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 春风携春雨 万物萌新生
2023-05-30
春回大地,兔年正月的最后一天,我们迎来了农历新年的第二个节气——雨水。它是春的信笺,冬雪消融,春雨滋润,草木萌动,有声、有色、有情、有韵的一片春光好风景翩翩而来。
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个节气,意味着降雨的开始,气温逐渐升高,雨量逐渐增大。《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雨水,在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
雨水时节,全国大部分地区严寒多雪的天气已过,雨量开始渐渐增多,“春雨贵如油”就是初期对天降毛毛细雨的真实写照。此时节,我国北方的大部分地区仍处在寒冬之中,忽冷忽热,正在由冬天向春天过渡。南方则在雨水之后,春草青青,春意盎然,一幅早春二月的青葱素描。
“雨水”二字自带诗意,“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春雨断桥人不度,小舟撑出柳阴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欲验春来多少雨,野塘漫水可回舟”“天将化雨舒清景,萌动生机待绿田”……恨不能置身在一个个“雨”中的美妙世界。
我国古人不仅将雨水分为三候:一候獭祭鱼,二候鸿雁来,三候草木萌动。二十四番花信风《荆楚岁时记》中也记载着雨水为花开准时报信:“一候菜花,二候杏花,三候李花。”从南到北油菜花将次第盛开,铺就出一片金黄色的洇染锦缎。古人有“望杏瞻榆”的习俗,望着杏花开,看着榆钱落。所谓“杏花春雨江南”,只写了杏花开时的唯美,没有写杏花开后的繁忙春耕。中国现存最早的农学专著《氾胜之书》中说:“杏始华荣,辄耕轻土弱土,望杏花落,复耕。”所以雨水不光是一个诗意的节气,也是农耕农时的“报时钟”,在春风细雨的滋润下,广袤的农村大地开始呈现出一派繁忙的春耕景象。
雨水季节,初春阳气渐生,气候日趋暖和,人们逐渐去棉穿单,在乍暖还寒之中,对风寒之邪的抵抗力会有所减弱,因而易感邪而致病。所以,此时人们要在一定程度上注意保暖,“春捂”要恰到好处,加强锻炼,以促进血液循环,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此时节,寒湿之邪容易困脾,会导致腹痛、腹泻、失眠、乏力等症,饮食方面应当健脾抑肝,以清淡为主,少酸多甘,特别是少食辛辣刺激及寒凉之物。
翡翠麒麟鱼
主料:麒麟鱼150克
调料:香椿50克,烧椒酱50克,柠檬5克,辣椒粉2克,盐5克,胡椒粉3克。
制作步骤
1.将麒麟鱼放血后去除内脏,清洗干净,去头去尾去龙骨,切成两片鱼肉,再改刀成长6厘米、宽4.5厘米的鱼块;
2.码篼放入冰水,加盐、胡椒粉、柠檬和鱼肉,使其去腥入味;
3.鱼肉取出吸干水分,放入200℃的油锅中,炸至鱼鳞起酥,色泽金黄;
4.将香椿洗净焯水,与烧椒酱放入搅拌机一起打碎;
5.盘内先放入打好的酱汁,再依次摆放鱼肉,点缀花草,最后洒一点点辣椒粉即可。
菜品特色:只有在雨水节气香椿芽才会生长,采用香椿和烧椒的融合,突出麒麟鱼的鲜香酥脆的口感。
松露脆皮素鹅
主料:春笋300克,黑松露50克,大豆腐衣2张。
辅料:胡萝卜50克,香菇50克。
调料:鸡粉3克,盐5克,松露油10克,胡椒粉2克。
制作步骤
1.春笋去皮清洗干净,放入水中煮熟,切丝备用;
2.干香菇泡发、清洗干净后切丝,胡萝卜洗净切丝,黑松露切丝,备用;
3.起锅放油加热,将春笋、黑松露、胡萝卜、香菇一起放入锅内炒香出锅,放入大豆腐衣中,卷成长方形;
4.另起不沾锅,加油加热,放入卷好的豆腐衣,煎至两边金黄酥脆即可。
菜品特色:雨水时节吃春笋是南方地区的传统习俗,而刚刚冒尖的春笋最嫩最好吃。在传统菜的基础上加以创新,更加突出菜肴的鲜嫩脆香。
鲜虾芦笋冠顶饺
主料:虾仁60克,芦笋20克。
輔料:猪肥膘10克,手指柠檬5克,春韭汁30克。
调料:生粉20克,澄面10克,盐2克,鸡粉2克,胡椒粉1克,芝麻油5克,蛋清1个。
制作步骤
1.鲜虾仁洗净吸干水分,放入蛋清、生粉、盐、糖上浆;
2.猪肥膘切粒;芦笋切粒,焯水后吸干水分,一起和虾仁拌匀,备用;
3.韭菜清洗干净,焯水后放入搅拌机打成韭菜汁,备用;
4.将生粉和澄面拌匀后,加入煮开的韭菜汁,揉搓均匀即可;
5.将揉好的面团做成面剂子(约7克),包入虾仁馅料(约23克),上笼蒸4分钟;蒸后装盘,装饰手指柠檬即可。
菜品特色:春韭营养丰富,颜色翠绿,用作冠顶饺的外皮,既颜色靓丽,也口味突出,搭配鲜虾的紧实Q弹,口感让人留恋。
春笋狮子头
主料:春笋10克,五花肉50克,青菜1颗。
辅料:蛋清10克,虾籽5克,竹荪花1朵。
调料:盐5克,鸡粉3克,糖3克,姜5克,清鸡汤200克。
制作步骤
1.将五花肉清洗干净,切成石榴米大小的粒;春笋去皮清洗干净,放入水中煮熟后切成粒,放入容器中备用;
2.将上述切好的粒,加入蛋清、虾籽、盐、鸡粉、糖、姜,顺时针搅拌起胶质,摔打上劲,放入冰箱冷藏40分钟;
3.取出肉泥,放入手掌心,来回摔打上劲成圆形,最后用竹荪花包裹;
4.起锅加入鸡汤,烧至80℃,缓慢的放入包好的肉泥,低温煨煮4小时即可。
菜品特色:在传统的制作工艺基础上,使用低温的方式使其成熟,更加突出食材本身的鲜嫩与爽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