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筑牢高校思想文化宣传阵地
2023-05-30刘湘蔡雨齐
刘湘 蔡雨齐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用好红色资源,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推动形成良好网络生态。”党的二十大报告为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要求。做好高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建设好高校的意识形态阵地更事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事关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高校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筑牢思想文化宣传阵地,广泛凝聚起广大师生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精神力量。
一、做好“三全”,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是党的思想建设的根本任务。”高校要充分发挥在人才、平台等方面的优势,全面加强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建设、加强党的创新理论宣传普及和研究阐释工作,切实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为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
(一)全过程加强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建设
高校要把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作为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提高领导能力和领导水平的重要举措,要将其摆在重要位置,要努力做好“三个聚焦”,实现“三个促进”,扎实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一是聚焦制度建设,促进常态长效。及时修订相关制度办法,严格落实“八有”操作指南,进一步完善列席旁听制度,强化督促检查和量化考评,切实用制度管学、促学、考学。二是聚焦形式创新,促进质量提升。精心组织报告会等学习活动,用好辅学书刊,扎实开展调查研究,进一步增强中心组学习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三是聚焦联系实际,促进成果转化。坚持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努力把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建设成为谋划高质量发展的“参谋部”、研究重大问题的“研究院”、解决突出问题的“服务中心”。
(二)全方位开展理论宣传普及
理论宣传普及是传播党的创新理论成果、武装和教育基层干部群众的有效途径和重要载体。高校要重点抓好宣讲队伍建设、宣传普及平台构建和理论教育资源使用工作,做好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宣传普及工作。一是建强宣讲队伍。高校要积极统筹整合校内外资源,建立覆盖理论专家、党员干部、师生员工的理论宣讲队伍,加强培训,不断提升宣讲队伍的能力和水平,广泛深入宣讲,实现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党组织全覆盖、党员领导干部和师生员工全覆盖。二是立体构建理论宣传普及平台,让党的创新理论课堂听得见、“指尖”滑得见、身边看得见。三是用好各类理论教育资源,紧密结合干部师生员工思想状况和理论需求,用好“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领航》电视专题片、“理论热点面对面”通俗理论读物等教育资源,充分发挥“学习强国”学习平台等在思想理论传播中的作用,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校园、深入人心。
(三)全体系加强体系化研究和学理化阐释
高校要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深入研究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加强对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的体系化研究和学理化阐释。加快推进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高校分中心等理论阵地作用,围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等重大问题,举办系列理论研讨会、交流会,推出一批既有思想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指导意义的研究成果。
二、把握“三抓”,深化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当前,高校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不断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各职能部门协调落实、基层院系积极作为、师生员工全体参与的“三全育人”格局,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融入学校制度体系、人才培养和日常教育管理各环节,着力打通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盲区、断点,实现上下“一盘棋”,实施“一体化”育人。
