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线上学习之道,寻教学效率提升
2023-05-30刘淑英
刘淑英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线上教学实施,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教师的线上教学经验,不少年轻教师还对教学软件和平台进行了多样化的尝试。如腾讯会议、QQ、钉钉、人人通、微信和企业微信、问卷星等。
如何利用好软件开展教学设计,是一个教学策略问题。如何开展线上学习,是教师应思考的问题,也是应顺势而为、转变学习方式、提高教育质量的契机。
因此,转变教学观念,探寻线上学习策略,寻求学习效率提升之道。
一、利用平台,用好资源
和线下教学相比,线上教学的时间、空间、方法等均有所不同,最大的优势在于线上平台、软件的应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线上平台、软件来辅助教学。
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推荐不同的可用网络资源,如国家基础教育资源网、国家云平台和天津基础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上均包含各年级、各学科的优秀课程资源,线上教学一定要充分利用好这些资源,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疫情之下,众多网络教育平台、名师优质资源都免费开放。因此,更应充分利用网络教学的优势,使这些资源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尤其对于高中地理学科而言,一些线下教学无法实现的行为,各种平台通过在线得到充分的实施。如Google地图可带我们浏览世界风景;“天地图”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祖国大地;B站丰富的地理资源更贴近学生更受学生的欢迎;“全历史”让我们在时间轴上看清人类社会发展;Meteo Earth讓我们看清世界风云变幻;奥维地图让我们掌握地球俯瞰大地;星空地图让我们了解日月星辰的升落变化。每一个App或网站都是一个资源宝库,只要用心去发掘一定有收获,一定能够实现线下教学实现不了的目标,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二、明确主题,自主梳理
学生居家学习,既不能放任,也不能过度控制。应该通过适当的方式引导学生基于网络资源,建立以解决自身学习问题为导向的自我循环系统。同时,通过或固定、或松散学习共同体的建立,让同学之间互相影响,形成学生学习的动力机制。例如,可以成立班级4~5人的线上学习小组,统一每日每科目的学习内容与学习时间,先自学规定时间后,再互相讨论订正或者相互提问。
可以先根据课程内容安排自学任务,然后围绕重点内容和难点,录制微课。每几节课组织一次线上集体研学,集中解决学生存在的疑问,并带领学生绘制思维导图。课后,配合单元和课时作业进行检测和巩固。
让学生自主重温教材,梳理知识点并绘制知识导图。教师不能一味地讲解、输灌知识,而要给学生以任务驱动,每天的学习主题明确后,提前给学生布置学习任务,如梳理、归纳、分析所需要学的知识等,学生自主学习后,再集体交流,教师最后归纳总结。
思维导图可以在学生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建立内在联系。给学生自主梳理知识的时间,减少学生学习时间的碎片化。绘制思维导图,使知识结构化,这与查找学习漏洞同样重要,但必须由学生自己绘制。自己动手绘制的思维导图胜过各类复习材料中“完美”的“知识树”。
三、多元多维,按需补给
线上教学方式具有多样化。例如,利用腾讯会议、 QQ群、钉钉、微信等教学软件进行授课,利用聊天框等途径知识反馈、提交作业、作业展评等。
但无论哪种学习方式,都不能采用统一的订单学习,而应按需补给。可以提前利用人人通软件或问卷星进行一周学习情况的在线问答,了解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进行分层讲学。
