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习近平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原创性贡献
2023-05-30唐珍名彭清萍
唐珍名 彭清萍
[摘要] 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就实事求是作出了系列重要论述,把实事求是升华为中国共产党人的核心价值观,把实事求是作为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生命线,把岳麓书院确立为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策源地,为坚持和发展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做出了系列原创性贡献。
[关键词] 习近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原创性贡献
[中图分类号] D64[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8-1763(2023)02-0001-07
The Original Contribution of Xi Jinpings Important Statements
to the Ideological Line of Seeking Truth from Facts
TANG Zhen-ming,PENG Qing-ping
(College of Marxism,Hunan University,Changsha410082,China)
Abstract:The theory of seeking truth from facts is the basic ideological, working and leadership method of the CPC. Since the 18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CPC), Xi Jinping has made a series of important statements on the ideological line of seeking truth from facts for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sublimated seeking truth from facts as the core valu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made seeking truth from facts as the lifeline for advancing the cause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new era, established the Yuelu Academy as a source for the CPCs ideological line of seeking truth from facts, making a series of original contribution to upholding and developing the thought line of seeking truth from facts.
Key words: Xi Jinping;seeking truth from facts;ideological line;original contribution
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就实事求是作出系列重要论述和原创性贡献,极大丰富和发展了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科学内涵,深刻回答了新时代我们党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怎样坚持和发展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等重大时代课题,将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推向了新的历史高度。
一确立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策源地
2020年9月,习近平在湖南考察调研时指出:“岳麓書院是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一个策源地和有重要影响的地方。”
《实事求是,从这里走来——习近平总书记到过的红色圣地之湖南篇》,新华每日电讯2021年5月23日。这是中国共产党人从党的七大确立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以来,第一次明确提出“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策源地”,并将岳麓书院明确为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策源地,为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定了源、立了根。
(一)指明岳麓书院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策源地
习近平指出:“湖湘之地,最典型的就是经世致用这样一种精神”
《鉴往知来,跟着总书记学历史丨千年学府 使命维新》,央视新闻2020年9月18日。,“岳麓书院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影响,我还是很有感触的”②。
岳麓书院素有“千年学府”之称,是湖湘学派的大本营和湖湘文化的胜地、象征。千余年来,从岳麓书院到湖南大学,经世致用、实事求是的治学精神不仅一直是这座千年学府的治学精神和优良传统,而且从经世致用到实事求是一脉相承、绵延不辍,深刻影响三湘大地的士风民风。“重视经世致用的湘学士风,表现在思想方法上就是实事求是”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传》(1893-1949),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21页。。
两宋时,以胡安国、胡宏父子为首的湖湘学派倡导“经世致用”“以实事自律”。胡宏弟子、岳麓书院掌教张栻将此继承弘扬。明清之际,岳麓书院学生王船山把经世致用学风推至新高度,倡导“即事穷理”“即物穷理”。近代以降,岳麓书院的学生将经世致用学风不断发扬光大,比如:魏源提倡“以实事程实功,以实功程实事”,掀起了晚清务实之风;曾国藩将实事求是这一考据学命题成功转换为认识论命题,以经世致用精神重塑了古代“实事求是”内涵,对“实事求是”作出了非常接近毛泽东实事求是思想的解释,“夫所谓事者非物乎?是者非理乎?实事求是,非即朱子所称即物穷理者乎?”
