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语文教材中获取议论文素材及运用的策略

2023-05-30杨操

广东教育·高中 2023年2期
关键词:化用典故事例

杨操

在议论文写作过程中,部分同学在素材运用上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对积累素材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积累素材的动机弱;二是所用素材内容单一,多以人物事例为主,且受限于积累的量,一旦转化成论据则孤例撑全篇;三是素材使用不善,多表现为对素材的简单陈列或直接引用。这些问题不仅制约了议论文的论证质量,而且对我们写作能力的提升不利。一般而言,积累并内化(所谓内化,即与素材产生情感上的共鸣、经验上的互补,依据素材形成新的认知)的素材越多,其论证角度更具创新性,思想内涵更具深刻性,读者阅读体验更具丰富性。因此,积累素材不能简单等同于积累论据,而要将素材积累上升到对自身写作能力的提升上,即素材积累并内化的过程也是写作水平提升的过程。我们只有意识到素材积累的重要性,积累素材的动机才能得到增强。不过,要让自己形成强有力的素材积累动机,还需树立两种意识:一是责任意识,即对自己的观点负责,为捍卫自身观点,竭尽所能提供有说服力的论据;二是批判意识,积累素材不是被动接受信息的过程,而是对信息进行批判利用,强化自主建构能力的过程。

我们一旦解决了素材积累动机问题,要解决素材内容单一及运用不善的问题相对容易得多。笔者根据平时作文素材积累经验,结合近年来广东省高考优秀作文对素材的运用情况,发现很多优秀作文的素材运用与语文教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现将这些发现呈现给大家,以供参考。

一、合理利用教材經典篇章内容

语文教材中所选的文章大多经过时间的淘洗,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文章中凝聚着思想的句子,富有时代特征的典型人物,都值得同学们运用到解决现实问题的论证中。尤其是经典文言文、诗歌和小说常常是大家获取素材的宝库。

1.经典文言文内容的化用

教材中的文言文大多是高考默写必背篇目,如《劝学》《师说》《过秦论》《赤壁赋》《六国论》《兰亭集序》等,我们对这些课文印象深刻,若平时在学习或复习这些课文时,有意将其素材化,也是一种学以致用的表现。素材化的方式有围绕特定主题直接引用或化用,于考场作文而言,化用对我们的水平要求更高,效果更好,比如下面的例子:

强固可喜不自喜,决不以强滥强。古有暴秦二世而亡,虽强可扫六合平天下,但统一后滥强于民,苛政如虎,不也转为至弱,以至“可怜焦土”?

——《强固可喜,弱亦欣然》

韩愈曾在《马说》中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鲍叔便是管仲的伯乐,他有洞察才华的能力,正是由于鲍叔的进言,管仲才有了用武之地,齐桓公的春秋霸业才得以成功。

——《以鲍叔之智,助国家富强》

虽有璞玉,没有卞和,无以为美璧;虽有良马,没有伯乐,骈死于槽枥;虽有管仲,没有鲍叔,管仲可能殒于囹圄,哪有后来的定国安邦?由此可见,鲍叔的唯才是举是大智,是真忠。

——《 唯才是举真忠士,唯贤是让大丈夫》

例一可以看出考生直接引用和化用《过秦论》的内容,例二与例三都运用《马说》中的内容,前者直接引用,后者为了形成对称和排比的效果,对《马说》内容进行化用,两者相较,化用更能体现考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所以,我们平时在学习与复习过程中,将所学文言文进行语言重组,尤其是将内容对称化、排比化、典故化,可以激发自身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如笔者在给高三学生复习《赤壁赋》时,为了将苏轼变成学生的典故,借助文中经典句子“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以及《自题金山画像》中“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的自评,加之泛舟游于赤壁之下,“相与枕藉乎舟中”的活动,给学生写了一句关于苏轼的话让他们模仿:身如蜉蝣,渺若米粟,心却是不系之舟,与天地同宿。他们依据老师的示例,纷纷化用《赤壁赋》中的内容,虽然有些化用并不能直接用于议论文写作中,但这个过程对他们的语言训练大有裨益。大家在复习过程中也可以多做这样的化用尝试,让文言文复习变得生动有趣。

2.活用诗词,形成典故

同学们在学习诗词过程中不难发现,一些优秀的诗词常化用前人的诗句,如黄庭坚的“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就有化用杜甫“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痕迹;王维的“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化用《楚辞》“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林逋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化用江为的“竹影横斜水清浅,桂香浮动月黄昏”,都自成佳句。我们从小受唐诗宋词的耳濡目染,诗词中的意象、意境、形象大多成为我们形象思维的基石,一些诗词名句已然成为我们的人生典故,在写作中大量使用,比如下面两例:

不劳动,怎能理解“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艰辛过程?不劳动,如何培养“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思想境界?不劳动,怎能明白“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实践意义与价值?

