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全育人”视域下高职院校文化育人策略研究

2023-05-30李敏尚润玲

成才之路 2023年2期
关键词:文化育人三全育人立德树人

李敏 尚润玲

摘要:高职院校文化育人需要抓住传统经典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并在主流文化引导下,达成健康文化精准供给,形成“全员文化育人、全过程文化育人、全方位文化育人”的机制,要保证学生成长为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校园,有担当、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创新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三全育人”视域下高职院校文化育人的具体策略有培养双师型队伍、构建文化课程体系、整合并优化文化资源。

关键词:三全育人;高职院校;文化育人;立德树人

中图分类号:G641;G71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3)02-0001-04

基金项目: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三全育人视阈下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育的研究与实践”(2021SJB0464);无锡市软课题(KX-21-C059)

“三全育人”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先进模式,其将教职工、课程、课内外环境等都纳入到体系之内,让所有人、所有资源都能为学生思政学习提供支持,打造思政学习闭环环境。其和古人所言的“蓬生麻中,不扶自直”含义相同,即利用良好文化环境培养大学生的良好品质。高职院校作为培养高级技术人才的主体,应该立足“三全育人”视域,调动全员结合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实践课程及校内外软硬环境和各类资源来构建文化育人体系,既能对内展开校园文化建设,又能为社会文化发展贡献力量。下面简述高职院校文化育人的必要性,分析“三全育人”的内涵,并从几个方面探讨“三全育人”视域下高职院校文化育人的具体策略。

一、高职院校文化育人的必要性

1.提升思政育人亲和力

部分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存在亲和力不足的情况,学生思政学习动力不足。文化育人能够让更多文化元素包括传统文化、民俗文化、红色文化等融入思政工作,提升学生的思政学习效果。例如融入红色文化能够让学生被革命前辈的大无畏气概所折服,学习前辈凝练一身胆气,有担当有勇气,勇于面对一切困难。

2.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文化育人包括多种文化,这些文化能从不同角度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产生不同影响。例如礼仪文化能让学生学会敬人、尊人;茶文化能让学生懂得谦和守静;职业文化能让学生遵守职业道德并形成职业认知,建立职业自信;红色文化能培养学生革命精神……多种文化的滋养,能够不断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3.符合教育改革所需

当前,思政教育越来越受到高校的关注,成为教育改革的重点内容,成为衡量高校教育质量的关键。按照教育部的指导文件,思政教育包括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法治意识等。可见,文化育人是思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符合教育改革所需。

二、“三全育人”的内涵

三全育人指的是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全员育人是将教师、职工、社会教育者等都囊括进来,目的是确保文化育人任务落实到多个主体身上,保证所有成员都能对学生做到有针对性的教育;全过程育人是将入学到毕业这一区间划在文化育人周期内,做到全过程育人,让基础课、专业课、实践课都能融入文化育人元素;全方位育人则需要整合资源,联合校内外力量对学生的思想道德、职业素养等都做到有效培养。

三、“三全育人”视域下高职院校文化育人的具体策略

1.制定校园文化管理制度实现全员文化育人

构建完整的校园文化管理制度,将所有主体都囊括进来,形成一个庞大的文化育人体系,才能达成文化育人的目的。文化育人,就是利用各类文化包括传统文化、校园文化、班级文化及校企合作中的企业文化等共同育人。全员文化育人,便是将这些文化有关主体凝聚起来,使其充分发挥文化育人功能,包括教师、后勤职工、校园文化设计者等。