(清)曾国藩:《书〈学案小识〉后》,《曾国藩全集·诗文》,岳麓书社2011年版,第229页。杨昌济强调经世致用,推崇“知行统一”。1917年,岳麓书院改制为湖南公立工业专门学校,校长宾步程将“实事求是”确立为校训,并题写“实事求是”校训匾额悬挂在岳麓书院讲堂,引导学生从事实出发、追求真理,标志着“实事求是”以校训的形式焕发出岳麓书院治学传统的崭新风采。
习近平强调:“毛主席当年就是在这里熏陶出来的,实事求是就来源于这里。”
《实事求是,从这里走来——习近平总书记到过的红色圣地之湖南篇》,新华每日电讯2021年5月23日。岳麓书院经世致用、实事求是的治学精神对毛泽东影响极为深刻。这不仅仅是因为1916-1919年间毛泽东曾多次寓居岳麓书院学习劳动、从事《新湖南》编辑等革命活动,与“实事求是”校训朝夕相处,对“实事求是”这个古老命题有所思考。更为重要的是,推崇经世致用、实事求是的张栻、王船山、魏源、曾国藩、杨昌济等岳麓书院先贤,以及由岳麓书院输出的湘学士风所铸就的经世致用、实事求是湖湘民风,深刻影响和塑造了青年毛泽东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文化性格,“湘省士风,人才辈出,为各省所难能,古来所未有……实亦学风所播,志士朋兴”
杨昌济:《论湖南创设省立大学之必要》,《杨昌济文集》,湖南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第351页。,使得毛泽东无论在治学态度、思想方法,还是社会抱负、理想志向等方面,都打下了注重实践、讲究实用的湖湘烙印。毛泽东在《讲堂录》中记载了杨昌济很多讲课内容,有不少涉及岳麓书院历代先贤及其经世务实的观念,包括杨昌济讲授《船山学》和曾国藩“务实”思想后的心得,“闭门求学,其学无用,欲从天下国家万事万物而学之”
毛泽东:《致黎锦熙信》(1917年8月23日),《毛泽东早期文稿》,湖南出版社,第85页。,“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
毛泽东:《讲堂录》,《毛泽东早期文稿》,湖南出版社2008年版,第587頁。,等等,其中既有杨昌济的实学思想,也有毛泽东自己的理解,“两人的思想似乎是融合在一起了”
〔美〕哈里森·索尔兹伯里:《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5年版,第86页。。
习近平指出:“毛泽东一贯高度重视调查研究。很重要的渊源和影响,便是他在青年时期深受倡导经世致用学风的湖湘文化影响,深受岳麓书院牌匾上‘实事求是风气的影响。”
李捷:《从岳麓书院牌匾到中央党校校训——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溯源》,《新湘评论》2021年第4期。处于“拔节孕穗期”的青年毛泽东人生前30年基本都是在湖南度过,深受以经世致用、实事求是为特质的湖湘文化熏陶,从而在视野上关照国家问题,在价值上强调经世致用,在行动上注重社会实践,既读有字之书,也读无字之书,不断开展“农村游学”“岳麓新村”“工读运动”“问题研究”等实践探索,进而为“实事求是”这一古老命题赋予了马克思主义改造和新内涵。
(二)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基
习近平指出:“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中,没有直接使用‘实事求是这一词汇,而是毛泽东用中国成语结合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作出的高度概括。”
习近平:《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学习时报》2012年5月28日。
“实事求是”的思想内核虽在中国先秦时期萌芽,但作为一个中国成语和一种学风,“实事求是”最早出现在《汉书·景十三王传》:河间献王刘德“修学好古,实事求是”。这是一种面向文献的“考证、辨伪、求真的治学态度与方法”
李佑新、陈龙:《毛泽东“实事求是”思想的湘学渊源》,《哲学研究》2010年第1期。。
西汉中期以后,随着古文经学的逐渐兴起,“实事求是”的考据学风形成,并随着经学发展不断得到传承。东汉时期,以郑玄为代表的古文经学家在治经时开始博采众经,并创立“实证之学”:“自郑元(玄)淹贯六艺,参互钩稽,旁及纬书,亦多采摭,言考证之学者自是始。”
(清)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78页。魏晋南北朝和隋唐时期,虽玄学、佛教与道教盛行,但“实事求是”的考据学风随着经学的发展依然得到延续,唐朝颜师古“务得事实,每求真是也”堪称“实事求是”考据学风延续的最佳注脚。宋明时期,随着“以理解经”的理学勃兴,“实事求是”的考据学风逐渐式微,直至明清之际,汉学复兴,“实事求是”的考据学风开始复萌,并于乾嘉时期达至最盛。晚清时期,有识之士面对国力衰微、民族危亡,开始放弃考证训诂,对汉学家们“争治诂训音声”展开激烈批评,标举“经世致用”之学,试图以此强国富民、抵御外侮。
中国古代“实事求是”的本义是指做学问要对材料进行校勘和辨伪,以求得真实的结论。其与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在“实事求是”指向上的一个鲜明区别是,不是面向社会现实、一切从社会实际出发,而是面向文献考据、从古籍到古籍。必须指出的是,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经世致用、实事求是为鲜明特质的湖湘文化,其经世致用、实事求是的主要内涵为经现实之世务、重践履、务实行,业已超越了古代“实事求是”命题本义。
习近平强调:“共产党怎么能成功呢……这里面的道路一定要搞清楚,一定要把真理本土化。”
《实事求是,从这里走来——习近平总书记到过的红色圣地之湖南篇》,新华每日电讯2021年5月23日。中国古代“实事求是”命题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存在内在耦合。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从中国革命实际出发,将原属于中国考据学命题的“实事求是”进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改造,进而确定为党的思想路线,既实现了“实事求是”的根本升华,又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完美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本土化的光辉典范。
