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李清照作品在宋代的传播与接受

2023-05-30张婧婷

今古文创 2023年16期

【摘要】 在宋代,李清照作品的传播情况较为可观,不仅有裒然成册的诗文集流传,而且还有多种版本的词别集单独行世。然而,李清照作品的传播和接受经历了一个复杂的层累性过程,在历代呈现出不同的面貌。宋代是李清照生活的时代,也是其作品传播的发轫期,保留了较多的第一手材料,可信度较高,有助于我们拭去历史的尘埃,解读更为真实的李清照及其作品的传播接受情况。

【关键词】李清照作品;宋代传播与接受;传播探因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3)16-0039-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16.012

一、李清照作品在宋代的传播接受情况

李清照被誉为“词家之大宗”,其文学创作内容和体裁的丰富性,文学批评的开拓性,均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南宋王灼《碧鸡漫志》评曰:“若本朝妇人,当推词采第一。”王灼虽持儒家礼教之立场,但评易安词的文学价值是客观公允的,足见李清照的文采和成就。若从传播视域来看,作为女性文人,李清照的作品在宋代的传播和接受情况是十分可观的。她的诗、词、文集在宋代被大量地刊刻和印刷,有着较高的接受度。同时,宋人对李清照诗、词、文的评价大都体现出较高的赞誉,可见其身为女性文人不同凡响的文学影响力。

(一)诗文集和词集的传播

李清照在宋代流传的诗文集至少有两种版本系统:一为十二卷本,二为七卷本。南宋晃公武《郡斋读书志》卷四记载:“《李易安集》十二卷”,北宋朱彧的笔记体著作《萍洲可谈》亦有十二卷本之说。另一说为七卷本《易安居士文集》,见于元代脱脱等著《宋史·艺文志》:“《易安居士文集》七卷(宋李格非女撰)。”宋代张端义的《贵耳集》卷上也记载:“妇人中有此文笔,殆间气也。有《易安文集》”,只是卷数不详。由此可见,李清照的诗文集在宋代的传播过程中,至少有两个及以上的版本系统流传。若是有十二卷本或是七卷本行世,说明在诗文数量方面,所收诗文总数约为两百篇之多,更能充分体现出李清照杰出的诗文创作成就,和她为时人所接受的程度之高。

李清照的词集亦广受宋代读者青睐,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二十一:“《漱玉集》一卷,易安居士李氏清照撰。”赵彦卫《云麓漫钞》卷十四也记载李清照:“有才思,文章落纸,人争传之。小词多脍炙人口,已版行于世,他文少有见者。”可见,李清照的词集《漱玉词》在宋代的传播较为广泛,已单独行世。而且,词集流传的版本较多,至少存在四种版本系统。一为《漱玉集》一卷本(见于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二十一和朱彧《萍洲可谈》);二为《漱玉集》三卷本(见于黄昇选编《唐宋诸贤绝妙词选》卷十:“李易安,善为词,有《漱玉集》三卷”);三为《漱玉集》五卷本(见于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漱玉集》一卷”解题云:“别本分五卷。”);四为《易安词》六卷本(见于《宋史·艺文志》:“又《易安词》六卷”)。以上所述一卷本、三卷本、五卷本、六卷本四种版本的刊印和流行,充分说明了李清照的词集在宋代有着广大的受众和较大的社会需求,这也是易安词集在宋代传播热度较高的生动例证。

