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思达”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探析
2023-05-30翁建新陈美兰
翁建新 陈美兰
摘 要:结合新教材特点及读思达教学法,分析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实施的具体操作,体现读、思、达中的多重对话,构建高中数学高效课堂。
关键词:读思达教学法;阅读;对话;数学教学
新教材实施中,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尤为重要,余文森教授倡导的“读思达”教学法契合现实教学需要。高中数学的教学离不开阅读、思考、表达这三个流程,阅读能够引发思考,丰富认知数学知识的内涵;思考能够诱发表达,推进认知数学知识的深度;表达能够促进思考,促进数学素养的形成[ 1 ]。“读思达”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表明,“读思达”三者是相辅相成,基于新教材特点,把握高中数学读思达的“对话”,实现高中数学深度学习,让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真正落地。
1 高中数学新教材特点分析
(1)新教材提高了知识的趣味性和启发性,更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
(2)新教材更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更注重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3)新教材比较重视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五育并举,注重学科社会责任的落实;
(4)新教材内容新颖独特,案例来源于生活,注重学生科学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从新教材特点分析可以看出教材内容编写更加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思考,那么更加体现读思达的教学法实施的必要性。
2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读思达”具体操作
2.1 閱读,养成良好数学学习习惯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对高中数学知识的理解首先是阅读问题,从数学文字符号图形展开阅读,提取关键信息,促进对相关内容理解。因为数学学科的高度抽象特点,所以数学学科的阅读具有学科的独特要求,而培养阅读的习惯是学生学好数学的提前条件。
2.1.1课前阅读,与教材文本对话
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引导学生用好教材进行阅读学习,如探究抛物线定义时可布置学生课前阅读作业,让学生感受抛物线定义与椭圆及双曲线的不同之处,发现在椭圆及双曲线是有两个焦点,但抛物线却只有一个定点,又有一条定直线!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出疑惑。
2.1.2课中阅读,与已有知识对话
课堂上教师重视指导学生采用精选阅读法,进行有针对性地自主阅读,阅读后概括阅读时读懂的内容,即解决了现有发展区的问题,同时要勇于尝试归纳模糊的内容和无法解决的问题,把学习引向最近发展区的问题,可称之为“精读”。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由被动地接受走向主动地获取,亲历知识形成过程,在原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吸纳新知识,并自主重建认知结构。如学习抛物线定义这一节课时,通过课前阅读,对抛物线的定义形成过程充分理解,能用类比归纳法进行统一定义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定义,进而能够对抛物线的定义用数学语言严谨表述。
2.1.3课后阅读,与自己思维对话
课后阅读可称之为“细读”,课后阅读,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和数学思维提升,对数学概念认识的升华,可以站在更高处认识、理解、解决问题,如阅读新人教版必修一第133页中的探究与发现:为什么二次函数的图象是抛物线,可以让学生的思维的严谨性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2.2 思考辨析,构建数学思维
思维发展源于深度思考,有阅读的兴趣,敢于思考,学会思考,就能发展数学多种思维能力。结合新教材及课程标准,教师把脉好教学的重点内容,设计好教学难点的突破手段,将知识点问题化,再根据学情,注重逻辑推理,强调数学运算,在辨析中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思考,构建完整的数学思维,这就需要应用三种对话。
2.2.1与学习目标对话
深度思考,是基于学习的目标的明确性。对话好学习目标,才能真正领悟将要习的新知。如在学生学习分类与整合思想时,可设置以下几个学习目标,让学生不断思考不断总结,从而深层次地掌握分类与整合的思想:
对变化参数函数是同一个函数模型?若不一定即讨论;如f'(x)=ax2-x-3,导函数是二次函数吗?
导函数对应方程是否有解?是否受参数影响,若是即要讨论;如f'(x)=x2-ax-3,有没有解?
导函数对应方程有根时,在求根时,表示出来的根是否有意义?是否受参数影响,若是要讨论;如推理到f'(x)=ex-a=0后转求x=lna有意义吗?
导函数变形得到几个因式积商后,得对应方程的根有无?若有,有几个?若无,有无在定义域内是否受参数影响?若是即要讨论;如函数f(x)的定义域为(3,+∞),x=lna(a>0)是否在定义域内?
