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经典诵读的开展策略
2023-05-30杜亚军
杜亚军
摘 要: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瑰宝,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加强开展经典诵读,不仅有助于学生树立文化自信,激发学生对国学经典的热爱之情,也能提升学生道德品质、人文素养和写作能力。本文主要分析了初中语文教学中经典诵读的开展意义,从开发课内外经典素材、创设多媒体诵读情境、渗透系统化诵读方法、鼓励个性化诵读理解、开展诵读小练笔活动五个方面,论述初中语文教学中经典诵读的开展策略,以期为相关教育人士带来可靠借鉴。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经典诵读;开展;意义;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3)14-0130-0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3.14.043
国学经典是民族精神的源头,承载着古代圣贤的思想光辉,兼具教育和传承价值,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重视开展经典诵读,不仅能够使学生得到经典书香的润泽,也能扩充学生文化储备,提升学生思想境界和语用能力。为此,教师应该明晰初中语文教学中经典诵读的开展意义,根据经典诵读目标和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需求,深入钻探课内外经典资源,采用多样化教学手段,提升学生的经典诵读兴趣和能力,从而使学生领略国学经典的魅力和精深。下面笔者就对语文经典诵读教学展开策略浅谈。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经典诵读的开展意义
初中语文教学领域的经典诵读,主要是指教师开发利用教材中的古诗词、文言文,适度引入课外的国学典籍,引导学生用清晰响亮、饱含情感的声音朗读、吟诵,诵读中采用情境创设、方法指导、内涵解读、读写结合等手段,使学生习得经典诵读技巧,并对经典作品熟读成诵、悟理知义。经过学情调查和理论实践研究,笔者将初中语文教学中经典诵读的开展意义归纳总结为如下三个方面:
第一,有助于促进学生弘扬和传承国学经典文化。新课标下的初中语文教学,高度重视传统文化教育,随着多元文化和网络文化的冲击,学生文化素养方面出现“营养不良”的情况,削弱学生对传统经典的探索兴趣。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加强开展经典诵读,最突出的意义就是促进学生弘扬和传承国学经典文化,如在经典诵读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音乐、视频等形式的多媒体情境,引导学生声情并茂地吟诵,使学生感受经典作品的语言美、音律美和意蕴美等,从而激发学生传承国学经典文化的意识和能力。
第二,有助于提升学生道德品质和人文素养。初中是学生道德和人文素养高速发展的时期,经典作品经历千古传承,凝聚着民族基因中的最高智慧和道德典范,同时涵盖史学、哲学、书画、音乐、建筑等文化门类,是立德铸魂、开阔学生人文视野的教育宝典。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重视开展经典诵读,对提升学生道德品质和人文素养很有帮助。
第三,有助于强化学生语言运用和写作能力。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曾说:“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能驾驭文字。”初中学生的语言运用和写作能力正处于形成和发展阶段,经典诵读强调熟读成诵,熟读后而能悟,悟而后能用,用后能生巧、能创新。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重点开展经典诵读,是强化学生语言运用和写作能力的主要途径。如在经典誦读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专心投入、字字清楚地诵读作品,启发学生用心感受经典语言的含义、情感和内涵,然后设计读后感、扩写等随笔活动,指导学生基于经典作品内容,在写作中表达观点和抒发情感,从而扩充学生感性语言材料和表达方式的积累,驱动学生语言驾驭能力和写作能力更上一层楼。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经典诵读的开展策略
(一)开发课内外经典素材,拓展学生的经典诵读资源
