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青年审美“单向度”现象批判

2023-05-30李晶萍李庆霞

关键词:消费主义

李晶萍 李庆霞

[摘 要] 单向度理论是马尔库塞思想的集中体现,指在发达工业社会中的人们缺乏否定和批判的精神。为摆脱“单向度”的困境,马尔库塞把人的自由实现和幸福感的满足寄托于审美艺术上,在其看来,只有审美的向度才依然保留着自由,因而审美保持着双向度,但在消费主义的助推下,商品异化已经进入了文化和审美领域,抑制了大众的审美发育,人们丧失了对审美的否定和批判的能力,出现审美同质化、符号化现象。

[关键词] 单向度;审美异化;虚假需求;消费主义

[中图分类号]B1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0292(2023)02-0021-05

西方马克思主义重要代表人物马尔库塞在《单向度的人》一书中首次提出“单向度”理论,用以揭示发达工业社会下人们全面异化的现存状态,该理论是马尔库塞思想的集中体现,在国际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随着消费主义的发展,马尔库塞所批判的“单向度”现象在中国社会的各领域有所 浮现,也引发学者们的广泛关注。而已有研究主要测重于经济和政治层面的“单向度”现象,对于“单向度”在社会审美领域出现的问题的系统研究仍然存在一定的空缺。当代审美领域的问题主要体现在青年群体上,青年群体的审美标准和审美观点反映着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审美趣味与审美欲望,在一定意义上映射着整个国家社会精神文明发展进步的程度。为此,研究青年的审美异化现象既能为青年审美异化问题的解决提供新的思路,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单向度”理论的研究并推动国家社会精神文明发展进步。

一、单向度:当代青年审美异化现象主要表现

马尔库塞的单向度既是对社会现实问题的概括性描述,也是对它的深入批判。其含义可以概括为在发达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们只有“单一”的价值取向和统一的批判标准。消费社会和网络媒介深度融合会引起青年审美多方面异化,我们需要从其产生的异化现象及表现深入研究。

(一)审美符号化现象

审美异化现象表现在审美产品具有符号意义和对符号价值的“盲目追逐”上。“消费社会以符号消费为生产动力。”  [1] 在消费社会的今天,青年审美的异化呈现出符号化的特点,审美符号化指人们在追求“美”的过程中演变成对符码的崇拜,美的标准变成了符号,失去了灵动性,人们以追求符号意义为目的进行审美产品的消费,导致虚假宣传盛行,青年审美心理扭曲。如青年人出现追求“大眼睛、尖下巴”“白幼瘦”“蚂蚁腰、漫画腰”等现象,身体本应是青年自身最能够施展和掌控的内容,却强制加上“符号”的意义。青年的审美追求逐渐走向异化,出现了以符合主流审美观为导向,忽视真实美的情况,并对这种情况只有肯定,没有批判,青年对于审美的追求也演变为对其背后的符号意义的追求,呈现出审美符号化的现象,“病态减肥、整容盛行”等社会问题接踵而至,消费主义让人们沉浸在对自己的包装之中,引诱大众模仿而主动消费,谋取行业暴利,许多青年为了达到所谓的大众“美”的标准,为了追求其中所具有的符号意义,采取了极端手段。从“90后女生痴迷减肥瘦到50斤致多脏器衰竭”可以看出审美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从而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部分青年陷入在永远对自己不满意、不自信之中,失去了反抗的意识,跌落在审美异化的沼泽里。

商家为了迎合消费和关注度,与新媒体环境融合,提供了极佳的审美符号体验。在新媒体的环境中,审美产品遍地开花,审美符号化现象也随处可见,引诱着青年达成一致的审美标准,形成一种审美浪潮,人们不再思考审美符号化所带来的身体伤害,不再探究什么是真正的美,而是被裹挟着加入其中失去了自我。青年在此过程中逐渐失去了批判性、否定性,不自知的被符号化了。这导致当代青年对美的向往不再是为了自我追求和自我满足,而是演变成对社会认同的追求。

