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层模式在中职会计专业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2023-05-30黄珍密

学周刊 2023年17期
关键词:会计教学中职学生

黄珍密

摘 要:中职会计是一门高度专业化的学科,旨在为社会培养新时代应用型会计人才以及为学生打通升学的通道。传统的中职会计教学方式效率较低,没有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难以发挥职业教育的优势。所以,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中职会计专业教学应该引入分层模式,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因人施教,强化学生掌握会计的基本功,促使每一个中职学生都能够获得成长和进步。

关键词:分层模式;中职学生;会计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3)17-0015-0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3.17.005

在社会快速发展的浪潮下,中职教育备受关注,中职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而在学业水平考试的要求下,中职专业课程教学不仅要展现办学活力和教育能力,还要形成资源优化、特色鲜明的中职总体格局。中职会计专业是中职学校的热门和亮点专业,不仅为社会输送服务于一线的会计、出纳、报税人才,还为高职院校和本科院校输送优秀的毕业生。但是当前的会计教学模式存在一些弊端,很多学生出现眼高手低、恐惧社会等现象,限制了学生的长远发展,需要社会引起高度重视。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下,分层模式应运而生,其不仅消除了中职学生的畏难情绪,还体现了差异化和针对性的教学方法,确保学生能够充分参与会计实践活动,打造高效的会计专业课堂。中职会计教师应该将分层模式融入实际教学,采取科学的教学理念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要求。

一、中职会计专业教学现状

(一)教学内容更新不及时

目前中职学校会计专业都是按照教育部的要求设置课程和教学内容,因此有些课程设置的难度较大,学生花费很多精力仍然学不懂,就会产生厌学情绪。而且很多中职学校的教学内容更新不及时,学生学习部分已经过时的内容时体会不到实用性。学校创编的会计校本教材也存在不合理性,缺乏会计实战资源,难以发挥其应有的教育作用,导致中职学生感到苦恼和困惑。

(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弱

中职学生往往学习起点不高、自主学习能力较弱,而会计专业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逻辑性,这对于中职学生来说非常头疼。他们的数感不完善,抓不住学习的关键,因此走了很多弯路。虽然会计教师平时会给学生布置相应的练习和作业,但是学生并没有认真完成。虽然有些学生能够认识到会计专业的重要性,但是他们只会死记硬背,根本没有掌握应用的技巧,遇到实际问题就会手忙脚乱、不知所措。

(三)只关注整体而忽视个体

有些教师将中职会计专业的教学目标定位为提升学生整体的学习成绩,而忽视学生的个体培养,总是强调学生的共性问题,却偏偏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容易造成班级出现两极分化现象。教师平时为学生布置的教学内容和作业都是相同的,没有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实际水平,因此学困生被落下,成为班级的“旁观者”;而优等生也感受不到教师的重视,会计专业能力提升缓慢。同时,教师与学生互动较少,很多中职教师认为学生比教师低一级,师生之间要保持好距离,造成师生关系不和谐,整体教学质量下降。

二、分层模式在中职会计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一)认清形势,科学设置课程体系

中职会计专业以就业和升学为人才培养目标,设计课程体系应当紧跟时代的形势,摒弃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案,特别是目前在中等职业学校学业水平考试的大背景下,要凸显时代特色和专业特色,确保中职学生不再只是容纳知识的容器,而能真正成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所以,教师要在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优化中职会计专业的课程体系,确保会计专业的课程设计更加灵活和丰富,既要讲述理论知识,又要有实际操作和知识拓展,综合考虑新形势下社会对会计专业人才的需求,用更加科学的课程体系促进学生实现专业化发展。