落实经典诵读资源的开发和选择工作,是初中语文教学开展经典诵读的前提条件。从初中学生的语文基础和认知水平来说,学生能够诵读的经典作品选择空间非常大,以往教师只关注语文教材内的经典素材,鲜少引入优秀的课外经典作品,在一定程度上缩减了经典诵读资源。为此,在开展语文经典诵读过程中,教师应该全力开发课内外经典素材,立足教材古诗词和文言文篇目,抓好教材内经典诵读,同时为学生遴选课外经典名篇,使经典诵读资源更加丰富、鲜活,从而确保经典诵读开展质量,具体策略如下:
在开发语文课内外经典素材时,教师应该全面分析语文教材和学情,把初中阶段教材中的古诗词、文言文全部整理出来,编制成经典诵读篇目表,同时根据教材内的经典篇章主题和内容,为学生收集相关的课外经典作品,按照课时添加到经典诵读篇目表中,在语文教学中供学生诵读。如教材内的经典素材是一位名家的古诗词作品,教师在开发课外诵读资源时,就可以选用该作者的其他佳作,先引导学生诵读教材诗词,再鼓励学生诵读课外作品。待学生通过诵读初步了解课内外诗词的含义后,教师再设置问题,启发学生合作探讨名家的语言风格,比如是气势豪放的、清丽含蓄的、悲凉慷慨的、沉郁激愤的,等等。这样在课外经典素材的支持下,学生就能深入了解同一名家的古诗词创作风格,提高学生经典诵读和语言赏析能力。此外,教师还可以按照教材内经典作品的出处,向学生荐读相同出处的经典名篇,如学生在课堂上诵读《诗经》选文后,教师可以将《相鼠》《无衣》《子衿》等课外经典作品推荐给学生,发动学生课后自主诵读,把诵读过程录制成视频、音频上传到线上学习群,师生共同欣赏和品评,这样通过课内外经典素材的有效开发,学生就能接触到更多优质的经典篇章,逐步培养学生的经典诵读习惯[1]。
(二)创设多媒体诵读情境,点燃学生的经典诵读热情
现代媒体资源具备超越时空限制、生动直观等优势,适用于为学生营造立体的经典诵读气氛,为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开展经典诵读时,教师应该善于采集现代媒体资源,为学生创设多媒体诵读情境,启发学生情感和思维,引导学生勾勒出经典作品的大致场景,从而点燃学生的经典诵读热情,具体教学策略如下:
在创设多媒体诵读情境时,教师应该分析经典作品的主题、内容以及文字所描摹的场景,为学生甄选相应的多媒体素材,素材类型包括图片、声乐、视频等,做好素材选择后,教师还需要使用信息化软件工具,将多媒体素材编辑、加工为PPT、Flash等形式的微课件,用于在经典诵读中创设情境。如经典作品内容是描写某处名胜古迹的风光,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展示相关的摄影图片和视频,同时向学生发问:“同学们,看到这些景象大家的感想是什么呢?”学生立即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风景特点、交流观景感受,教师继续问:“古代诗人词家会在经典作品中抒发怎样的思想情感呢?下面我们就通过诵读探访古迹。”随后,教师组织学生正式开展经典诵读,学生诵读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把多媒体画面和经典语言联系起来,相互讨论作者描绘风景精到的用词,这样在多媒体情境的带动下,学生就获得良好的诵读体验。再如,若经典作品是表达作者思乡之情的,教师可以收集一些由古琴、古筝、笙箫演奏的古风音乐作品,在学生诵读之前播放,和着乐声向学生讲述作者的人生经历,包括作者为何离乡、离乡多少年、彼时的生活境遇等,加强学生对经典作品创作背景的了解。随后,教师引导学生静下心聆听音乐,结合作者的人生经历,体味作者思乡、思亲的情感,继而鼓励学生伴着乐声投入经典诵读,指导学生用低缓、深情的语调诵读出作者的思乡絮语,这样通过创设声乐形式的多媒体诵读情境,学生就能更好地融情融景,唤醒学生参与经典诵读的积极性[2]。
(三)渗透系统化诵读方法,强化学生的经典诵读能力
经典诵读和一般的朗读存在一定区别,强调字正腔圆和抑扬顿挫,目前部分学生在诵读中经常出现吐字不清、语调夸张等问题,影响学生诵读语感和能力的养成。经典诵读是有章可循的,教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开展经典诵读时,应该注重向学生渗透系统化的诵读方法,帮助学生把握经典诵读的技巧和规律,从而强化经典诵读质量和学生的自主诵读能力,具体教学策略如下:
在渗透系统化诵读方法时,教师应该根据具体的经典内容,向学生渗透诵读发音方法、停顿方法以及对押韵、平仄的把握方法等。首先,从经典诵读的发音方法来说,教师需要着重指导学生依字行腔、依义行调,如部分普通话不标准的学生在诵读时出现混淆鼻音和边音的情况,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示范诵读,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发音位置和口型,然后让学生自主练习,提醒学生读准字音,不要违背字音的原本特征,同时点拨学生联系字义把控语调的强弱和高低,如经典文字表达的情绪是慷慨激昂的,教师可以让学生适度提高语调,这样学生在经典诵读发音时就能做到字正腔圆。再者,从诵读停顿、对押韵、平仄的把握方法来说,教师可以结合具体的经典语句,指导学生先使用“/”给语句划分停顿,如七言绝句或律诗的停顿规则一般是二二二一和二二一二,然后让学生找出每句的韵字和平仄字,学生诵读时,教师提醒学生在划“/”处稍做停顿,读平声字声音拉长、语调低缓,读仄声字声音缩短、语调适量提升,读韵字时声音和语调都拉长,表现出悠长、绵延的语感,这样学生诵读经典时就能读出抑扬顿挫的节奏感和音韵感,从而使学生习得科学的经典诵读方法[3]。
