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道德经》的英译研究探析

2023-05-30罗颖德

今古文创 2023年16期
关键词:道德经

罗颖德

【摘要】 老子所著的《道德经》是一部闻名中外的伟大巨著。我国对《道德经》英译本的研究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随着研究视角的多元化,研究成果日益增多。笔者从译本的分析与比较、核心概念翻译及基于某理论或视角的研究三个维度对国内学者的英译研究进行了探析,期盼为其他英译研究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道德经》;译本的分析与比较;核心概念翻译;基于某理论或视角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3)16-0109-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16.034

《道德经》成书于春秋战国时代,由中国伟大圣贤老子撰写,它虽然只有五千余字,却字字珠玑,富含深意,是道家思想的起源,也是中华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鸦片战争之后,英国的传教士和汉学家们开始将《道德经》翻译成英语介绍给西方世界。此后的一百多年,西方逐渐认可和重视老子的思想。

中国学者对《道德经》英语译本的研究起步较晚。20世纪80年代,我国英语学界开始对《道德经》的英文译文展开了探讨。从笔者搜集到的资料表明,中国第一篇专门研究《道德经》英译作品的论文是学者李贻荫于1988年在《外语教学》杂志上刊登的《评D·C·Lau英译〈道德经〉》。如今,对《道德经》的英译研究已经走向多元化的发展阶段。

笔者将从三个方面对国内学者的老学英译研究内容进行大致的分析:译本的分析与比较研究、核心概念翻译的研究及基于某理论或视角的研究。

一、译本的分析与比较研究

国内学者对译本的分析与比较研究主要包括单译本分析和两种或多种译本之间的比较分析研究。多数研究根据译本的翻译准确性进行比较,注重于分析和研究译者能否做到信、达、雅的翻译要求,从而对翻译的好坏作出判断。

(一)单译本分析

在对单译本的分析中,研究者通常会选择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某位西方汉学家或中国学者的译本为蓝本,将译文与《道德经》中的重要章节、核心理念进行比照,评论译文的得与失。

2020年,《成都大学学报》总第188期第02期上刊登了崔巍的文章:《大道至简,妙不可言——闵福德〈道德经〉英译本评析》[1]。崔巍对英国汉学家约翰·闵福德的英译本从译者治学生涯、底本选择、体例排编、译文述评等方面进行了描述性地梳理分析,认为该译本行文简约精妙,用词通俗易懂又表达了原文的意义,无论是修辞手法还是对音韵的把握都十分到位,即使译文有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但不妨碍整部译作的整体表达效果。

(二)两种或多种译本分析

两种或多种译本的分析则是选取两位或多位译者的译作与《道德经》原文进行比较和评析。对译者的选择,研究者通常会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学者和西方汉学家,通过比较中西学者的译作,探讨在中西方文化差异下,中外译者对中华文化典籍所蕴含哲学理念的理解差异,以及语言表达方式上的不同之处。

2016年,王毅在《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7卷第06期上撰文《译道有法,译无定法——〈道德经〉翻译差异及原因探析》[2]。论文以我国学者辜正坤与英国汉学家Authur Waley 的译本为范本,从词、句、篇三种层次上展开对比研究,探讨两个译本在语言结构、文化彰显及叙事方式等方面的差异。王毅认为两位译者的译作各有千秋:辜的译文既精练又准确,Waley的翻译达意而详尽。王毅把翻译的差异归结为两位译者的语言思维不同、社会文化差异和个人主观判断,并指出正是由于翻译过程中自身的多维化丰富了文本的含义,有益于《道德经》的广泛传播。

二、核心概念翻译的研究

一些富含老子哲学思想的核心字词及语句是许多老学英譯研究者的关注内容。其中被多数学者研究的文化负载词语是:“道”“德”及“无为”。

此外,《道德经》的第一章是整部著作的精华,很多研究者也对第一章的英语翻译进行了分析探讨。

(一)“道”的翻译研究

“道”在整部《道德经》中总共出现过73次,是老子哲学思想的核心概念。它大致包括了一个意思:一、世间万物的本元,是形而上的基本实体;二、万物产生、发展、运动、变迁的基本法则;三、人类社会的基本标准、准则。

《道德经》的内容都是围绕着“道”展开论述的;世间万物的产生、发展、存在、变化以及社会矛盾的产生和解决都离不开“道”。因此,对“道”的研究十分普遍。

2009年《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在第6期杂志上刊登了李雪叶的文章《分析〈道德经〉第一章中“道”的不同英译》[3]。文章阐述了“道”在老子思想中的重要性,对Way/way、Tao/Dao、God这3种常见的译法逐一进行了分析,指出了不同译法的可取之处和不妥的地方。