习近平指出:“我们不是历史虚无主义者,也不是文化虚无主义者,不能数典忘祖、妄自菲薄。”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13页。事实证明,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并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是具有深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基。习近平作出岳麓书院是党的实事求是策源地的开创性论断,首次回答了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源何而来、根在何处、因何而立的重大命题,明确指出了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进路,从根本上坚定了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文化自信。
二将实事求是升华为中国共产党人的核心价值观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不断丰富实事求是内涵,完成了实事求是从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到最大党性,到共产党人核心价值观的形态嬗变与价值跃迁,促成了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螺旋式上升发展。
(一)指出实事求是是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領导方法
“我们党是靠实事求是起家和兴旺发展起来的。”
习近平:《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学习时报》2012年5月28日。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对实事求是作出重要论述,不仅体现了对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领导人关于实事求是思想的一脉传承,同时深入阐明了实事求是在党的百年发展过程中极为重要的历史地位,以及对党取得百年辉煌成就发挥的极为重要的历史作用。
一是从理论定位的角度,习近平明确指出:“实事求是作为党的思想路线,它始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和灵魂。”⑥习近平从根本上确立了实事求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思想统领作用,并为党的理论创新提供了根本遵循与发展方向。
二是从价值属性的角度,习近平进行了深入探索:“实事求是,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是我们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
习近平:《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学习时报》2012年5月28日。习近平指出,实事求是具有哲学属性、思想属性与政治属性,既是科学的思维方法,也是全党必须遵守的工作方法,更是党领导人民的方法,构成了党的政治路线的理论基础。
三是从历史演进角度,习近平从正反两面强调:“实践反复证明,坚持实事求是,就能兴党兴国;违背实事求是,就会误党误国。”①习近平指出,我们党在历史上曾出现错误,遭遇严重挫折,究其原因就在于当时不能坚持实事求是。①建党百余年来,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实现自我纠错与伟大转折,根本原因就在于坚持和践行实事求是。习近平基于对百年党史的精准把握,明晰了实事求是与执政兴国的辩证关系,将实事求是的决定性作用推向了“根本保证”“生命线”等更高的历史定位。
(二)强调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的最大党性
“敢不敢坚持实事求是,考验着我们的政治立场,考验着我们的道德品质,始终是领导干部党性纯不纯、强不强的一个重要体现。”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281页。这是习近平基于新时代党的建设需要,将实事求是作为共产党人党性的判断标准,强调实事求是成为马克思主义政党性质与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集中体现,是对实事求是党性观作出的重大创新。
党性是政党在产生与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特有属性,集中体现所代表的阶级属性。中国共产党的党性,是无产阶级在实现共产主义最高理想过程中的宗旨体现,是有别于其他政党的阶级性与先进性,并通过共产党员的个人立场、思想觉悟、生活作风等表现出来。早在1941年,毛泽东就提出,中国共产党的党性就体现在“实事求是”上,这是一种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科学态度,是每个党员必须具备的学风和作风。刘少奇在《坚持优良作风健全党内生活》的报告中,把党性的第一标准确定为“实事求是”,将加强实事求是作风作为增强党性、提升共产党员的政治立场和道德品质的首要内容。习仲勋指出,实事求是就是最大的党性,提出了最大党性观的初始命题。在此基础上,习近平围绕实事求是与党性的逻辑关系深刻指出:“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不只是思想方法问题,也是党性强不强问题。从当前干部队伍实际看,坚持实事求是最需要解决的是党性问题。我父亲讲过,‘我们党讲党性,我看实事求是就是最大的党性。”
习近平:《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求是》2022年第3期。
不难看出,习近平实事求是“党性观”深受毛泽东、刘少奇及其父亲习仲勋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影响,强调实事求是不仅是以思想方法为内涵的思想路线问题,而且是以思想动机为内核的最大党性问题,更是全面从严治党亟须解决的重要问题。“现在,在我们党内,贯彻执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状况总体是好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一些党员和干部在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方面还存在一些必须引起注意的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学习读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3年版,第131页。在习近平看来,实事求是仍然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问题,党内依旧存在贯彻执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不严不实的问题,会给党和国家的事业带来重大风险。因而,习近平从全党视野首次以总书记身份作出“实事求是就是最大党性”的价值判断,标志着实事求是从思想路线升华为最大党性,意味着对共产党员践行实事求是提出了更高要求。实事求是不仅是党员可有可无的思想方法,更是必须遵守的党性规范,坚持实事求是也由思想自觉转向了党性自主。
