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减”政策下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2023-05-30王杨

学周刊 2023年14期
关键词:双减政策因材施教双减

王杨

摘 要:近些年,社会的持续发展让越来越多新颖的理念与教育思想涌现于教育领域,而双减政策的提出也旨在降低学生的课业负擔与学习压力,为学生营造健康舒适的外部成长条件。基于双减政策背景,教师不但要有针对性地缓解学生压力,提高整体的教学质量,还要探寻减负增效的有效思路。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不可再像过往那样依托大量习题将知识灌输给学生,而应引入技巧性更强的教学方法,持续深化学生对于知识的认知与理解,切实增强其学习能力,保证学生综合素养的全方位发展,有效提高数学教学水准。本文将从多维度探寻双减背景下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双减政策;因材施教;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3)14-0055-0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3.14.018

在新课改背景下,双减政策是创新性的新颖教育理念,其主要是指减轻学生所面临的课外负担与课业负担。双减政策是在缓解学习负担、学习压力的前提下强化整体学习效率的措施。传统教学理念主要是指教师依托题海战术鼓励学生参与长期的数学训练,提高数学成绩。若未能及时更新理念并创新教学手段,则无法达成减负增效目标。基于此,围绕双减背景下如何提高数学教学质量进行深入探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创新课堂教学模式

(一)融合思维培育与知识对比

课堂教学效益会对最终的教学质量产生直接影响。基于双减政策背景,教师可引领学生了解新旧知识间的联系与差异,找寻新知识的本质。同时,教师应结合冀教版教材发展学生思维,夯实学生基础,培育其学习习惯。比如,在针对低年段小学生开展“两位数加减法”知识点讲解时,教师应帮助其理解算术原理、基本算法,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使其了解基本的解决策略。在设置练习课程时,教师应引入对比训练,借助涂色游戏帮助学生了解两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而让学生对不同算式归纳、对比、观察,形成系统性的认知。之后,教师可依托于画一画、数一数,归纳课本练习题的解决方式,找寻问题的解决关键。

(二)结合实践活动与理论知识

基于双减背景,教师应做好课堂转向活动,实现对教育理念、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的全方面转型。为满足新时期的教学需求,教师不但要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各项培训活动,还要拓展数学课堂的边界。同时,教师应结合学生兴趣开展个性化的特长教育,合理引领学生参与数学训练,有意识地增强教学管理水准。教师还应保证教学实践与理论知识讲解的和谐统一,尤其需要将生活现实与知识点相联系。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教师可带领学生参与调查研究、社会实践活动,帮助其探寻生活实际问题的解决思路。比如,在引领学生认知“升与毫升”两个数学单位时,教师可创建真实的问题情境:同学们经常能够在生活中看到水杯、洗发水、饮料瓶的外包装上标注着刻度,那么大家是否了解不同容量之间的关系?之后,教师可鼓励学生进入超市找寻罐子、瓶子的容积,比如椰奶的外包装上显示245毫升、冰红茶的外包装上显示500毫升、矿泉水的包装上显示600毫升。上述实践活动有助于学生直观体会毫升与升间的联系,认知两个单位的概念,这不但有助于学生体会数学学习乐趣,还有助于切实达成双减政策目标,实现提质增效的教学效果。

二、调动学生兴趣

(一)明确教学目标

基于双减政策背景,教师应制定清晰的教学目标,有序地推动各项教学活动的开展。为达成减负增效目标,教师还应对教学目标进行创新,严格结合冀教版教材大纲,立足于学生的学习习惯、思维特征制订并优化教学计划,不断强化教学模式的针对性。当前,小学生大多正处在生理、心理发育的关键阶段,而个体的学习能力、性格特征均有不同,这也表明其对于数学的认知兴趣也有显著差异。为践行双减政策理念,教师应密切关注班级学生的情况,了解整体的教学进度以及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具体来说,在围绕冀教版教材进行讲解时,教师应结合实际情况为学生制定较为清晰、准确的教学目标,把握好学生处于不同阶段的独特学习心理,密切注意学生的关注点。相应地,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知识内容优化课后复习、课前预习、课中练习等不同阶段的教学指导,保证学生始终对学科拥有浓郁的兴趣。

