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服务学习类劳动课程建设:价值、要求、策略
2023-05-30贺阳
贺阳
[摘 要] 服务学习是高职院校开展劳动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有助于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荣誉感,提升学生的反思意识和创新能力。基于服务学习的理念,高职院校劳动课程需结合专业教育,植入关键能力,并强化职业责任感,最终形成以专业知识和关键能力为导向的两类课程实施策略。前者以专业知识学习为基础,试图通过专业服务性劳动帮助学生将专业理论知识转化为专业实践技能,进而获得具有专业性质的社会参与能力和职业责任感;后者通过组织跨专业社区公益服务,旨在使学生的关键能力得到系统的发展,以胜任职业生涯中各种不可预见的变化。开发多样化的服务学习类劳动教育课程实施策略,有助于提高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课程质量,确保其多重育人价值。
[关 键 词] 服务学习类劳动课程;高职院校;价值意蕴;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3)13-0005-04
为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就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并指出将劳动教育纳入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方案[1]。同年7月,教育部研究制定了《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提出职业院校要“重点结合专业特点,增强职业荣誉感和责任感,提高职业劳动技能水平,培育积极向上的劳动精神和认真负责的劳动态度”[2],使服务性学习成为高职院校开展劳动教育的重要途径[3]。但在教学实践中,我国高职院校却面临着劳动课程设置不受重视、课程内容枯燥且没能很好地实现专业融合、课程实施方式欠缺多样和劳动隐性课程作用有待发挥等问题[4]。因此,构架一套完善的服务学习类劳动课程教学模式对于全面加强新时代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质量,解决劳动教育“非教育化”倾向、劳动课程“非课程化”倾向和劳动教育实践“非专业化”倾向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是学生结合學科专业进行社会服务的重要路径。
一、服务学习类劳动课程的价值意蕴
服务学习是学生通过积极参与在社区开展的、满足社区需要的服务活动而进行学习和发展的一种方法,旨在培养学生的公民责任感,与学生的学习科目构成一个整体[5]。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服务学习类劳动课程是一种将学生社会实践与知识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方式[6],不仅强调体验性,还强调反思性和创新性。
(一)有助于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荣誉感
服务学习类劳动课程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荣誉感。服务学习类高校劳动课程之所以能够使学生获得社会责任感和职业荣誉感,有两方面的原因,其一是服务学习类高校劳动课程的开设不是盲目的、广泛的,而是紧密联系学生实际、区域需要和时代特征,因此是真实的,而非模拟的。其二是服务学习类劳动课程将“体验”作为学生学习的关键路径,即将社区服务活动作为学生体验社会生活和职业生活的主要方式。根据美国教育学家杜威的“经验学习理论”,受教育者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可以获得直接现实性的经验,这些经验与学生既有的理论知识发生碰撞,经过大脑的分析解读与整合,新的认知便会在学生的大脑中诞生。也就是说,服务学习类劳动课程通过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职业体验与改变社会生活的机会,使其在职业知识获得的过程中不再止步于“旁观者”的身份,而是以“参与者”或“变革者”的身份,在不断与现实社会、职业生活互动的过程中,获取新的职业知识与改造社会,从而使其学习生活与社会和职业生活接轨,最终形成社会责任感与职业荣誉感。
(二)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反思意识和创新能力