(二)审美同质化现象

大众传媒把审美产品同商業结合起来,变成可以推销的东西,使得青年人审美日益趋同化,以当代青年的生活方式为例,朋友圈统一的拍照方式,从妆容到色彩都由滤镜统一加工呈现,“撞款”成了普遍现象。人们为了生存和社交发展,呈现出被迫参与审美的趋向,长期处于被迫接受审美的趋势下的人们可能会逐渐内化为自身的审美取向,形成过度追求的异化现象。正如齐美尔所说的“模仿给予个体不会孤独地处于他或她自己行为中的保证”  [2](P71) 。当代青年的审美开始变得有据可循、日益相似,各种物品借助网络创造出美的商品形象,借助广告遍布日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人们在选择物品、餐厅和民宿时,习惯性的选择网络所传递的、广告所推崇的以及带有“网红”字眼的,青年渐渐的在审美中失去了独立意识。消费主义者依靠网络打破时空的界限,无时无刻不在向人们渗透主流审美理念,市场消灭了许多“异己”的审美和风格,青年的审美也就在过程中逐渐被标准和统一化了,人们对审美产品关注的不再是其自身真实的价值,而是审美产品在这个社会中的交换价值和认同价值。消费主义盛行的社会以极隐蔽的操控方式压制了青年心中的否定性、批判性和超越性的向度,造就出无数的单面人,使当代青年在认可“美”的过程中过度追求和他人的同一性与无意识的现实认同,只懂得将美复制下来粘贴到自己的生活,而忘记对内心感受和自我现状进行客观审视,进而导致其审美过度同一。

(三)“审丑文化”现象

在技术的迅速发展下,当代青年审美异化现象的突出表现——审丑文化现象的产生。凭借媒介技术,高层次的文化与社会现实之间的这条界限正在开始被跨越,逐渐走进了普通人的日常生活  [3](P52) ,人人都可以成为传播者,审美文化逐渐走向平民化,但平民化也导致了媚俗的激增,为了异化的审美满足,在网络平台上出现一种以丑化的形象和行为吸引受众的关注度,并以此增加粉丝量获得收益的社会现象,产生了一些不符合美的本质规律的异化行为,形成一股“宣扬丑”、“表现丑”和“以丑为美”的娱乐风气,并在持续影响下走向了趋同。以短视频为例,著名的“郭老师”堪称网络审丑届的顶流,以“装疯卖傻”、“恶意夸张”等行为在短视频平台上爆红,并在接受采访时公开说道:“人们要审丑,我就丑给他们看”。可见,郭老师对于自己所创作的内容是有着清醒的认知的,但是在金钱至上的社会心理驱使下,仍然坚持“以丑为美”的创作逻辑,创作毫无营养和无意义的社会价值表达的作品,尽管受众中也有反对和抵制的声音,但是在“流量”为王的当下,反对只不过助其增加热度,受众逐渐犹如温水煮青蛙,对审丑现象感到麻木,丧失了对这种扭曲的审丑文化的批判思考,进而使得审丑现象屡禁不止。

以审丑成名的网红“郭老师”在全平台永久封禁后依然有后继者争相模仿,大小网红蹭取热度,多数群众纷纷效仿,博主们靠着怪异的妆容,奇葩的行为吸引流量,“以丑为美”的视频在网络平台上不断泛滥,这种现象屡禁不止背后的原因所在正是“审丑”背后所带来的巨大的金钱收益。自称为“人类高质量男性”的网红徐勤根是靠着怪异的妆容、雷人的言论火爆网络,收获了大量粉丝,并一举拿下了代言广告获得了大量商业利润,为此其开通天价付费粉丝群为自己谋取私利。网络平台本是为人们输送诸多优秀作品和让青年人发挥审美创造力的阵地,却沦为了许多为博眼球获取利润的博主的舞台,受众的麻木跟风让“审丑”现象膨胀,青年的审美价值取向逐渐偏离,受众在这个过程中从审美主体被建构为消费主体,商品的全部物性已经投入了审丑文化中,人们缺少了理性思考,在异化中逐步发展成了“单向度的人”。

