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师自主发展路径的探究

2023-05-30刘钰熊岚

成才之路 2023年2期
关键词:自我认同

刘钰 熊岚

摘要:美国学者帕克·帕尔默致力于探究教师内在精神世界,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新的角度。帕尔默教师观的主要内容是:寻求教师“真我”,直面内心恐惧,回归潜藏整体,开创实践求真共同体。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教师自主发展理念,对当前我国教师自主专业发展路径的探索具有理论启示和实践参考价值。为了更好地实现自主发展,教师应当从自身认同与完整出发,培育注重心灵的教学理念,探寻契合“真我”的教学方法,创设师生共学的教学空间,建构心灵共鸣的同事共同体。

关键词:教师自主专业发展;教师观;自我认同;自我完整

中图分类号:G65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3)02-0045-04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师范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校级课题(编号:2021XKT0376)研究成果

培养高质量人才需要建设专业的教师队伍,高素质、高水平、专业化的教师群体是推进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基础。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将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部署为面向教育现代化的十大战略任务之一。其中明确提出要“夯实教师专业发展体系,推动教师终身学习和专业自主发展”。教师专业化水平亟须提升,而教师专业发展正是专业化的关键。21世纪以来,我国关于教师专业發展问题的研究逐渐聚焦于教师自主专业发展,强调教师在专业成长过程中积极发挥主动性和自觉性。

美国学者帕克·帕尔默(Parker J. Palmer)被誉为“教师的心灵导师”,他以真挚的情感和独特的视角提出了教师的“自我内部景观”。在他看来,教学源自内心深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不自觉地将内心状态投射到学生、学科与自我之间相处的态度、言语和行为方式上。其教师观的核心是关注“教师的内在心灵”,强调自我认同和自我表达的重要性,关注教师的心灵世界和成长问题,这为教师自主专业发展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教师若要摆脱被动发展的困境,就必须具备支撑自己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这种内驱力可能由外部条件转化而来,也可能通过自我的内部探索逐渐生成。帕尔默对教师“真我”进行了深入剖析,强调在自身认同与完整的基础上与外界更好地建立联系,这为教师的专业自我建构描绘了一幅值得追求的图景。

一、帕克·帕尔默秉持的教师观

1.寻求教师“真我”

教师“真我”理念是帕克·帕尔默教师观的重要内容,他认为“‘真我是自我个性的核心,是自我本体意义上的真实与完整”。这种理解体现在教师观上就是倡导教师寻求统一的自我,加强自我认同和自我完善。自我认同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构成人生的所有要素汇聚相交而形成了独特的自我;自我完善则是指每当各种要素汇聚一处来改变我时,我能始终保持自身的整体性,识别出哪些要素不可或缺、哪些要素不适合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失去“我”的意识,不但会造成自己心灵的分裂,还会与学生、学科等外部世界断开联系。因此,自我认同和自我完善对教师来说尤为重要。教师只有深入了解自我,才能拥有深刻的教学理解,孕育坚定的教学信念,进而开展优质教学。

教师应该如何回归心灵,做到自我认同和自我完善呢?帕尔默认为有以下两种因素能够帮助教师激发自我意识。其一,外部因素,即具有启发性的导师和学科。当教师回想那些对自己产生过重大影响的导师,回想最初对学科的热情,或许就能重塑自我。其二,内部因素,即“心中的教师”。每个思想健全的人内心都会有声音,当一个人走上教师之路时,这个内心的声音便可称作“心中的教师”,它代表一种真我的标准,或者是对教师这一职业的初心和信念。作为教师,需要在忙碌的生活和工作中倾听内心的呼声并给予回应。这可以看作一种自我反思,是在与自己内心交谈的过程中省察自己的教学态度、信念或行为是否与心中向往与期待的教师形象相吻合。

2.直面内心恐惧

帕尔默认为有一种恐惧的文化蒙蔽了教师的心灵,使他们难以认清并发展自我。人的恐惧有三层,一是对多样性的恐惧,二是对冲突的恐惧,三是对失去自我认同的恐惧。对教师来说,其恐惧主要体现在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很大部分来源于无法妥善处理自身与他人之间的关系。他们害怕学生或家长的质疑,害怕做出不符合学校领导要求的事,害怕与同事之间意见不一致等。这些恐惧的深层原因是害怕与异己的“他者”直接面对,不管他者是学生、同事、学科,还是一种内心自我矛盾的声音,这种恐惧导致教师逐渐切断了自身与外界的联系。

