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5G时代欠发达地区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有效结合的探究

2023-05-30彭春玲

学周刊 2023年14期
关键词:课程标准高中历史历史

彭春玲

摘 要: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一种潮流和趋势。但是受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影响,欠发达地区的信息化推进较慢,面对这一“新生事物”,如何有效地把信息技术融入学科教学就成为一个新课题。本文以高中历史学科为例,结合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现状,探讨了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结合的必要性以及具体举措,以期能够有效提升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适应“双新”课改的新要求。

关键词:5G时代;欠发达地区;高中历史教学;现状;信息技术应用;必要性;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3)14-0142-0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3.14.047

當今社会已经步入“5G”信息时代,教育的信息化也在不断推进,它给高中教育教学提供了新动能。但是在部分地区因为信息化起步较晚,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的差异性较大,因此在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时出现了一些问题。历史学科作为高中课程中的必修课程之一,面临着新高考、新教材的一系列新变化,如何有效应用信息技术来辅助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成为教师关注的焦点。对此,笔者结合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谈一谈自己的认识。

一、信息技术应用于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作用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高中历史教学要以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即要通过引导学生开展有效的历史学习来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这五个方面的素养。而要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教师既需要引导学生深挖教材,同时还应该丰富学生的历史信息,也就是不拘泥于教材,现代信息技术则能够很好地满足学生这方面的需求。因此在2017版《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教学实施建议中就强调:要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提高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和信息化水平。

事实证明,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高中历史教学,能够发挥其资源丰富的优势为学生扩宽历史信息源,帮助学生全面、深入地去理解所学内容;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也能够帮助历史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给学生创设多样化的历史情境,使学生的历史学习更开放、更多样,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体验、参与的机会更多,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也更丰富,这有利于发挥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有利于学生真正成为历史课堂的主人,进而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应用信息技术还能够把教材中抽象且难以理解的内容形象化、具体化,有利于激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因此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契合新时期历史教学的要求,是提升历史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手段之一。

二、信息技术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应用的现状

1.教师观念滞后,对信息技术存在排斥心理。高中历史教学面临着高考的压力,从历史教师角度来说,如何有效、精准地备考成为教师教学关注的焦点,而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大部分历史教师习惯用讲授法教学,希望能够把知识内容给学生讲全面、讲透彻,对学生的要求依然是以多看书、多背记、多做题为主,并未真正从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角度来审视历史教学。而在信息技术应用上,部分教师则存在排斥心理,教师担心学生可能会被多媒体提供的各种眼花缭乱的信息所“迷惑”,在听课过程中抓不住重点,导致学生在课堂上学习效率下降。所以,这些教师仅仅是在公开课、示范课等活动中才应用多媒体,其他时间则应用较少。

2.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盲目,难以把握好“度”。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要以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而学生素养的培养仅仅依靠教师的口头讲授难以完成,需要引导学生在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培养,而应用信息技术则能够给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直观的史料资源,这给历史的史料教学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便于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但部分高中历史教师在应用信息技术的过程中产生了过度“依赖”,甚至完全“迷信”于互联网资源,一些教师把大量的时间用在互联网查找教学资源特别是多媒体课件上,而对新教材、新课程标准的研读在减少,对于所任教的学生情况的深入分析也在减少,这样的做法极容易产生教与学之间的不一致。

3.教师信息技术技能有待提升。信息技术是辅助历史教学的工具,需要教师掌握现代化的信息技能,特别是信息技术发展更新速度较快,大量的现代化教学设备已经进入了高中课堂,如多媒体、交互式电子白板、智慧“黑板”、“5G智慧教室”等应用越来越广泛,这需要教师不断提升信息技术能力,才能够发挥这些设备辅助教学的功能。但是大部分高中历史教师在信息技术技能上存在明显不足,在教学中更多依赖的是“现成”的网络资源,或者对下载资源进行简单加工,其创新能力存在明显不足;还有部分教师只能应用其最基本的功能,导致信息技术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成为所谓的“高级黑板”“高级投影仪”,其智能化、多样化、直观化的优势并未被教师有效发掘,导致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作用并未充分发挥出来。

4.缺乏有效的师生互动,影响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为了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教师需要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但是在以讲授法为主的教学模式下,历史教师会花费更多的时间用来分析和解读教材内容,而学生在历史学习时往往是以接受式学习为主,缺乏师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而在应用信息技术后,部分历史教师依然是在讲授多媒体呈现的信息,给学生探究、讨论、体验的时间和机会都比较少,并未真正发挥出多媒体的作用;还有部分教师在授课时不自觉地会受到信息技术的制约,其关注点是如何讲授自己设计的内容,而对学生的关注不够,这也会影响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

三、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有效结合的策略

1.更新观念,以先进理念指导教学。教学工作的开展强调要因材施教,也要因地制宜。虽然教育的信息化已经成为必然趋势,但是对于欠发达地区来说其信息化水平以及物质保障可能和其他地区有一定差异,对此这些地区的高中历史教师要避免死板的“邯郸学步”,而是要结合本地的实际,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为在课堂教学中发挥教师自身的主导作用做好充分的准备。

教师在教学理念上要注意与时俱进。因为教师的理念会直接影响教学行为,所以教师要做到理念上的及时更新。具体来说,高中历史教师要深入研读历史学科的课程标准,因为它是开展高中历史教学的指南,也是历史教学工作开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而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的教学实施建议中,则明确指出了要“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和信息化水平”,它不仅强调“现代信息技术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能够拓宽有关历史的信息源,开阔历史视野,使师生获取更多、更具体的历史信息,有助于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的解决”,还指出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有利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的学习过程由封闭走向开发、由被动转为主动,有利于教学过程中教与学之间的互动和交流。而且要鼓励学生敢于应用互联网的资源共享和交互式功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开展自主学习,减少学生对教师、教材的依赖,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由此可见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是必然趋势,高中历史教师要在学习课程标准的基础上,结合工作实践来逐步落实。为了提升教师对信息技术的认识,广大教师也要积极参加与之相关的培训,如教育部组织的“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2.0培训”项目,提升教师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认识,为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做好思想上的准备。

