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宋代科举制度的发展及特点分析

2023-05-30张希娟景利国

炎黄地理 2023年2期
关键词:科举制科举考试科举制度

张希娟?景利国

科举制创立于隋朝,在唐、宋两代得到发展,并在明清两代得到继承与发扬。宋代科举制从形式到内容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制度日趋完善,在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发展史上发挥了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现将从宋代科举制发展的背景出发,阐述宋代科举制的主要种类及内容,分析探讨宋代科举制度的特点,使读者在了解历史的同时,对高考改革及人才选拔多一些思考。

科举制,即通过分科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创立于隋,发展于唐,完善于宋,明清时期进一步发展并渐趋僵化,1905年被废除。在中国科举制1300年的发展历史中,宋代科举的地位不可或缺。宋代在继承隋唐科举制的基础上不断改革完善,使科举考试投考更为自由,考试秩序更加严密,考试内容更为务实,科举为宋代选拔了大量优秀人才,保障了封建统治秩序的正常运转,对后世影响深远。

宋代科举制度发展的背景

从政治背景来看,唐末以来藩镇割据,社会动荡不安,仕途由武人垄断,读书人地位每况愈下,越来越多的人不愿意读书[1]。通过“陈桥驿兵变”黄袍加身的宋代开国皇帝赵匡胤,为巩固统治,防止历史重演,决心革除五代武人专擅之弊,在“收精兵”“削实权”“制钱谷”加强中央集权的同时,重用文人做官,奠定了宋代“重文轻武”的基本国策。

从经济发展来看,宋代经济在隋唐繁荣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发展,“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推动了租佃关系普遍发展,手工业发达,商业繁荣、商品经济活跃,市民队伍兴起,工商业者社会地位提升,这大大加速了社会结构的变动,为科举制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和社会基础。

从思想文化来看,宋代重文教,兴文教,理学、文学、史学、艺术以及科学技术领域硕果累累,是中华文化发展的繁盛时期。思想上完成了儒学复兴,产生了新儒学,即理学。书院制度形成并发展,社会上读书之风逐渐浓厚。

从统治者需求来看,鼓励士人参加科举考试,不仅可以选拔和笼络人才,坚实统治基础巩固政权,还可以加强中央集权,因此,宋代历任皇帝都非常重视科举制。宋真宗更是在《励学篇》中公开为科举制代言:“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由此,读书之风渐浓,科举之行更盛。

宋代科举考试的种类

宋代的科举制在继承唐制的基础上为适应社会发展和巩固统治的需要得到进一步完善,解试、省试、殿试三级考试成为定制,按考试种类划分,主要有贡举、制举、武举、童子举等。

贡举

贡举,学子通过地方考试后贡之于朝廷之意,因定期举行,故又称“常科”,取士数量最多,延续时间最长,社会影响也最大。宋初,贡举每年举行一次,宋仁宗时调整为每两年举行一次,到宋神宗时改为每三年举行一次,之后成为定制。

考试科目上,宋初沿袭唐制,主要有进士、明经、诸科。这里的诸科大致相当于唐代的明经,其中也分为九经、五经、三礼、三传、三史、学究、明法、通礼等。进士科考帖经、墨义和诗赋,弊病很大,进士以声韵为务,多昧古今;明經只强记博诵,而其义理学而无用。王安石任参知政事后,对科举制进行改革,取消诗赋、帖经、墨义,专以经义、论、策取士。熙宁八年(1075),宋神宗下令废除诗赋、帖经、墨义取士,颁发王安石的《三经新义》和论、策取士,并把《易官义》《诗经》《书经》《周礼》《礼记》称为大经,《论语》《孟子》称为兼经,定为应考士子的必读书。

武举

亦称之为武选,以选拔军事人才为目的,创立于唐代,设有军谋越众、军谋宏达、材任将帅等科目,以武艺水平作为主要评判标准。宋代武举正式确立于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但由于武举对应设立的科目不够专业系统,在军事实用性上较为缺失,选拔的人才质量参差不齐,于皇祐元年(1049)罢武举[2]。宋英宗治平元年(1064)重新实行武举制度,一直沿袭至南宋末年,宋神宗年间在朝廷正式设置“武学”,以三年为周期开展考试,录取人数为百人。考试内容包括骑射、兵法等。考生根据考试成绩来进行分配,优异者进入枢密院担任低级武官,其余则进入武学上舍学习,学制三年,毕业考试合格后授予初级武官官职。但由于宋代重文轻武的社会风气,士人更看重进士出身,因此两宋时期由武举出身的名将极少。