教师应该如何突破恐惧呢?帕尔默认为,最核心的一点就是“不要害怕”。首先,教师要明确每个人都有恐惧,恐惧分为健康的和病态的。健康的恐惧是一种积极的驱动力,能够促使人们认识自我、拓展思路,产生接受挑战和继续学习的欲望。病态的恐惧则会使人陷入封闭,割断与他人的联系,躲入自己的狭小空间。教师要学会直面恐惧。如果是健康的恐惧,就将其努力转化为迎接挑战的动力;如果是病态的恐惧,就要努力克服,突破既有观念的束缚。其次,教师应恢复与外界的联系。人是群体性动物,需要稳定的社会关系。教师要走出自我封闭,就要真诚面对心中的恐惧,尊重内心对联系的渴望,恢复与学生、学科、同事之间的联系,而不是一味掩饰和逃避。

3.回归潜藏整体

在帕尔默的思想中,“潜藏整体”建立在教师“真我”的讨论基础上。教师要学会完整地把握自我认同中对立统一的两极,养成悖论式思维,用整体的眼光看世界。“教师只有把‘真我即内在真实,与外在表现相统一,才能回归其‘潜藏整体,才能拥有不分离的生活。”也就是说,教师只有在寻求自身认同完整的基础上,将内心真实投射到外部世界,用整体的眼光看世界,才能发现自身认同与完整的“潜藏整体”。

要做到整体地看世界,首先应明确对立统一的“悖论”概念。一直以来,很多人在教学中遵循二进制逻辑的规范,非黑即白,非此即彼,导致教学问题愈发严重。帕尔默认为,在一定的情况下,发现真理并不是靠非此即彼地割裂世界,而是靠既此又彼地拥抱世界。教师就应该养成这种悖论式思维,不必一味追求经验事实的唯一正确性。要想获知事物的本质,就要整体地思考世界,看到事物的多方面。其次,教师要学会用悖论认识自我。在教学实践中没有永恒的成功或失败,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特长和局限。帕尔默建议教师们以小组形式讨论分析每位教师的教学精彩片段和失败片段,以此帮助他们认识自己的强项与不足。这是教师以悖论式思维认识自我的重要一环,教师必须明白自己的教学特长在某些情况下会是一种局限,并深入理解特长与局限之间的联系。只有深入理解自身特长与局限相联系的悖论,才能拥有完整的自我认同。因此,教师需要用悖论式思维认识自我、设计教学,树立相反相成的世界观,这样才能将内在真实与外界相统一,最终回归潜藏整体。

4.开创实践求真共同体

追求自我认同、敢于正视恐惧和把握悖论思维关乎教师的内心景观,在此基础上教师要向外延伸,建构教与学所必需的真正的共同体。在帕尔默看来,共同体是某种内隐魅力的外显标志,是自我认同和自我完善流入外部“关系世界”的展现。教学就是开创一个实践求真共同体的空间。在教学共同体中,“伟大事物”———等待人类探索的真理或待解决的问题才是主体,而教师和学生是聚集在其周围的求知者,他们围绕主体进行争论,公开发表各自的看法,以集思广益的方式认识世界。帕尔默阐述了实践求真共同体的三个层面。第一层面,认知于共同体。人类目前所拥有的知识的最坚实的基础就是真正的共同体本身,其典型特征就是主张“现实是群体共建共享的”,人们只有处于共同体中才能认识现实。第二层面,教学于共同体。关于教学的中心,帕尔默提出真正的教学共同体应该以主体为中心,将第三方即某件“伟大事物”放置于教学的“圆心”,教师把整堂课的中心放在知识本身,并以求知者的身份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第三层面,学习于共同体。教师有必要建立一种互相交流和共享资源的同事共同体,以实现专业成长。与同事的切磋和互相学习是成为优秀教师的必由之路,同事共同体既有利于教师得到工作上的帮助和支持,也能够使教师博采众长,不断汲取集体智慧。构建同事共同体还有一个重要方法就是進行深入的教学对话。帕尔默认为,教师之间进行教学对话有三个要点,一是对话要有恰当的主题,二是对话应遵循一些基本规则,避免直接的忠告和建议,三是教学对话离不开领导者的组织和支持,学校管理者应为教师提供教学交流平台。

