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凝聚慈善力量 促进共同富裕

2023-05-30俞明华

慈善 2023年2期
关键词:共富低收入共同富裕

俞明华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在2022年助力共同富裕的进程中,海盐慈善勇担新时期的责任和使命,发挥慈善第三次分配作用,打造“共富基金”慈善项目,鼓励和发挥社会优势群体以自觉自愿的方式和行动向困难群体开展慈善捐赠或志愿服务,引导公众更加自愿、自觉地参与到共同富裕的实践之中,为海盐打造共同富裕先行样板贡献更多慈善力量。

一、聚力募捐工作,增强“共富基金”资金总量

一是开展“心连心”慈善募捐。通过政府推动社会各界积极行动起来,2022年“心连心”活动共募集慈善资金1650.61万余元。加强村级慈善帮扶基金建设,各分会大力宣传、狠抓落实,充分挖掘、激活、整合资源,积极引导企业参加冠名捐助,2022年新增(含续签)冠名捐赠17家企业(个人);村民捐款以劝募面广求捐赠量大,2022年村民捐款参与率达93%。

二是开创网络捐赠新模式。继续积极探索“指尖公益”、开通海盐慈善微信捐赠通道,为广大网民开辟了随时随地捐款献爱心的网络捐赠渠道,2022年共有2895人次和9118家单位参与线上捐款,金额达415.74万元。随着线上捐款通道的开启,参与日日捐、月月捐的爱心人士也在不断增加,互联网慈善的理念逐步深入人心。

三是推进“阳光慈善”建设。县慈善总会通过强化资金管理规范、严格救助审批流程、强化工作培训指导、健全信息披露机制等,加强对人员、财务、项目、信息等的严格管理,完善了慈善监督机制,强化了规范管理与运作,进一步牢固树立了“公信力”即“生命力”的慈善理念,全力推进“阳光慈善”建设。

二、升级救助办法,提升“共富基金”帮扶效应

一是提升日常类项目。主要围绕“二低”困难群体,通过完善助医、助学、助困、助老等日常救助类项目,如在 “助困”板块中增加新居民重大突發事件关爱项目(一事一议)和“慈善关爱·暖心陪伴”走访慰问项目,延伸慈善救助半径,加大慈善救助力度,为困难群体提供最需求最迫切的帮扶,让日常救助为共同富裕“遮风挡雨”。2022年,共计各项救助支出1912.35万余元,有19675人(户)次困难群众受助。

二是开发特色类项目。主要围绕困难边缘人群,各镇(街道)慈善分会按照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有的放矢地开发区域特色类救助项目,如城市“美容师”、重大疾病、“励志少年”、重残人员关爱项目及“万好聚力 多维融合”慈善子项目等,让特色救助为共同富裕“添砖加瓦”。2022年,共计各项救助支出142.03万余元,有1288人(户)次困难群众受助。

三是共建合作类项目。主要围绕特殊类的群体、公益组织等,探索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的慈善合作帮扶模式,如与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县妇联等合作,联合设立退役军人关爱项目、“百名贫困妇女”关爱项目等,让合作帮扶为共同富裕“保驾护航”。2022年,共建慈善合作类项目6个,帮扶119人,支出85.08万元。

三、创新帮扶模式,加大“共富基金”增收力度

一是提供定向订单。基地与有劳动能力和自耕地的受助对象签订农业订单,引导农户种植菜心、毛豆等高产易销蔬菜。以“合同+保护价”形式与低收入农户签订农产品收购合同,免费为其购买农业订单保险,同时配套种子、农药、化肥等生产物资供应和技术指导,保障农户获取稳定种植收益。截至2022年年底,已与1225户低收入农户签订1578亩的农业订单。

二是设置技能岗位。基地为有劳动能力但无自耕地的受助对象设置田间种植、环境卫生等岗位,安排专家团队向上岗人员提供技术指导。同时,依托“慈善+社工”公益联动,为受助对象对接其他农业企业、蔬菜合作社、农业大户等,拓宽就业渠道。截至2022年年底,已为164人提供就业岗位。

三是推进公益托底。联合农业企业和家庭农场等共同参与帮扶,由企业出资成立帮扶基金,承担蔬菜种植成本,由12家农场提供500亩土地。将其作为公益岗位安排给劳动力不足的低收入农户承包生产,并安排人员协助进行生产管理,实现的净收益用于补助低收入农户,截至2022年年底,已帮助230名低收入农户实现增收。

猜你喜欢

共富低收入共同富裕
“萧滨一体化”:打造区域协作共富升级版
以更强合力奋进共同富裕之路余杭发布“余上富美”共富工坊扶持政策
论中国式共同富裕的基本特征
一图读懂党建引领“共富工坊”建设
我国已有6200多万低收入人口纳入动态监测预警范围
凝聚共富力量 谱写发展新篇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山西六类低收入群体可获农村危房改造补助户均1.4万
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金湖:美丽生金,让共同富裕看得见摸得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