第一,培养双师型教师团队,提高文化供给水平。对于双师型教师,大部分学者认为其指的是拥有教师资格证、职业资格登记证的教师,也有学者认为其是精通多学科教学的教师,如精通数学教学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双师型教师是文化育人的关键主体。高职院校需要对本校教师队伍进行观察、考核,促使教师尽量向双师型教师转化。文化育人实际上就是要求普通教师向双师型教师转化,各科教师在教学中都要根据本学科特点、学生专业特点融入文化教育。例如财务专业教师可以从社会经济文化特点、会计行业职业操守等方面展开文化教育;环境专业教师可以对接国家环保政策、社会企业环境污染现状、环境保护积极意义等展开职业教育,培养学生的环保精神。显然,这样的文化育人向各学科教师提出了挑战,需要教师拥有丰富的行业经验。因此,高校培养双师型教师团队成为提高文化教育供给侧水平的关键。首先,可以鼓励教师参加国家双师型教师考核,并奖励通过考核且获得优秀教育成果者。其次,可以从当地相关行业中征聘精通高职院校专业,且具有较高文化素养的人成为兼职教师。高校要积极开展各类文化活动,鼓励专业教师和兼职教师交流、互动,达成二者优势互补,保证专业教育、文化育人的良好融合。

第二,发挥后勤服务育人功能。全员文化育人不可忽视后勤的力量,因为后勤能够营造温馨的生活环境,如整洁的食堂、干净的操场等。这些可以让学生看到后勤工作人员的职业修养并从中获得感悟,改善职业观念。高职院校要积极改革后勤管理制度,要求后勤人员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并将这些文化融入校园管理、校园服务过程中。例如后勤部门可以于食堂等处张贴“俭以养德”等标语,提醒学生生活要简朴;可以在校内增设旧品回收站,提高旧品使用效率;可以号召学生为贫困地区捐款捐物,培养学生向善之心。在市场经济下,有的高校将后勤整体外包,使后勤成为第三方业务,在这种情况下高校和第三方签订合同时需要特别提出后勤教育要求,要求其委派知识水平高、专业技术强、思想道德好的人员负责后勤工作,以发挥他们的教育功能。

第三,提升校园环境文化建设水平,营造校园文化氛围。校园环境建设需要通过硬环境、软环境及媒介环境来渗透传统文化,培植优秀校园文化、班级文化,提升学生文化素养。首先,硬环境包括建筑、绿化、景观等,它们具有美化校园及承载信息的作用。1)在建筑景观上可以融入中西结合的建筑形式,利用传统林园夹景、借景、对景等设计手法,将校园打造为城市景观,并在雕塑、石碑等处张贴校训及警句,讓学生在校园行走过程中被艺术气息和文化因子所滋养。2)可以建立校园视觉识别系统。所谓视觉识别系统又称VI,在商业领域包括商标、产品造型设计等。校园视觉识别系统主要包括校徽、校服、校旗、校歌等,能使校园文化具有很好的辨识度,并能发挥情感培养作用,帮助学生形成对学校的归属感。其次,软环境包括校园管理制度、班级管理制度、寝室管理制度、图书馆管理制度等,其既能体现制度的威严性,也能体现制度的人本性,能让学生在制度中感受到自由,学会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软环境虽抽象,却具有精神唤醒作用。软环境与硬环境彼此依赖,相互促进,都是不可或缺的。在软环境建设上,要鼓励班级之间开展各类竞赛,活跃校园文化氛围,还要重视校史教育,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学校的历史,以强化学生对学校的情感。再次,要重视建设校园融媒体。融媒体包括微信公众号、MOOC平台、校报、微博、博客、钉钉、校园显示屏、数字图书馆等,学校通过融媒体平台可以向学生输送各种文化,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民俗文化、民族文化、群众文化、非遗文化、红色文化等,帮助学生养成遵守国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道德规范的习惯。

2.构建文化课程体系达成全过程文化育人

2020年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高等学校要围绕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宪法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等重点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结合基礎课、专业课、实践课等各类课程,科学设计课程思政教学体系。

