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背景下发挥小学体育教学优势的方法分析
2023-05-30余欣
余欣
摘 要:体育学科的重要性在小学教育阶段体现得愈发突出,在持续深化新课改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不但要展开素质教育,同样也要重视德育教育。所以,小学体育课堂中体育教师需要积极遵循立德树人的理念。小学时期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节点,融德育教育于小学体育教学,可以树立学生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与人生观。对此,文章基于“立德树人”角度分析了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优势,并对如何促进小学体育教学的开展提出个人见解,仅供参考。
关键词:立德树人;小学体育;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3)16-0115-04
一、 引言
近年来,在确定了“立德树人”的根本育人任务后,学校教学改革也在紧锣密鼓地展开。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一定要从青少年、儿童入手。小学体育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关键性课程,同样肩负着“立德树人”的重要任务。文章以小学体育教学为基点,对融合“立德树人”教学的相关内容展开了深入的探究和分析。
二、 “立德树人”背景下小学体育教学优势解读
(一)为道德素养培养奠基
在纷繁芜杂的社会当中,人们对道德一词愈发模糊不清,而学校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此现象使得学生在初始接受教育阶段就非常看重成绩的高低,进而无暇顾及自身道德素养的薄弱。然而新教育时代下,基于“立德树人”理念开展小学体育教学展现了巨大的优势,令学生的知识教育与道德教育共进,学生在学习体育知识与技能前,教师应先传授学生有关道德教育的内容与知识,在通过道德教育引导的前提下学习体育知识,基于此,不但提升了课堂授课效率,而且学生道德素养也得到了培养。
(二)实现道德行为的培育
因为小学生特殊的年龄阶段,其玩耍、打闹现象甚至会蔓延到上课时间,因而无法全身心投入技能和知识学习中去,而且部分学生认为体育课程就是游戏、放松的课程,这让体育教师在为他们传授和讲解体育技能与知识时,学生学习的注意力无法集中,长期发展下去,影响了其体育基础能力的强化,严重阻碍了后续体育课程的展开。所以,体育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渗透德育的相关内容,首先引导学生集中注意力听讲,之后引导其感受遵守道德行为的重要意义,进而引导学生规范自身的行为,将更多的精力投入体育技能学习中来,使得他们集中注意力去跟随教师的讲解,进而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将学习体育知识技能的效率提升。
(三)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
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其品质道德、心理与身体都不够成熟,所以,在教学期间体育教师需主动完成德育教育引导,进而引领学生道德品质、身体与心理都能正向发展。然而,学校在过去的教育期间,将考试成绩看得太重,忽略了学生德育教育以及个性化进步,导致学生在受教育时缺少对本身修养的认知以及思维的练习。所以,体育课堂中,要构建“立德树人”的授课目标,以“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引导和教育学生,充分体会体育课堂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意义,充分结合这一理念开展体育教学,进而发挥体育课堂的育人功能,将学生自我认知能力提升,为学生今后身心发展奠定基础。
三、 现阶段小学体育教学现状
(一)相对单一的体育教学内容
小学生还不具备客观分析体育运动的能力与意识,只是单一地按照自身对体育课的兴趣爱好决定是否参与。在目前的体育教学中,多数都是基础性体能练习,例如,跑步、跳高、跳远等,课堂内容非常固化并且缺乏趣味性,严重影响了学生参与体育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
(二)过少的体育课时
尽管体育课程在每所学校中都有所安排和设立,然而相较于其他文化课程,其课时显得非常单薄。有关调研得知,部分小学学校一周内只安排三节体育课程的学习,在年段不断提升后,其他学科占用体育课时的现象愈发突出,开始为其他学科让路,只要别的科目有需要,就可以随时取消当节体育课的学习,此种现象导致体育授课原本的教育意义慢慢丧失。
(三)运动場地受限
部分小学校园内并没有设计建设体育场地,或者场地面积小,空间拥挤,学校在这方面的经费投入不够,对体育场地建设的重要性没有充分的认知,导致小学学校体育课形同虚设。在室内开展室外的体育运动项目,将体育项目看成了理论知识传授,单一地为学生灌输理论性知识,导致体育课堂的实践性严重缺失,学生无法学习到原汁原味的体育知识和技能。
(四)教师创新意识缺乏