(三)提出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核心价值观
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弘扬忠诚老实、公道正派、实事求是、清正廉洁等价值观”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年版,第44页。,标志着实事求是从最大党性跃升为共产党人的核心价值观,推进了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内涵新发展。
全球各政党发展都需要强有力的政党文化作为引领,作为现代化政党的中国共产党也不例外。在2016年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习近平就指出:“党内政治生活、政治生态、政治文化是相辅相成的,政治文化是政治生活的灵魂,对政治生态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习近平:《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年版,第458页。而作为政治文化核心内容的政党价值观,是政党对事物认知、判断、选择的价值观念。实事求是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思想精髓,构成了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的核心价值内蕴,包含了尊重科学、求真务实、依靠人民、注重实干等价值要素,所抵制的是脱离实际的形式主义与脱离人民的官僚主义等错误政治文化,这对于推进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增强社会价值引领都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方面,共产党员的党性锻炼,归根到底是正确价值观的引领问题。“要注重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倡导和弘扬忠诚老实、光明坦荡、公道正派、实事求是、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等价值观,旗帜鲜明抵制和反对关系学、厚黑学、官场术、‘潜规则等庸俗腐朽的政治文化。”
习近平:《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年版,第458页。面对日益复杂的党情、国情、社情,更需要团结一致的政党。让党所倡导的理想信念、价值理念、优良传统转化为每一位党员的价值导向与行为准则,不断提升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和政治执行力,抵御个人主义、分散主义等错误政治文化侵蚀,以良好政治文化涵养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最终实现政党治理和自我革命。
另一方面,正确的政党价值观是实现社会引领乃至国家治理的重要前提。人民对政党文化的认同是任何政党长期执政的重要条件,如果一个政党的文化能够引领人民的思想、取向与行为,它的领导地位就能得到有效巩固。作为伦理型政党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必须充分挖掘与弘扬实事求是价值观,在加强党内政党文化建设的同时,将其作为一种社会价值观宣传推广到社会各领域,进一步广泛凝聚社会共识,实现执政党对国家和社会的治理。
习近平从加强政治文化建设的角度,率先提出“实事求是价值观”的重大理论创新,多次强调实事求是的价值观属性,将实事求是从最大党性上升为共产党人的核心价值观,并成为引领自我革命与社会革命的价值载体,赋予实事求是全新的生命力,对发挥实事求是的党建功能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标志着坚持实事求是由中国共产党员的党性自主转向价值自为。
三把实事求是作为推进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生命线
习近平指出:“今天,我们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继续推向前进,还是要靠实事求是。”
习近平:《在纪念朱德同志诞辰13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11月30日。习近平将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必须始终坚持的思想指引与根本遵循,并且从认识论、方法论、实践论等维度深刻阐明了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密切关系。
(一)实事求是是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思想法宝
习近平指出:“我们过去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靠实事求是。”②实事求是是贯穿中国共产党全部理论与实践的生命线,也是我们党经历千锤百炼铸就的思想法宝、立身之本、活力之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至今,没有现成的国家制度范式能够借鉴,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实践探索。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建设与发展的百年历程中坚持和践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性成就,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事求是便是其理论精髓。而在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我们运用实事求是的思想武器,遵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基本要求,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科学分析新形势与新问题,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提供思想指引。
