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时代再谈大学生的深阅读
2016-06-29杨天志
杨天志
摘 要: 文化传媒走进微时代是一场信息革命,但作为阅读行为的变革是一柄双刃剑。微阅读虽有特定的意义,但对于大学生的深阅读而言也有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微时代大学生的深阅读值得探究。
关键词: 微时代 大学生 深阅读 学习方法
微时代就是当前微民通过微信息产生微动力的微生活时代,文化传媒具有快速流动、瞬时呈现、扁平迷你、多向交互等特征。无数的网站、微博、社会网络化服务点(SNS)的林立,很容易导致网民内部分离为大量的小集团。微民只选择与自己想法相似或有共同点的集团,形成一个个小的“信息茧房”和回音室。他们只倾听自己所选择的东西和愉悦自身的信息,很容易制造偏激的错误、过度的自信和没道理的极端主义。因此,大学生在微时代的微生活中很容易迷失自我:一是对微民身份的过度认同,削弱乃至放弃了作为社会公民的责任;二是对微传媒的偏执依赖,挤占乃至替代了主流文化的接纳;三是对微动力的群体适应,淡化乃至涣散了青年学生应有的敏锐;四是对微生活的热衷迷恋,简慢乃至虚化了社会生活的本真。微时代是社会裂变的时代,是激荡传统的时代,是文化冲撞的时代,也是重建秩序和碎片亟待修复的时代。这些都给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了重新定义的可能,是接受新知的机遇,也是迎接新式的挑战。那么大学生在微时代究竟如何进行深阅读呢?
古人云“万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想得到发展与成功必须守住根本把握规律。“大学是什么?我为什么要上大学?怎么上好我的大学?”是大学生必须直面且需醒悟的前置话题。毋庸置疑,大学是大道集成的殿堂,是大师荟萃的地方,是大才成长的场所,是大用于世的试验田,是大梦先觉的文化温床,是大势先导的文明堡垒。对于学生而言就是为其提供成长机会和成长平台的学术共同体。大学生活是大学生塑造精神长相和建立人生坐标的黄金岁月,而阅读则是大学生学习的重要途径与方式。关于阅读的作用,古语“书中自有黄金屋、千钟粟、颜如玉”太过理想,倒是清朝的一篇小学国文课文说得很接地气:“一国之民,各有职业;欲营职业,必须读书;……人能读书,职业必良。”这里说的是阅读可以更好地营生。不仅如此,“腹有诗书气自华”,阅读可以启智明理,可以怡情养心,还可以安身立命……这是“为什么要读书”的老生常谈。关于“大学生应该读什么书”,我在2009年杂谈《今天,我们该读什么书?》(详见南阳广播电视报《都市周刊》)一文中说过,营生理财类的、法律维权类的、养生保健类的、文化哲学类的要读,尤其要倡导职业深阅读。怎么读?根据我的理解和体会,微时代需要微调阅读路径和载体,微生活可以微观阅读旨趣和效果。传统阅读的精要在于要坚守,网络阅读的优势需汲取:
一、善学
学习是大学生的基本生活方式。“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其实最终都归结到“学习”上,博学明辨,慎取笃行;持经达变,择善固执。善学不仅是一种热爱学习的兴趣,更是一种擅长学习的能力。身处微时代,胸怀大格局。不能一味满足于、沉溺于微生活,要在大时空中领悟大道、顺应大势,返本开新,学新知新。传统文化的精华要汲取,对经典的阅读不能忽视。阅读文化经典,阅读自然山水,阅读专业理论,专业立身,艺术生活,诗意栖息。
二、乐群
社团是大学生的自然组织形式。群团尚义,朋党示好;结社凝聚志趣,活动涵养性情。微生活圈和微信群提供了信息交流、人际沟通的便利,但虚拟的网络空间并非本真的生活。大学生不仅要掌握网络技术,更要有利用网络平台的智慧。主动检索利用网络资源,不要被垃圾信息覆盖,不要被娱乐快餐迷惑。微信息繁杂扁平,需要以群为捷径,循着信息的节点和脉络,为深阅读提供导航线索,进而与志同道合者一起,寻根求源,探赜钩深。
三、精业
专业是大学生学识技能的文化载体。常识不可缺,但术业专攻更重要,这是个体营生、创造价值、实现梦想的学缘根基。以“我”为本、以“专业”发展需要为纲,以开放的心态做好专业化的职场设计,以专业理论与实践为核心,拓宽与职业相关的阅读,建立职前阅读体系,完善职业主题阅读,为今后的职业生涯打好坚实的专业基础和文化垫层。
四、正向
正向是微时代大学生的责任担当。微信息传播于群众无聊时段和零碎的时间,信源的非主流非权威,信息的自娱性随机性,瞬时流动的传媒特性……势必产生信息垃圾、信息倒错、信息失真,面对海量信息和便利检索的网络优势,积极阳光的心态,敏锐正向的良知,是大学生微民必需的网络道德。选择优质资源,读经典文化,追学术明星,上权威官网,入专业圈子,接受、传播正能量。
五、细读
文本细读是微时代大学生深阅读的良方。我曾经倡导“三读法”和“四与”治学主张。所谓的“三读法”就是文本细读需要三个步骤:一为素读文本,平常心阅读,凭心性感知,唯愿文本似出我心,找感觉,对错,好坏,难易等了然于心;二为解读文本,找寻权威观点,参考通识解读,作比较,是非,优劣,得失等成竹在胸;三为悟读文本,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出自内心,发乎真诚,合乎常理,出结论,不迷信权威,不妄自菲薄,不人云亦云,顺理成章。“四与”主张为广义的阅读:与“天”为徒——格物致知,体物益智;与“人”为徒——师人长技,兼收并蓄:与“古”为徒——温故知新,返本开新;与“新”为徒——学习新知,与时俱进。如此,文本细读就是对文本进行纵横系统全面深入的精读、研读、悟读,亦即深读。
大学生的深阅读是一个弥久常新的永恒命题,也是一个耐人思辨又值得商榷的话题。总之,深阅读就是建立主题阅读体系促进专业或职业发展,面对传统和经典文化养成文本细读的习惯,满足人生志趣、提高生活质量进而促进民族复兴所进行的正向专注、深入系统的文化、学术阅读。其中,善学是深阅读的前提和主动力,乐群是深阅读的机趣和微动力,专业是深阅读的文本或主题,正向是深阅读的心态和指南,细读是深阅读的一般路径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