(二)词选的收录情况

词选有存词之功,且删汰繁芜,精选佳作。选本对词的流传和传播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彰显出时代的选择标准和接受取向。经过梳理,宋代词选中有6部都收录了李清照的词作:黄大舆《梅苑》 (收录5篇),鲖阳居士《复雅歌词》(收錄1篇),曾慥《乐府雅词》(收录23篇),书坊《草堂诗余》(收录4篇),黄昇《花庵词选》(收录8篇),赵闻礼《阳春白雪》(收录3篇)。并且,《梅苑》《复雅歌词》《乐府雅词》这三部词选皆在李清照生前就已经编选印行,编选者都是以同时代人的身份和眼光来选录李清照词作的,反映出宋代词选家对李清照词作的认同和喜爱之情。南宋初年的学者曾慥在南渡之后或因家中藏有李清照词集,其《乐府雅词》选录李清照词达23首之多;靖康之变前后,宋蜀人黄大舆编选《梅苑》咏梅词专集时竟也选录李清照咏梅词达5首之多,这些都从侧面说明李清照词早在北宋末年就已广为传诵。值得一提的是,南渡初期结集的《复雅歌词》是宋代词选中规模最大的一部,根据黄昇《花庵词选》自序的记载可知,《复雅歌词》:“兼采唐宋,迄于宣和之季,凡四千三百余首。吁,亦备矣。”但可惜的是,此书已经散佚,近人赵万里所辑《复雅歌词》十余则,其中便收录了李清照词一篇。我们似乎可以从侧面推断,《复雅歌词》原书一定选录了更多李清照的词作。凡此种种,都体现出宋代词选家对李清照词作的欣赏和喜爱。我们也可以从选本的收录情况窥探宋代文坛的风尚和趋势,看到在封建传统的观念下,李清照以女性词人的身份独步词坛,她的地位和影响力是不可小觑的。

(三)宋代的评论情况

诗话、词话这种特殊体例的文学批评形式,兴起、发展、繁荣于宋代。宋代的诗话、词话、杂史笔记等文献对李清照词的著录和品评,也可以反映出李清照词作的传播和接受情况。关于词作的收录,阮阅《诗话总龟》收录2首,胡仔《苕溪渔隐丛话》收录2首,张端义《贵耳集》收录2首,陈郁《藏一话腴》收录1首,张炎《词源》收录一首。诚然,宋代的诗话、词话、笔记对李清照作品的收录进一步反映了李清照词在南宋中后期乃至宋元之际广泛的社会影响和良好的传播态势。宋代的评论大体呈现出直观的特点,往往蕴涵着强烈的感情色彩和主观意识,可谓是赞誉有之,毁谤亦随之。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称赞李清照:“近时妇人,能文词如李易安,颇多佳句。”在文学创作上充分肯定了易安的成就,认为《如梦令》一词中“绿肥红瘦”,此语甚新;《醉花阴》“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一句亦妇人所难到也。然而,胡仔又笔锋一转,言:“易安再适张汝舟,未几反目,有《启事》与綦处厚云:‘猥以桑榆之晚景,配兹驵侩之下材。传者无不笑之。”认为易安“改嫁”,晚节不保,以儒家礼教之传统讥笑之。王灼的词曲评论笔记《碧鸡漫志》更指责李清照之词为“荒浮之语”,“作长短句,能曲折尽人意,轻巧尖新,姿态百出。间巷荒淫之语,肆意落笔,自古缙绅之家能文妇女,未见如此无顾藉也。”王灼论词力主“雅正”的原则,注重文学作品的社会功用和教化意义,要符合社会伦理和道德规范。像柳永这般流连于勾栏瓦肆,多作市井之词,为正统文坛所摒斥,在王灼看来是有失轻浮,声态可憎的。更何况是作为封建社会的女子李清照,更是不符合大家闺秀的风度,认为她有失闺中女子之矜持,因而对其词作和行为颇有微词,将对文学作品的评价上升到道德层面的批判。从时代背景观之,囿于传统的封建思想,女子的社会地位决定了她的文学地位,李清照在此时是不能被公平地对待的,这也是时代的局限性所使。宋代的评论大都是寻章摘句式的点评,泛泛而谈者居多,还不能构成系统的评点体系,但是诗话、词话、笔记等评论方式代表着评论家对词作的态度,开评论鉴赏的先河,也是体现宋代文人对李清照作品的传播和接受情况的一个侧面。