服务学习类劳动课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和敢为人先、独辟蹊径的勇气,激发其进行创造性劳动的热情,从而形成原创型和改进型劳动能力[7],使其能够为了发展需要利用现有知识和物质,打破常规,突破现状,进行再创造。服务学习类高校劳动课程是在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知识创造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在具体的社会实践或职业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反思,从而形成抽象概念,最后在新的社会实践或职业实践情境中对这些抽象概念进行检验,从而将实践经验转变为个体知识。具体而言,通过对社会服务过程的反思,学生能够将元认知活动与已有专业知识建立联系,提高职业劳动的意愿,改进职业劳动策略,打破对自身职业劳动能力认知的局限性;通过对社会服务内容的反思,学生可以关注到专业理论知识与社会或职业实践经验之间的差异,促使其对社会或职业实践问题进行深入探究,最终通过方法的创新而利用现有专业知识解决复杂的现实问题;通过对专业理论知识的反思,学生能够将专业理论知识具象化与系统化,并赋予专业理论知识以个体情感,从而促进具体的社会或职业实践经验与专业知识间的对接,提升其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从而进一步发展专业理论知识体系。
二、服务学习类劳动课程构建的基本要求
服务学习课程在我国已经推行多年,并逐渐发展成为落实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但却面临着形式单一、与学生发展需求脱离、责任教育功能弱化等问题。因此,在构建服务学习类劳动课程时,应结合专业教育、植入关键能力和强化职业责任感等基本要求,以提升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质量。
(一)在服务性劳动课程中结合专业教育
我国部分高职院校已经开始设立专门的服务学习类劳动课程,但仍存在诸多问题,如课程形式单一,集中于志愿者服务等简单的体力劳动,缺乏与前沿产业形态和当今社会生活的融合[8],且与专业教育关联度不高。服务学习类劳动课程,作为一项真实的社会劳动实践,有助于建立服务性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紧密联系,潜移默化地使学生将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结合,从而摆脱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生硬叠加。因此,我国高职院校在构建服务学习类劳动课程时,应充分挖掘各类专业教育中的服务学习类劳动课程资源,基于各学科专业的特点和需求,通过真实的专业服务强化实践教学,为学生提供将课堂和书本中所习得的专业理论知识应用于现实情境中的机会,从而促进服务学习类劳动课程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最终深化学生对专业理论的领悟和发展其专业技能。
(二)在服务性劳动课程中植入关键能力
在我国服務性劳动课程运行的过程中可以发现,该类课程的管理机制行政色彩较为浓厚,较少考虑新时代学生多样性的成长需求和期待[9],即未能考虑到高职院校学生缺乏职业发展所需要的职业生涯规划、主动学习意识、岗位迁移能力,缺乏劳动意识、劳动品格和工匠精神[10]的现实状况。而服务学习类劳动课程,需以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自我能力和社会能力为核心,进而形成职业兴趣与职业素养,以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创新型、复合型和应用型人才。基于此,我国高职院校需根据自身的人才培养目标,对关键能力的内涵和特征进行深入研讨,具体确定关键能力及其内容目标体系;并将关键能力植入服务型劳动课程中,贯穿于课程实施的全过程和全方位,通过综合化和跨学科化的服务性劳动课程开发和实施,以复杂的社会问题为导向,以任务为驱动,着重培养高职学生的合作能力,从而满足学生多元化和个性化的职业发展需求。
(三)在服务性劳动课程中强化职业责任感
自我国推行服务学习以来,就受“实用主义”“就业至上”等思潮的影响,导致与服务学习相关的专业实习、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等,以功利为导向,服务学习中的“服务”功能被“淹没”或处于附属地位,进而导致服务学习的“责任”教育功能被逐渐忽略[11],致使高职院校学生出现缺乏职业热情、职业认同感与职业责任感等问题。因此,服务学习类劳动课程需搭建劳动教育与责任教育有机融合的实践平台。通过服务性劳动实践,学生可以将其获得的专业知识和关键能力进行内化,并落实到职业行动之中,转化为从业者的内在职业荣誉感、责任感与认同感,即学生能够在不同情境下成功且负责任地运用专业理论知识和关键能力解决现实职业劳动过程中的问题,最终实现独立且积极地进行职业劳动的目标。因此,我国高职院校的服务学习类劳动课程应基于具体的社会或职业劳动情境,将学生的职业责任意识与其所承担的社会服务紧密融合,在合作和反思中培养学生的关爱意识、参与意识、责任意识、国家意识;强化有关职业目标和职业使命感的培养,引导学生把对客观世界知识的探索与自我职业发展前景和国家职业发展需求结合起来,增强学生专业学习的内在动机。
三、服务学习类劳动课程构建路径
为充分发挥劳动教育课程的多重育人价值,应根据“服务学习”的内在要求和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特点,从深化专业知识和加强关键能力两方面进一步开发服务学习类劳动课程。
(一)以专业知识为导向的服务学习类劳动课程
