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在高中《旅游地理》模块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2023-05-30张露露杜晓亭
张露露 杜晓亭
“未来的地理教育更加强调新技术的应用”,作为传承地理科学知识的地理教学领域,更应把握大数据时代的机遇,从当前旅游地理模块实施现状来看,亟待寻找新的突破口改善当前局面。笔者认为,大数据支撑下的海量数据资源颇丰,应利用数据平台引导学生主动设计旅游活动,对旅游资源进行综合评价,锻炼学生空间认知、区域综合分析、比较和综合思维能力,掌握基本旅游技能,优化旅游体验,以适应自身旅游需要。充分挖掘出饱含“生命活力”、具有时代特征的素材来充实教学素材库,日益成为旅游地理教学的突破口。
一、当前《旅游地理》模块教学现状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高中地理课程共包含9个选修模块,不同选修模块涉及地理学理论、应用、技术各层面,分别侧重自然、人文、技术与实践不同领域,这9个模块同属平行关系[1],它们相互依存,彼此联系,共同促成学生地理素养的养成。旅游地理作为其中模块之一,具有较高的实践价值和现实意义,成为各地常选模块之一。但在实施过程中却存在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①高考指挥棒作用明显,“以考定教”现象较为突出。从近几年高考试题中可看出,旅游地理模块主要考查旅游资源的类型与分布、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旅游规划与活动设计及旅游与区域发展四个方面[2-3]。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主要围绕以上高考内容进行讲解,将授课内容高度压缩。②教学方法较为单一。教师就教材讲教材,主要通过划重点和学生高密度做题的机械训练方式,使学生被动接受相关知识,导致学生学习兴趣弱化。③教材内容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例如,人教版“旅游的发展及现代旅游的特点”一节中“图1.1——国际旅游人数及收入的增长和图1.5——香港繁华的商铺”,所选时间区间较早不能展示出当前该地繁华程度,不具有实时性。而且,部分教材内容与当前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实际存在一定偏差,不利于学生了解当前旅游业的实时情况,把握旅游地理发展前沿动态。
二、大数据的内涵与功能
大数据因其在教育界的应用,逐渐成为了当前教育界的热词。关于大数据的具体定义并无统一说法,Mayer Schonberger等曾经在《Big Data:A Revolution That Will Transform How We Live, Work, and Think》中给出了大数据的价值 (Value) 定义,Marr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大数据的“5V”特征, 即:Volume (大量)、Velocity (更新快)、Variety (多样)、Value (价值)、Veracity (真实性) [4-5]。国内大部分学者认为大数据本质上就是时空大数据,约有80%左右的大数据都具有时空特征。时空大数据的特点除具有大数据本身“5V”特征外,自身也具有位置特征、时间特征、属性特征、尺度特征、多元异构特征、多维动态可视化特征[6]。
时空大数据按照感知对象主要分为两类:一类为感知地理环境的时空大数据(夜光遥感数据及气象数据等),另一类则为感知人类社会活动的时空大数据(移动轨迹数据、微博签到数据、手机信令数据等)[7]。这些大数据应用领域广泛,日益成为分析地理事象时空分布规律、属性特征的重要手段,涉及交通运输、气象研究、社交网络应用、地质灾害监测与预防及旅游等多个方面[8],与地理教材资源、学生认知规律、教师教学手段的搭载均有一定的适配性。
三、《旅游地理》教学中大数据的运用策略
1.利用特色数据平台,培养旅游活动设计能力
大数据平台纷繁复杂,具有较强的指向性和普适性,例如指数类、环境类、地图类等大数据平台[9],可为不同模块的地理教学提供丰富的数据资源。旅游大数据指旅游者利用网络在智能移动终端进行预订旅游产品、撰写游记点评、相互交流等活动中产生的海量的非结构性、碎片化数据[10]。旅游特色数据平台是指基于旅游大数据支撑下的平台,具体包括:旅游大数据应用平台、旅游资讯网信息平台、旅游资讯App、旅游自媒体管理平台等,此类平台数据资源颇丰、使用方便、可操作性高,为教师带来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思路。
2017版普通高中地理课标要求学生在学习“旅游地理”后,能够“结合实例,设计旅游出行的时间、线路以及景区内部线路”,具体可分析为:学生能够依据自身愿景,多渠道收集信息,通过对各式各样旅游地、旅游线路、旅游方式的比较,确定最终的旅游目的地,设计合适的出游线路,进行科学的旅游决策。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可结合课标要求,向学生提供特色数据平台,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提高旅游活动设计能力。
例如,运用大数据平台培养学生旅游活动设计能力的教学设计思路如下。
首先,教师向学生提供收集旅游地信息的渠道,引导学生选择出游时间与方式。引导学生打开途牛网、携程网等平台,对开封的行、食、住、游、娱、购六大要素信息进行收集、比对、分析,选出最佳出行时间、最佳出行方式;在选择酒店时,可引导学生打开”美团App”,就近筛选旅游目的地所在区域酒店,通过设置不同的等级和星级,一键查找与旅游行程相符的酒店,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其次,引导学生设计合适的景区内的出游线路,进行科学的旅游决策。在教学过程中,可采用问题式教学方法,提出问题:某旅游者将于10月21号前往开封参观第37届菊花文化节,请您依据腾讯位置大数据平台的“区域热力图”为其规划设计旅游线路。具体操作流程如图1所示:首先学生头脑中要有初步的区域认知,对开封进行定位,了解开封位于河南省,选择旅游时间及时间粒度,观察当天不同时间段景点、周围路段的人口密度实时情况,通过人流量的实时播放动图,可观测到上午9点至11点人数较多,11点左右人流量达到最大,通过实时信息,及时规避拥堵地点、调整游览路线。其次,景区内的旅游路线设计可依据该平台的实时热力卫星图,直接观察景区内部旅游线路,且可清晰观察到景区内翰林宫、轩辕黄帝雕像、碑壇、仰圣山等景点人流量相对较大、热度高,可提前将这些景点纳入计划路线中,在实际游览过程中有重点地进行观光游览。此外,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街景按钮,对景区内热点景点及附近道路进行定位,如对碑坛及东南方向道路进行定位查看,感知景点及周围道路全貌,了解景区内部状况,达到既“不走回头路”,又能用最少的旅游时间游览更多的旅游景点的效果。