整体来看,我国进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期,社会主义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并且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多相叠加。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和发展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团结带领人民进行“四个伟大”的实践,以全新视野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取得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与此同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要坚持和发展实事求是,就必须始终具有鲜明的问题意识。“增强忧患意识,充分看到发展中的困难、问题和不利因素,不是消极泄气,而是要避免犯脱离实际、超越阶段而急于求成、急躁冒进的错误。”
习近平:《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学习时报》2012年5月28日。习近平认为,要坚持和发展实事求是,既要充分肯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也要清醒认识到建设与发展过程中仍旧存在的困难与挑战,并要以更堅定的道路自信与更持久的政治定力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向前发展。
(二)实事求是是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基本要求
一是必须牢牢把握实事求是的科学性。习近平指出:“不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就不能透过事物的现象看本质,就不能把握事物的内在联系,就容易陷于盲目性、片面性、被动性,也就很难做到实事求是。”
习近平:《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学习时报》2012年5月28日。实事求是作为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与方法论的思想精华,能够为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与改造世界提供科学的理论支撑。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作,需要以科学理论作为思想指导,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分析问题,全面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客观要求,不断增强工作的科学性与预见性。
二是必须牢牢把握实事求是的规律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人类发展路径的伟大探索,也必须遵循人类发展规律,借鉴人类社会发展经验,将人类文明成果转化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发展的动力。“全党同志一定要把实事求是贯穿到各项工作中去,经常、广泛、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努力把真实情况掌握得更多一些、把客观规律认识得更透一些。”
习近平:《在纪念陈云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5年6月13日。习近平认为,只有增强对自然界、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性认识,准确把握客观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与本质规律,才能在不断变化的党情、国情、世情背景下,作出符合实际的政策决策。
三是必须牢牢把握实事求是的人民性。习近平指出:“只有公而忘私,把党和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才能真正做到实事求是。”
习近平:《深入实际 实事求是 提高调查研究的水平和成效》,《学习时报》2011年11月21日。显然,实事求是的价值取向就在于人民性,也只有坚持人民性,才能真正做到实事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伟大事业,要实现这一伟大事业,必须牢牢把握实事求是的人民性,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一方面,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意愿与实践经验,发挥实事求是在认识世界中的作用。另一方面,始终坚持人民立场,把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的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将人民的幸福度与获得感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检验标准。
四是必须牢牢把握实事求是的实践性。习近平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
人民日报社评论部:《“四个全面”学习读本》,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243页。实事求是不仅是认识世界的认识论,更是改造世界的方法论。实事求是不仅包含如何认识世界的方法,更指导我们如何通过实践去改造世界,带有强烈的实践倾向。只有弘扬求真务实的优良作风,按照实际情况制定工作方针,做到讲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才能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宏伟目标。
(三)实事求是是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行动指南
一是实事求是推进党的建设。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党内政治生活的价值体现,更是每一位党员都应当遵守的基本规范。习近平指出:“坚持实事求是不是一劳永逸的,在一个时间一个地点做到了实事求是,并不等于在另外的时间另外的地点也能做到实事求是。”
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3年12月27日。要在推进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中持续坚持和发展实事求是,将实事求是教育作为党的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内容,引导党员勇于坚持真理,敢于直面问题,引导党员持续增强实事求是的思想水平与本领能力,时刻将实事求是落到实处。