(一)抓实“三进”,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高校要坚决扛起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政治责任。一是加强党的领导,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协调推进的责任机制,着力抓好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二是建强课程体系,高质量开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等关键课程,统筹处理好专门讲和融入讲的关系,有效建立起各课程之间的横向与纵向联系,着力构建层次分明、条理清晰的课程体系。三是推动课堂教学改革创新,打造一批思政“金课”。着力把道理讲深,使理论、观点、结论经得起学生各种“为什么”的追问;着力把道理讲透,将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与学生身边切实可感的生动实践结合起来;着力把道理讲活,主动贴近学生学习生活实际、思维特点和接收接受习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不断提升课堂教学实效。
(二)抓好“三方面”,全面推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当前,高校要聚焦课程建设、课堂教学、教师队伍三个方面,着力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打造特色鲜明的课程思政工作体系。一是紧紧抓住课程建设“主战场”。深入挖掘各门专业课程的育人功能,将各门课程中蕴含的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宪法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等思政元素与专业课课堂教学有机融合。二是紧紧抓住课堂教学“主渠道”。着力解决课程思政存在的“硬融入”“表面化”等问题,努力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让价值引导在课堂教学中育人无形,建设一批课程思政示范课。三是紧紧抓住教师队伍“主力军”。切实加强对专业课任课教师的系统培训,提高他們开展课程思政工作的意识和能力,选树一批课程思政名家名师。
(三)抓牢“三大”,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这要求高校突出实践导向,做好“三个聚焦”,努力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一是聚焦建设“大课堂”。加强制度设计,将学生社会实践纳入专业培养计划、第二课堂成绩单、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将教师指导学生实践纳入教学工作量、绩效考核、职称评聘体系。用好学校办学治校精神文化资源,常态化开展好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主题教育活动,形成品牌示范,努力将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入学生校园学习生活方方面面。二是聚焦搭建“大平台”。积极推动校地合作,充分发挥好各类实践教学基地的作用,深化“三下乡”等实践平台建设,打造“行走的课堂”,在深入了解、回答社会现实“大问题”的过程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三是聚焦建好“大师资”。切实增强调动各种社会资源共同来做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识,统筹用好校内外育人资源,积极邀请模范先进人物、杰出校友等为学生上开学第一课、毕业最后一课、职业生涯规划课、就业指导课、廉洁教育课,集聚合力,打造校内外结合的育人体系。
三、聚焦“三红”,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用好红色资源,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一)传承红色基因,将校史教育融入“四史”教育
高校创校发展的光荣历史和优良传统为开展“四史”宣传教育提供了丰富、生动的素材。校史教育是增强“四史”宣传教育针对性和感染力的一大抓手,高校要积极用好校史资源,使其成为“四史”宣传教育课堂教学的重要辅助,更好引导学生自觉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高校要结合自身特点,把校史有机融入“四史”教育,做到三个“好”。一是要做好校史研究,要久久为功,持续开展创校历史挖掘、重要人物研究,编撰校史研究书籍和文章,开展校史文化主题展览,以“四史”为时代背景结合校史发展溯源,进一步加深广大师生对党的历史的理解和把握,厚植师生爱国爱校情怀。二是要讲好校史故事,打造专业校史讲解团队,发挥好入学教育、毕业教育等重要时期的宣讲引导作用。三是要做好校园文化建设规划,以校史故事、校史精神为载体,设计建设校史馆、校史广场、校史文化墙等实物景观,拓展校史育人平台,形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引导广大师生知校爱校荣校兴校。
(二)借力红色文化,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润物无声
高校要在丰富红色产品、用好红色资源、开展红色文艺活动上持续下功夫,多方式创新育人载体。一是坚持自主开发打造高校独特的文化品牌标识,并赋予其红色文化的历史背景和价值体系,设计和生产一批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红色印象和大学精神的文创产品。二是积极引进校外高品质红色文化资源,依托市校合作、区校合作、校企合作等,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高雅艺术进校园为抓手,将高质量红色文化艺术活动引进校园。三是组织开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文艺活动,以原创剧目、歌舞、阅读交流会、文化专题讲座、书画展览、辩论赛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红色主题教育活动,全面推进革命文化弘扬和爱国情怀提升。
(三)培育红色传人,让青春绽放绚丽之花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广大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要求“全党要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在高校对大学生开展思政教育的同时,也要统筹各学院开展院风、教风、学风总结凝练和优化提升,推进各学院形成“一院一品”思想文化特色。要整合校内资源,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具有高校自身特色和助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校园文化主题教育活动。通过开展名家名师、最美教师、师德师风楷模、最美辅导员、大学生年度人物等青年的身邊榜样评选活动,培育、选树和宣传一批践行先进典型,唱响主旋律、发出好声音、凝聚正能量、营造好氛围,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
