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背景下中职会计专业书证融通的路径探索
2023-05-30王彩霞
王彩霞
摘 要:在新时代财务变革与转型的背景下,我国的职业教育改革也在持续进行,1+?菖证书制度就是在这一背景下被提出与应用在中职教学中的。文章立足于1+?菖背景,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师素养等多个角度提出了书证融通的实现路径,以实现书证在教学内容、标准以及考核体系方面的全面、深入融合。
关键词:中职;会计专业;书证融通;1+×制度;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1673-9132(2023)15-0036-0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3.15.012
社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给中职会计专业教学提出了更加紧迫的改革要求,1+?菖制度在中职会计专业教学中的应用,将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相结合,解决了传统会计专业教学中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培养出的人才不仅具有丰富扎实的理论基础,还具有较高的职业技能,能很好地适应未来工作岗位特点,增强了在就业市场中的综合竞争力。在这一背景下,中职会计专业必须认识到书证融通是职业教育未来的发展趋势,必须密切关注会计行业的发展趋势,强化巩固1+?菖制度的执行效果,加快书证融通速度,实现学生的职业发展。
一、1+?菖证书制度概述
1+?菖中的“1”代表学历证书,是由国家教育部门对学生的文化知识进行考核,而“?菖”代表的则是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主要是相关行业的专业结构对学生的职业技能进行考核,因此1+?菖就是将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相结合的一种制度。在1+?菖制度应用于中职会计专业之前,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是互相分离的,造成了学生拥有丰富的专业基础知识,却仍不能满足这一岗位要求的情况,而1+?菖制度应用后,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结合,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与职业技能都有了保证,实现了人才培养目标与方案的调整,为社会输入了更多高质量人才。同时,1+?菖制度中的1与?菖在职业教育过程中并不是完全同步的。1作为专业文化知识是学生职业技能提升的基础,而X则是1的补充、强化与拓展,书证融通既是1+?菖制度的精髓,也是1+?菖制度在中职会计专业教学中应用的必然趋势,不仅有利于推进产教融合的发展,还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了教学灵活性与开放性的提高。但是就1+?菖制度的应用现状来看,课程体系不够完善、教材内容不够新颖、师资力量不够雄厚等问题依然比较严峻,必须加快书证融通路径的探索。
二、1+?菖背景下中职会计专业书证融通的路径
(一)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1+?菖制度是为了适应社会不断变化的人才需求而产生与应用的,因此市场产生的人才需求就是1+?菖制度的应用依据,鉴于此,其在中职会计专业教学的具体应用也要以市场的人才需求为指引,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科学制定。
明确人才培养目标,首先要做好市场调查工作。人才的培养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分析人才需求是确定人才培养目标的第一步,通过市场调查工作的进行,了解各个领域企业的用人需求,并时刻关注用人需求的变化,进而保证人才培养目标的方向,提高人才培养目标的科学性。其次,要将1+?菖制度贯穿在书证融通的全过程,在学历证书的基础上通过会计专业技术技能教育,帮助学生获取相应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一方面须重视?菖对学生发展的作用,将提高学生的会计实操能力作为中职会计专业教学的重点内容加以推进,提高学生应用新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还应明确会计职业技能的等级标准,并在全面分析会计专业课程设置特点的基础上将学生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技能型人才。再次,要保证专业知识教学与职业技能培养的高度协同性。一方面须将专业知识教学作为书证融通的基础,高质量完成中职会计专业课程教学。另一方面须以专业知识教学为依据,通过相应证书的考取实现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因此在选择证书时,不仅要从纵向因素考虑,还要从横向因素考虑,避免因为过于看重证书数量而造成证书等级的下降。
(二)优化课程体系
中职会计专业课程是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路径,是推进书证融通的必行之举,对于弥补职业人才培养短板、提高课程体系的先进性具有重要意义。1+?菖背景下对课程体系的优化,应始终以理论课程及实践课程的衔接为核心,做到合理安排课时及基础课程、综合课程、通识课程与基本技能、专业技能、综合技能之前的衔接,确保学生应用所学的专业知识来解决问题,做到理论指导实践。