二是实事求是开展调查研究。习近平曾多次强调毛泽东对实事求是规范的要求:“‘只有实事求是,才能完成确定的任务,认为调查研究的方法‘第一是眼睛向下,不要只是昂首望天,‘第二是开调查会。”
习近平:在基层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新华社2020年9月17日。可见,开展调查研究是坚持实事求是的必然要求。坚持实事求是,既要深入基层一线开展调研,又要群策群力,真正掌握客观实际与现实问题,深入研究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全面了解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使调研工作与中心工作和决策需要紧密结合起来,确保我们在工作中尽可能防止和减少失误。同时,调查研究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践行求真务实的作风。调查研究一定要从客观实际出发,不能搞“盆景式”“作秀式”调研。对调查了解到的真实情况和各种问题,要做到如实反映,做到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更好地为党和政府的科学决策服务。
三是实事求是提升决策水平。习近平强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当代中国的最大国情、最大实际。”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10页。在他看来,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必须牢牢把握这个“最大国情”,始终立足这个“最大实际”,作为推进改革发展的出发点,不断提升看问题、做决策、干事情的科学水平。同时,也要深入把握基本国情的阶段性特征与时代性变化,新常态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到现阶段的客观状态,更是我们党立足基本国情作出的阶段性认识。也只有在分析党情、国情、世情的过程中,继续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因势而谋、因势而动、因势而进,才能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四是实事求是抓好工作落实。习近平强调:“一分部署,九分落实。”
《习近平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经济界委员》,新华社2020年5月23日。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树立正确政绩观,践行真抓实干的作风。在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过程中要胸怀“国之大者”,把抓落实摆在突出位置,根据上级部署制定具体方案,明确责任分工,防止任务落空,坚决克服“规划规划、墙上挂挂”的现象,不折不扣抓好上级决策部署和政策措施落实。同时,要尊重客观规律,在确保上级决策部署不走形不变样的基础上,增强政策举措的灵活性与协调性,不层层加码,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在务实功、求实效上下工夫,努力取得最大政策效应。
五是实事求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真理,但它并未穷尽全部真理,更没有直接给出解决具体问题的答案。作为马克思主义精髓与灵魂的实事求是,更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发展,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党之所以能够领導人民在一次次求索、一次次挫折、一次次开拓中完成中国其他各种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根本在于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人民日报》2021年11月17日。过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成就本质上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取得的成就,更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指导下的实践成就。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我们从理论上对实事求是作出全新回答与科学探索,在总结党领导人民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及时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时代之问、人民之问,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参考文献]
[1]魏书胜.论中国共产党的“实事求是”政党文化精神[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2(1):32-39.
[2]曹应旺.毛泽东实事求是思想方法的中华文化渊源[J].毛泽东研究,2020(2):47-53.
[3]杨春贵.党的思想路线研究[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
[4]金民卿.青年毛泽东的思想转变之路——毛泽东是怎么成为马克思主义者的[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
[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年谱:上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
DOI:10.16339/j.cnki.hdxbskb.2023.02.001
[收稿日期] 2022-12-28
[基金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湖湘文化涵育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理论探源研究(21@ZH023);湖南省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湖湘文化影响毛泽东实事求是观的逻辑进路研究(21YBQ015)
[作者简介] 唐珍名(1971—)男,湖南永州人,湖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