二、审美单向度产生的原因

审美单向度现象在我国的产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结果,消费主义、科技异化以及青年自身的主体性丧失都为审美单向度的产生提供了助力。

(一)消费主义助推审美异化现象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物质产品极大丰富,当代青年的需求远远超出了对物的追求,更体现在对美的追求,并在消费中借审美来体现自我的价值,消费主义通过无意识的方式来控制青年,满足青年的需求,然而这种需求只是一种“虚假需求”,马尔库塞在《单向度的人》中指出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人们所满足的需要,只是一种虚假的需求,是统治阶级为了实现自己的利益,依靠外界社会的信息或者人或者媒介所刺激、诱导的需要,而不是人们的真正的需要。  [1](P6) 这种需要可能会使人感到痛苦、迷茫、被奴役。但却总是被视为合理的。如1917年,威尔金森·斯沃德公司为了增加其“刀片”销量,大肆宣传腋毛是“非女性”的,制造女性审美焦虑,引导女性产生“虚假的需求”,进而使其公司的刀片产品销量大增,却未有人提出质疑。商家通过广告等媒介将虚假的消费需求强加给人们,让其处于被灌输或操纵的状态并绑架了人们的审美。因而,“视觉消费异化造成了对主体的‘围困。”  [4](P61-68) 本身具有反叛理性主义、追求精神自由的特点的审美,逐渐被绑上了枷锁。在消费主义的助推下,消费异化进入了审美领域,操纵了人们的审美,审美所具有的特点也被无形的压制了。金钱美感代替了现实美感,如现实中的一个普通的猪猪气球经网络平台渲染为“网红气球”便可引得众多青年人排队购买,对商品外在形象的占有日益成了人们快乐的标准。

为了鼓励人们去消费,制造广告成了消费文化的一项重要载体,随处可见的整容标语如“你的鼻子是假的,你的眼睛是假的,但你的美丽是真的”“新颜过新年”等,商家无处不在地创造人们的虚假需求,人们也日益掉入虚假需求的陷阱之中。近年来整容呈现低龄化的趋势,每到假期就会出现学生扎堆整容的现象表明着消费主义潜移默化的推动青年的审美发生异化,商家利用各种营销手段来刺激人们的消费欲望,使得青年审美产生了偏离,走向了自身的反面。

(二)科技异化催生审美趋同现象

马尔库塞认为发达工业社会的人们的否定性、批判性丧失,成为了单向度的人,主要原因在于科學技术快速发展并异化为一种用以控制个人的工具。  [1](P10) 他认为科技异化总是与科技所取得的巨大成功是密不可分的,宣扬一种悲观主义技术宿命论。科技异化是指科学技术从中性的、作为人类的创造物与服务于人的一种技术演变为在一定社会情境下成为限制人、奴役人的异己力量,走向人的对立面。科学技术的掌控者作为有自我价值偏好的主体,将自己的审美标准渗入网络产品中,干预青年的审美、消费以及青年自身的发展,使其产生从众心理,审美走向趋同。科技与商业不断交融使用户成为商品,被灌输掌控者所预设的标准,异化程度不断加深。科技异化已然潜伏到了当代青年的审美领域,以“娱乐化”、“被动化”为特点,出现了审美趋同化现象。

科技异化是法兰克福学派社会理论批判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尔库塞作为法兰克福学派的一员,延续了马克思的批判视角,提出了科技在一定情境下所带来的负面结果:“结果不是调整而是模仿, 即个人与他的社会, 进而同整个社会所达到的直接的一致化”  [1](P11) 。日常生活中,青年对电子产品极度依赖,高频率使用各种短视频软件,被其中传播的娱乐化思潮感染,喜欢关注各种热点新闻。短视频根据用户的审美取向精准推送,在潜移默化中深刻改变了青年的整个思想习惯。例如互联网背景下网红经济大行其道,“网红餐厅”批量式的诞生,统一的装修风格,青年被一股莫名的“网络力量”所推动,热衷于“跟风”、“打卡”,致使“好看比好吃更重要”的现象大量占据着青年的朋友圈,青年的审美判断力就这样一点点的被磨损,对美的判断乃至整个社会的批判意识减弱,走向了异化之路。各大网络平台为了吸引受众注意力,获得流量效益,对于审美异化现象缺少监管,甚至推波助澜、进行宣传。科学技术的日益进步和长远发展带给青年的审美判断却是一种“随大流”式的趋同性发展,网络平台上,视频用的都是统一的模板,永远是什么火拍什么,千篇一律的俊男美女成了直播的“红人”,小鲜肉成了电影的“卖点”,美的事物被精心设计出来,人们沉迷于对“潮流”的模仿,迎合着消费,好看的皮囊遍地皆是,趋同化的审美代替了多元化,“脸盲”成为了大众的共同病症,人们在沉迷模仿中忘记了批判,进而走向了单向度。