四、强化“三力”,营造团结奋进昂扬向上的舆论氛围
高校宣传要坚定主旋律宣传方向。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结合自身发展特色,紧扣党的二十大提出的新思想新论断、作出的新部署新要求,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精准精确、高质高效、创新性地做好主题宣传。
(一)强化引领力、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高校要统筹用好校内外各级各类宣传平台,构建全校一盘棋的“大宣传”格局。要形成主题突出、特色鲜明的校院两级网络育人阵地,树立“品牌意识”。校级宣传突出主题引领,重点打造在党建引领、思政教育、重大活动、校园文化等方面的系列品牌;学院等二级单位突出特色,重点在专业风采、专家技术、社会服务、学生活动、校院特色等方面打造差异化育人品牌。校院两级新闻素材共用共享,推动平台优势互补。
(二)强化传播力、发挥新媒体融合发展优势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如今,以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B站等新媒体平台为代表的互联网年轻人群大规模聚集地,已逐渐成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和新闻宣传工作的主阵地、主战场、最前沿。科学掌握互联网传播特点、优势和规律,提升高校官方新媒体宣传阵地对大学生的网络思想引领力至关重要。
高校一方面要积极布局,在当代大学生运用最多的新媒体平台开通官方号,主动占领思想宣传和网络舆论主阵地。要设置专人管理和运营新媒体平台,坚持守正创新主旋律,持续性开展适应新时代大学生话语体系的新媒体产品研发,不断推出具有高校历史文化和专业特色的原创新媒体产品,主动向全社会塑造、传递和输出独具特色的印象,加深社会的美誉度和认可度。另一方面,高校官方新媒体平台要成为加快推动网络育人、网络思政体系的构建和研究的重要基石。高校要持续加强理解和研究互联网的特性在青年群体中的传播力因素,把握网络规律,发挥网络优势,加强网上正面宣传和舆论引导。要从本校各个条线的发展变化入手,结合行业、专业热点,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出发、关切“身边人”“身边事”,不断增强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创新理论在青年中的表达和阐释能力,使官方声音更好地传入学生心中。
(三)强化影响力、“内宣+外宣”叠加发力
高校要紧扣自身特色讲好发展故事,提升学校知名度和影响力。产出更多优秀宣传作品的重要手段就是要加强与主流媒体的沟通衔接,做好主题策划、内容提供和素材交互,“借力”扩充舆论宣传阵地。高校要关注包括《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和《中国教育报》等国家级媒体、高校所在地党报党刊的当期宣传热点,结合自身发展定位和特色优势,做好主题策划,高频、主动向主流媒体提供素材,借助顶级媒体的策划力、传播力和专业水平产出具有社会影响价值的高传播力宣传品,同步扩大社会影响力和美誉度。
五、严把“三关”,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一)严把“责任关”,压紧压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
高校要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防范化解风险隐患,重视对课堂、论坛讲座、社团、国际交流合作等意识形态重点阵地的管理。高校党委每年定期与各二级党组织签订《意识形态工作责任书》。坚持每年进行全校意识形态专题研究工作,并在各级党组织中每月定期开展意识形态风险研判。将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学校巡察、党建专项工作督查、全面从严治党责任述职评议、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领导干部述责述廉、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及各级各类培训的重要内容。加强与所在辖区宣传部门、网信办、公安部门建立意识形态工作沟通协调机制,进一步落实落细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
(二)严把“阵地关”,确保高校宣传阵地平稳有序
严格落实学校阵地管理办法,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主办谁负责”原则,严格执行哲学社会科学论坛、讲座、报告会、研讨会“一会一报”“一事一报”制度,加强对全校课堂、各级新媒体平台、线下宣传阵地、社团、国际交流活动等各类意识形态阵地的管理,坚持新闻信息审核发布“三审三校”、重要信息“五审五校”制度,强化境外非政府组织在学校活动和有关项目资金的管理。要培育一支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队伍和舆情引导队伍。加大政策、经费和人员投入,建设兼具“信息通讯员、文化宣传员、骨干评论员、文明志愿者”功能的网络育人队伍,持续推进宣传工作队伍能力素质提升。打造一支既懂专业技术又善于运营网络媒体的校园“网军”,唱响网上主旋律,传播社会正能量。
(三)严把“风险关”,人防+技防提前化解风险
优化网络舆情监测、网站和新媒体内容巡查的技术手段,维护网络安全,掌握网络舆情工作主动权。高校要结合自身特点,制定和完善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等体制机制,健全网络舆情监测、分析、研判机制。要做好關键时间节点和事件研判,密切关注学生安全、入学就业、师德师风等负面舆情高发领域,将苗头性、倾向性舆情处置在前。通过“人防+技防”做好网络舆情监控,确保重点时间节点有序过渡,对敏感节点、法定节假日、传统节日等需重点关注的时间节点,提早分析完善工作措施,防患于未然。
基金项目:重庆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重庆高校校史的“红色基因”传承机制研究——以西迁精神为例(项目编号:K22YG204122)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 者:刘 湘,重庆医科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
蔡雨齐,重庆医科大学党委宣传部新闻科科长
责任编辑:粟 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