科学设置课程体系并不是简单在原有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加加减减,而是要根据中职学生的个体学习特征量体裁衣,既要强化学生的基础理论,又要深化他们的专业教育和实践教育,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通过中职会计专业学习获得知识、全面提高能力与素养。基础理论是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前提与基础,也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中职学校的会计专业除了英语、数学、统计学、管理学等传统的基础性课程之外,还可以增加金融学、经济法、企业经营管理等课程,用以作为基础理论之外的选修科目,给学有余力的学生创造条件和机会学习更多与企业管理相关的知识,拓展学生的专业能力。对于专业课来说,教师要增加会计信息系统、会计专业英语、资产评估学等专业选修资源,采取自愿学习的原则,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实际的学习情况选择性地学习,从而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需求,弥补自身的弱项。中职会计是一门以实践为主的学科,教师要在教学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强化实践教育,充分运用各种教育资源,开展会计实务模拟、财务管理案例分析实验、审计模拟、ERP沙盘模拟等实践活动,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机会参与课堂教学实践,达到巩固、深化课堂所学知识和技能的目的,确保会计专业教学有声有色。

(二)动态分层,落实整体调控方案

随着学习不断深入,中职学生的学习水平、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等都在不断发展、变化,如果教师仍旧采用传统一刀切的教学方式,学生很容易出现“吃不饱”“吃不了”的现象,違背“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理念。为了保证教育的公平性,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有效消化和吸收课堂上所学的内容,教师可以采用动态分层的策略,根据学生的认知、学习能力、技术技能等科学、合理地将学生分层,并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随时科学、合理地调整分层情况,真正实现因材施教,提高应用分层模式的效果。

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善于观察学生,并综合学生学习和实践的表现将其划分为A、B、C三个层次。A类学生拥有扎实的会计专业知识和理论基础,学习能力较强,教师教学要以促进学生综合性发展和拓展、开发其专业技能为主要目标;B类学生理论知识较扎实,而会计学习水平一般,教师教学就要以巩固、应用和提高为主,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而C类学生的学习水平、学习能力较薄弱,教师教学时要格外关注这类学生,可以采用学习、复习、应用的教学模式,着重培养学生学习会计专业的兴趣,扎实理论基础,让学生掌握基本应用会计知识的方法。教师还可以为学生设计弹性目标,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基础性目标、提高性目标和拓展性目标,当学生达成一个目标之后就能够得到相应的奖励,这不仅是一种激励手段,而且也能给学生带去无穷的乐趣,实现寓教于乐的目的。学生的分层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教师还要根据学生动态变化的学习过程重组原有的分层,根据学生具体掌握会计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情况,将具有类似特质的学生划分到一个层次中,并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特点为其制定个性化的学习内容、提供个性化的教学辅导,促使会计教学更具针对性,最大化实现会计教学的效益。

(三)以生为本,开创分层作业改革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也是教师获取有效教学反馈的重要途径。传统的会计作业用统一的作业内容和标准面向全体学生,导致有些作业内容超出了学生的认知范畴,还有些作业内容则过于简单,难以起到促进学生发展的作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为此,中职教师要根据会计学科特点和中职学生的认知能力、个性特征设计具有层次性和阶梯性的作业,开创分层作业模式,确保作业内容更好地贴近学生的实际学情,改变学生对作业的偏见,让做作业成为一种学生快乐的享受,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具体实践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及其掌握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情况设计具有不同难度的作业内容。第一层作业为基础习题,以选择、填空等简单题型为主,主要适用于理论基础和专业技能较薄弱的学生;第二层作业主要是一些常见的会计知识应用题,着重突出理论概念及应用会计方法,供学习基础一般的学生使用;第三层作业以实际应用为主,着重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主要适用于学习基础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选择性地完成,同时还要鼓励学生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向更高的层次发起挑战,促进学生不断进步。信息技术为分层教学提供了便利条件,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构建会计专业题库,按照知识点或教材章节分类整理题库,并在每个知识点下设计基础题、提高题和拓展题三大模块。教师利用题库的资源为学生布置线上作业,学生可以先从基础题做起,再尝试挑战提高题和拓展题,创造更宽松的学习空间,提高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中职学生以专业化发展为主,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还要将作业内容与专业紧密结合,可以以真实的企业案例为背景,突出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在学生未来工作中的实用性,让学生认识到企业会计需要具备的专业技能与职业道德,促使学生不断完善自我,未来以全新的面貌走上工作岗位。