二、帕克·帕尔默教师观对教师自主专业发展路径的启示

教师自主专业发展看重教师个体的自主意识,它强调以教师的“自我”为原动力,充分发掘教师的潜能,激发教师从被动发展向积极成长转变。教师必须经历内部的专业自我认同和专业品质提升,才能唤醒自身的专业追求,从而将真实的自我与外界联结。当教师拥有和谐完整的内心世界,便不再恐惧,能够迈出舒适圈,与学生、同事等外部力量构筑相互融合的实践共同体。

1.培育注重心灵的教学理念

帕尔默认为,教师的心灵是优质教学的源泉。也就是说,优质教学源于教师的心灵。当前,我国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的改革趋势是从外发模式向内生模式转化,教师注重自身的情感和心灵成为其专业自主发展的一条重要路径。教师只有认识和相信自己,才能将内心中的自我意识投射到教学中,建立起自我与学生、学科之间的联系网。从专业发展的角度来说,认识自我包括三个层面。首先,要拥有积极的职业情感。要从自身工作的性质和社会意义角度认识教师这一职业,保持良好的心态,努力实现客体职业与主体生命的完美结合。当感到迷茫、困难时,可以回想那些曾经唤起自己教育情感的力量,以此作为驱动力加深对职业和自我的认识。其次,要坚定职业信念。教师应确立一套自己确信并愿意作为自身行动指南的信念和准则,这样在教学中无论遇到任何挫折和困难时,都能沿着正确的道路发掘教育本质。最后,要坚持自我反思。反思不应停留在教学技术层面,还应该进行心灵深处的自我反思,时常思考自己是否具备一个好教师的特质以及如何培养,应勇于直面自己的恐惧,勇于将真实的“我”呈现在学生面前。

2.探寻契合“真我”的教学方法

帕尔默指出,在当今的教育中,“一刀切”教学模式引起的痛苦比较常见。要想面对不同教学情境和千差万别的学生表现出灵活多样性,教师就必须探寻与“真我”相契合的教学方法。首先,教师应做到教学方法的个性化,培养由真实的自我状态所凝成的教学风格。与其模仿其他人的教学方式,不如从自身完整出发分辨其中哪些适合自己、哪些不适合自己,然后不断学习、筛选、整合,最终形成与自身特性相符合的教学方法。其次,应关注教学方法与学生、学科的一致性。在帕尔默看来,教师必须编织自我、学生和学科之间的关系网,因此教学方法除了要体现自我个性外,还应该与学生、学科具有一致性。一方面,要关注学生的独特性,找寻最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方法;另一方面,要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多体验、多感悟,加深对自己所教学科的理解。

3.创设师生共学的教学空间

帕尔默提出了实践求真共同体的概念。在教学共同体中,教师和学生都是求知者,他们通过争论来认知事物,彼此交流和协作。争论从本质上讲是一种对话方式,是师生之间坦诚布公的思维碰撞。教师应该主动建构师生共学的教学空间,摆脱“教师讲、学生听”的固有模式。首先,教师要摒弃自身在课堂上绝对权威者的身份,将学科知识视为主体,与学生共同探索。教师对待教学内容要具有拓展性的眼光,灵活处理教学,要基于自身体验和理解展现学科的伟大魅力,激发学生对事物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其次,教师要营造良好的师生协作的氛围。教师应该多倾听学生的想法,让学生敢于发声,发自内心地理解学生所说所想,使自己与学生的思想产生交融。只有建立师生之间相互倾听的关系,才能在课堂内外实现师生之间的相遇,让学生深刻感受到教师是与自己共同学习的伙伴。