体育学科教学本身就不是以理论传授为主导的,一般而言,教师不用预先准备课程内容,因此,部分教师容易出现工作懈怠的情况,其往往认为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即可,忽略了体育活动的开展水平与效果。在授课中参照传统的流程与方式进行,课程缺乏革新性与实践性,很难将学生的参与动力与热情充分调动起来,而是规定学生在课堂中反复地练习同一套动作和要领,造成学生厌烦情绪加剧,因而无法提升小学体育课堂授课的效率。
四、 “立德树人”背景下小学体育教学方法
(一)彰显德育内涵,开展课程内容教学
为了将小学体育课程内的德育功能切实发挥出来,教师与学校管理层需要同学生以及校内情况结合,不断探索并营造可彰显德育内容的体育知识。如此,不仅能够有效地融合体育课程与德育教育工作,还可创造特色鲜明的体育课程。比如,部分学校坐落在水乡地域,可组织开展垂钓、划船等体育项目比赛;如果学校当地具有武术特征,可围绕武术开设有关的竞技项目。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可以将学生对本地文化的自豪感与认同感提升。此外,激发其热爱国家、热爱故土的情感,可以说这非常符合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而就一些出现过重大灾害的地区,例如地震、洪涝灾害等。在体育教学中教师适当引入关于预防与自救的知识,传授学生面对灾难的自救与逃生技能,同时让其体会灾难面前亲情和友情的宝贵,还有就是灾难面前对人性美的呈现。
(二)渗透德育内容组织教学
只有结合德育内容开展德育教育活动,方可有效发挥出德育的作用;反之,如果把知识强硬地为学生进行灌输,这样他们的排斥心理和情绪就会加剧。为了深入贯彻立德树人的理念开展小学体育教学,需要针对性地布置课堂,应该紧密联系和关联学生的生活实际,在体育课堂的各个方面有效地落实立德树人的理念,将学生的自理能力与生活能力提升,教授学生怎样和别人相处,懂得如何做人,为其在后续的社会发展中有效发展作出铺垫。因此,在体育课堂教学的具体开展中,教师需要在课堂的各个环节中渗透德育的相关内容。比如,教师在对体育动作技巧等传授中,要想办法吸引学生目光,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可以认真听取教师的见解,明确尊重别人的道理。在对体育竞赛组织开展中,教师要让学生感受到遵守秩序和纪律的重要性,并能够在后续的生活与学习中做到严于律己。学生秉着健康积极的心态来参加相关比赛,要永远坚持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原则,可以给予对手足够的尊重,进而将优良的竞争道德素养培养起来,在任何事情面前,能够实现理性客观、公平公正。
(三)尊重学生的发展,展开教学评价
对学生、教师、家长而言,他们的聚焦点都在考试成绩上面,而体育课堂内,学生每个方面的素质与技能能够达到一定的高度才是他们所关注的核心内容,因而,这是一种轻过程重结果的授教理念,没有把学生当作根本与主体。在新课改全面实施以后,明确规定要引导学生全面进步,然而部分教师因循守旧的教学理念一时间无法得到扭转。为了将此现象彻底地消除掉,作为一线体育教学人员就要从教学评价模式的完善方面入手,教学评价由注重学生全面发展渐渐取代单一成绩的提升。在小学体育教学活动具体开展中,对学生的评价,不但呈现在相关体育技能能否符合要求,还应该密切关注学生在参与活动积极性、体能状况以及体育知识等方面,按照一定的比例将上述这些要素制订成系统的评价标准。如此,能够科学引领学生全面发展自我,而并非单一地追求体能方面符合要求。基于此背景,还能够在体育教学评价中有效融合德育的相关内容。比如,在项目内把学生对教师的支持以及同学间互帮互助的状况融入考查范围中。就评价模式而言,可以是自我评价、教师评价也可是生生互评。
(四)体育教学融入生活化内容,达到寓情于景教育的目的
体育教学生活化重点是把体育活动作为形式和内容,把生活品质提升和健康体魄的保持作为奋斗目标。在学生平时生活中让体育活动变成一种需求。具体来讲,是把体育活动作为学生生活中的重要构成部分。体育生活化是在学生平时生活中引入体育,让其变成平时生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变成一种新型的生存价值准则和生活模式。体育教学生活化对学生心理素质与身体素质的发展具有显著的推动价值,在当今社会中已经渐渐变成一种新型的生活方式。新课标下小学体育教学呈现了新的态势:课本内容和生活实际紧密关联,生活化体育教学活动愈发显著,进而从多元化角度来满足学生的体育学习需求,确保其在对具体生活感受期间,体会与追求生活,进而将更高的生活意义与价值带给体育课程,确保其变成个性化生活、社会体育活动以及体育教学活动角度的重要载体。比如,在传授学生投掷技巧时,可以“愉快的田间劳动”主题设置课程内容,将复杂、抽象的授课内容转变成形象、通俗的知识。在教学中引入农民伯伯挑秧苗的劳动内容,有效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望和热情,之后把投秧苗作引入投掷教学,引导其独立练习去体会如何才能投掷得更远。在此期间,投掷动作要领不但被学生深刻地所掌握,而且对农民伯伯的辛勤劳作也能发自内心地去体会,进而明确“粒粒皆辛苦”的道理。
(五)道德体育气氛的营造
小学体育课堂中,在练习相关体育技能时,要求学生体育锻炼的量稍大,一些学生由于怕累受苦,而不愿意参与其中,而且热情和兴趣也会随之衰减。因此,在具体的教学引导中,教学人员需要以体育课程学习特点为切入点,通过激发学生兴趣以及优化学习氛围,让学生参与体育课程时的姿态更加饱满,并在具体训练期间更好地发展与成长。作为一种全新的授课方式体育游戏不但能够将体育运动项目灵巧性提升,而且,也可以为课程营造良好的游戏气氛,达到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目的。所以,在教学中体育教师要积极创设涵盖德育教育的游戏练习内容,将学生全方位带入其中,使学生在具体练习期间,体会多样化的德育内容,达到提升小学体育德育教育的效果。
