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日子过成一束光
2023-05-30刘春燕
刘春燕
日子,在每个人的眼里、心里自有一个模样。
若用一个词或短语来形容日子,定会有很多答案。能意识到日子的人,大多是有了一些阅历的,否则,依然会停留在生活的层面。
生活,生活,就是生下来活着,属于最基本的需求,低层次的要求。日子,则是在提炼生活,浓缩生活。前者简简单单,欲望不大;后者已进入质与量的稳定状态。然而,日子过久了,难免会坠入某种程式化,重复昨日的故事而已,时间久了,就隐隐约约地觉得有些寡淡。
倘若因为某种原因,让自己一直处于紧张状态,手握方向盘,心里还装着其他事,合计着如何消解疑惑,结果一不留神就会使自己跌入冰窟,半天爬不上来。
这种看法,源于今晚临时带学生观看中央台的《社会与法额》栏目的《夜行人》。一听这个名字,我便感觉到有一束光给某位行走在黑夜里的人一点光亮,一点指引,一点慰藉……
这一束光,何等重要啊!
短剧中的孙氏兄弟,因肇事而顶罪、逃逸。孙大顶罪,孙二在外面埋头摆地摊十年。孙二每天都生活在“黑色笼罩”的世界里,不苟言笑,只顾挣钱,同时被良心日日夜夜地谴责,只能悄俏给受害人的家属汇钱。
受害人才是这起车祸的“始作俑者”,身患重病,想自杀,故意制造一起车祸,希望拿到一笔赔偿金,以此供儿子出国。当然,这些都是他儿子后来才得知的。
肇事者、受害者、包庇的人的心里,都失去了一束光,而变得黑灯瞎火。于是,躲在一个四面黑黢黢的空间里打转转,不敢声张,自我压抑,画地为牢。
一位名叫阿芳的女人走进了孙二的心里,一点一点地感化了、温暖了他。
阿芳就是孙二心里那一束光。这束光,照亮了他原本关闭的心窗。因而,他愿意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他痛哭流涕地问:阿芳,你愿意嫁给我吗?那一刻,阿芳身上的光亮,远远超过一盏灯,将他的心照得格外亮堂。这是他从来没有的感觉。
受害者的儿子觉得父亲选择以自杀的方式骗取理赔金,欠妥。
他们各自的心里不再黑暗,给心灵留个出口,自然会有光亮照射进来。
我们的日子何尝不是如此呢?把自己圈在一个地方,一件事情上,一个人身上,都会让自己如同瞎子摸象,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
人,每天难免会有心情郁闷或不好的时候,但如果一直顺着惯性思维行进,愈走愈窄,像是进了死胡同。如果能走出那个黑乎乎的巷子,看到五彩斑斓的世界,聆听鸟语、花語,感受人间真情,驱走心里的黑暗,生活多了色彩,多了情调,日子有了层次感和质感。
原来,日子真的可以过成一束光。
那年,我回到爷爷的小院,爷爷正在院里的高架上别挂面棍子。正月,春光,柔柔地拥着他,一身黑袄子,泛着明晃晃的光,携着他两寸多长的银须,映得他的脸明闪闪的。手里的挂面,因为有盐,亦闪着银光。
整个院子都在光的世界里,明闪闪,亮堂堂。我尤喜爷爷那把带着细闪光泽的胡须,一动,一闪,好看极了。
他讲不出什么大道理来,但是他说他喜欢待在有光的地方,觉得日子都是甜的,心里都是亮的。心情好,一盏茶、一碗饭、一勺羹,也是就着一地的明亮下咽的,那种享受,像是最朴素、最纯情的渴望。
怪不得,我学校靠路边的樱花树长得风姿绰约,原来,它将在这个世界过的日子,过成了一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