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救活了一个剧种的《十五贯》和那些人

2023-05-30孟梅

博览群书 2023年2期
关键词:救活楔子昆剧

孟梅

顾名思义,《一出戏怎样救活了一个剧种:昆剧〈十五贯〉改编演出始末》是一部追根溯源、探颐索隐的学术专著。但是因为章回体的间架结构和情理交融的行文笔法,使书稿在学术之外,另具散文或传记的温度与质感。打开书卷,如同走进一座充满时代气息的书场,温文儒雅的说书先生上得场来,醒木一拍,多角度、高信息量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命运起承转合,世态人情纷纷过眼。

楔子:开宗明义?引人入胜

楔子,在元杂剧或小说中用在卷首,与明清话本的“得胜头回”、评书的“入话”类似,旨在讲说正书之前,或烘托气氛吸引观众、或交代背景点明本事。

《一出戏怎样救活了一个剧种:昆剧〈十五贯〉改编演出始末》以“楔子”開篇,从1956年5月18日《人民日报》关于昆剧《十五贯》的社论谈起,首句开门见山:

曾几何时,昆剧《十五贯》有“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之美誉,似乎成了家喻户晓、脍炙人口的常识,而这项美誉最初见诸公开文字,又是源自《人民日报》社论。

随后,马上抛出问题:

昆剧《十五贯》究竟是怎样一出戏?排演出这样一出戏的又是怎样一个剧团,又是怎样救活了昆剧这个剧种?活起来的仅仅是昆剧这个剧种吗?

当然,这些问题在“楔子”里是找不到答案的,答案证据确凿条理分明地分布在后面的章节中,等待和读者欣然相逢,共同见证那段悲欣交集的岁月。

“楔子”首先解决的是概念和研究范围的问题。先是以详实的论据明确了一系列在时光流转中已经模糊或出现偏差的事实:“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的最初提出者、《人民日报》社论《从“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谈起》的作者……再根据社论的具体内容,提出“发表于距今60多年前的这篇《人民日报》社论,从来都不是在叙述‘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的过程,而是在强调,假如一个剧种的生死存亡,有如悬丝般维系在一出戏上,是戏曲改革工作应当引以为戒,不可重蹈覆辙的事”。

之后,作者言简意赅地说明他的研究将围绕“一出戏(整改本《十五贯》)怎样救活一个剧种(昆剧)”展开,他用极其平淡的语气开启了自己对这一课题的上下求索:“这回再从哪里谈起呢?1000年前。”

章目:旁征博引?妙在入情

“1000年前”,追溯的是《十五贯》的故事雏形。全书共五章,以古意盎然的七字句概括每章的主题,分别为“本起宋元明清事”“慧眼识骥赖朱黄”“光耀京华裕后昆”“精益求精变宫商”“一剧重兴百业昌”。涵盖宋代话本、各昆剧《十五贯》版本及演出形态、以昆剧为代表的戏曲艺人生存状态的变迁、各大剧种及影视剧乃至连环画对《十五贯》的移植改编等内容。征引的史料文献有各种古书典藏、市井传说、自20世纪初到21世纪的各类书籍报纸期刊、当年的经历者见证者及其后人的口述资料、旧书信、旧照片和水牌节目单等,数量和涉及范围令人叹为观止。“花开五朵,各表一枝”,支脉繁复、草蛇灰线却不离其宗,最终百川入海,掩卷回味,便是一幅以《十五贯》为线索的20世纪以来戏曲发展和艺人生活的工笔长卷,时代的样貌轮廓不动声色地以背景方式显现于字里行间。

作者张一帆在书中说:

历史不会轻易消逝,而是很可能以不规则的拼图形式散落在各个角落,大大小小,有零有整。后世想要得到完整的画面,不仅需要找到尽可能多的拼图碎片,还需要找到弥合碎片之间缝隙的黏合剂。

如果说,经过积年累月的搜求积累,那些散落、淹没在岁月灰尘和人们记忆中的吉光片羽已经得到尽可能全面地捡拾、精心地拼接,那么,“情”,便是弥合这些拼图碎片缝隙、使庞杂浩繁的史料文献并不显得堆砌枯燥的黏合剂。

惟其对民生有情,况钟的故事才在戏里戏外广泛流传;唯其对昆曲有至情,朱国梁、“传字辈”艺人和“国风社”才会在凄风苦雨中执着坚守并努力传承;唯其对传统艺术有深情,黄源等有识之士才能识珠玉于草莽……作者以学者的睿智和文人的敏感把这些至情大爱整合归拢,以冲淡自然的笔法娓娓道来:《十五贯》每个版本的流变、“国风社”在风雨飘摇的年代走过的每一个地方、从1956年1月1日到1956年5月27日每一天里与浙江昆苏剧团和《十五贯》有关的资讯动态……作者始终有意识地克制着“自我”的表达,对那段岁月以及在岁月中经过的人物事件发自内心的敬仰和志诚,完全融注于他对资料线索近乎执拗的孜孜以求和在细节呈现上的细针密缕。在书中,读者经常会与这样的句子不期而遇:“1945年、1948年、1949年这三年中,《申报》全文数据库都搜不到朱国梁的任何信息。1947年年初有一篇文章提到他的名字……”朱国梁和“国风社”的颠沛流离、作者搜求资料的历历苦辛以及对着那段“空白”的感喟,尽在寥寥数语中,令人寂然凝虑,悄然动容。

史足以鉴人,理足以动人,情足以感人,可供研究者含英咀华,可供后学者按图索骥,志在寻幽怀古者,也尽可以在闲暇之余,追随某一章节做一次关乎时间和文化的逆向旅游。这便是一本好书的魅力和标准吧?

文章结尾,援引明代文学家杨慎《廿一史弹词》中的句子,或可为张一帆和他的《一出戏怎样救活了一个剧种:昆剧〈十五贯〉改编演出始末》作一诠释与呼应:“断简残篇藏故典,冰弦玉轸播新闻。高人满座垂清听,始信书生用意深。”

(作者系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副教授。)

猜你喜欢

救活楔子昆剧
楔子
不完整的圆圈
罗周昆剧创作论
死海可以被“救活”吗
罗周昆剧创作艺术初探
木楔子
木楔子
当代昆剧导演及艺术流变述论
论张弘的新编昆剧
如何拯救小奶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