(二)灵活处理教学问题

传统数学教学相对单调,极易影响学生对于整体课程的兴趣度。为达成减负增效的目标,教师应结合冀教版教材大纲引入多元化的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教师可依托于小组合作模式对原有的教学体系进行创新,灵活找寻解决数学问题的办法。具体可从以下几点入手:第一,教师可结合班内学生成绩、认知能力以及数学思维将班内学生划分为多个小组,确保每个小组拥有3—4名成员。通过引入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教师可围绕既定的教学目标推动学生共同进步。第二,教师可布置具体的教学任务,分别由各组组长领导学习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展现个人观点,找寻论据,验证问题。在上述活动中,教师还应积极巡视,及时给予学生指点。对于小组合作学习所暴露出的问题,教师应及时引导,利用评价总结环节着重讲解知识难点,解答学生的困惑。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可有效处理学生在学习进程中所面临的困惑与问题。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应选取恰当、适宜的学习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保证各项活动的有序开展。简而言之,引入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根本目标在于对既有的教学模式进行创新与优化,持续丰富课堂模式,保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

三、优化教学方法

(一)发挥多媒体教学优势

基于双减政策背景,教师应革新教学辅助工具、教学方式的挑选方法,而不同类型教学辅助工具的持续涌现也为应用多媒体技术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革新传统的授课方式有助于进一步增强整体的教学效率。鉴于此,教师应结合冀教版教材大纲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展教学活动,帮助学生直观地认知数学知识,营造舒适的学习氛围。例如,在讲解几何知识点的过程中,传统教学方式很难清楚地阐述图形的基本规律与各种变化,而依托多媒体技术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因此,教师应善于利用高质量、高效率的教学用具持续完善课堂教学模式。比如,在围绕冀教版教材“三角形面积”知识点进行解析时,教师可先依托动态画面引入知识点,让学生猜测哪些因素关系到三角形面积。之后,教师可运用课件展现学生脑海中的不同猜想,并一一给予验证。部分学生认为三角形边长与面积相关,这时教师可演示动画视频,引领学生观察,鼓励其了解数据变化。基于双减政策背景,上述方式既有助于吸引学生的关注,还可增强其观察能力,达到减负增效的目标。

(二)渗透多元教学思想

在基础教育阶段,小学是学生重要的学习启蒙阶段,而数学思想对于學生数学素养的培养极其重要。一旦学生的思维得到有效拓展,他们就将拥有愈发开阔的分析角度与数学视野,可依托于创新思维思考问题,这既有助于发散思维,还可强化其综合素养。在创建数学课堂时,教师还应尝试讲解部分代表性较强的数学方法、数学思想,如数形结合思想。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数形结合思想的本质在于转变抽象化的数据,将其变为形象、具体的图形,这也有助于学生理解题目。在课程教学进程中,教师可尝试结合图形开展教学活动。比如,当讲解墙面粉刷问题时,教师可尝试借助图形帮助学生理解需要粉刷哪些部分。之后,教师可引领学生对图形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使其了解上述两类图形的共同点、不同点。结合图形讲解数学思想也有助于引领学生直指问题的本质。基于双减政策背景,上述方式既有助于学生感知数学知识的趣味性、生动性,又有助于学生深刻认知数形结合思想的实践应用价值,有效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

四、践行因材施教理念并创建分层次作业

(一)结合作业样例,设计分层次作业

为达成减负增效目标,教师应充分利用好课后练习活动。在设置单元作业时,教师应严格践行因材施教理念,对班内层次不同的学生设置要求不同、难度不同、内容不同的作业,兼顾教学进度。双减政策并不单单是指减少作业量、降低课业难度,更不能采取一刀切的模式,应遵循全面发展的理念,设定符合学生兴趣、适合学生的课后作业,使其在作业完成进程中实现各种能力的提升,获取成就感、满足感。为增强作业设计的合理性、科学性,教师可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持续探究。鉴于此,教师可从题目来源、设计意图、作业内容、作业类型多个角度设置作业,将作业划分为基础类作业、拓展类作业。基础类作业主要是指必做作业,而拓展类作业主要为选做作业。结合教学进度,教师可由学生自主选择,借助于两种作业不断地提高整体教学效率。