第一步:通过问卷星收集和整理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疑难点,并对其进行归纳与整理,确定相应的学习主题。第二步:基于学习专题,教师优选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等优质网络资源的教学资源,并设计有层次、有梯度的问题链接发送到班级QQ群或钉钉群,让学生查看并将问题答案拍照发给教师,教师依据学生的答案发现存在问题并设计线上教学。第三步:开展线上教学,并将录屏视频和PPT资源发给学生,方便学生多次观看。第四步:课后做好答疑解惑,并统计学生上线率,线上回答问题,线下交作业的次数记入学习评价反馈单。即先引导学生查找自身学习漏洞和问题,再寻找相应的网络资源,先制造学生的饥饿感,再给学生提供“食品”(网络学习资源),而不是机械地“大一统”。
四、每日一题,好题征解
每日打卡做题,但题量切不可多,学生按答案订正后,要给自己赋分量化,自我积累、统计。教师按学生所需给予辅导和点拨。
依据所学内容设置“每日一题”“好题征解”等,或依据教材内容设置有梯度有思维的问题供学生思考讨论解决问题。使用此法,让学生讨论,除了能活跃线上课堂氛围,还能有效提高学生提问的能力,学生还能从中学会找问题和提问题的方法。
在双减背景下,这“每日一题”的“题”极为关键,并不是每一道题都有典型价值,教师需要精选习题,基于能力和素养,结合单元作业设计和实施,设计更多基于学生分层和学习进阶的好试题,并适当增加拓展性作业。合理设置题量、题目难度,帮助学生梳理解题思路,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学生的自我反馈系统建立起来之后,就会进入一个良性循环,这就是思维的深刻性。
居家学习期间可适当增加拓展性作业,如每日设计、操作或进行一个地理小实验,培养动手操作及综合思维能力。
五、回看错题,知识归因
一线教师常抱怨题目讲过多遍后,学生下次做题依然出错。利用居家学习这段时间,学生需要专门准备错题本,把错题认真地重新做一遍,结合老师以前讲过的笔记,进行消化梳理。最初错题可能会较多,但如果把错题复盘一遍之后,后面的错题基本能够解决。尤其是高三的学生,可以利用这段时间把记的笔记和整理的错题重做,因为大部分学生费力记的笔记和错题线下学习期间没有落实,整理错题比机械的做新题效果更好。可以查找自身学科的学习弱点,达到自主梳理并巩固知识,真正掌握、理解原理和规律的目的。
“错题本”的建立是学生对学习的反馈。它是一种学习方法,一种学习能力,更是一种学习习惯。我们在培养学生这种学习能力、方法、习惯的同时,教师更应该将重心放在作业题的选择上。只有错题更典型,更有针对性,学生在建立错题本,整理错题的过程中,才能有的放矢地让“错题本”发挥最大效果。
只有学生在改正错题之后能进一步归因,从自身总是犯错的题目中,找出习惯性的规律,收获将不仅局限于学业,更能促进自身思维方式、思维习惯的发展,效果不言而喻。
六、读书赏文,开拓视野
疫情期间,按照不同学段学生特点,合理布置书面作业、科学探究、体育锻炼、艺术欣赏。做好学生假期生活的心理调适,引导学生注意劳逸结合,合理安排作息,保持充足睡眠与规律的生活习惯,以积极健康的身心状态进行学习、生活。除了引导学生利用各种网络资源,各种线上学习方式学习课程内容外,假期里老师也可以根据学科特点,向学生推送一些好文、好书、好的影视作品,一方面可以让学生适当放松,另一方面也可以培养其兴趣,开拓视野,培养良好的心态和心理素质。
新一轮的居家学习不能仅仅是上一轮的模仿,不能仅仅是上网课,给学生传授知识,完成教学进度,而应该是如何利用网络,组织好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教师思考的是如何利用网络软件,进行学习方式的选择和学习策略的落实。
疫情的时空延续和变化,让我们不得不思考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的不断切换。疫情过后,教育界研究的重点必然包括如何实现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的有机结合。
建议居家期间地理学科教学可以采取如下方式丰富教与学。书籍看国家地理,视频赏航拍中国。每天必听新闻联播,了解国家发展大势;思社会生活之变化;观自然地理纪录片,解自然风光之原理,看每日之天气预报,思大气风云之变化;认真做好每道高考题,细心品味命题之特点;建立网络联系,及时沟通交流;师生共同努力,创造良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