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学有效性的提升策略探究
2023-05-30马宁
马宁
摘 要:初中物理是学生进入物理知识宝库的入门和启蒙,不仅能培养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还能训练学生观察事物、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新课程改革以来,物理教学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为了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应该不断地发现问题,并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物理;有效教学;教学方法;分层教学;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3)15-0082-0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3.15.027
当前,初中物理教学中存在很多问题,比如物理教学方法单一,课堂气氛沉闷,实验课教学匮乏,影响学生积极性,过度拘泥于课本教材,忽略物理知识应用,学生学习两极分化……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率。以下简要阐述这几个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探索解决策略,以期更好地提升初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性。
一、初中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物理教学方法单一,课堂气氛沉闷
在当前的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学方法一般是传授法,即教师讲授学生听讲,不免会出现“满堂灌”和“填鸭式”的弊端。这样的教学虽然在知识的传授数量上是达标的,但质量上却并不高,师生互动少,学生的主体性得不到发挥,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率无法提高。
(二)实验课教学匮乏,影响学生积极性
提升学生的科学实践能力,是初中物理学科教学的重要目标。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举措就是加强物理课的实验教学,帮助学生联系实践深入理解各类物理现象。在教学实践当中,物理实验教学未能得到有效的开展,教师未能带领学生完成必需的物理实验。原因可能是由于客观实验条件有限,也可能是由于教师观念落后,未能意识到物理实验对于提升学生物理学科能力的重要性。不论是怎样的原因,物理实验不能有效开展,势必会影响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从而无法提高初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性。
(三)过度拘泥于课本教材,忽略物理知识应用
当前的初中物理教学存在一个现象,即教师和学生都把对于物理知识的学习寄托在教材上,忽略了应用和实践能力。作为知识载体,课本教材固然非常重要,但并不能因此把其作为教学的核心内容。实践教学中,教师过于拘泥教材上的理论知识,只会让学生死记硬背,就背离了物理学科的根本特征。离开了实践应用,学生即便能将课本上的物理知识倒背如流,也只是脱离实际的纸上谈兵。同时,这种教学方式还会造成严重的问题,那就是学生对于物理的兴趣会越来越淡漠,对科学探究和创新也会失去兴趣,物理教学效果又能好到哪里去?
(四)学生学习两极分化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虽然学生接触物理的时间并不长,但是由于学生个人对于物理的兴趣爱好、对于知识的接受程度、对于物理学习的态度等不同,所以学生之间物理学习的基础和水平存在差距。有的学生接受度较快,物理学习基础扎实; 有的学生接受起来相对较慢,或者因对于物理缺乏兴趣而造成物理学习的困境。针对两极分化的情况,沿用传统的统一的教学方式已经不合适。
二、初中物理教学有效性的提升策略
为解决以上几点问题,应该丰富教学手段,活化课堂氛围,强化物理实验,让学生自己动手,引导学生将物理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当中,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学生学情进行分层教学。
(一)丰富教学手段,活化课堂氛围
1.以问题式教学提高学生认知水平。学问,其实就是学会问问题。要解答问题,才会产生对于知识的探究。可以说,问题是知识产生的根源。初中物理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学会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思考解决的办法。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学,而后在课堂讨论中,让学生探讨并形成自己的结论和观点。例如,教学“牛顿定律、动量及动量守恒定理”知识点,教师可让学生通过对教材的自主学习,尝试提出这样几个问题:“动量守恒定律是什么?其成立条件有哪些?动量是否始终守恒?”然后让学生分小组探讨问题,接下来向学生提出深入思考的问题:“实际生活当中的现象与课本上的理论是否有矛盾?”“产生这些矛盾的原因是什么?”学生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提高后,不但能在讨论中学会分析问题、总结观点,还能提高认知水平。教师在教学当中还可以适当引入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最新科技,开阔学生视野,深化物理知识。
2.在课堂讨论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讨论法就是教师组织和指导学生,或者师生互相探讨、分析,最终得出结论。在课堂上使用讨论法可以有效锻炼学生的各项能力,学生在对教师布置的问题进行讨论时,可以树立信心,锻炼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学会取长补短,并勇敢提出自我观点,敢于质疑,学会分析、归纳和总结。课堂讨论法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养成积极、主动的学习习惯。教学实践当中,每一项改革和创新都要以实际效果为试金石。教师必须首先完善自我,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 其次要在教学实践当中总结经验,才能准确地运用各类方法,更好地调动学生积极性,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3.充分运用情境创设激发学生兴趣。学生学习物理多是在课堂,因此课堂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物理学习的积极性及物理实践的能力。教师可以从教学需要出发,结合学生的兴趣,适当地在课堂中引入情境创设,给予学生充分的吸引力,让学生能够在饶有趣味的环境当中探索和学习物理。这样的课堂环境是生动的、轻松的、高效的,是学生学习物理时,观察、分析和总结的绝佳所在。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创设游戏情境、多媒体情境、生活化情境等,点燃学生物理学习的激情。
4.以多媒体教学调动学生感官。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当下教育教学的常态,因为多媒体具有声像图文并茂的特点,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還能够为教师提供最大化的教学素材,丰富课堂教学。为此,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比如可以制作微视频,为学生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提供良好的载体;可以利用一些优质的公开课网站(如网易公开课、可汗学院等)精选一些物理教学方面的视频,辅助课堂教学,最大化地利用资源共享,提升教学有效性。
(二)强化物理实验,让学生自己动手
物理学是一门实践学科,它的理论来源于现实,最终也是为现实服务。脱离了现实的物理教学是无根之水。作为物理学的基础,观察和实验必不可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再生动的理论讲述,也不如让学生亲自动手、观察印象深刻。因此,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必须针对知识点选取合适的实验,这会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强化学生对于物理知识里各类定理的应用和理解,也让他们通过自我的积极参与,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要让学生了解实验的全部过程,包括目的、方法、原理等,教师首先要做好演示实验,而后让学生进行分组实验,还可以做课外实验辅助。实验过程中,教师要在改进实验方法、提高实验精度上给予学生充分的指導。