(四)同时代文人的唱和与仿效

在宋代,诗词的唱和成为文人间的群体活动,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有着非凡的意义。文人之间的交流唱和,可谓是一种双向互动的创作现象和接受现象。同时代的文人朱敦儒、刘辰翁均与李清照有唱和之词。朱敦儒有《鹊桥仙·和李易安金鱼池莲》一词,风格婉丽清畅。刘辰翁的《永遇乐》亦是李清照《永遇乐·元宵》的唱和之作,是刘辰翁诵易安词的感怀之作,依其声,采其韵,托之易安以自喻,寄托故国之思。诚然,和词既有体式与词语上的模仿,也有情感上的共鸣和寄托,词人间的相互唱和,很好地体现出传播行为的互动性,促进了创作者与接受者间的双向互动,形成了创作、传播、接受、创作的循环互联系统。

以李清照词风为代表“易安体”也开始展露文坛,形成了易安词传播与接受的另一种形态。“易安体”被当作一种词学创作的体式被文人仿效,这也体现出宋人对李清照词作的认可与接受。“效易安体”尤为注重语言、艺术上的仿效,体现出深婉淡雅的情调。宋代“效易安体”的作品至少有两首,南宋初期词人侯寘有《眼儿媚·效易安体》一词,“凫烟淡淡,蝶梦悠悠”,风格婉丽,语言清新,是对李清照闺情词的模仿與仿效。辛弃疾的《丑奴儿近·博山道中效李易安体》更是“效易安体”之佳作,效易安词的句法和意境。全词浅显明快,恬淡清新,反映了辛弃疾退居上饶后,寄情山林的心情。文字秀丽温婉,深似李清照之词风。

毋庸置疑的是,宋代词人的唱和与仿效之作,进一步体现出李清照词作的传播之广与影响之大,易安词在宋代已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为文人所接受。但是,我们必须要承认的是,以名命“体”的“易安体”,并非说明李清照的词作得到了文坛的公认和肯定。回溯到宋代的时代背景下,“易安体”的价值在宋人眼中似乎并未形成经典化的地位,少数几人的唱和与效仿也并未引起文学主潮的影响,可见李清照在宋代远远未达到文坛领袖的地位,这与我们今天提起宋词便想起易安词的文学观念相差很大。由于时代背景和性别偏见的局限,李清照等女性词人往往趋于边缘化地位,她们的作品面临着被销毁、改作的不公待遇。与苏轼、欧阳修等人相比,李清照在宋代词坛上远未达到引领文坛、独领风骚的高度。

二、李清照作品传播现象探因

影响李清照作品传播的因素有很多,传播的时代语境,文学作品自身的价值,传播方式、途径的多样性等等都是作品传播的动因,从而促成了李清照诗词集在宋代风靡一时的传播现象。