以专业知识为导向的服务学习类劳动课程实施策略,通过组织相关专业学生为社区提供专业服务,旨在使学生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判断能力得到系统发展。该课程实施策略通过创设体验式学习环境,构建程序化和科学化的教学过程,促进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的深层认识和对专业技能的扎实掌握,并最终形成从专业视角进行社会参与的能力。
该类课程可作为学生的专业选修课,该课程由具有专业背景的教授进行指导,并与社会部门达成合作关系,以保障课程的顺利实施,其目标在于使学生深化专业理论知识,将专业理论知识转化为专业实践能力,并加深学生对其学科专业知识社会价值和意义建构的理解,从而形成职业荣誉感与责任感。
该课程的实施过程遵循专业学习范式,呈现专业特点,包含以下四个阶段:(1)需求探索阶段:课程之初,指导教师需将参与该课程的学生进行分组,并通过资料领读、案例分析和视频展示等方式,使该学生整体了解现实社会问题。(2)开发阶段:在指导教师的带领下,学生需搜集丰富的资料,如实践案例和学术论文,并以此为依据,运用专业知识,详细论证社会服务行动的可行性、有效性和社会意义,最终落实为科学实施方案,以将现实问题理论化,将复杂问题简单化。(3)实施阶段:为提供高质量的社会服务,学生需自行编制服务方案,并付诸实践,同时通过自我评估和小组评估等方式,对其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进行评价,旨在帮助学生将专业理论知识技术化,即通过实施手册等方式将深刻和复杂的理论知识转化为简便和高效率的操作技术,并以此为基础构建一套行为程序或操作流程,从而将复杂的理论知识简单化、条理化、流程化、标准化、计量化。(4)成果发布阶段:为总结课程学习成果,除工作坊展示活动外,指导教师还应帮助学生将在课程中所获得的实践经验系统化和理论化整理并进行发表,以接受公众的检验,从而帮助学生将其对专业实践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最终拓展专业理论见解,增强职业责任感。
在以专业知识为导向的服务学习类劳动课程实施策略中,专业知识学习被视为培育学生社会参与能力与职业劳动能力的基础。即通过现实问题理论化—专业理论知识技术化—实践经验系统化的步骤,构建了一个从旧知到新知的螺旋上升式的专业知识发展过程:通过专业服务实践活动,可以促进学生将专业理论知识转化为专业实践技能,从而能够基于自己学科和专业立场,灵活运用专业概念、理论与方法,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和职业劳动——对现实社会问题和职业问题进行全面且科学地分析并提出解决策略,可以获得社会参与能力、职业责任感、认同感和自豪感;通过对专业服务实践活动和其中所运用到的专业理论知识进行反思,可以发现新旧体验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激发学生对专业实践中的问题进行抽象概括,实现新认知的内化,创新专业理论成果,培育不断探索、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通过在专业实践中对专业理论成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进行检验,可以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从而进一步提升其社会参与的专业性。
(二)以关键能力为导向的服务学习类劳动课程
以关键能力为导向的服务学习类劳动课程实施模式,通过组织跨专业学生为社区提供公益服务,旨在使学生的关键能力——具体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以外的通用能力,得到系统化发展,从而能够胜任职业生涯中各种不可预见的变化,尤其是由于个体社会地位、认知、兴趣、经历和价值观的差异而造成的职业冲突与矛盾。
该类课程通过吸纳不同专业的学生,可营造出积极的跨学科合作学习氛围,旨在通过加深对未知社会生活与职业工作领域的认识,使学生增强社会服务意识,培育社会公德,形成关键能力,如职业身份的认同感和批判性反思能力、自我表达和共情能力;问题分析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等,并最终为复杂的社会问题找到系统的解决方案。该课程内容以社区生活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积极将不同专业领域的知识进行整合,能够最大限度地将各科知识、社会实际和学生的实践经验结合起来。
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可将对关键能力的培养融入以下五个阶段中:(1)准备阶段。基于学习跨学科设计思维,不同专业的学生需要共同学习如何运用跨学科知识进行社区公益服务,从而了解个体应如何自信、积极和负责任地面对社会问题。(2)研讨阶段。基于资料收集,学生需要系统地分析复杂的社会现状,发现潜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与不同专业的学生合作,从而共同找到解决该问题的科学方法和理论依据。在这一过程中,學生的方法能力能够得到极大的发展,尤其是问题分析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3)方案制订阶段。不同专业的学生需要共同制订社会公益服务方案,包括阶段、目标、时间安排、实施方法、监控和项目评估标准,旨在规范其项目实施过程。(4)实施阶段。在这一阶段学生需自主进行社区公益服务,解决社区中的问题。