、系统的询问,获得疾病相关资料,分析判断出证候类型,对证推荐使用中成药。它是零售药店、社区医疗过程中中药调剂工作岗位的主要技能之一,也是关乎药品零售企业药学服务质量的关键。随着社会对药学服务需求的不断提升,各大高校也将这一技能列为中成药学实训课程的主要内容,目的是培养学生问病荐药的基本技能[1-2]。

项目教学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将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交由学生自己处理,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项目实施及最终评价都由学生自己负责。学生通过该项目的进行,了解并把握整个过程及每一个环节中的基本要求[3]。项目教学法最显著的特点是“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具体表现在:目标指向的多重性;培训周期短,见效快;可控性好;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项目教学法是师生共同完成项目,共同取得进步的教学方法。将项目化教学特点与中成药教学方法、目标结合,二者高度匹配,中成药教学内容由不同病症模块组成,正适合项目化来执行。近年来,筆者将项目教学法从课程总体设计,再到每个项目的具体实施合理运用到中成药课程中,以一学期平行4个班级为研究对象,其中一、三班级采用传统授课,二、四班级采用项目化教学,授课总课时36,学习内容为10种常见病例。由同一教师执教。经过实践比较四个班的学习成绩,项目化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传统方式教学

以教师课堂讲解PPT为主,主要讲授每个病症的病因、病机、常见证型、辨证要点、案例分析、不同证型使用的中成药及注意事项。要求学生课堂记好笔记,课后做好复习,完成教师布置的习题。以感冒病症为例,教学方法、过程如表1所示。

二、项目化教学

(一)中成药问病荐药技能实践课程总体设计——项目名称制定

按照常见病发病率确定病种,选择常见病,如感冒、咳嗽、便秘、头痛等10类常见病证。以常见病名命名10个教学项目,再按病种常见证型确定每个项目的分项目。(见表2)

(二)工作分配,分组分工

按照学生能力、个人意愿进行报名统计,报名的名称设置为三个方面:案例撰写、情景模拟表演、PPT制作及汇报。教师按照个人能力、兴趣特长进行组合,分组确定小组成员名单,个别特殊要求可进行调整,最后每组成员需满足三方面的要求,能力综合要求均等。

(三)方案的组织与实施

以如上各类病症合理荐药为任务驱动,以分组讨论、情景模拟、教师总结等方式,将理论知识讲授与实践技能培养相融合。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思考,运用自己所学习过的中医基础知识做出正确的辨证诊断和治疗,从而激发学习兴趣,达到培养学生辨证运用中成药的能力。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价方式多元化:改变以往一考定乾坤的模式,采用多种方式评价,如资料收集分、情景模拟表演分、小组合作分等。具体实施步骤如图1所示。

(四)总结提升

针对每一个病症,教师进行课堂点评总结提升,提出该病各种证型的辨证要点、难点。以感冒为例,本病症的难点是要求学生学会区分风寒感冒、风热感冒。针对学生在汇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指出要点,辨证错误可能造成的伤害。

(五)学生评分

组内自评,组间互评,教师评分,统计打分分值。建立合情合理的评分表格,学生参照打分。首先组内学生互评打分,形成组内评分;再通过每组的PPT汇报视频展示,进行组间打分;教师则通过批改剧本,听取每组报告对各组表现进行综合打分。最后三项统计分别以组内自评30%、组间互评30%、教师评分40%的比值算出最后得分。对每组成绩进行排名,对表现好的组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

(六)综合能力测试

通过学习各个病症问病荐药特点,以课堂测试的方式检验学生对病案的分析能力和用药指导能力。(见文末表3)

三、两种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比较

(一)为客观比较两组学习方法的优劣,采用两个指标比较教改的结果

(1)教务处学生评教。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效果评价可以客观反映学生对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手段、方法的认可度,学生评教分为以下内容(详见文末表4)。经过学生的打分测评,对教师评价分依次为:一班:94.5;三班:94.3;二班:96.7;四班:97.01。项目化教学班级平均分显著高于传统教学班级。可见项目教学法得到学生的普遍认可。学生对于教师的这一教学方法比较认可,课堂参与度较高,问病荐药能力有所提升。而传统教学中学生反映所学的内容比较抽象难懂,上课90分钟难以全部坚持下来,经常会出现上课走神现象。学生对知识理解、应用的能力较弱,课后习题准确率不高。(2)期末统一参加由学校教务处组织的闭卷考试。试题由单选、多选、简答、案例分析四部分组成。试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各种病症的分析掌握、如何选用药物,以及如何服用药物等内容。

(二)教务处的期末考试成绩汇总(结果见图2)

由图2可知,采用项目化教学手段的班级期末平均成绩显然高于传统教学班级。二班的成绩尤其优秀,有接近一半的学生成绩90分以上,而一、三班采用传统教学成绩普遍较低,其中一班出现了多名学生不及格的现象。从答题情况来分析采用项目化教学的班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显著提升,案例分析答题情况良好。而传统教学的学生对于客观题单选、多选答题较好,但案例分析答题情况较差,由此也拉低了整个班级的平均分。由此可见,项目化教学对培养学生的自主解决问题能力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值得推广。