童子举

童子举是为年龄在15岁以下有着超常智力的儿童应试而特别设立的考试科目。宋初童子举通常根据童子背诵经书以决中否。宋真宗时,诏试考生诗赋。南宋时期,童子举考试仍重视背诵,但背诵科目范围得到一定程度扩大,或背诵经史子集,或背诵兵书、习步射等,考试难度有所提升。童子举在宋代虽几经废除,考试内容也相对简单,但确为国家选拔出了不少优秀的少年学子,如大家所熟知的有“宰相词人”之称的晏殊便是其中的一位。

其他考试科目

除贡举、武举、童子举之外,宋代还设立了一些其他考试科目,如制举又被称为大科、特科,是皇帝下诏论事设立的科举考试科目,主要目的为选拔特殊用途的人才。宋代制举的科目数量相对于唐代来说明显降低,只有三科。考试形式通常分为殿试与阁试。两宋时期共进行殿试22次,入等者仅为40人不到,但其中不乏优秀的人才。宋代恩科的设立,一方面是授予功臣子弟或者圣贤后裔科举出身,主要是为了表彰贤相或者功勋突出的名臣宿旧。比如,宋太宗授予孔子后裔乡贡进士孔世基同本科出身,宋真宗授予孔子第四十六世孙圣祐奉礼郎等。该种情况在北宋前期较为多见,宋仁宗之后便不再常见。另一方面则是实行“特奏名”制度,旨在面向一些多年参加科举考试不第、年资较深的老迈举人,让其无需参加解试、省试而直接参加殿试,并授予其科名或者一些官职。特奏名录取举子主要为年迈之人,一般会象征性地赐予相应官职,并且主要为一些试衔散官或者长史、助教相关的低级且无实职的官衔。

宋代科举制度的特点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宋代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领域的变化对宋代的科举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使其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点。

减少投考限制,扩大录取人数

宋代统治者为鼓励读书人参加科举考试,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是取消了家庭出身和门第限制,真正做到了“英雄不问出处”。到南宋时期,连恶霸、黥吏的子弟及以屠杀为业者都准许应考。二是禁公荐,罢公卷,以考试成绩高低定去取。三是重文轻武,扩大录取人数。宋代每次录取多达二、三百人,甚至五、六百人。宋徽宗时规定,唯有获取太学资格的学子方可参加科举考试,这一制度在宣和三年(1121)遭到罢黜,之后科举考试对学子没有学历上的要求。当然,正在服丧的学子、曾受过杖刑以上处罚者及道士、僧侣、吏人,禁止参加科举考试。

宋代取士不问家世,为广大寒门子弟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提供了途径。唐代士子科举登第后,只是拥有了做官的资格,并不能直接上任。在守选三年后,才能进入吏部,在吏部再进行一系列考试,考试通过后才能被选任做官。这是唐代入仕的正常流程。并且,即使进士也只能从事九品小官,如无贵人在后支持,或非官门出生,则大概率只能从事小官。而宋代科举,在中举后则可直接任官,且升迁速度快、流程简单,平民百姓也可为大官。在《宋史》中立传的1533北宋人中,布衣(平民)入仕者占比55.12%;一至三品官中,来自布衣者约占53.67%,且自宋初后逐渐上升,至北宋末已达64.44%,如北宋时期的范仲淹、欧阳修皆出自寒门。而在新旧《唐书》所载830名进士中,出身望族和公卿子弟者最多,高达71%,小姓为13.1%,寒素子弟仅占15.9%。“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科举制为无数出身贫寒的读书人打开仕途大门的同时,也在社会上起到了有效的示范作用,形成了“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浓厚社会风气。

宋代的科举考试录取人数也明显增多。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在隋代到清代历朝历代进士录取人数中,尤以宋代的人数居多,达到36131人,加上各科等总数则达到11万余人[3]。宋代开科期间年平均录取进士115人,达到唐代年平均录取人数26人的四倍之多,各科总录取人数更是达到唐代时期的十倍。宋代科举录取人数增多是重文轻武政策的产物,也与宋代以分化事权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分不开,这一方面为北宋选拔了大批文化素养较高的人才,另一方面也造成了官僚队伍的庞大。

规范考试管理,保证公平公正

宋代科举制在继承唐代的基础上形成了解试、省试、殿试三级,并成为定制。殿试在唐代由高官主持变为由皇帝亲自主持,合格者按成绩优劣授予进士及第、进士出身及同进士出身,前三甲分别称作状元、榜眼、探花。为保证科举考试的公平公正,宋代采取了一系列防范作弊的举措。

一是在考生管理上实行保举连坐制,即指考生之间及地方官对考生信息的真实性以及考生是否作弊负有连带责任的一种制度。

二是在考卷管理上实行糊名、誊录制。糊名又称“弥封”或“封弥”,就是将考卷上的考生姓名、家世、籍贯等信息进行封贴处理,以杜绝考官“容私之弊”。宋太宗时,正式采取弥封的做法,最初于殿试中实行,之后不断推广,在省试、解试中也相继实行。但弥封后,仍难以彻底消除考官阅卷时的作弊行为[4]。究其原因在于考官还可根据考生笔迹或考生在考卷上留下的暗号等方式了解到考生的相关信息。为此,宋代推出了誉录制度,即组建誊录院,由专人将考生的试卷重新抄成副本后交由考官阅卷。由于副本统一笔迹,在一定程度上杜绝了因辨认笔迹或在考卷上留暗号等方式引发的作弊行为。