(三)否定性的丧失引发审美主体的异化

马尔库塞在《单向度的人》中指出资本主义社会应该包含着肯定性和否定性的两个方面,二者缺一不可,但现在资本主义社会通过对人的需求和满足的控制,使人们对各个方面的评价都只有肯定和认可,默认对自己的非人化压迫,缺少了批判和否定的声音即否定性的丧失。因此,马尔库塞主张批判和拒绝资本主义社会既有的一切对人的制约与束缚,重构人的自我认同和否定批判意识,使人获得自由和解放。随着科技不断的进步,网络时代的人们可以自由的发表言论,审美也从单一走向多元,看似否定性并未丧失,实则社会控制仍然无孔不入。网络媒介作为当代青年接受信息最紧密的中介,对青年的价值观的影响与建构极其重要,许多畸形审美潜移默化的影响着青年的价值观,清一色的滤镜、磨皮成为影视剧的标志,年纪在滤镜面前不再是问题,病态整容、“娘炮”审美打着多元审美旗号占据主流,当代青年的审美观念在社会控制下日益浅表化,异化现象逐渐由外向内,转向人的心理层面,对异化审美的追求逐渐内化为青年群体的自觉行为,主体性随之消解,审美主体丧失了内在的批判性和否定性,蜕变为单向度的人。

宣扬“拜金主义”、“炫富主义”、“外貌主义”的视频点击量日益增高,导致集体主义让位于“个人主义”和“拜金主义”。流量明星自身的带货能力成为一种明码标价的商品,整容整形成为一种时尚。为了所谓的“完美身材”,一大批成年女性涌入商店试穿童装,商家巧妙的利用人们的爱美之心操纵现代人的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使得受众萌生模仿、攀比、焦虑等负面心理,审美也被无形的时尚化了。审美变为无形的强制权威,以“正当”的名义被人们追逐,受众潜意识里认为只有通过消费和模仿才能追随审美的时尚化潮流,并享受着同样的美好生活。人受到审美的控制,被裹挾着前进主体性日渐消解,审美主体的否定性丧失降格为消费的机器,导致了审美领域单向度的人的再生。

三、审美异化现象的应对策略

(一)提升否定性,培育马克思主义审美价值取向

否定性寓于肯定性之中。马尔库塞的否定性旨在重塑否定思维,批判和超越对资本主义社会技术合理性对人的抑制和束缚,使人在精神上获得真正意义上的自由和解放  [3](P132) ,这种否定性同样适用于改善当代青年审美异化现象,重塑青年的否定、批判、超越的思维,是帮助其独立思考和自由思考,从当下异化的困境中摆脱出来,实现审美精神的理性复归的关键途径。首先,对网络技术展开科学的批判是重塑青年审美否定思维的前提,技术的进步让人们满足于眼前虚假需求,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中将“虚假需求”批判的锋芒直指科学技术本身,认为其加剧了人的异化,使人越来越依赖商品的消耗。这一论断放在现代审美领域仍然合理,网络技术将现实世界审美化了,使审美走向了一个极端,导致了审美出现肤浅化、同质化、庸俗化等异化现象。从理性上懂得虚假需求产生的原理,感受到它所带来的危害,能够唤醒人的否定性思维,改善审美异化问题。尽管科学技术有不合理之处,但科技进步和网络发展的趋势不可逆转。因此,要科学的看待网络技术时代审美的变迁,不仅要对其所造成的审美异化问题持否定和批判的思维,也要肯定其能够引导民众向美向上、传播正确审美观的社会功能。