近二十年来,随着中医药产业的发展壮大,中成药生产、销售、经营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中药零售企业之间的竞争也由过去单纯的价格竞争演变成药学服务竞争,而医药服务的核心则是药品使用的技术服务[4-5]。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健康服务技术需求,目前各大中医药学院、药学院、药学高职专科学校纷纷开设了中成药学这门课程[6]。

中成药这门课的开设时间较短,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等方面都存在着不足:(1)教材较少,教材内容理论性较强,文字内容较多,且枯燥难学。一般是按照中成药学的功效分章节,注重对每一个中成药的组成、功效、主治及方义进行分析与探讨。这种按功效分类的教学符合中医传统理论,有利于学生掌握传统中成药的内涵。但与具体岗位所需知识联系不紧密,从而造成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2)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落后。教学方式仍沿袭过去方剂学的授课模式,采用理论教学与临床病案讨论、会诊训练等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法。但我们认为病案讨论式的实践教学,重在培养学生临证开方的能力,不适合毕业后很少从事临床诊断和治疗的本科或专科中药各专业的学生。特别不适用于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以及社会药店中药师的技能提升[7-10]。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我们曾尝试了多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然而收效甚微,不能很好地保证教学质量。分析其原因,可能是改革缺少系统化、整体性、统一规划。项目化教学改革围绕整个课程的设计思路以职业能力的培养为重点,侧重学生日后工作广泛应用的中成药品种,充分体现了课程的职业性、实践性与开放性。真正实现从知识存储走向关注知识应用,改革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合理应用中药,更好地实施药学服务与药学管理。实施过程中我们通过调查、分析、论证选择课程内容,将整个教学内容划分为10个项目,以项目的方式设计步骤,制定详细的实施过程,采用问题引导、案例分析、实境化教学和情景剧教学等方法,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中来,积极发挥他们的特长,活跃了他们的思维,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提升了他们的学习能力,锻炼了他们的中医辨证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综合素质得到了全面提升。

当然,任何教学改革都不会完全解决我们现阶段教学的所有问题,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发现这种教学方式也存在诸多矛盾与问题:(1)这种方式加大了教师的工作量,教师需花费大量时间修改剧本,观看视频,提出修改意见,教师反映一节课需要课后2~3倍时间准备,所以推广这一教学改革具有一定的难度。解决这一矛盾的办法需通过适当增加课时量,以提高教师参与教改的积极性。另外,这样的教学设计对教师专业素质的要求较高。教师需具备足够的中医中药知识储备,才能应对学生提出来的或者暴露出來的各种问题。同时也要求教师课堂上有很强的随机应变能力,教师没有固定的讲课内容,要根据学生现场的表现迅速进行调整。还要求教师有足够丰富的讲课经验,善于调动学生的情绪,活跃课堂气氛。(2)这项改革对学生要求较高,学生需有一定的专业水平、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所以这一方法在高职高专层次中实施有一定的难度。学生的情景表演过于表面,内容僵硬,没有切实理解每一种病症的症候特点。又因课程设有10个项目,轮流汇报表演,时间有先后顺序,靠前出场的学生由于没有经验,准备时间不够充分,所以整体表现没有靠后出场的学生好,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需留有充分的时间,提前在学期初布置任务,可以先让学生观摩上届学生成功的案例,让他们对所分配的任务有所了解,提高他们的成功率。(3)这一教学改革的弊端是学生对自己所负责的项目掌握得较好,把学习的注意力大多投入某一个病症,而轻视了对其他章节的学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及时提醒,反复强调,避免学生出现这种以偏概全的现象[11-12]。

综上所述,问病荐药技能是中药学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技能,是学生综合素质的最好体现,这项技能的教学必须结合专业自身特点与岗位需求,进行全新的改革和探索。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们需与学生一起进行不断磨合调整教学内容,以寻求更适合的教学方法,达到师生共赢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蒋红艳,唐倩,刘晓颖,等.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高职高专《常见疾病用药指导》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重庆医学,2016,45(22):3156-3158,3164.

[2]李陆星,许振珊.以技能大赛为抓手,引领学生技能培养[J].职业,2016(3):25-26.

[3]李洪淼.项目教学法在高职《中药调剂技术》中的应用[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21(6):33-35.

[4][6]宋兴寒,张进华,林光美.零售药店药学服务规范的探讨[J].海峡药学,2010,22(10):238-240.

[5]张广立.对药店药学服务的思考[J].中外医疗,2007,10(21):52.

[7]葛献英,钱红,赵英娜.对加强药品从业人员管理的思考[J].首都医药,2008(1):55.

[8]孙师家.实用方剂与中成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3.

[9]李艳凤,王秋红,姜海,等.基于PBL的中成药学案例教学模式[J].亚太教育,2015(22).

[10]苑述刚,阮时宝,马少丹,等.《中成药学》案例式教学法的研究与实践[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10,33(6):124-125.

[11]夏红.中职中药专业中成药学课程改革与探索[J].卫生职业教学,2111,29(4):135-136.

[12]申翔,宋建军.《中成药学》WebQuest教学模式构建及应用[J].亚太传统医药,2014,10(18):134-135.

猜你喜欢

中成药药学教学法
老年人便秘,中成药如何选择
骨质疏松怎样选择中成药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骨质疏松怎样选择中成药
基层医院药学人员培养之思考
药学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药学进展》在国内66种药学类期刊中篇均下载量排名第1位
开放引导式阅读教学法描述
高职高专药学专业教学改革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