4.建构心灵共鸣的同事共同体

在帕尔默看来,教师只探索自己的心灵是不够的,同事交流研讨和互相学习是成为优秀教师的必由之路,教师要学习于共同体。教师若想在教学实践中实现自主专业发展,就要建立互相学习切磋的同事共同体。该共同体不仅体现为同事日常事务与工作的互助、协作,还是一种教学资源共享与深入对话相融合的多维交流平台,不仅能帮助教师突破个体经验的局限,更能使教师敞开心扉真诚交流,找到心理和情感的依托与归属。首先,要改变传统模式,确立新的同事对话主题。一直以来,教师往往通过听课、集体备课的方式进行同事协作,这些方式倾向于探讨教学技术层面的问题,试图吸取不同教师的教学优势将其杂糅为某种统一定式,这反而会丧失专业自主发展所需要的个人色彩。因此,为进行持续深入的同事交流互助,教师之间应确立新的对话主题。对话应该是坦诚的,教师可以说出自己内心真实的问题,这些问题可以是关于学生的、关于某个教育情境的、关于某次成功或失败的课堂经历的,等等。而聆听的教师在听完之后,不要急于评价,也不要基于自己的经验或感悟提出建议,而要尊重对方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真诚地从对方角度出发帮助他们思考问题、反思教学。教师应尽量跳脱出讲课和评课这种固有单一的同事互助模式,寻求更深入和坦诚的对话。其次,要打破封闭的结构系统,营造开放的互动氛围。参与者应该意识到,人人平等,教师们不存在地位高低之分。青年教师与老教师应共同营造相互尊重的民主交流氛围,只有毫无顾忌,不用担心自己的教学方法或风格被批评时,教师才能坦诚地分享想法,与大家进行有效的交流。

三、結语

总之,教师专业发展已从偏重于“专业”这一外在向度过渡到强调教师个体的“自主”,这一过程中人的主体性地位和价值得到了彰显。但是,过于模式化的教学等问题逐渐影响教师自主专业发展的空间,磨损教师自我提升的热情和动力。外部环境的压力和内心自我的迷失使得部分教师切断与学生、学科、同事之间的联系,在专业成长之路上停滞不前。面对这些问题,教师自主专业发展需要进一步开拓适切可行的路径。帕尔默所秉持的教师观为当前教师自主专业发展路径提供了新的角度,那就是关注教师的心灵涵养。教师若想找寻到职业的意义和发展的动力,就必须不断完善自己的内心世界,在教学过程中经常性地与自身对话。教师只要立足于自己的心灵,实现自我认同和自我完善,就能将自我、学生和学科联结成和谐统一的整体,在内生力量的推动下实现持续的专业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N].人民日报,2019-02-24.

[2]杨帅,李晶,刘晓玫.教师“真我”:超越技术理性的教育诉求———帕克·帕尔默的教师观研究[J].当代教育科学,2021(02).

[3][美]帕克·帕尔默.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M].方彤,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

[4]郭芳.论教师“真我”与“潜藏整体”———帕克·帕尔默教师哲学思想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12(06).

Research on the Path of Teachers Independent Development

———Parker·Palmers View on Teachers

Liu Yu, Xiong Lan

(Jiangsu Normal University, Xuzhou 221116, China)

Abstract: American scholar Parker·Palmer devotes himself to exploring the inner spiritual world of teachers, providing a new perspective for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The main content of Palmers view on teachers is to seek teachers "true self", face their inner fears, return to the hidden whole, and create a community of practice and truth. It contains rich ideas of teachers independent development, which has theoretical enlightenment and practical reference value for the current exploration of the path of teachers independent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n China. In order to better realize independent development, teachers should start from their own identity and integrity, cultivate the teaching concept that focuses on the soul, explore the teaching methods that fit the "true self", create a teaching space for teachers and students to learn together, and build a community of colleagues that resonates with the soul.

Key words: teachersindependentprofessionaldevelopment; teachersview; selfidentification; selfintegrity

猜你喜欢

自我认同
新生代知识员工自我认同对组织行为的作用
“有意义的他者”的产生根源与影响路径分析
国内针对农民群体角色转换的认同研究综述
强制个体化的风险:女性自我认同危机与生活困境
当代大学生自我认同问题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两种认同机制与自发性工作行为关系的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