(四)尊重差异,强化会计分层实践

在传统的会计教学中,教师只注重教学理论知识,而忽略了设计和安排会计实践活动,导致学生校内的专业训练不足,未来走上工作岗位之后就会出现手足无措的现象,短时间内难以适应工作的需要。为此,中职教师要利用学校教育提升学生的专业素质,引导学生重新审视会计专业,以便未来更好地投入会计工作。教师要树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理念,在尊重学生差异性的基础上开展会计分层实践,强化不同层次学生掌握会计专业知识的程度,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毕业之后打算就业的学生积累工作资本,也为打算继续升学的学生夯实基础。

教师要借助校企合作的优势,充分利用企业提供的各种会计实习岗位,组织学生开展定期岗位轮换实习活动,并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实习要求和实习目标,科学、合理地安排实习岗位和实习时间。当学生在一个企业中结束实习之后还可以到另一个企业中实习,体验不同的会计岗位;也可以在原有的企业中换岗实习,提高综合能力,促使学生在校期间就可以具备企业会计所需的各种技能和素养,为未来顺利走上工作岗位奠定基础。随着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国家不断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大部分中职学校都拥有自己的实训基地。教师要充分发挥学校资源的优势,利用校内实训基地开展丰富多彩的会计实践活动,让学生利用沙盘或ERP模拟企业经济业务核算活动,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教师可以将分层实践与小组合作学习结合起来,把不同层次的学生尽量均衡地分配到各个学习小组中,确保小组内部成员之间可以优势互补,小组之间可以公平竞争,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各个小组根据自己小组成员的特长、学习能力、知识水平等合理进行分工,确保组员各司其职,都有机会参与业务记录、数据处理、会计核算等实践活动,培养会计专业能力。

(五)分层评价,突出课程的育人目标

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有效的教学评价对学生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教师要运用分层评价的教学模式,改变传统“以分数论英雄”的评价方式,引导学生对比昨天和今天的自己,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不同的起点上都能有所进步,突出课程教学的育人目标。分层评价对教师的要求较高,教师必须掌握班级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并运用教学艺术吸引学生参与学习会计专业的兴趣,从而构建学习共同体。教师与学生加强情感互动,多融入学生中,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师作为评价学生的主体,要以激励为主,日常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及时给予学生鼓励和表扬,特别是要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学习基础较薄弱或一般的学生身上,让学生通过教师的评价获得学习的热情和信心,以更积极的状态融入会计学习中,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教师还要转变传统的评价观念,将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结合起来,用考试成绩考查学生的同时还要注重衡量学生的学习情感、态度及价值观,把评价的焦点放在学生学习的全过程上,促使教学评价更加科学、有效。由于学生存在差异,用一把尺子衡量全体学生并不合理、不公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因层而异设计评价标准,结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计评价要求和评价标准,为不同层次的学生留出发展的空间,同时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在评价主体上,除了教师之外,还要鼓励学生、家长、其他任课教师、企业参与评价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方面评价学生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素养,确保评价更具科学性和全面性,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

三、结语

总而言之,分层模式在中职会计专业教学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消除了学生对会计专业的畏难情绪,引导他们能够正视自我、完善自我,获得施展才华的空间。中职会计教师要走“理实一体化”的道路,开发会计特色课程,吸引学生参与的热情,将因材施教落到实处,提升教育质量;还要以新媒体为依托将分层模式提升至新的高度,促使学生全面认识会计理论、会计核算等内容,为社会发展注入新生力量。

参考文献:

[1] 陈天文.浅谈中职会计专业教学分层模式的探究[J].科學咨询(科技·管理),2022(6).

[2] 佘玉妹.中职会计“以赛促学”分层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文学少年,2020(12).

[3] 刘丽珍.浅谈因材施教在中职会计分层教学中的应用[J].天工,2019(6).

[4] 刘卫东.分层教学在中职会计专业教学的应用探究[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1(21).

猜你喜欢

会计教学中职学生
有关会计专业实践实训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中职英语单词教学策略
浅谈如何在语文课堂上激发中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浅析情境教学法在中职会计课堂中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