(二)“德”的翻译研究

“德”在老子看来是“道”的外在表现,遵道而行即为德。《道德经》一共有81章,前37章名为道经,后44章名为德经。

老子的道论和德论是密不可分的,老子将德分为上德与下德:“上德不德 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道德经·五十八章》)。

老子认为真正拥有上德德性的人明了道的内涵,行为举止自然而然遵道而行并不会主动、刻意地去表现自己的德行;而普通人不理解道,常把德性放在心上,处处刻意表现自己的德行,这种有目的、功利的德行与上德区别巨大,所以是下德。

上德即玄德还反映在和万物之间的关系中:“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为玄德。”(《道德经·五十一章》)这种生养、帮助、成就万物却不占据、依赖、主宰万物的行为是“无为”之德,完全合乎“道”的精神。

2015年,《译苑新谭》杂志第7辑刊登了肖红兵、孙芳的文章《亚瑟·韦利英译〈道德经〉之“德”》[4]。文章描述了韦利译本之前“德”字的译介历史;通过比照原文详细辨析了韦利对各章节中“德”字翻译的得与失;在探究韦利的翻译观时,肯定了韦利将《道德经》作为哲学文本而非宗教文本或文学文本的翻译类型划分,以及追求考察《道德经》成书年代文本意义的史实性翻译原则和强调回归文本原义的翻译态度。

(三)“无为”的翻译研究

“无为”是老子思想的核心内容之一。老子将“无为”分为道的“无为”与人的“无为”两种。道生化万物之后化为德在万物内部发挥作用,所以道的“为”是隐性的,看似无为实则无不为。人的“无为”不同于道的无形无相,是有意识、有目的作用于事物的行为。人对事物的行为基本可分为两种:一是顺应事物的本性及发展规律,因势利导、顺势而为;二是违背事物的本性及发展规律,强作妄为、任性而为。老子显然提倡第一种行为。因此,老子的“无为”并非是消极的无所作为,而是提倡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外部事物之上,顺应万物本性及发展规律而为。

学者章媛在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0卷第3期发表的论文《老子的“无为”概念求真——兼论翻译变异的原因》中认为老子的“无为”有三层含义:先有为后无为,似无为而实有为,无为而无不为[5]。文章节取《道德经》第二、三十七、四十八章中包含“无为”的三个句子,选用了包括Hans-Ueorg Moeller(穆勒)、H·G·Oswald(奥斯沃德)、Robert G·Henrics(韩禄伯)、James Legge(理雅各)等在内的12位西方汉学家的相应译文进行比读。通过对各译者的分析,章媛认为在翻译“无为”的选词造句上,译者大多选用Non-action、take no action、without doing等词,没有表达出“无为”的豐富内涵和真实涵义;而译者对“无为”内涵的阐述无论强调“无为”的“无目的”论、“无炫耀”论还是“无强迫”论等都只是触及“无为”的部分涵义,而非全部意义。章媛建议对“无为”的翻译可以借鉴“道”的音译,以保全该词丰富的哲学涵义。章媛认为造成翻译变异的主要因素,除语言、文化、思维习惯不同的客观条件,翻译作者的一些主观原因例如文化先结构、宗教思想、社会主导话语权等也是产生翻译变异的重要原因。

(四)《道德经》第一章的译文分析

《道德经》第一章描述了老子的宇宙观是老子大道思想立论的基石,对整部著作有着开宗明义、提纲挈领的重要作用。老子在这一章中概括了道的本质并将其上升到了本体论的高度,再教人们如何去“观”道,最后总结了道的玄妙。这个章节异常重要又深奥难解,因此对它的理解历来众说纷纭。

2010年,张娟在《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08卷第1期撰文《〈道德经〉首章中的以讹传讹:从“无”与“有”看译者的唯多数是从》[6]。论文将《道德经》难译的原因归为古今的思想、事物及语言差异,此外典籍中包含了大量的抽象概念,这些都增加了英译者对该典籍意旨的理解和正确表达。文章分析了《道德经》在翻译过程中产生以讹传讹现象的原因:典籍在传抄过程中被衍误或修改/历代注疏中产生错误。文章主要从《道德经》首章第二、三句针对“有”“无”的断句现象评判译者的唯多数是从现象,认为注释流传广的一些传世本的断句方式并不符合老子的本意,而英译者多以传世本的注疏为依据,是以讹传讹的主要因素之一。文章肯定了少数译者如戴闻达、安乐哲等对“有”“无”的断句法的理解及Non-being、Being的翻译方法,并建议译者在翻译时应选择最接近原著的版本作为源本,不能迷信盲从,唯多数是从。

三、以某理论或视角为基础的翻译研究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以巴斯内特和勒费弗尔为代表的翻译学家们不再将翻译的重心局限于语言学领域,开始将翻译进行“文化转向”——注重翻译过程中的文化研究。之后哲学、诠释学等理论资源被引入翻译研究领域,翻译领域的这些转变为老学的翻译提供了丰富的研究视角。许多研究者从多学科、多维度视角对《道德经》的英译进行探析,其中基于哲学、生态翻译学、阐释学的研究成果颇丰。

