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中深阅读习惯的培养

2023-05-30郑晓端

文理导航 2023年18期
关键词:深阅读阅读习惯小学语文

郑晓端

【摘  要】很多小学生都能随手打开身边的书籍展开阅读,但部分学生却难以通过阅读积累语言知识,获取成长的养分。为提升学生的阅读质量,文章以经验总结和案例分析为主要研究方法,指出培养学生深阅读习惯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结合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教学案例,提出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运用图表梳理关键信息的习惯,通过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培养学生深入语境的习惯,通过组织优质讨论培养学生在思维碰撞中提升文本分析全面性和深刻性的习惯,希望可以为一线教师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深阅读;阅读习惯

近年来,“阅读”成为社会上的一个热点词,很多人都意识到阅读可以起到提升品位、扩充眼界、陶冶情操的作用。然而,很多小学生在阅读期间,却难以感受到上述阅读给人带来的积极影响。出现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為部分小学生未能养成“深阅读”的习惯。为帮助小学生突破上述问题,使其在享受阅读的过程中汲取成长的养分,下文将系统论述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深阅读习惯的重要性及策略。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深阅读习惯的重要性

阅读有浅阅读和深阅读之分,前者是一种浏览式的阅读模式,读者无需深入思考所读内容;后者是一种沉思式的阅读模式,读者需要深入内容情境,分析作者写法,探索作者想要传递的信息、思想等。相比之下,深阅读对学生的要求较高,对学生的成长更具积极影响。然而,小学生的阅读经验不足,阅读习惯不佳,容易产生以浅阅读的模式阅读需要深度分析的文章或书籍,导致其虽然可以获得大量信息,但难以让阅读对自己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素养和文化意识等素养产生积极影响。因此,教师需要培养学生的深阅读习惯,使其在阅读经典作品的过程中认真思考,使其在参与思维活动的过程中汲取思想的养分,感知作者的语言表达技巧。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深阅读习惯的策略

鉴于培养学生深阅读习惯对学生发展的积极影响,教师要在日常教学中巧妙培养学生的深阅读习惯。笔者在实践中发现,教师可以借助教材中的课文,让学生掌握深阅读的方法,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参与深阅读活动,从课内阅读活动中受到影响,在阅读课外经典作品期间也能参与深阅读活动,顺利养成深阅读习惯。下文将系统分享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深阅读习惯的策略,以供参考。

(一)善用图表——梳理关键信息

梳理关键信息是深阅读的基础。关键信息既包含文章主要内容,又包含精彩的词句等,有助于学生在深阅读期间加深对课文主要内容的理解,强化其阅读收益。为了让学生养成分析所读内容的习惯,教师可以借助图表引导学生梳理所读内容,寻找文本逻辑。在小学教学期间,教师可以引入以下类型的图表展示文本逻辑:

1.时间线

一些经典语篇往往按照时间线索展开论述,在时间线的辅助下,学生可以感知事件的发生顺序,并在时间线整合期间感知作者想要传递的信息,学习有序分享信息的方法。以四年级上册《扁鹊治病》教学为例,为使学生在深阅读的过程中学习如何有顺序地讲故事,教师可以与学生共同设计如图1所示的时间线:

这样,在时间线的辅助下,学生可以顺利梳理文本逻辑,使其在深阅读的过程中了解作者的叙事顺序,提升其语言运用能力。

2.思维图表

教师可以通过括号图、树状图、鱼骨图、表格等不同类型的思维图表帮助学生梳理课文逻辑或总结课文中的精彩元素,使其养成结合思维图表参与深阅读活动的习惯。以三年级上册《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教学为例,为帮助学生梳理课文内容,教师可以与学生共同梳理课文,得出如图2所示的思维导图:

这样,在思维导图的辅助下,学生可以迅速梳理老屋的样子和老屋的经历,从老屋的“老”“破”的特点和老屋为小猫、老母鸡、蜘蛛提供庇护和温暖的经历理解为什么课文标题叫《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感受到老屋宽厚仁慈、助人为乐等特点,使其在深阅读的过程中感知作者想要传递的积极价值理念。

(二)发挥想象——让文字变成画面

为通过深阅读让学生受到启发,使其形成积极的思想观念,强化其感知美、欣赏美、表达美、创造美的意识和能力,教师要让学生在深阅读的过程中深入情境,想象作者笔下的画面。这就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引领学生养成在阅读过程中发挥想象的意识。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语言或画笔分享自己想象成果的方式督促学生展开想象,提升其将文字在脑海中变成画面的意识和能力。