第一,基础课文化育人。基础课指的是为培养学生专业技能而设计的自然科学、人文社科、基本技能等课程,如数学、语文、体育、美术、音乐等。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结合各科特点,融合创新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引入茶文化、诗词文化、书法文化等形成特别的文化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的书卷气,使他们的人文素养、文化素养得到有效提升。基础课实现思政教育往往可以活跃校园文化氛围,改善学生学习观念,为学生创新思想的形成提供条件。基础课文化育人可以结合校园社团形式来开展。社团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不同社团体现出不同的文化特点,如美术社团具有美文化、体育社团具有竞赛文化、社会实践社团具有求知文化等。学生在各种社团中能够学习到不同文化,如在茶文化社团中可以了解茶道、茶艺、茶服、茶画等,在礼仪文化社团中可以学到道德礼仪,懂得尊师重教,掌握社交礼仪等。

第二,专业课文化育人。专业课是学生未来用来求职、发展的根本课程,具有技术性、理论性、权威性、系统性。专业课是学生生存的根本保障。对于学生教育来说,专业课是“钢筋”“混凝土”,还需要一些添加剂来保证这些材料发挥出强大的作用,而添加剂便是思想政治教育。思政教育包含职业规划的内容,而职业规划中便有文化素养这一组成部分。为培养学生良好的文化素养,学校需要了解社会行业有关岗位的胜任力标准,提取有关文化素养的各类要求,并以该要求为标准对学生展开相应的文化教育。例如建筑专业造价师的核心素养包括爱国、敬业、守法、忠诚、合作、实干,这意味着教师需要在专业课文化育人中结合专业教材、校本教材,达成传统经典文化渗透(古典建筑设计、中式园林设计、古典建筑结构)、法律文化培养(中国建筑业法律体系),培养学生良好的专业素养和人文素养。在专业课文化育人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利用探究学习模式,引导学生深入研究专业中富含的文化元素,并对其作用和价值展开分析。例如教师要引导法律专业学生对中国古代道德体系展开研究,从中找到道德和法律的关联,让学生明确道德、法律的异同,提升学生应用法律的能力。

第三,实践课文化育人。实践课指的是顶岗实习、阶段性实习等课程,该类课程具有实践操作、实理结合的特点,是培养实用型人才的关键一环。高职院校实践课程需要构建实践平台,可以选择校企联合形式来完成。校企联合即高职院校和社会企业在取得一致观点后形成的专业培训平台。在平台上经过培训成绩优秀者,很有可能成为企业首选人才,被企业聘用。为了让学生在实践课中有所收获,学校和企业需要认真研究文化育人,将传统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等融合起来,实现综合文化育人。例如学生所进入的实习企业,需要生产车间处处有文化标语,让学生感受到企业治理的周密性,对自己未来就业环境产生积极的认知。企业师傅要认真对学生进行企业文化培训,让学生了解企业精神、企业使命、产品理念等,企业员工要和谐相处、相互配合,让学生对未来即将从事的职业更有信心。在此过程中,学生还能将校园文化带入企业,让企业文化变得更灵活、更有生机。在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交融过程中,学生会成为这两种文化的接受者、传播者,更好地成长。为提高实践课育人效果,企业和学校需要联合选择企业师傅,让技能优秀、人品敦厚、有责任心的员工成为师傅,负责引导学生、教育学生。

需要说明的是,文化课程体系要达成全过程文化育人,就要重视动态评价,进行教师自我评价、师生互评、教师间互评。这是促进文化课程体系动态发展的关键。1)自我评价包括教师、职工、企业师傅、学生的自我评价。自我评价能够让评价人认识到自身短板,从而做到针对性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养。2)师生互评指教师针对学生学习情况给出合理评价,点明学生不足,保证学生获得成长,同时学生对教师教学过程展开评价,帮助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升课程思政水平。3)教师间互评指教师间、职工间、企业师傅间的相互评价,目的是通过彼此的善意提醒共同提升育人能力。