2.准确定位,合理应用信息技术。首先,历史教师要认识到在教育信息化大背景下,把信息技术融入历史教学是必然趋势,教师必须要主动适应;教师也要明确信息技术在历史教学中的地位,它是辅助历史教学的工具,能够给传统的历史教学带来生机与活力,特别是它能够根据课堂教学需求,给学生呈现多样的历史教学素材,如在培养学生时空观念上可以给学生呈现直观的时间轴、历史地图等;同时也能够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史料,弥补新的统编版高中历史教材部分内容表述抽象、简单等不足,这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历史解释和史料实证能力。但同时教师一定要时刻牢记课堂教学的中心依然是学生,信息技术的应用一定是辅助学生更有效地学习,切勿“喧宾夺主”。

其次,历史教师在应用信息技术过程中,也要注意其应用的“度”,如使用的时机、呈现方式等细节。特别要注意呈现的学习内容一定要精挑细选,内容不宜过多,如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一般保持15—20页即可,课件史料的选择也要注意多元化,文字、图片、视频等都可以适当融入其中,着眼于学生学习的需求进行设计,力争使信息技术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达到最佳效果。

3.提升教师信息技能,优化使用效果。历史教师要想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辅助作用,还需要提升自身的信息技术技能,要结合自己所面对的学生情况来针对性地提升信息技能。

例如历史教师要进一步强化自己的文字处理、图片修改、视频剪辑、幻灯片的制作等基本技能,同时也要掌握微课的制作、慕课、翻转课堂以及线上教学等技能;能够掌握并且灵活使用交互式电子白板,能够充分应用5G智慧教室的助学功能等。这样教师在利用信息技术给学生呈现学习内容时方法和手段才会更丰富,才更容易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例如在进行选择性必修《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教学时,为了使学生充分了解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劳动工具和主要劳作方式的变化,教师可以在多媒体课件的基础上,给学生呈现翻车、筒车的工作原理的动画图,理解其从应用人力到水力的进步;通过给学生播放《非遗制瓷工艺》《灌钢法》的视频使学生能够深入理解手工业生产的进步,这样的应用方式不仅增加了学习内容的趣味性,也有利于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4.灵活利用信息技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同时激发学习兴趣是调动学生对历史学习内驱力的重要手段之一。针对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经常出现的枯燥感,我们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多样、直观、丰富、形象地呈现学习资源的优势,把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模式结合起来,激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进而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首先,要重视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效融合。对于欠发达地区来说,信息技术还是一个新生事物,部分教师存在“盲目跟风”的问题,因此对传统教学方法产生了排斥心理,这是认识上的错误。传统的讲授法教学依然有其优点,特别是在概念解读的过程中是非常有效的,还有就是必要的板书内容也能够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因此在把信息技术融入高中历史教学时一定要注重二者的和谐应用,这往往能够起到1+1>2的效果。

其次,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课程标准强调“教师要不断探寻现代信息技术下的历史教学方式,诸如利用信息技术模拟历史情境,使学生进行体验式学习”。这也有利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如在学习《马克思主义诞生》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来选取工业革命期间工人生活状况的文字和图片材料,让学生直观感受在工业革命社会生产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工人阶级恶劣的生存境况,这样学生就能够理解为什么工人阶级要开展反抗斗争,进而能够顺利得出工人阶级联合斗争的必要性。在此过程中学生并不是机械地记忆知识,而是在情境中理解和收获知识,这样不仅帮助学生降低了学习难度,还提升了学习的趣味性。

最后,利用信息技术多样化呈现学习内容。结合高中历史部分学习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和知识积累有距离的现状,教师可以借用信息技术便捷、丰富、直观的优势来多样化地给学生呈现内容。如在学习《中古时期的欧洲》这课内容时,教师可以利用地图、图片来展现西欧的庄园经济和城市发展,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利用史料来了解基督教在中世纪西欧的影响力。为了提升課堂教学效率,教师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把课堂学习拓展到课外,鼓励学生自己利用互联网资源去查找其他中世纪的资料,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创造性。

总之,虽然当前我国社会已经进入5G时代,但是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是现实问题,欠发达地区在开展高中历史教学与信息技术结合的过程中,一定要立足于当地实际,从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出发来进行合理、科学的设计,不断提高教学效率,助力学生成长进步。

参考文献:

[1] 徐珊珊.高中历史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6(6X).

[2] 何雄.探究信息技术和高中历史课程的有效融合[J].考试与评价,2017(8).

[3] 田雪,韩福松.信息技术与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新探[J].考试周刊,2018(46).

[4] 陈白梦.初探信息技术与历史学科教学深度融合有效策略的构建 高中历史统编版必修三第二单元“文艺复兴”[C]//第四届中小学数字化教学研讨会论文案例集.2020.

[5] 肖亚.探究多媒体信息技术与高中历史教学的有效结合[J].教育(文摘版),2016(10).

[6] 罗美华.浅谈信息技术与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整合[J].教育信息化论坛,2019(2).

猜你喜欢

课程标准高中历史历史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讨论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历史学科高效课堂的构建
新历史
高中历史的学习感悟
包产到户与包干到户——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商榷
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