最后,经过学生的一系列操作,教师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总结,并让学生在课后用此方法为自己或者朋友、父母设计一个旅游活动方案,延续学生的设计热情,加深对本节课的认识。
2.巧用流行数据平台,提高学生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能力
流行数据平台指在青少年群体中使用率高、传送度大、实时性强的数据平台。流行于青少年群体的数据平台有很多,诸如微博、百度贴吧、微信等App就是常见的流行数据平台形式,易于学生利用碎片时间主动搜集形式多样的学习素材。对于旅游地理教学来说,流行数据平台较适用于“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这一节学习中,本文以微博为例,具体探讨如何利用微博,实时了解某一旅游资源情况,获取繁多信息资源,对其开发条件进行综合评价。
课标要求学生能够“结合实例,评价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即让学生通过对旅游资源本身和旅游资源所处的环境及相关方面进行评价,以确定旅游资源可开发性,制定开发措施。通过具体分析可知,该节课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通过实例,了解到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的基本内容包括:旅游资源的资源价值(美学价值、科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经济价值)、地理位置与交通、客源市场、基础设施。二是要求学生能够评价一个实例,并在评价过程中能够根据开发条件的优劣情况,提出合理的建议。
例如,首先,引导学生通过微博App,收集旅游资源开发条件情况素材,具体操作如下:引导学生用Web或手机客户端打开微博,点开搜索框,输入“洛阳、龙门石窟”关键词,即可看到不受时空限制,侧面反映该旅游目的地开发条件的各类时空信息(包含图片、文字、视频等),这些信息涵盖不同地区、不同年龄段人群对该地旅游资源各方面开发条件的综合、实时及热门评价。在素材搜集过程中,学生能感受图片素材本身展示的“山清水秀霞满天,石窟造像展祥颜”的美学价值,文字素材中透露出的科学和历史文化价值及视频素材中巨大人流量彰显的经济价值。通过关键词的更换,换至“龙门石窟 地理位置与交通”“龙门石窟 基础设施”“龙门石窟 客源市场”,即可了解除资源价值外其他三方面开发条件信息,此外还可以通过互动式问答,向大家提问,在线咨询讨论相关开发条件,与具有亲身体验的游客、景区管理者等不同群体进行实时交流。其次,收集素材后,教师应向学生提供依据教材活动部分制作的评价细目表,告知学生等级评定标准,引导学生完成等级评定。最后,要求学生依据评价细目表的内容绘制思维导图,配以所搜集的数据信息,完善对等级情况的解释说明,培养学生对素材的归纳和整理能力,促进知识结构的完整性。
四、思考与展望
大数据背景下应注重对学生关键旅游素养的培养,充分引入大数据平台,获取数据资源信息,改善传统旅游地理教学实施现状。本文所提及的大数据平台并不完善,所提出的策略也并不能涵盖所有内容。如何对大数据进行系统挖掘、使用,促进其与包括旅游地理在内的不同模块地理教学相结合是研究者和教育一线工作者今后应该共同关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 (2017年版)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8.
[2] 王传兵,赵守拙.当前高中地理选修课程实施现状分析及改进策略[J].课程·教材·教法,2009,29(1):63-67.
[3] 任明冈,唐中学,王剑.全国新课标Ⅰ卷五年高考中有关“旅游地理”试题的分析及复习建议[J].地理教学,2017(7):58-61,37.
[4] Mayer-Schonberger V, Cukier K.Big Data:A Revolution That Will Transform How We Live, Work, and Think.London:John Murray, 2013.
[5] Marr B.Big Data:Using SMART Big Data, Analytics and Metrics to Make Better Decisions and Improve Performance. Chichester, UK:John Wiley&Sons, 2015.
[6] 王家耀,武芳,郭建忠,等.时空大数据面临的挑战与机遇[J].测绘科学,2017,42(7):1-7.
[7] 关雪峰,曾宇媚.时空大数据背景下并行数据处理分析挖掘的进展及趋势[J].地理科学进展,2018,37(10):1314-1327.
[8] 吉根林,赵斌.面向大数据的时空数据挖掘综述[J].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7(1):1-7.
[9] 任武军,李新.基于互聯网大数据的旅游需求分析——以北京怀柔为例[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8,38(2):437-443.
[10] 马蓓蓓,张晓倩,李海玲.中学地理教学中常用的大数据资源平台[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上半月),2019(6):1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