——《以劳动书写人生风采》

毛泽东指出“目不明可以明,耳不聪可以聪”,启示青年的我们应勤自锻炼,增益其所不能。诱弱至强,拥有“长松卧壑困风霜,时来屹立扶明堂”的刻苦品质;拥有“少年恃险若平地,独倚长剑凌清秋”的坚强意志;拥有“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乐观精神。

——《滥强至弱,诱弱至强》

上面两例对古典诗歌的运用体现了考生对诗词运用的普遍性特征,即直接引用,用诗词的意境填充议论文在理性与感性之间形成的鸿沟,虽然这样能让文章的语言更典雅,更具有场景感,但是直接引用会破坏文章语言的流畅感,过量的引用还会有掉书袋的感觉。所以,我们需要学习古人化用诗词的精神,有继承更有创造。如:

十八年来,我们以新世纪为舟,以新时代为桨,与中国一路成长。未来,希望你们继续执国之手,带着勇气和担当,与国偕长!

——《执国之手,与国偕长》

考生在标题以及文章结尾的“执国之手”“与国偕长”化用《诗经》中“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不仅具有文化内涵,同时也切合了“我与祖国同行、成长”的主题,值得我们学习。

3.典型人物形象的使用

教材中的文章为我们塑造了诸多典型人物,这些人物或是某个时代的缩影,或是某种精神的象征,或是某类人群的代表。比如被封建思想杀死的祥林嫂;靠精神胜利法生存的阿Q;追求浪漫自由的李白;富有爱国情怀的杜甫;备受社会压迫而异化的别里科夫、格里高尔;舍私利为大义的蔺相如、烛之武等等,我们不应该让这些人物形象沉默在文学的尘埃中,而应该在当下这个时代赋予他们新的生命力,用他们去批判、去赞扬、去倡导。比如这位考生对廉颇、蔺相如的运用:

廉颇原来不满蔺相如位居其上,而蔺相如不计前嫌,坦诚相待,使廉颇心悦诚服,二人握手言和成全了他们的友谊,也促进了国家的兴旺。可见,恢弘气量于己于国皆有裨益,而鲍叔也正是一个典型的代表。——《唯才是举真忠士,唯贤是让大丈夫》

二、学习教材中人物事例的使用策略

人物事例作为我们素材的主要来源,其运用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具体体现在:论证过程中所选人物事例典型性不够;素材单一,孤例撑全篇;事例堆砌,重复啰嗦缺乏关联性。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不妨从教材经典篇目中获取素材运用的经验:

1.学习《师说》典型化人物事例的运用

《师说》在强化尊师重道的意义后,进一步提出了“圣人无常师”的观点,并用孔子的言行为世人树立标杆。古代各行各业称圣之人不少,为何只举孔子,主要与其具有的典型性有关。“昔仲尼大圣之才。怀帝王之器,……可谓命世之大圣,亿载之师表者也”(出自《三国志》),将孔子抬到了“万世之师表”的高度,与《师说》所倡导的“尊师重道”的文化语境高度弥合,以孔子为例具有典范意义;与“今之众人”“耻学于师”的现实语境形成强烈反差,以孔子为例,不仅有“圣人之所以为圣”的标杆性意义,同时也是一面镜子,折射孔子成圣之路,让世人可触可感。这个过程看似将圣人请下了神坛,实则是对圣人的神圣性进一步确认,形成对“今之众人”的强烈批判。由此可知,议论文写作过程中,作为论据的人物事例不必求多,关键在其具有的典型性。而这种典型性是人物事例所具有的特殊性与普遍性对立统一的结果。孔子作为圣人,具有其特殊性的一面,具有不可否认的权威性,是众人求教膜拜的对象;而孔子作为“学者”,却又能不耻下问,虚心求教,师不固定,其行为众人皆可学,具有其普遍性。由此我们需要反思:在作文中以比尔·盖茨中途放弃学业最终却创办微软为据,论证失败对成功的正面影响是否具有典型性?不难发现,此例虽具有很强的权威性,却不具有普遍性,毕竟不是谁都有比尔·盖茨的家庭背景以及从哈佛辍学的勇气,所以这样的事例就不具有典型性。

2.学习《报任安书》人物事例运用策略

我们在写作过程可能存在这样的疑惑:平时积累的素材不少,为什么在考场写作中就忘得一干二净?自己作文中列举了很多素材,不乏新鲜且典型的素材,按说支撑力度足够,为什么得不到阅卷人的青睐?同样使用了大量素材,为什么有的作文读起来大气磅礴,说服力强,而有的作文却成了人物故事集合,论证松散乏力?针对这些问题,我们不妨从司马迁的《报任安书》中获取素材使用的智慧。具体如下:

首先,将人物事例典故化。司馬迁在写《报任安书》时,大量人物事例信手拈来,得益于其写作《史记》过程中的考察与积累,加之自身的人生遭际,很多与之有相同命运的人物成为其生存下去的价值支撑,而这些人物事例就成为其典故。人物典故化的过程就是将人物的故事进行内化的过程,使其与我们的经历形成时空交集,让我们对其人生经历产生共情。《报任安书》中司马迁重复强调左丘、孙膑身体的残缺却能以书策传世,不正是一种跨越时空的相拥,将他们变成支撑自己活下去的典故。就写作而言,有随时能拿出来作为论据的典故是一种基本素养;就人生而言,能有为自己的生存提供意义支撑的典故是一种幸运。我们若只是将人物事例作为完成写作任务的工具,而不是当作自己的典故使用,这样的文章不仅难以激起读者的共鸣,也无法达到相应的思想高度。

其次,将人物事例对称化、排比化。考场写作中,如何避免素材使用变成人物故事的堆砌,使说服力打折扣,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学《报任安书》中的素材处理方法,将人物故事浓缩化,两两形成对称;相同类型人物事例铺排,形成排比,且将对称与排比融合。如“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内部既有对称,整体上又构成排比。这样不仅让文章语言整齐典雅,还具有强有力的气势。当然,人物事例的对称排比化也要富于变化,不能过于追求形式的整齐划一而让文章显得呆板凝滞。下面这些考生在运用素材时的语言处理技巧就值得我们学习:

世人皆爱荣华,而嵇康独以远离之为快;纵百口交毁,王昌龄仍守玉壶冰心;蒲松龄屡试不第,不畏乡党讥讽,终于让“聊斋”一梦穿越百年。他们都曾被视为人生事业上的“弱者”,但他们雁过无痕,风吹无形,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笔耕不辍,终于创作出名留千古的伟大著作。

——《不以强喜,不以弱悲》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上,不计私利,为国为民的榜样比比皆是:北师大毕业生黄文秀扎根乡村,助力脱贫攻坚,却将自己年轻的生命定格在了她为之奋斗的扶贫路上;中山大学博士韦慧晓投笔从戎,放弃安稳的城市工作,成为我国首位女副舰长,保家卫国,书写无悔青春;“排雷战士”杜富国铁骨铮铮,舍生忘死,用血肉之躯浇灌了边境民众安居乐业的希望……他们身上的品质是不计私利,一心为国的精神的接续;是无怨无悔,为国奉献的品格的传承。

——《慧眼识珠谋发展,不计私利助伟业》

综合上两例不难发现,人物事例的使用与《报任安书》相比,形式上虽然追求对称和排比,但不过于追求绝对的对称,使得语言在整齐中富于变化。从内容看,大多以三个人物事例为主,这与“三”所具有的稳固性有一定关系。究其本质,同一类型人物事例的重复使用,对所要支撑的观点能起到强化作用。除了用诸多事例的强化,还需要在列举事例之后进行归纳强化,如《报任安书》中以“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进行归纳强化,使得看似松散的人物事例形成紧密的联系。

那么如何处理同一类型人物事例缺乏或为了避免出现同类人物事例重复使用的情况呢?一些考生选择用相反的事例形成对比对称结构,如下面两例:

20多年前,美国主导的国际空间站将中国“拒之门外”,20多年后的今天,该国际空间站即将退役之际,中国组建的“天宫二号”国际空间站积极邀请世界各国参与,秉持“命运共同”之理念,广受世人称誉。

——《不计前嫌,善听忠言,终成霸业》

这是一个风云变幻的时代,英国“脱欧”昭示着全球旧秩序的岌岌可危,特朗普的新政则拉开了新时代不确定性的帷幕。而就在此时,远古的丝绸之路上再次响起清脆的驼铃。中国携手沿线伙伴,为干旱的大漠汇入一缕缕甘泉,各国积水成渊,汇聚成一条和平与发展之河,为热浪侵蚀的沙漠送去清凉。

——《丝路驼铃,驶向和平》

相比同一类型人物事例的所起的强化作用,相反人物事例的对举所形成的反差更具说服力。上面两例中,第二例既有英美事例的对称强化,同时又与后面中国的例子形成对比,所形成的反差相比第一例,更具有说服力。

人物事例的对称排比化能够让文章语言具有整齐典雅、富有气势、说服力强等特点,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写作训练中将自己积累的典故围绕具体的主题进行分类,还要将典故浓缩化,避免在考场作文中大篇幅呈现某一个人物的故事。

三、结语

我们从上文所举的高考优秀作文的内容中不难发现,这些考生在运用素材时都或多或少受到了语文教材的影响,这对我们的议论文写作有很好的启示作用。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这些只是议论文素材积累及运用策略的冰山一角,为了让说理更透彻,我们还需要注重名言警句、数据、权威理论等素材的积累,并且在写作中对这些素材进行批判性思考及运用,以期在运用中获得新的认知。

责任编辑廖宇红

猜你喜欢

化用典故事例
悬壶济世典故的由来
传神写照,意味深长——写人要关注具体事例和细节
作文想好,“事例”不能少
“化”备用素材为写作内容
中国十大宪法事例(2017)
七夕节有什么典故呢
那些年,我们写作文用烂的典故
中国十大宪法事例(2012)
浅谈楹联创作中的抄袭与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