(二)引入变型题目,增强作业趣味性

基于双减政策背景,教师在设计分层次作业时还应创新题目类型,不断强化作业的吸引力。教师应分析学情并结合实际情况划分作业的布置层次,有针对性地设计个性化作业、弹性作业,通过精心设计实践类、探究类作业强化数学作业的综合性。同时,教师还应有意识地杜绝无效训练、机械化训练,避免设置惩罚性、重复性作业。小学数学教研团队还应积极组织教学研讨活动,围绕冀教版教材创建特定的情景类作业,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尝试引入探究类作业,重点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培养;依托于开放作业,使学生灵活地处理实际问题,增强问题解决思路的创造性与全面性;依托阶梯类作业,慢慢提高整体的教学效率,帮助班内不同类型的学生适应好课后作业,更好地完成减负增效的目标。例如,在围绕几何类习题进行解析时,教师应注重创新与研究,引入变型类作业,既要保持本质题目要素,也要适当转化题目中的条件、形式与内容,鼓励学生在做题的同时强化个人思维。此外,教师还可引入历史故事、探索题,逐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整体教学效率,以增强课后作业的促进作用。

五、努力增强家校共育效果

(一)提高家长的教学认知

双减政策引发了管理方式与教学理念的更新。校方应创建合作共同体,共同创建合作关系,以应对双减政策所带来的各项挑战。立足于家校共育背景,校方可依托于钉钉群、微信群、在线家长会等多种途径向学生家长传递科学、正确、系统的人才观、成长观以及教育观念,帮助家长选取更为准确、合理的教育方法与教学方式。当前,小学数学并设有较大难度,而多数家长的困惑在于无法找到合适的教导方法,特别是对于低年段学生,很难保证课后辅导与学习陪伴的效果。那么,教师可依托于教研组的研究探讨,帮助家长总结多种讲述方法,直接将相关方法针对性地传输给家长,以强化其教育水准,不断提高家校合作的效果。在学习陪伴中,家长应先明白不可生搬硬套,比如要思考为何加法存在交换律而减法没有交换律,数学规则的背后蕴含着何种逻辑性,这样慢慢培育学生自行产生对数学的深刻认识。理清楚上述思路可让学生扎实掌握相关知识点,有效处理各类问题。一旦增强家校合作效果,则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充分利用好课后辅导时间,践行双减政策理念,完成减负增效的目标。

(二)多引领学生做典型题

在新形势下,数学习题并非毫无用处。双减政策也并非指完全不做习题,而是指教师应充分利用好数学习题。一旦小学生能够初步建立数学知识体系,教师就可利用数学习题增强其数学知识的实践与应用能力。值得注意的是,家长与教师均要引导学生多做典型题,不可重复做无意义的习题。同时,家长可利用课后时间陪伴孩子,共同思考可否存在其他的解决方式,如果改变题目中的条件应如何解答,积极思考此类题目是否存在不同的解决方法与思考角度。家长还可站在出题者的角度引领孩子共同思考上述习题的核心目标,依托持续性的思考与努力强化孩子的数学素养,以达成减负增效的目标。在新形势下,数学学习的核心目标在于综合素养的提升,使学生具备数学思维,解决实际问题。在此基础上,家长还应引领孩子共同思考日常生活所蕴藏的数学问题,例如交通信号灯如何变化、如何计算最优的出租车计价方式、如何有效搭配使用优惠券等等。运用数学思维对上述问题进行归纳计算即可轻松地得到最优答案。鉴于此,针对日常生活中的数学实践案例,学生与家长可共同探讨,以找寻问题解决方法。对于部分难度较大的生活问题,家长应积极地与教师沟通,以强化家校共育的质量与效率。

六、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双减政策背景,小学数学教师可深刻领会上级政策内涵,通过创新课堂教学模式,践行因材施教理念并创建分层次作业,努力增强家校共育效果,有助于持续提高数学教学质量,达成减负增效目标,更好地践行双减政策内涵。

参考文献:

[1] 张炳意.基于课程标准的小学数学课程教学与评价研究[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21.

[2] 王伟.聚焦“双减”,提质增效——小学数学单元作业设计策略探索[C]//2021教育科学网络研讨会论文集(四).2021.

[3] 孙其源,王军有,孔亚丽.小学课后延时服务的实施及改进策略——以兰州实验小学为例[J].甘肃教育,2021(18).

[4] 刘晓星,林欣潼.“游戏”替考试 好玩又提质[N].广州日报,2021-9-22.

猜你喜欢

双减政策因材施教双减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小学作文如何实施“因材施教”的策略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从《论语》看因材施教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中高职衔接的关键在于因材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