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德为基,以技为翼”的教育思考与实践

2023-05-30蔡沐禅蔡沐禅

教育家 2023年15期
关键词:世赛职业院校大赛

蔡沐禅 蔡沐禅

立德树人是我们党对教育根本问题的时代性回答。近年来,烟台城乡建设学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把握立德树人的内在要求,结合中职教育特点,提出了“以德为基,以技为翼”的教育理念。

“德”,是职业教育质量的核心要素,不仅包含基本的道德素养,还包含满足新时代需要的职业素养;“技”,是学生胜任社会岗位工作的硬核本领,不仅包含一般性的岗位工作技能,还包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所需的高精技能。学校坚持“德”“技”并重,德为基,技为翼,将这一理念内化于教育教学的各个领域和环节。

以德为基:育人根本在于立德

抓好顶层设计

学校深入推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三全育人”建设,目标在“人”、中心在“育”、重心在“全”,形成一体化育人合力。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各部处室各司其职、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育人工作体系,构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劳动教育一以贯之”的大思政格局,将“立德”覆盖到线上线下、课内课外、校内校外,推动育人由点到线、由面成体,实现“教”“管”“服”“育”的聯动贯通。

丰富育人形式

思政教育引领铸魂强基。一是充分发挥思政课主渠道主阵地作用。校长带头教授思政课和历史课,并且每学期至少讲授两次面向全体师生的“大思政课”。二是推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创新。学校成立思政教育中心,校长担任主任,下设课程思政集体备课组和班主任思政工作坊,整合思政教育研究力量,推动思政教育走深走实。三是促进思政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发力。学校积极探索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思政教育的有效做法,使“思”“心”教育同向同行,现已初见成效。

劳动教育赋能五育并举。学校将劳动教育作为五育并举的有力支撑点,“五驾马车”同驱共进。一是深入研究,把准劳动教育脉搏。劳动教育应以弘扬劳动精神为核心,教育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引导学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强化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价值观念。二是多措并举,突出劳动教育的实践性。学校把劳动教育课作为必修课,开发特色校本教材,系统加强劳动实践教育;在校园开辟“益亩花田”劳动园,让学生在校园内就可以参与劳动实践;结合专业知识,开展多样化主题活动,让学生在劳动中亲近生活、了解生活、探究生活。三是重视评价,助推劳动素养提升。学校每学期组织一次劳动技能大赛和劳动成果展示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磨砺、在创造中成长,促进五育发展。

校园文化濡染润心启智。学校重视校园文化的环境教育作用,使师生在求知、求美、求乐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启迪和教育。一是确定“爱、恒、精、新”新校训,激励教师热爱和献身教育事业,劝勉学生忠心向党、成长成才,担当民族复兴重任、贡献青春力量;二是建设校名墙、“展宏图”景观墙、“立德树人”照壁墙以及世赛广场“打卡墙”等校园文化景观,将优良的教育价值观镌刻其上,起到环境育人作用;三是在学校成立40周年之际重建校史展室,让师生回顾学校发展历程,增强情感认同,传承建校精神,激励当代和未来一代又一代的“城建人”团结奋进,建设一流职业名校、强校。

以技为翼:支持学生放飞梦想

发挥世赛的影响和引领力

世界技能大赛(以下简称“世赛”)是当今全球地位最高、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广的职业技能竞赛,被誉为“世界技能奥林匹克”。学校连续多年被人社部核准为世赛“瓷砖贴面”“抹灰与隔墙系统”两个项目的中国集训基地,承担国家队选手的集训任务。几年来,已培养出两名世赛金牌获得者和三名优胜奖获得者,多次受到人社部和省人社厅表彰。同时,为将红色基因融入学生青春血脉,培养红心向党、技能报国的高技能匠才,学校依托世赛中国集训基地的优势,建设“思政之光闪耀世赛”思政教育基地,引导学生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中。

以赛促学强基固本

学校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国家级、省级、市级以及校级职业(行业)技能竞赛,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和核心竞争力、反思自身学习的不足之处、改进学习方法、加强薄弱环节训练,从而达到“以赛促学”的效果,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把竞赛作为“实战练兵”的平台。学校每年举办校级专业技能竞赛,赛事涵盖所有专业,面向全体在校生,实现人人参与。校级竞赛主要以“项目化”课程教学为中心,将相关课程教学活动中要求掌握的各项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应用于比赛。多学科技能竞赛的全面开展,既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团队协作能力,促进学生技能水平提升,又有助于促进教学改革,丰富第二课堂,同时还能为各级各类技能大赛遴选优秀选手,可谓一举三得。

技能大赛“两手抓”“四步走”。“两手抓”指的是抓好两类大赛,即一手抓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手抓世界技能大赛。一方面,作为职业院校,学校每年都会组织学生参加各级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另一方面,凭借世赛中国集训基地的优势,学校在对国家队集训选手进行强化训练的同时,紧抓本校世赛班学生的日常训练,努力为国家队培养种子选手。“四步走”指的是为选拔培养技能人才和匠才而采取的策略。一是加强对全校学生技能立身、强技报国的教育引导,动员和激励学生积极参与专业训练和比赛;二是根据学生兴趣特长,依照世赛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不同的项目特点与技术要求,开展分类训练指导;三是按照“班级—专业部—学校”的层级,逐级开展竞赛,层层选拔优秀选手;四是按照不同类别大赛的规程和标准,遴选优质师资,活化训练形式,精准培养,提高训练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提升创新人才实践能力

搭建专业技能交流学习平台。大赛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检验教学成果、引领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抓手,是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形式和有效延伸。除了积极备赛、参赛,学校还多次承办大赛,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创新型技术人才搭建重要舞台。近年来,学校多次承担世赛部分项目的全国选拔赛和省内选拔赛、中国集训队训练和比赛任务以及职业院校各级技能大赛的部分赛项,与其他省份和兄弟院校加强交流学习,将学习到的新规范、新工艺、新技术、新资源应用到专业教学和学生实训中,不断取长补短,开阔视野。

构建产教研融合平台。“引企入校、产教融合”是实现企业与学校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重要形式。2022年,学校深入探索校企一体化的育人新模式,进一步加强与企业的沟通联系,组织开展“导师赋能助成长,校企协同育人才”活动,各专业部成立新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校企联合开展“双师教学”,邀请企业导师进课堂,从而令课堂教学紧密贴合岗位实际、人才培养符合企业发展需求。通过以上举措赋能教师、升级教材、激活教法,推进真实任务、真实岗位、真实场景、真实流程、真实操作的实践教学改革,实现专业与产业、课程与岗位、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之间的无缝对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责任编辑:朱怡颖

猜你喜欢

世赛职业院校大赛
“鸟人”大赛
插秧大赛
一技之长 能动天下
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中国代表团社会赞助签约仪式暨服装发布活动在京举行
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圆满落幕世赛进入上海时刻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人社部组织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先进事迹巡回报告会(二)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说谎大赛
支持水利职业院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