(一)基于比较哲学的译文研究

广义的比较哲学是研究哲学和其他学科的关系;狭义的比较哲学则是采用比较的方法研究不同文化体系或不同时代哲学的一门学科,我们所说的比较哲学一般指后者。该学科的创始人是德国的保尔·多伊森。21世纪以来运用比较哲学研究和翻译《道德经》比较知名的是美国学者安乐哲与郝大维。他们合译的英译本开启了哲学诠释《道德经》的全新阶段。

2015年,常青在《鞍山师范学院学报》第05期撰文《安乐哲、郝大维英译〈道德经〉的哲学释义与翻译》[7]。文章对道家宇宙观进行过程性解读,并对安氏译本中的关键术语英译进行哲学解读。文章重点探讨了安乐哲对待典籍翻译的观点,指出安乐哲对《道德经》的哲学理解与注评和其文本的翻译价值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是中国哲理类经典译著的重要范例。

(二)基于生态翻译学的译文研究

生态翻译学是继翻译研究从以语言学为重心向人文转化后的又一研究风潮。21世纪初我国知名翻译家胡庚申提出了生态翻译学的新概念。生态翻译学以生态的视角探究翻译问题,对翻译的实质、过程、标准和方法等方面从“选择”和“适应”的角度做出阐释。生态翻译学具有明显的多学科融合的特点,是新颖的翻译研究理论。

2018年6月,吉林大学的尹茜发表了硕士学位论文《生态翻译视角下〈道德经〉不同译本对比研究——以亚瑟·韦利和刘殿爵译本为例》[8]。论文运用生态翻译学理论,从语言、文化和交际三个维度对韦氏和刘氏译本进行分析、比较,以更好地理解两位译者对《道德经》的翻译过程。

(三)基于阐释学的译文研究

阐释学也叫解释学,是一种与认知、解释及应用相关的方法论,它注重忠实客观地阐述文章与作品的意图。阐释学的主要代表人物当代英国著名学者乔治·斯坦纳(George Steiner )认为,翻译的过程是对语言的产生和理解的过程,翻译是语言的属性之一,并提出了著名的阐释学翻译的四步骤:信任、侵入、吸收和补偿。

2020年,《海外英语》第02期刊登了赵昌汉、夏维的文章《阐释学视域下中国典籍英译过程——以〈道德经〉为例》[9]。两位研究者选用亚瑟·韦利的英译本,运用信任——入侵——吸收——补偿四个翻译步骤,将韦利译文中的详细句子与阐释学四步骤相结合,对韦氏译文展开分析,阐释中国典籍英译的过程。

四、结语

近年来,对《道德经》英译本的研究成果日益增多,学者的研究视野也越来越开阔,研究视角的多样化丰富了人们对老学英译的认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运用不同的翻译理论或文化视角对老学英译本进行多样化的研究分析。通过分析英语译本的不足之处或精彩部分,可以使读者更容易理解《道德经》的译本内容,也有利于译者们创作出更为精准的译本。

参考文献:

[1]崔巍.大道至简,妙不可言——闵福德 《道德经》英译本评析[J].成都大学学报,2020,188(02):89-95.

[2]王毅.译道有法,译无定法—— 《道德经》翻译差异及原因探析[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7(06):81-83.

[3]李雪叶.分析《道德经》第一章中“道”的不同英

译[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06):371-372.

[4]肖红兵,孙芳.亚瑟.韦利英译《道德经》之“德”[J].译苑新谭,2015,(07):208-214.

[5]章媛.老子的“无为”概念求真——兼论翻译变异的原因[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40(03):391-396.

[6]张娟.《道德经》首章中的以讹传讹:从“无”与“有”看译者的唯多数是从[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8(01):155-157.

[7]常青.安乐哲、郝大维英译《道德经》的哲学释义与翻译[J].鞍山师范学院学,2015,17(05):36-39.

[8]尹茜.生态翻译视角下《道德经》不同译本对比研究——以亚瑟·韦利和刘殿爵译本为例[D].吉林大学,2018.

[9]赵昌汉,夏维.阐释学视域下中国典籍英译过程——以《道德经》为例[J].海外英语,2020,(02):28-30.

作者简介:

羅颖德,女,广东丰顺人,上海城建职业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典籍翻译、英语教学研究。

猜你喜欢

道德经
What Does ChatGPT Say:The DAO from Algorithmic Intelligence to Linguistic Intelligence
康瑞功作品选
道德经
《道德经》的“中和”思想探究
浅谈《道德经》思想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渗透
敬业
关于《道德经》翻译多样性的几点思考
这些成语出自《道德经》
这些成语都出自《道德经》
《道德经》中的领导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