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物“修旧如旧”的奥秘

2023-05-30

新传奇 2023年19期
关键词:可逆性中西耳朵

随着文物修复越来越被大众熟知,“修旧如旧”一词频频出现在各大媒体上,几乎成为了文物修复行业的“四字真言”。文物修复专家张珮琛表示,很多人认为“修旧如旧”就是修得和原来一样,可“原来”指的是什么?究竟什么才是“旧”?

近日,在山西太原举行的一场吸睛的职业技能大赛,将“文物修复师”这一行当推至公众视野。在文物修复师巧夺天工的手中,文物获得新生。然而,当有的文物被修得五彩斑斓、金光闪闪时,质疑也随之而来,甚至还衍生出了一个新词—— 毁容式修复。究竟什么样的修复才是“对的”呢?

“修旧如旧”,什么是“旧”

随着文物修复越来越被大众熟知,“修旧如旧”一词也频频出现在各大媒体上,几乎成为了文物修复行业的“四字真言”。上海博物馆文物修复专家张珮琛表示,很多人认为“修旧如旧”就是修得和原来一样,可“原来”指的是什么,究竟什么才是“旧”,却相当模糊。

根据《大足石刻铭文录》记载,在过去的800多年里,大足千手观音至少经历过4次整体的妆金修缮——明代一次,清代三次。20世纪又经历了几次局部的小修小补。张珮琛说:“历朝历代都修复过,每一次修复都有其历史价值,什么才是文物的‘旧,是恢复到第一次修复的状态,还是刚刚制造出来的状態,这是一个问题。”

大足石刻修复课题组调研发现,主尊千手观音的面部贴了八层金,因为每修复一次就会贴一层金,导致五官都垫高了。但若是把金箔去掉,观音的面貌会发生极大变化。那么,是维持原状还是恢复佛像原本的面貌?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李军认为,“修旧如旧”原则至少可以有3种理解:按照传统理解,最大程度维持千手观音的历史信息,做到“修旧如现”;维持其最巅峰的状态(即其刚被制作完成时的状态),即“修旧如初(新)”;对所使用的新材料“作旧”,使之接近原作的“旧”,甚至达到难以区别的程度,现在很多历史街区为了恢复明清时期的样貌多用这种方法。

“可逆性”与“最小干预”原则

在现代的文物修复观念里,认同“可逆性”“最小干预”的原则。

“可逆性”是指现在使用的修复方法和材料,在未来可以完全替换。张珮琛解释,现在使用的材料在当下可能是最新、最好、最安全的,但10年以后也许有更新、更好、更安全的材料出现。现在很大一部分修复工作就是把过去旧的、不科学的修复材料去掉,换成现有的更稳定、科技性更强的材料进行重新修复。

“最小干预”是指对文物的直接修复越少越好,不能干扰文物本身的原始信息。张珮琛举例说,如果一个花瓶有两个对称的耳朵,缺了一个,修复师能够根据另一个的样子将耳朵补齐。但如果两个耳朵都缺了,那么按照“最小干预”原则,修复师可能只会进行简单的清理和养护,而不会将缺口补齐。因为修复师无法确定耳朵到底长什么样,不能“自行创作”。

“具体文物具体分析,中西结合疗效好”

实践中,修复需要“具体文物具体分析”。张珮琛说:“数千年的审美文化是有一定基础的,国内的修复师在不断尝试融合,中西结合疗效好。比方说一个破碎的碗,我们会把碗的外面修到完美,里面不修。观众可以从文物的外观看到古时的工艺、图案的完整性,了解文物的美学价值。当近距离观赏时,观众可以看到文物内部的破损状态,了解文物保留的一部分历史信息。有舍有得,这是目前能够达到的比较平衡的一个状态。”

另外,文物修复会结合许多新科技。比如,3D激光扫描是一个实用且安全的技术,现在被广泛用于采集文物信息和复制文物。修复大足千手观音时,便运用了高精度3D激光扫描技术。在修复手指时,工作人员先利用3D激光扫描技术获取了手指形状的数据,然后根据千手观音造像左右对称的规律,把残缺的部分先在计算机虚拟3D模型中补全。虚拟修复的过程也参考了佛学修行者手指的各种姿势,用计算机模拟出断裂手指的走向和尺寸。这样构建出来的3D模型,为后续的实际修复提供了重要参考。

而饱受诟病的“金光闪闪”式修复,是指佛像表面的贴金。在保留一部分原有金箔的基础上,运用现代科技加上传统工艺,去除了文物的病害,保证了文物的稳定性,但牺牲了一定的“古朴感”和“历史感”。这也是中西结合、有舍有得的一个结果。

(《河北日报》2023.4.14等)

猜你喜欢

可逆性中西耳朵
古籍修复可逆性原则、技术应用策略及实现途径*
累及不典型部位的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
奇妙的大耳朵
闪亮亮的耳朵
影響中西的波希戰爭
耳朵在哪里?
超广义k次投影的线性组合群可逆和可逆性
“味其道”与“理其道”(一)——中西诗与思比较谈片
借我用一下
中西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