比如,在教学与开展“接力赛跑”的体育运动项目中,首先把接力的规则讲述给学生听,之后讲授接力赛跑中的配合要点。在开始游戏活动之前,教师应该把相应的奖惩机制设定出来,并对学生进行德育熏陶和渲染。使学生明确需要靠团队的配合才能有效地完成这一项目,防止因为消耗体能而产生懈怠心理,这样会影响整个团队的成绩,进而将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以及责任感调动起来。在完成游戏后,借助奖惩的方式,将败方学生的体育锻炼兴趣以及求胜意识激发出来,并且讓每个参与者在游戏中体会责任感与团队协作的魅力,进而潜移默化地在体育活动中对学生展开德育引导,从而将其优良的道德品质培养起来,并且对构建高效体育课堂也具有重要帮助。
在打造具体的游戏内容中,教师也可考虑将其他元素融入接力赛跑中,例如,在赛跑期间播放鼓舞性音乐,在音乐节奏较快时,学生奔跑起来动力更足。在音乐节奏减缓时,学生可以以步行或者减速的方式前行,这样不但能够将体育游戏的趣味性提升,确保学生主动融入具体运动中来。而且,他们也能够按照自己在团队中的价值,独立思索不同音乐形式下运动的方式,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当然,不但可以应用“音乐”的方式,为了将体育游戏可操控性提升,教师可以从“项目”“魔盒”等方面去思索。首先,“魔盒”角度,在课前教师设置多种多样的障碍,如跑步方式转变、运动负担增加、运动时长增加等,并以标签的形式呈现。在接力跑时,各个小组,在“魔盒”中将标签单独地抽取出来,依据标签内容为特定小组施加运动压力。其次,“项目”角度,教师可优化接力跑的比赛方式,在各个阶段设置相应的跑步形式与内容。如在跑完第一棒后,可把第一棒走步转变成第二棒跑步,在完成第二棒后,第三棒可转换成“二人三足跑”,在跑完第三棒后,可通过“无敌风火轮”的方式跑第四棒,在体育运动中让他们尽情地体会团队合作与个人竞技,进而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有效地融入德育教育的内容。
五、 结语
总之,全方位地融入德育内容开展小学体育教学,是进行小学生道德品质有效培养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学生坚强意志力培养中要把体育课程作为主要战场,教师应以正确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同时,实践中持续强化本身的道德素质,使自己拥有扎实的素养与专业能力。此外,教师要将榜样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引导学生积极地学习和模仿,进而培养其敢于挑战和不惧艰辛的顽强意志。在体育实践活动中有效融入立德树人理念,促使学生构成相互帮助、相互协作的能力与意识。而且,借助学生的推崇心理融入立德树人理念,养成其乐善好施精神與优良的社会责任感。借助多样性的授课方式,让立德树人教育理念有效地引导小学体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为培养社会主义新一代的接班人而不懈奋斗与努力。
参考文献:
[1]屈明,牛晓.推进学校体育课堂改革践行立德树人育人新风——重庆市2018年中小学体育与健康优质课比赛综述[J].中国学校体育,2018(7):876-877.
[2]计月华.立德树人背景下小学体育德育教学探究[J].读与写,2019,16(21):200-201.
[3]田浩.立德树人理念下的小学体育教学机制系统分析[J].读与写,2019,16(18):189-190.
[4]汤利军,蔡皓.基于“立德树人”的我国青少年体育品德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9,53(10):75-80.
[5]孟祥标.新时代背景下学校体育的“立德树人”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8,8(15):130,132.
[6]虎翠玲,马玉群.“德育为首”背景下中小学体育教学活动的优化[J].中外交流,2019,26(30):150.
[7]朱虹.探究核心素养理念下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融入德育的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1(11):131-132.
[8]蒋林稼.浅谈新课标下小学体育教学中的“立德树人”[J].基础教育论坛,2021(32):63-64.
[9]包敏.聚焦核心素养 落实立德树人——关于小学体育教学的探究[J].冰雪体育创新研究,2021(16):191-192.
[10]胡金余,周靖.基于“立德树人”的小学体育教学方法探究[J].安徽教育科研,2021(23):180-181.
[11]张颖.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提升德育品质探析[J].冰雪体育创新研究,2021(16):195-196.
[12]安怀超.解读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做到立德树人[J].新课程,2021(44):23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