例如,对于“浮力”这一知识点,学生通常会认为物体的质量、密度、体积和物体的浮力密切相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实验让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浮力”。具体实验如下:取两杯水,一杯为清水,一杯为一定比重的盐水,分别放入一个鸡蛋。学生很快就会发现,清水中的鸡蛋沉入了水底,而盐水中的鸡蛋浮在水面。教师可引导学生根据观察进行分析,得出结论:“浮力除了跟物体本身的体积、质量相关之外,还受制于其他的因素。”接下来,教师就可以对学生进行相应的理论知识教学。
(三)引导学生将物理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当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的具体应用能力,通过启发、鼓励等各种方式,让学生分析、解释生活中的各种物理现象,提升学生的归纳总结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要让学生充分理解到,物理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实践,要时刻注意物理学的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的探索欲。例如,在杠杆原理的教学当中,可引入日常生活中的杆秤等生活用品,让学生发现物理越学越有乐趣,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四)根据学生学情进行分层教学
因为学生在物理学习中的学情不同,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展开教学,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分层,并且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评价方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
1.针对学生学情展开合理分层。学生的学习情况不同,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学生开展合理的分层。这里所说的“具体情况”并不单单指学生的物理学习成绩,而是学生在物理教学中的综合表现。比如,学生的课堂表现、物理成绩、物理学习积极性、物理实验的动手操作能力,等等。要在综合考虑的基础上,划分学生的层次。具体来说,可以将学生划分为A、B、C三个层次的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教学设计。
需要注意的是,学生的分层是基于学生现阶段物理课堂的综合表现来划分的。学生的学习状态是动态的,有的学生被划分在C层,但是经过不断学习和努力,无论是成绩还是学习积极性,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教师就要及时为其调整所在层次。为此,教师在分层教学的时候要多观察学生、考查学生,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及时进行调整,这样能够使学生形成“争先恐后”的学习意识。
2.针对学生不同的学习情况进行教学目标的分层。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会根据教学大纲进行教学目标的制订,这是总体的方向,但是并不适用于所有的学生。教师应该根据大纲内容,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教学目标的分层。要考虑到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基础和接受能力,为其制订不同的学习目标。例如,在进行重力知识教学时,教师制订教学目标时要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差异,为A层次学生制订较高要求的教学目标:在对影响重力的因素和其相互关系有所了解后,将不同质量、不同位置的物体的重力大小判断出来;为B层次学生制订一般要求的教学目标:通过各种相关的实验,将影响物体重力的因素及其相互关系总结归纳出来;对于C层次学生,教师制订的教学目标要简洁且容易实现,可以只要求学生对重力产生的原因、重力的施力物和重力的方向有所了解,明白重心即重力的作用点。如此,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了不同的目标,所有层次的学生都能够“跳一跳摘到桃子”。
3.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教学内容的分层。在分层教学中,课堂教学的分层次是最为核心的内容,也是最为困难的环节。因为课堂时间有限,学生人数较多,学习状况不同,要分层次展开教学就要顾及所有学生的情况。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要强化目标意识,做到课前公布各层次的学习目标,课后检查是否达标; 另一方面要把握课堂提问的策略,让每类学生都有输出信息的机会。一般在讲授知识时提问B层次的学生,利用他们在认识上的不完善,展开问题并进行研究; 在突破重、难点时,发挥A层学生的作用,启发全体学生深刻理解。这样能够较好地解决教材的统一性和学生个性差异的矛盾,使学生各有所得。
4.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评价的分层。在传统的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标准是一致的,并没有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来为评价分层,这会导致学困生总是达不到要求,甚至产生懈怠、“破罐子破摔”的心理。为此,教师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不同层次的评价。具体需要做到两个方面。其一,改进单一的终点评价模式,将学生的平时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实验操作、月考等按一定比例加入评价体系中。其二,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标准。针对A层次学生,教师可以关注物理知识的拓展情况,提高评价标准,促使他们不断完成对自己的超越;针对B层次学生,可以采取普通的评价标准,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和可以提升的地方;针对C层次学生,教师要适当地放宽评价标准,多关注他们的进步,多对他们进行鼓励和表扬。
综上所述,初中物理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率的提升。为此,文章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探究,结合教师教学中的相关经验,谈了初中物理教学有效性的提升策略。初中学生接触物理的时间比较短,物理的课时安排也比较少,教学任务重,因此必须要充分认识到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加以解决,通过多方面的努力来提高物理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不仅能收获一定的物理知识,提高物理学习积极性,还能够获得综合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沙芳.乐学出真知,多措促有效——浅论如何提高初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性[J].文理导航(中旬),2021(11).
[2] 朱菊庆.浅析在核心素养背景下提升初中物理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2021(7).
[3] 李多.初中物理教学培养学生有效性学习策略[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1(8).
[4] 陈龙.浅析在核心素养背景下提升初中物理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0(11).
[5] 吕锡俭.以生活化教学模式提高初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性[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0(14).
[6] 丁长岭.物理小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及其有效性探讨[J].学园,2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