1.以语言分享想象成果

在以语言分享想象成果期间,学生可以从课文中的一个关键词出发,分析自己由关键词展开的思考,这对其细节分析习惯的发展具有积极影响。以二年级下册《开满鲜花的小路》教学为例,课文简短,但对人物的刻画较为深入。为使学生感受人物心理,教师可以请学生适当展开想象,如以“原来,包裹破了,里面的东西不见了。看来都漏在来时的路上啦!鼹鼠先生很懊丧。”这段文字教学为例,教师可以请学生想象“鼹鼠先生很懊丧”的场景,并通过语言阐述自己的想象成果。此时,学生可能会在描述的过程中说出鼹鼠先生的心理活动,如“我怎么这么不小心呢?”“长颈鹿大叔会不会不高兴?”“这个包裹会不会很重要?”“如果我再小心一些就好了!”等,突出其“懊丧”的状态。这样,在引导学生以语言分享想象成果的过程中,便可以使其深入课文情境,体会课文中不同动物的心理。

2.以图画分享想象成果

相比于语言,图画可以让学生在深阅读的过程中不断丰富自己想象中的内容,更有助于使其在想象中构建出文字中的世界。以二年级下册《找春天》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图画展示让自己印象深刻的地方。深阅读期间,不同经历的学生可能会对不同的句子印象深刻,如部分学生会对“脱掉棉袄”这一情节印象深刻,并通过画出“穿着厚重的棉袄的人”和“穿着轻便衣服的人”两个图片展示孩子们脱掉棉袄后愉悦的心情,感受春天给人们带来的便利。同时,也有部分学生对课文中“小草探出头”“野花一朵两朵”“树木吐出点点嫩芽”等句子印象深刻,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就可以通过图画展示春天的自然风光。在此期间,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作者为什么将小草比作春天的眉毛,将野花比作春天的眼睛,将嫩芽比作春天的音符。

以上,通过让学生在阅读课内文本的过程中展开想象,并鼓励其分享想象成果,可以使其养成分析文字内涵的意识,使其在独立阅读经典语篇期间也能通过想象提升阅读深度,使其在深阅读的过程中感知经典作品中的语言美、内容美、文化美和思想美等美的元素。

(三)优质讨论——发生思维碰撞

有效的讨论是引发学生深阅读行为的活动。当下,很多教师都能够引导学生通过面对面交流或线上交流分享自己的阅读成果,希望学生可以在讨论期间不断提升阅读深度。然而,通过观察部分学生的讨论过程,分析其讨论成果,教师可能发现部分学生并不能真正融入到讨论环节中——部分性格强势或语文成绩较好的学生会在讨论期间滔滔不绝地分享自己的想法;部分性格內向或语文阅读兴趣不强的学生会被动沦为“倾听者”,无法发生思维的碰撞。同时,部分学生在讨论期间存在讨论内容片面、浅显的问题,难以通过讨论促成深阅读活动的发生。上述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一些学生难以真正养成深阅读的习惯。因此,教师需要采取恰当的策略,组织学生参与优质讨论,使其明白讨论的意义和方法。

1.明确讨论流程

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讨论流程解决部分学生不能融入讨论的问题。系统的讨论流程包括:(1)个性表达。每一个学生都要分享自己的想法,并倾听他人想法。分享自己的想法前,可以在阅读笔记上以关键词做好记录,确保自己在讨论环节能够系统、全面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同时,学生在倾听他人想法期间,可以记录自己感兴趣的观点或难以理解的内容。(2)交换想法。在这一环节中,学生之间要展开讨论。学生可以提出自己感兴趣的观点或难以理解的内容。同样,每一个学生都应在这一环节表达自己的想法。(3)二次讨论。学生在交换想法后,可以重新阅读所读内容,并与组员展开二次讨论。这样,通过明确讨论流程,可以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到讨论活动中,使其在讨论前、讨论期间、讨论后逐步提升阅读深度。

2.布置小组任务

布置小组任务有助于解决学生讨论内容片面、浅显的问题。为培养学生在小组中全面、深刻讨论所读内容的习惯,教师可以在课文讲解期间以为学生分享阅读任务清单的方式布置小组任务。这样,学生便可以在课内学习过程中,逐步养成从多角度分析所读内容、深度思考的意识和习惯。以五年级下册《刷子李》教学为例,教师可以为学生分享如表1所示的小组讨论任务清单:

这样,在小组讨论任务清单的辅助下,学生可以展开深度讨论,从词句段、人物特点、表现手法三个角度展开讨论,使其养成全面、深入通过讨论分析文本的深阅读习惯。

三、结束语

简言之,小学语文教师要意识到培养学生深阅读习惯的重要性,并在日常教学中使学生运用梳理重点信息、想象作者运用文字记录的画面、参与优质的小组讨论活动等方式学会深阅读的方法,养成深阅读的习惯,在深阅读的过程中成长,发展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刘家红.圈点批注,体验反思——小学语文批注式阅读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实践探索[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21(11):67-69.

[2]刘丹霞.趣味阅读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亚太教育,2021(22):141-143.

猜你喜欢

深阅读阅读习惯小学语文
中医药院校大学生“深阅读”阅读推广研究——以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为例
浅谈语文阅读的教学方法
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培养一年级孩子爱上阅读的方法与策略
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微时代再谈大学生的深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