其次,解放是能够使人摆脱压抑束缚的社会秩序的有效途径,而审美在马尔库塞看来就是一种解放的力量,审美具有创造性,否定性思想的重塑最终是要依靠审美中的创造性力量实现的,每一个个体都应学会辨认美的事物,增强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主动脱离网络世界所带来的审美异化现象,面向现实世界,通过艺术审美的途径重塑思想意识,用美的思想去创造自己的生活环境,对实际进行创造性的改变,减少网络媒体和消费主义对审美产品的控制,通过一系列文化实践活动,提升自身的审美情趣,鼓励广大青年主动创作出真正让人的精神得到超越和升华的审美作品,使人们通过重塑审美这一新感性思维让主体摆脱压抑状态,唤起内在的否定性思维。否定性思维不仅能够推动社会进步,也使人们保持自主性。只有人们内在否定思维的觉醒,当代审美异化现象才能有所改善。

最后,人的审美素养、审美能力和审美心理是生成在具体实践和由此而形成的社会关系之中。因此当代青年的审美价值观应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一致,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深刻地指出:“追求真善美是文艺的永恒价值。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让人动心,让人们的灵魂经受洗礼,让人们发现自然的美、生活的美、心灵的美。”  [5](P135) 因此,我们要培育马克思主义审美价值取向,弘扬真善美的主旋律,以人的需要和发展为出发点,将感性和理性融合起来,树立审美批判思维。

青年可以通过央视的高质量的节目吸取知识与营养,例如《国家宝藏》、《典籍里的中国》等,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提升自己的审美素养,既有利于当代青年远离精神荒芜,又能够培育积极健康的审美心理,让“审丑”、“畸形审美”等异化现象不再成为消费时代下的主流审美。

(二)社会引导,抵制消费主义侵袭

多元化传播时代,审美和消费之间的界限日益模糊,审美异化的负面影响在多样化传播下更加明显,自媒体时代的审美异化问题是消费主义、科学技术等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因此要加强社会引导,抵制消费主义侵袭。首先,各类媒体应明确责任担当,树立正确的审美精神,传递更包容的价值观,积极发挥主流媒体的网络审美治理功能,让审美服务于人,而不是绑架人。近日,国家广电局召开电视剧创作座谈会指出要坚持清新质朴、刚健有力的健康审美情趣,坚决抵制病态整容、“娘炮”审美、过度使用滤镜、过度化妆的现象,反对以“流量”标准选用演员,各类媒体应自觉靠近国家政策,严格把关视频审核,发挥主流媒体对青年审美引导的作用。面对当代自媒体审美异化问题,必须对审美生产环节牢牢把关,掌握审美文化阵地建设的主导权,削弱消费主义对于精神领域的侵袭。生产决定消费,审美产品的生产是造成青年审美盲目性和审美消费异化的源头,各类媒体和消费主义者为了寻求经济效益,任由失去理性的商业文化肆意传播,不顾他们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和引发的异化问题,利用短视频、直播等引发人们对于审美产品的“虚假需求”,因此有效引导审美产品的生产环节是摆脱审美异化和虚假需求的关键。

其次,社会媒体应积极引导人们进行正确审美消费,消费是异化审美出现的目的。受社会审美价值观的影响,消费者为了追求社会认同和个人的荣耀感,存在盲目的“跟风”消费心理,而不考虑是否出于真正的需求,人们购买商品只出于审美的角度,而不去仔细考虑商品的使用价值,消费主体淹没在消费对象中不能自拔,成为欲望的机器。因此各类媒体应弱化审美的经济功能,发布正能量话题引导价值观的走向,构建清朗、美好的社会审美环境,引导青年理性消费,摒弃传播过程中只为经济效益、不加批判的对低俗化、异化的审美现象全面传播的行为。政府也应严格把关,建立好监测平台,着力解决网络平台发展上的突出问题,严格管理和打击带偏社会审美观、完全以谋利为目的的网络主播,做好青年审美价值观的引路人,辩证的看待审美同质化现象,关注人们心理结构的变化,从感性层面完成解放与变革。当代青年也应提升警惕心理,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破除感官享乐代替精神愉悦的现象,推动人文主义和正能量审美精神相映生辉、共同发展。