首先,必须提高证书培训在学历教育中的地位。1+?菖制度旨在通过文化知识学习以及职业技能培训的结合实现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因此在1+?菖背景下的书证融通必须遵循这一理念,将证书培训作为学历教育过程中的重点,在学历教育中践行书证融通的基本要求,让中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能够满足学生的多元化需求。一方面,为了适应学生的认知规律,将证书划分层次,以供不同年级、不同能力的学生立足自身的客观实际来进行科学的选择。另一方面,要为学生提供种类丰富的证书,避免出现“硬性规定”问题的出现,尊重每位学生的职业发展规划,并为学生提供适应其职业发展规划的证书类型,进而在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的基础上提高书证融通全面推进的可行性。其次,中职还应立足1+?菖背景以及书证融通的现实要求,开设专门培养学生职业技能以考取相应证书的课程及书证融通综合课程,以具体课程的开设来保证文化教育与职业技能的密切衔接。
(三)丰富教材内容
教材作为中职会计专业教学的载体与指导,直接影响了书证融通的实现效率,因此在1+?菖背景下,中职必须从教材入手,解决教材内容滞后性的问题,提高学生在毕业后对岗位的适应能力。
学历教学历来是中职会计专业教学的重点内容,在1+?菖制度应用之前,中职学历教育的改革效果就初见成效,因此当下所使用的教材也是以学历教育为主体的,也决定了丰富教材的内容,主要是从职业技能培训的角度来进行创新。职业技能的培训直接对接于市场,故而与第三方机构的合作交流是书证融通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学校要通过与第三方机构的合作交流来全面分析市场中人才需求的变化动向,以市场为导向及时对教材内容进行调整与补充,在连接教学与市场的情况下,提高教材内容的新颖性。比如,学校在与第三方机构合作时,收集真实工作案例,了解会计行业发展趋势,以此为基础开发新的教材内容,发挥第三方机构在教育中的价值。学校要发挥自身的力量对当前的学历教育内容进行更新,以提高学历教育内容与书证融通要求的适配性;还要注重第三方机构对中职会计专业教学造成的影响,推动教育发展。在全面梳理教材内容的基础上,保留原有的能够起到技能培训作用的内容,并增添教材中没有的且能够对技能培训起到积极作用的内容,提高教材内容的动态性,以市场需求为引领来培养会计人才。
(四)创新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作为书证融通的保障,只有在不断创新的过程中才能满足书证融通的多样化需求,鉴于此,在1+?菖背景下对当下的教学方法进行总结与反思,通过教学方法的创新实现中职会计专业教学质量的提高。在1+?菖背景下创新教学方法,必须以1+?菖背景为导向,以满足书证融通的现实要求为核心,以多元性与实效性的提高为抓手,以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结合为基础,才能对书证融通起到推进作用。
首先,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1+?菖制度不仅看重学生对会计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还看重学生实践技能的熟练度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些都对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教师为核心的灌输式教学理念已经不能满足书证融通的现实需要,只有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借助项目式教学与任务式教学指导学生的学习过程,才能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素养向能力素养的转换,在提高学生现代化思维的基础上,提高学生对新时期会计岗位的适应能力。其次,教师要借助现代教育技术,借助微课、慕课等多种方式构建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提高教学灵活性、科学性、高效性,为书证融通的推进奠定基础。再次,教师要创建完善的人才评价机制。适应x的要求,将相关培训机构的评价标准引入教学评价体系,解决传统评价模式单一化的问题,对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情况以及职业技能的提升情况进行全面评价,让知识素养与能力素养都成为教学评价体系的中心。
(五)提升教师素养
教师作为1+?菖制度的践行者与书证融通的推进者,在新时代背景下承担着更高的责任,为了促进书证融通的实现,必须不断提高教师的素养,为中职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提供充足的师资力量。提升教师的素养,必须认识到教师在职业技能培训上的局限性,重视教师对书证融合的积极作用,不断引入其他对书证融合起到积极作用的主体,进而在多主体的共同作用下实现1+?菖背景下的书证融合,为现代化会计人才的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学校也要为教师搭建学习交流的平台,一方面让教师在与专家交流的过程中借鉴专家的优秀经验,指导教师的教学工作;另一方面,要借助专业化培训的方式来引导教师深入了解1+?菖制度与书证融通政策等,以教师思想认识的提高带动教学技能的提高。学校还应借助激励机制,督促教师自身秉持着与时俱进的精神,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中职还要将重点放在教师招聘阶段,通过对招聘机制的完善与优化,对面试教师的综合能力进行考察,确保所选拔的教师能够适应中职会计专业的教学需求,在夯实学生理论基础与提高学生职业技能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书证融通。