3.整合文化资源实现全方位文化育人

第一,通过整合资源构建“教育链”,提高文化育人水平。这其中涉及如何延长文化育人的链条,将校内文化育人资源和校外文化育人资源有效结合起来形成文化育人的综合方案。该方案能够让学生积极走入社会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并在其中获得文化教育,进而提升学生的思想品德、职业素养。具体而言,校内资源有双师型教师队伍、“统一教材+校本教材”形成的综合教材、文化育人网络等,校外文化育人资源有文化馆、民俗馆、博物馆、非遗文化、民俗文化、民族文化、党政机关政策、社会企业等。在校内外文化资源融合中,社会企业、政府机关等需要积极参与进来,联合高职院校构建文化育人平台,实现线上线下对接,让社会文化资源有效融入文化育人体系。实际上这便是“教育链”理念。在科学运作下,教育链能够融入经济产业链,达成高职院校融入经济产业链并发挥智囊作用。在该文化育人链条之内,高职院校学生将会受到优秀校园文化教育和优良企业文化教育及社会文化的影响,最终形成浑厚的文化素养。这种校内外文化资源融合优化,告别了传统高职院校学生社会实践仅限于毕业年的短板,各方积极配合能够随时开展社会实践,保证学生文化知识的更新和文化素养的提升。例如可以特别安排红色文化之旅,让学生深入革命老区,体验红色文化,吸收红色文化精髓,形成坚定的政治立场及浓厚的爱国情怀。

第二,搭建信息化管理平台,保证文化育人深入开展。全面开展文化育人因为涉及多个主体、多种资源,故而管理起来比较复杂,需要利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将有关档案、有关人员等关联起来,打通信息屏障,保证资源优化组合,为高职院校的文化育人提供助力。信息管理平台建设需要考虑到每个主体现有的官网等资源,要想方设法将这些平台关联起来,保证信息能够在各平台顺利传播,这样便解决了资源整合难题,让文化育人得到资源支持。该平台能够将政府在文化领域的主张、政策等体现出来,利于高职院校掌握主流方向,制定出符合大势的文化教育方案。而政府有关部门也能够通过观察高职院校文化育人内容,发挥出监督职能。通过这种管理平台,多方主体可以沟通交流,有效消除信息孤岛,保证高职院校文化育人的高效性、针对性、系统性。

四、結语

总之,“三全育人”视域下的高校文化育人工作必须将教职工、社会企业、政府机关等融合进来,能够抓住基础课、专业课、实践课展开全面文化渗透,让学生接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校园文化的灌溉、企业文化的影响,最终成为有思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理想的真正文化人,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徐丹.三全育人视域下高职院校文化育人路径探索[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01).

[2]吴琼斯.“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探析[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04).

[3]张勇,黄华.高职院校传统文化育人体系构建探析[J].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01).

[4]成涛,张晨莲.高职院校“五维同育”文化育人创新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05).

[5]关诗雯,袁野,崔润东.“三全育人”视域下农业院校校园文化育人路径探析[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1(05).

[6]刘永亮,张翔,郝平.高职院校“六融合五贯通”文化育人模式研究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07).

Research on Cultural Education Strategy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Three Complete Education"

Li Min, Shang Runling

(Jiangyin Polytechnic College, Jiangsu Province, Jiangyin 214405, China)

Abstract: The cultural educa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needs to grasp the traditional classic culture, campus culture, and corporate culture, and under the guidance of mainstream culture, achieve the accurate supply of healthy culture, form a mechanism of "all staff culture education, whole process culture education, and all-round culture education", and ensure that students grow up to love the party, love the country, love socialism, love the people, love the campus, and have responsibilities, ideals, ethics, culture, innovative successors to socialism. The specific strategies of cultural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ree complete education" are to cultivate a double qualified team, build a cultural curriculum system, and integrate and optimize cultural resources.

Key words: threecompleteeducation; higher vocationalcolleges;cultureeducatespeople; foster character and civicvirtue

猜你喜欢

文化育人三全育人立德树人
基于“文化育人”的校服研发与品牌建设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技术文化
高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制约因素浅论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专业优良学风途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