(三)以人为本,恢复主体意识

贯穿《单向度的人》全书的一条主线就是人文关怀。马尔库塞关注人的存在,充分吸收了马克思人本思想的理论内核,注重将人作为社会发展的主体与核心,致力于寻求人的自由解放和主体性复归。马尔库塞指出人的本质解放即爱欲解放,在他看来,只有审美才具有否定性,能够恢复人们的感受力、反省能力,审美就是取消强制,而这种强制性的取消正意味着人的主体性的复归。马尔库塞将拯救人的希望寄予审美的单一方式,存在一定局限性,忽略了人与社会关系的复杂性。虽然马尔库塞的思想有其局限性,但其思想的合理性对于解决当代青年审美异化问题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习近平强调:“宣传思想阵地,我们不去占领,人家就会去占领。”  [6](P30) 审美异化对青年的全面发展会形成阻碍,并影响其主体性的确立,面对当前审美领域所出现的单向度危机,帮助青年树立正确审美观是当下意识形态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重建人的主体性,深入审美领域展开反思是极其重要的。其一,作为审美主体,青年的审美观念趋同于大众和社会主流的审美意识,为了改变异化的审美意识,当代青年自身的文化修养、审美情趣,以及独立、欣赏美、感受美的审美观念是不可或缺的主观因素。因此,要鼓励和引导青年审美素养的自我提升,抵制社会对于“审美”共识单一的状况,重视美育的培养,青年人应主动退出追逐潮流的人群,感受经典,找寻能服务自身真实现状的审美,远离带给自己焦虑、攀比等负面心理的审美。青年应自觉抵制审美低俗化的诱惑,提升自身的修养和审美情趣,提高其作为消费者自身的反思。其二,青年应正视真实美,尊重自己并尊重他人,既要重视内在修养的全面提升,也要展现美好的外在形象,不应为了片面的追求外在的审美时尚和审美认同而失去自我,应该解放思想,拒绝网络跟风,不给低级审美增“热度”,不做异化审美的模仿者和传播者,回归内心,学会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自我审视,用批判的眼光思考消费主义下的审美产品,注重自身的精神享受与陶冶情操。其三,青年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恢复自身的反省能力和感受力,利用网络平台,积极参与文化审美产品的创作,避免因猎奇化审美的出现变得更加愚昧,倡导否定性思维的回归,审美产品应充分展现人的创新和创造能力,发挥审美想象力,培养一种超越的精神,拒绝功利性审美,再现“上善若水,厚德载物”的人性之美,通过人性的召唤,使青年摆脱审美异化的牢笼,恢复主体意识,摆脱趋众心理。

[参 考 文 献]

[1] 佟新.消费社会中文化审美的异化与重塑[J].人民论坛,2020(9).

[2]齐美尔.时尚的哲学[M].费勇,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

[3]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M].刘继,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4]陈芝宇.异化与重塑:数字媒体时代视觉审美现状探析[J].理论导刊,2022(7).

[5] 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

[6]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政治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

[责任編辑 薄 刚]

猜你喜欢

消费主义
消费主义
Film review:WALL·E
You’ve got questions? she’s got answers
YOU’VE GOT QUESTIONS?SHE’S GOT ANSWERS(BUT YOU PROBABLY WON’T LIKE THEM)
Dutch university digs grave for students to reflect on life & death
人造凶猛
警惕工具主义和消费主义对历史的扭曲——在当代历史记录者大会上的演讲
消费主义视角下传统集市贸易的现代化解读
现代社会艺术与设计关系的变化——消费主义对艺术与设计关系的影响
新媒体时代消费主义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