而教师则应注意观察具有不同学科背景的学生间的各类交往行为,尤其是处理冲突与进行团队合作的方式,并为其提供积极指导,使学生获得有效沟通技巧、团队合作能力、决策能力等关键能力的发展,并鼓励学生将所学技巧积极运用于实践中。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加深其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之间的联系,还能够帮助学生感知和接纳来自不同学科立场的观点,理解由学术背景、社会地位、兴趣、经历和价值观造成的差异原因,并在多元社会中通过处理争议而达成共识,最终获得时间规划能力、小组合作能力、交际能力、应对冲突的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社交能力是发展的重点,在反复实践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形成跨文化理解能力、识别和解决可能的冲突的能力以及团队领导力。(5)反思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反思问题解决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处理方法的合理性以及所产生的社会影响,从而使学生的自我能力得到发展,即加深个体对自我职业身份的认同和劳动自豪感,增强社会责任感,最终使其关键能力一般化。在该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主导地位,拥有独立工作室,可以自主安排工作时间,教师仅起监督、咨询和建议的作用,即在学生自主推进项目实施之余通过每周组织学生参加服务学习研讨会。
在以关键能力为导向的服务学习类劳动课程实施策略中,具有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在团队合作的过程中,通过交流、碰撞、理解与合作,实现知识共享,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运用专业知识探索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发展团队合作能力和处理冲突的能力,从而促进自我提高和自我可持续发展,为之后的职业生涯奠定通用能力基础。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EB/OL].(2020-03-26)[2023-01-04].http://www.gov.cn/zhengce/2020-03/26/content_5495977.htm.
[2]教育部关于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通知[EB/OL].(2020-07-09)[2023-01-04]. 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0-07/15/content _5526949.htm.
[3]刘祥玲.高校以服务学习课程开展劳动教育的路径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2020(10):49-53.
[4]郑晓华.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课程实施的问题与建议:基于广东省6所高职院校的调查[J].职业技术教育,2021,42(32):38-42.
[5]沈贵鹏,凌纪霞.美国中小学的服务学习及其德育启示[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9(10):31-33.
[6]Seifert,A,Zentner,S. Service-Learning Lernen durch Engagement:Methode,Qualit?t,Beispiele und aus-gew?hlte Schwerpunkte[A]. A publication of the network “learning through civic engagement”[C]. Weinheim:Fre-udenberg Stiftung,2010.
[7]马志霞,黄朝霞.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的价值意蕴、核心内容及实践策略[J].中国大学教学,2021(10):60-66,78.
[8]阎燕.构建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课程体系[J].中国大学教学,2022(8):56-62.
[9]曹阳,储祖旺.服务学习视角下新时代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机制优化研究[J].中国高等教育,2019(Z1):69-71.
[10]刘洪银.劳动教育推动高职学生核心素养形成路径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22,40(1):134-138.
[11]张江龙,谭祖雪,章晓.基于服务学习本质回归的高校公民教育对策研究[J].理论导刊,2017(11):108-112.
◎编辑 王亚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