三是在考官管理上实行锁院制度。锁院制度在唐代就有,但是只对考生实行,这就使考官容易泄题或受外界影响,尤其是录取时容易出现录人不公的现象。宋太宗淳化三年(992),翰林学士承旨苏易简等人受知贡举后,立即入贡院锁宿,以辟请求,后为历代科举考试所沿用。

四是在考场管理上,禁止挟书、移易、傳义和代笔等。宋代在继承唐代的基础上,严肃考场考风考纪,对违反考纪者处以“即时遣出”或“永不得仕进”等处罚。

五是对特殊考生实行别头试,以避亲嫌。“别头试”即因考生与考官存在亲故关系,为避嫌而另外设置考场进行考试。这一举措在唐代就有,但仅限于省试,也未对其定制。《文献通考·选举三》记载:雍熙二年(985)正月省试前,宋太宗下诏令考官亲戚别头试,这是宋朝省试别头试的开始。宋仁宗景祐四年(1037),别头试制度进一步推广到解试。

考试内容丰富,注重经世致用

唐代科举考试,尤以明经、进士为人才选拔的主要内容。明经旨在考核考生的帖经、墨义,对考生记忆、义理等方面的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进士考试内容则经过反复调整,后来侧重于诗赋方面[5]。至宋代,王安石出任宰相期间,对科举考试内容进行了全面改革,免除了进士科之外的相关科目,并将进士考试分成四场,分别为考大经、考兼经、考论以及考策。殿试仅考策,字数不超过千字,论在于考核考生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评价,策则是考核考生对政策的认识意见。可见,宋代的科举考试内容侧重考生的能力见解及实际应用,体现出宋代科举制服务于解决当时积贫积弱的社会积弊问题,更具有务实性。

改革创新制度,强化中央集权

宋代以文立国,重视科举考试,不断改革科举制。比如实行锁院制、糊名、誊录制、别头试;解试、省试、殿试三级考试成定制;其中,殿试是由皇帝亲自主持,在参与殿试后不需要再进行吏部考试,可以直接上任。宋太祖还制定政策,在考试及第之后所有人只能成为天子门生,不可对他人称师门。在殿试后,分三甲放榜。南宋后还需皇帝宣布登科进士的名次,并赐宴。后各个朝代纷纷效仿,成为定制。宋代通过各项改革措施,使科举制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一方面为宋代选拔了大批优秀人才,促进了宋代政治、经济、文化的高度发展和繁荣;另一方面,宋代的科举制扩大了统治基础,将科举考试取士权力掌握在统治者手中尤其是皇帝手中,这也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在科举考试中得到强化的一大体现[6]。

综上所述,宋代的科举制是宋代政治、经济、文化等综合社会背景下的产物,也是统治者顺应社会需要和历史发展的结果,科举制的发展完善不仅在当时意义重大,而且对后世影响深远,有许多措施在今天的考试中依然可见。重温宋代的科举制,或许会对今天高考改革及人才选拔多一些思考和启示。

参考文献

[1]柳竹青.浅论科举制度对宋代社会的影响[J].江西省团校学报,2001(04):44-45+47.

[2]宋莉洁.心怀天下 进退皆忧——从科举制度的变化看宋代士大夫的社会地位和责任感[J].丝绸之路,2010(12):11-13.

[3]吴铮强.唐宋时期科举制度的变革与社会结构之演变[J].社会学研究,2008(02):151-164+245.

[4]徐红.宋朝科举制度的改革与社会价值观的演变[J].东岳论丛,2005(06):140-143.

[5]周宝砚.试析宋代科举考试制度的主要特点[J].世纪桥,2012(19):80-82.

[6]罗佳怡.浅谈宋朝科举考试制度[J].文物鉴定与鉴赏,2020(19):56-57.

【作者简介】张希娟(1979—),女,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历史学、教育管理;

景利国(1978—),男,本科,高级教师,研究方向:历史学、德育教育。

猜你喜欢

科举制科举考试科举制度
唐代科举制下“贤良科”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古代的考试
科举考试答案解析
“科举考试”
“科举”
科举制度的起始与结束
质疑是打开智慧宝库的金钥匙
中国科举考试“末班车”——光绪三十年甲辰恩科殿试二甲第二名林世焘之子林松年谈科举
科举考试的投考资格——从2016年高考全国Ⅱ卷文综第25题说起
唐朝科举制度对当今高考制度改革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