(六)构建保障机制
书证融通的实现仅仅凭借中职学校的一己之力是很难实现的,还要借助企业与评价机构的力量,通过保障机制的建立提高整体的服务水平,真正实现学生的职业发展。构建保障机制,完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与发展情况,并依据科学的标准进行评价,结合评价结果对教育模式进行优化与完善,进一步明确中职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向。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要格外重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发展情况,做到对学生会计能力的全面、科学评价,为学生的层次性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学校还应加快实训基地的建设,为学生职业技能的提高创造良好的物质环境,让学生在具体的实践中实现知识与技能的深度融合。除了要加快实训基地的建设外,书证融通服务平台的构建对发挥信息发布平台、项目管理平台以及监督平台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在资金投入方面,学校既要争取地方财政支持,又要合理规划,为书证融通的实现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做好基础设施建设。在实际训练方面,学校要重视校企合作的突出意义,积极与相关企业达成合作,为学生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总结岗位经验、提升岗位适应能力与职业技能打下良好的基础。
(七)着力推进三教改革与书证融通互促互进
以新理念为指导的三教改革在中职学校中的开展,已经渗透在中职教学的各个环节,通过教师、教材以及教法的改革实现了中职会计专业教学质量的提高,其实现路径与书证融通在很多方面表现出巨大的相似性。书证融通在中职会计专业教学中的推进,要从提高教师素养、更新教材内容以及创新教学方法三个角度入手,这就为书证融通与三教改革的结合提供了契机。书证融通与三教改革都突破了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是依托新理念产生和发展的,这就为二者的结合提供了基础。鉴于此,将三教改革与书证融通结合进行,可以使二者在中职会计专业中的应用事半功倍。着力推进三教改革与书证融通互促互进,就要以师资队伍建设为保障,确保书证融通实施,以产教融合为着力点,将书证融通落在实处。
(八)构建课程思政素养下的1+?菖书证融通模式
在立德树人成為根本教育目标的新时代背景下,课程思政建设成为中职会计专业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内容,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课程思政的建设在教学体系以及教学方式等多个方面都需要进一步的优化,这就为构建课程思政素养下的1+?菖书证融通模式提出了现实需要。同时,与三教改革相似,课程思政的建设与书证融通在路径方面具有较大的重合,为实现二者的协同并进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在这种情况下,从健全相关制度、创新教学方法、挖掘思政元素等多个角度实现课程思政素养下的1+?菖书证融通模式的构建,就成为1+?菖背景下中职专业教学推进书证融通的必行之举。
在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过程中,社会对人才需求也产生了显著的变化,职业教育作为向社会提供高质量人才的重要途径,必须通过一系列教育教学改革来满足社会人才需求。1+?菖制度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产生的,成为新时代职业教育改革的一大方向。在中职会计专业中,推进书证融通的实现,实现会计人才的职业发展,成为1+?菖背景下的现实要求。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中职会计专业在课程体系建设、教材内容以及师资力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也在不同程度上显示了书证融通对现代化会计人才培养的作用。鉴于此,从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材内容、教学方法等角度促进书证融通的实现,成为新时代职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 魏迎.1+?菖证书制度背景下书证融通式人才培养略论[J].才智,2022(16).
[2] 刘丽.基于“1+?菖”证书的高职高专会计专业书证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以某职业院校为例[J].现代职业教育,2021(52).
[3] 余晓珍.“1+?菖”证书制度下中职会计“书证融通”模式探究——以“财务共享服务”初级证书为例[J].现代职业教育,2021(51).
[4] 潘文丽.1+?菖背景下中职会计专业书证融通的研究[J].财会学习,202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