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美术专业写生与地理研学的融合实践探索
2023-05-30刘磊
刘磊
2013年国务院在《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中提出了“逐步推行中小学研学旅行”[1]的要求,对于中职美术生来说,外出写生就是研学旅行的一种形式,同时地理课程的研究性学习也能通过外出写生得以实现,因此美术专业与地理研学跨学科的融合,一定具有双赢的效果,有利于最大的受益者——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一、专业写生与地理研学的共性特征
1.校外教学活动,方案设计精细
外出写生和地理研学,均为组织学生在校外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方案设计的精细化程度尤为重要。首先,要明确总体目标。通过外出研学,学生在美术课程和地理课程中要掌握的方法,要发现和解决的问题,要具备的团队和合作意识以及观察动手能力,需要在写生任务单或地理研学手册中明确的体现出来。其次,对象和时间的确定。考虑到美术专业写生和地理研学同时期进行,以及学生在专业学习和地理学习知识和能力的积累等情况,对象确定为中职二年级的美术专业的学生;另外,从地理角度看,全国的雨季基本上10月份结束,因此外出的时间选择在10月中上旬。最后,无论是美术专业写生还是地理研学,最重要的当属研究内容的规划,主要包括活动出发前的准备,活动进行时的实践学习和作业,活动结束后的总结展示。具体来说,出发前的安全教育是必备的,通过查阅资料,对目的地进行初步了解,能够激发好奇心,再者将学生6~8人分组合作,有助于培养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活动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相互帮助,主动探究,有助于写生和地理研学的目标的达成,活动结束后,学生仍以小组为单位相互探讨,总结外出写生和地理研学的所看、所做、所思、所感,并最終形成文字派代表展示成果,能够帮助全班同学共同落实专业能力的提升和地理实践力的养成。
2.开展实践性教学,注重地域差异
对中职美术专业学生来讲,写生一直作为实践性教学的环节开展。开展写生教学,能够培养和训练学生的观察力、审美能力,同时还能够促进学生在色彩空间以及搭配等方面能力的协调发展,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地理实践力,作为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目前中职地理教学中,学生常出现知识和实践相背离、地理实践力缺乏等问题,地理知识的综合性需要在地理实践中认知与分析,而通过地理研学可极大的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力。此外,地理学有其鲜明的地域性特点,区域认知作为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就是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综合考虑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人文环境造就的不同的独特的地域文化。而写生通过艺术创作,向世间展示客观存在的自然之美以及当地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因此,中职美术专业写生和地理研学均要开展实践性教学,将理论知识实践化,不同地域的自然风光、人文风情、特色建筑等需要学生通过对地理课程的学习以及深入当地观察发现,才能体会不同地域的自然和人文之美。
3.活动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经过调查分析,目前中职美术写生与地理研学,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存在比较相似的问题。第一,校内课堂无法适应校外活动,无论是写生还是地理研学都是从校内课堂到校外实践的一项活动,部分写生或研学活动在某种程度上是为了完成任务而组织的,而主体学生实际上缺乏参与校外活动的知识与技能,使他们不能够充分完成课程标准所规定的目标,最终外出活动只能流于形式。第二,“只游不学”及目标不明确。现象严重问题的产生,主要在于活动前的方案策划准备不充分,外出游学大部分由班主任带队,相关师资配备不足,导致整体上活动的效率大打折扣,出现“只游、不研”的现象;另外,在活动实施过程中,教师对活动的规划不清晰,目标不明确,从而忽视活动过程中学生的自主探究思考和深入实地考察,使学生难以有效获得知识和能力的提升。最后,评价考核方式单一。部分学校在组织地理研学后的考核评价方式单一,只注重研学后学生笔记总结和感想收获等结果性评价,而忽视在研学过程中对学生具体表现的及时评价;另外,评价主体也存在着主体单一现象,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评价较多,而忽视学生的自评、互评等方式。而在中职美术专业写生教学中,评价方式单一且传统,主要是单一的对照写生实物的相似度来评定学生的作品,忽视了学生的创造性和灵感的自我发挥,长此以往容易打击学生上进心和自信心。
二、中职美术专业写生与地理研学融合的实践路径
1.加强校内实践技能学习促融合
作为学生,始终是要学以致用,走向社会,特别对于中职生来讲更加重要。因此,中职美术教学要将校内及学校附近区域的写生纳入教学计划,并且归为必修课程,学生完成相应的作业,才能获得该部分的学分;另外,可以邀请地理老师进行植被、地貌等自然地理,乡村与城镇空间结构等人文地理知识的讲解,使学生在写生创作的同时能够有效地调用地理知识为其服务。再者,地理研学过程中一定会涉及到地貌景观和人文建筑景观,对于有一定美术专业基础的学生来说,能够较为准确地绘制出景观的速写图,这样也是记录地理研学的一种重要方式。总体来说,中职美术专业学生应该具备一定的写生能力,对于提升地理野外考察、调查能力有重要作用,而通过地理课堂上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知识的学习能够更好地为外出写生服务。
2.选择适宜实践基地促融合
相比地理研学,国内写生基地的开发程度较高,食住行等各方面的基础设施配套相当完善,例如,无论是以小桥流水人家为典型的江南水乡风貌,还是位于太行山的桃花谷景区,均为写生的极佳之选。随着2016年教育部等11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2],不同类型的研学课程基地也遍地开花。例如,安徽宏村被誉为中国画里的经典徽派乡村,背靠黄山余脉羊栈岭、雷岗山等,地势较高,经常云蒸霞蔚,至今保留着数百户粉墙青瓦的古民居群。具有自然风光和人文特色的宏村,理所当然成为美术专业学生和地理研学的热门选择,因此,选择具有鲜明自然地理特色和浓郁人文风情的实践基地是尤为重要,同时也是促进美术专业写生和地理研学的重要手段。
3.丰富成果评价方式促融合
前文提到地理研学和美术写生成果的评价方式较单一。笔者认为,中职美术专业写生的同时也应该规划可行的地理研学活动,使得本身枯燥的写生,通过地理考察、调查等实践力的锻炼显得尤为丰富。例如,在白天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的写生与研学活动中,同组同学应该加强交流,探究专业和地理问题,夜晚返回基地,在老师的要求下,开展以小组为单位来分享阶段性成果与经验的活动,强调这种过程性评价,比前文提及的结果性评价更能提升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另外,小组同学回到寝室可以就当天的收获,每位同学先展开自述、互评等多元的评价方式,有助于学生之间思维的碰撞与友谊的增进。无论是过程性评价方式还是自评互评等多元化评价方式,均强调专业评价与地理研学评价的同步性。再如,美术写生作品中就蕴含着地理知识,可能创作的同学并未发现,而组内其他同学却可以解读出地理知识与美术写生的融合。这样的发现对于本组同学都十分重要,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学生专业能力和文化素养的全面发展。
三、结语
中职美术专业写生与地理研学均为综合实践性的活动课程,通过分析它们之间存在的共性特征,发现同时存在着活动目标不明确、成果评价方式单一等问题;但基于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人才和提高学生综合思维的目标,跨学科融合组织实践活动势在必行,特别是美术专业写生与地理研学这样跨度较大且融合度较高的典型,更加能促进中职美术专业学生综合文化素质的提高,从而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培养具有较高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要求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通知[EB/OL].(2013-02-02)[2022-04-16].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13/content_2339520.htm.
[2] 教育部等11部门.教育部等11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EB/OL].(2016-12-19)[2022-04-16].http://www.moe.gov.cn/srcsite/A06/s3325/201612/t20161219_2923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