(四)鼓励个性化诵读理解,深化学生的经典内涵感悟
语文教学中的经典诵读,追求引导学生对经典作品深味涵泳,学生不单单要做到读圣贤之言,还需要品圣贤之心。初中学生的认知理解能力存在差异性,对经典作品的品评也是千人千面的,教师在引导学生涵泳经典深意时,应该鼓励学生开展个性化诵读理解,组织学生交流表述内在观点,使学生的诵读体会得到互补,从而深化学生对经典作品的内涵感悟,具体教学策略如下:
在鼓励学生对经典作品进行个性化诵读理解时,教师应该营造开放的诵读探讨环境,采用问题导学等手段,启发学生自主、合作交流经典诵读的感想和观点。如学生诵读描写事物画面的经典语句后,教师适时提问引导学生理解:“同学们,口头诵读经典作品的语言文字后,你脑海中浮现出怎样的画面?请大家分小组合作探讨。”学生探讨期间,教师可以继续提问,启发学生把联想到的画面描述得更精细,這样通过集思广益的诵读理解,学生就能实现对经典作品寻言以明象。再者,在挖掘经典作品的思想主旨时,教师也可以通过设问启发学生理解,如经典作品中阐释什么道理?经典语言中蕴藏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设问后,教师继续让学生合作共议,并在此期间巡视、倾听,鼓励每名学生勇敢表述诵读观点,如学生之间的观点存在歧义,教师可以顺势引导学生辩论交流,让学生运用经典作品中的文字支持自己的观点,最后,教师将学生表述的观点汇总到一起,揭示经典作品的中心主旨,这样学生在经典诵读中就实现思辨和互动,从而达到品味雅言、感悟哲思的诵读教学目的[4]。
(五)开展诵读小练笔活动,培养学生的经典运用能力
前文笔者谈及,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开展经典诵读,强调学生在熟读后能感悟、运用、生巧和创新。因此,教师在优化语文经典诵读教学模式时,应当延展读写结合的思维,设计多样化的诵读小练笔活动,引导学生在写作中运用经典作品的语言、意象、思想、创作技法等,或者基于经典作品抒发自己的所思所感,使国学经典成为学生写作随取随用的宝库,从而培养学生的经典运用和写作能力,具体教学策略如下:
在开展经典诵读小练笔活动时,教师应该根据经典作品的主题和内容,设计仿写、扩写、读后感写作等形式的小练笔活动。拿扩写来说,经典篇章的语言文字大多隽永、精练,学生通过诵读了解作品的情节、形象、气氛后,教师就可以设计扩写任务,如学生诵读的经典作品是一首七言绝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原作内容扩写成300-400字的微作文。在学生扩写过程中,教师需要启发学生运用自己的语言材料,把经典篇章描绘的场景、画面生动地还原出来,提醒学生适度借鉴和模仿原作的写作手法,还可以鼓励学生发挥创意、想象思维,给扩写内容增添一些原文没有的细节,这样学生对经典作品就从诵读顺利迁移到写作运用,从而增强经典诵读教学质效[5]。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加强开展经典诵读,不但有助于促进学生弘扬和传承国学经典文化,也能显著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人文素养,还能强化学生的语言运用和写作能力。教师应该开发课内外经典素材,拓展学生的经典诵读资源,创设多媒体诵读情境,引领学生顺利步入诵读的意境和状态,同时渗透系统化诵读方法、鼓励学生发表诵读见解、开展诵读小练笔活动,增强学生对国学经典的诵读、感悟和写作运用能力,从而用雅言传承文明、用经典润育人生,实现初中语文经典诵读的高效开展目标。
参考文献:
[1] 孙媛媛,李昕昕.经典诵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价值与应用[J].中学语文,2022(24):9.
[2] 王开勋.浅议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开展国学经典诵读的有效策略[J].基础教育论坛,2022(7):65.
[3] 任晓玮.经典诵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传承与创新[J].课外语文,2021(34):59.
[4] 刘雅丽.核心素养下经典诵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新课程,2021(37):33.
[5] 黄婕.探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经典诵读活动的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1(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