时代语境是孕育词作传播的土壤,宋词是在宋代社会特殊的时代氛围中成长并繁盛起来的,勾栏瓦肆,歌舞酒楼等娱乐场所和市井文化空前繁荣。城市的繁荣与商业的发达为宋词传播提供了奠定的物质基础,促进了“新声”的流行。同时,造纸术和印刷术的普及和出版业的发达,极大地提高了刊印的速度和效率,为词的传播创造了必要的技术条件,促进了词集的刊刻和传播。雕版印刷术和活字印刷术的使用使得印刷甚为神速,瞬息可就,这对推动词集的传播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歌妓文化的发展也促动了词的传播,宋代的歌妓文化活动活跃在社会各处,成为唐宋士大夫文人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歌妓文化为文人的创作滋养素材,也为词作的传诵与流播提供了理想的环境。歌妓将名家之词谱入曲调歌唱,已成为普遍的现象。歌妓文化与名家作词二者双向互动,紧密交织,共同促进了词作的传播。而且,李清照的作品有着同为女性主体的独特抒情性,广受歌妓喜爱。李清照之词被歌女改编谱曲,并在正式场合传唱流传,可见其词备受时人的欢迎和接受,歌妓制度也对易安词的传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李清照词作的独特价值是促进其传播的根本因素。易安作为南渡词人的代表,其作品分前后两个时期。前期多为闺情词,对女性的内心世界有着真实而深刻的自我书写,展现出闺中女性的生活情趣,塑造出前所未有的女性形象,拓展了传统婉约词的思想内涵和情感深度,打破了男子一统文坛的格局,突破了男子“代言体”的局限。易安词委婉细腻又无绮艳之气,呈现出一种女性独有的清新自然的意趣。后期由于国破家亡后政治上的风险和饱经风霜的凄苦生活,李清照的词由早期的清丽明快转为凄凉、低沉之音,主要抒发悼亡之悲和怀旧之思,以此来寄寓其家国之痛和故土之情,风格上意境雄健,情感深沉。“易安词”与其他宋词名家之作相比,最大的差异就在于抒情主体不同,充满着真实、典雅的女性意识。易安词昭示出女性卓荦不群的独立人格和高标逸韵的精神风姿,把传统词对女性外在容貌的观照转移到内在精神领域之中,把向来被男性词人所忽视的女性人格提到一个新的高度,即不依附于男性而具有其独立存在的价值。尽管未能突破封建社会对女性的道德规范,但对女性独立人格的描绘必然会为宋词开拓一个新的题材领域,这是易安词的独创性和杰出的贡献。

传播方式的多样性也为词作的传播打开门径,易安词的传播可以分为口头传播和书面传播。首先是以歌妓的歌唱表演为传播媒介的口头传播方式,比乐弦歌,传之歌喉,以演唱为主的口头传播即时性较强,也是一种最为便捷、覆盖面广的传播方式。同时,歌妓的演唱又增添了作为文字形式的词所不具备的审美效果,使文学作品鲜活起来,更好地为时人所接受。以歌妓的歌唱表演为媒介的传播,使文人赋新词的欲望与歌妓要索新词以演唱,形成了双向互动的链条,促进了词的创作和传播。其次是以抄本、刻本为媒介的书面传播方式,主要是总集、别集的流播传诵。众多总集、别集的词集刻本,都对词的传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李清照的多数词集刻于南宋,词集的版本较多,至少有四种版本行世。从实际传播的过程和效果来看,歌妓传唱的口头传播与抄本、刻本的书面传播这两种传播方式,往往是互相补充,相辅相成的。广为歌妓传唱的词作会被高频次的传抄、刊刻,以书面形式继续传播,从而使词的传播范围更广,历时更久,影响更深。

三、结语

通过考察和梳理李清照作品在宋代的传播接受情况,我们可以勉力得出如下结论:作为女性词人,李清照在宋代的传播和接受是十分可观的,她的诗文集、词集流播广泛,版本众多。词选的收录,宋代的评论,时人的唱和与效仿,都充分反映出易安作品在宋代的接受度和热度。传播的时代语境、文学作品的独特价值、传播方式的多样化皆是清照作品传播的动因,促成了易安词风靡一时的传播现象。然而,进一步探究李清照身处的社会背景和文坛处境,我们便会发现易安身为女性词人的边缘化地位。在李清照身处的宋代,易安的文学成就难以得到一致的认同,她的身世遭遇和再嫁风波更是遭到了诋毁、谴责的不公待遇。总之,终宋一世,文坛并没有确立李清照经典作家的地位。囿于社会历史原因和文学自身发展的原因,与文坛大家相比,李清照在宋代文坛还难以形成经典化的地位,宋人对她的作品也尚未形成整体的研究意识。玉汝于成,功不唐捐。正是因着这些困境和遭遇,才造就易安成为伟大的女词人,成为词坛上独树一帜的女作家。

参考文献:

[1]李清照.漱玉词[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2]王仲闻.李清照集校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3]艾朗诺.才女之累:李清照及其接受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

[4]刘尊明.从传播看李清照的词史地位——词学研究定量分析之一[J].文献,1997,(03).

作者简介:

张婧婷,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