若导函数对应方程的根有多个时,各根的大小是否受参数影响,若是要讨论,如f'(x)=(2x+1)(ex-a)=0,则x1=-,x2=lna(a>0)两根谁大?
2.2.2 与疑难问题对话
新课程理念要求学生勇于发现和提出问题,能否发现和提出疑难问题是思考的关键。排除认知困惑和认知障碍,可以通过问题串来化解疑难问题。
问题1:来自学生的认知困惑和认知障碍,如:类比椭圆和双曲线的标准方程推导,抛物线的标准方程怎么推导?
问题2:来自学生的批判和延伸,如:过抛物线y2=2px(p>0)焦点F的一条直线和抛物线交于A(x1,y1)、B(x2,y2)两点,则有y=-p2,上述关系还能做怎样的组合得到新的结论呢?如x1x2,=?,KOA·KOB=?
问题3:来自学生的变通和举一反三,如果一条曲线和一条过定点的直线交于A、B两点,若KOA·KOB为定值,那么这条曲线是抛物线吗?
2.2.3 与高阶思维对话
通过高阶思维对话,深究数学知识与数学思维的融合和转化,渗透数学学科核心素养。读思达教学法即教会学生“三会”:即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用数学的思维分析世界,用数学的语言表达世界。
如利用几何图霸的动画演示来探究正方体的截面问题,并提出以下问题:
问题1:如何切入分析截面多边形有几种可能?依据是什么?请你思考;
问题2:如何计算一个截面多边形的周长?
问题3:你还能从中分析哪些数学问题?面积的?体积?有没有最值?
有针对性的问题,能引发深度思考,并进行高阶思维对话。截面的边数由面的交线的条数决定,通过问题思考的角度,能够发展学生数学抽象与直观想象素养;周长的计算首先得构建周长的函数,又能够发展学生数学建模素养;面积体积最值的计算又能发展学生逻辑推理和数学运算素养。
2.3 用数学语言表达,提升数学素养
高中数学教学的产出是一种与现实世界及数学对话,高中数学学习是从已知的数学问题出发,探索末知的数学新知。用数学语言专业表达,以提升解决数学问题能力。学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让学科的严谨得以呈现,以至问题的准确解决。
2.3.1 交流讨论,与同学对话
小组讨论,得出成果。如在推导抛物线的标准方程时,第一步是建立直角坐标系,那么怎么建立直角坐标系是最合适的呢?大家分组进行讨论,在同学与同学的对话中产生不同建系下对应方程的不同形式,通过对话可以得出建立直角坐标系一般遵循:(1)特殊点作为原点;(2)定直线作为坐标轴;(3)利用好对称性进行建系。
2.3.2 个性展示,与自己对话
学生思维展示,课堂师生互动,思维碰撞。通过讨论,进行自我完善结论,个性表达,对比分析后,结合思考过程的“简”或“繁”,得到上述3种建系后各自的方程是什么,哪种建系的方程最简单,最标准?引发深度理解选择合适坐标系的重要性。
2.3.3 规范表达,与严谨对话
教师解题示范,达成共识。每堂课上教师都至少有一题从读题开始,和学生一起读题,一起分析题意,引导学生思考本题的考查意图,思考解题的突破口,讨论解题技巧,解题方法等。前面一切的铺垫都是为了最后一刻的规范书面表达,教师最后展示规范的解题格式。
3 “读思达”教学法在数学课堂教学的实践反思
高中数学“读思达”教学法,并非只是单纯的强调“阅读”“倾听”和“思考”,整个过程充满着“我与教材对话”“我与他的对话”“我的思考”“最大化的个性化表达”。从课堂表征来看,是师生透过对话和学生传递、交流、讨论知识、激荡思考。从深层培养人的核心素养来看,通过不断对话,师生彼此围绕目标,放飞思维,延伸出内在的连结,连结渴望,相互成长,充满生命的灵动。实现用数学的眼光--抽象,用数学的思维--推理,用数学的语言--建模。“读思达”三者有机统一,不仅相互促进、互为手段、互为目的,而且彼此相互包容[ 2 ]。落实数学素养的教学,应捍卫数学特质,触及数学的肌膚,深入数学的骨髓,直至数学的灵魂。
参考文献:
[1] 余文森.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7.
[2] 余文森.“读思达”教学法:学生教材学习的基本范式及主要变式[J].中国教育学刊,2021(7):6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