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验条件下BT肽对南美白对虾副溶血性弧菌的攻毒试验

2023-05-30潘雪央陆俊锴华建权

江西水产科技 2023年2期
关键词:南美白对虾免疫

潘雪央 陆俊锴 华建权

摘要:副溶血弧菌引起的急性肝胰腺坏死病是南美白对虾的主要病害之一。通过在饲料中添加BT肽并进行攻毒实验来探究BT肽是否能够增强南美白对虾的天然免疫力。结果表明,在饲料中添加BT肽可以显著提高南美白对虾对副溶血弧菌的抗病能力,但是免疫保护的持续时间稍显不足,其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南美白对虾;BT肽;副溶血弧菌;免疫

中图分类号:S941    文献标识码:A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南美白对虾(Litopenaeus vananmei)已经成为我国水产养殖的主导品种;但同时,疾病爆发、养殖环境恶化和种质退化等问题都严重困扰着该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尤其是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急性肝胰腺坏死病,每年都给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成为制约南美白对虾养殖发展的一个关键性因素。目前并无有效快速的方法防治对虾疾病。

BT肽是土壤细菌Brevibacillus texasporus分泌的一种带正电的含13个氨基酸残基的非核糖体脂肽。体外试验表明,BT肽是天然免疫受体TLR2的特异配体,其可作为“标志性微生物产物”(PAMP)被TLR2识别后激活Toll/TLRs天然免疫信号通道而增强天然免疫能力。饲料添加BT肽喂养鸡,可以显著的增加活性氧和一氧化氮的含量,并抑制鸡大肠杆菌病、坏死性肠炎、沙门氏菌病等疾病的爆发。慈溪市农业农村局金汤东高级工程师在对同为节肢动物的昆虫蜜蜂的研究中发现,发现饲喂含BT肽饲料的10箱蜜蜂没有爆发任何疾病,但饲喂不含BT肽的常规饲料的10箱蜜蜂中有3箱爆发了欧洲幼虫病。

目前,BT肽在水产动物上的应用还未有报道,如能对其在水产动物疾病爆发的效果进行评价,将可能极大地推动水产动物无抗养殖和疾病预防的发展。本试验目的是在南美白对虾喂食含BT肽的饲料与常规饲料下,经过副溶血性弧菌的攻毒,来证实BT肽是否对南美白对虾的成活具有保护效果。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在宁波市海洋与渔业研究院创新基地进行;副溶血性弧菌由宁波市海洋与渔业研究院提供,菌株来源于宁波市域送检的南美白对虾样本中提取且带有毒力基因副溶血性弧菌;南美白对虾苗种由慈溪市傅金利水产养殖场采购且为其大田生产的同一批次,平均规格0.8厘米。饲料由强普公司生产,蛋白含量42%,不同阶段投喂不同粒径的饲料,分别是含96ppmBT肽的0#破碎、0#、1号破碎、1号料及不含BT肽的0#破碎、0#、1号破碎、1号料。

1.2 试验时间

6月10日开始至7月30日结束。

1.3 试验方法

取同一批次同规格的对虾苗430尾,放置于6个活水箱(设3个实验并行组、3个对照组),每个活水箱容积约5m3,先暂养7天,淘汰部分因移植造成的折损(见表1);对照组投喂普通饲料、实验组投喂BT肽添加饲料(普通饲料混合96 ppm BT肽加工而成),进行攻毒实验;在各组饲料中加入活性副溶血弧菌(每kg饲料加入约6×109CFU),随后分别投喂连续投喂七天,而后各组对虾在相同条件下養殖50天;及时捞去死虾,观察并记录各活水箱中对虾的死亡情况及最后存活对虾数量(见表2)。

2 试验结果

攻毒实验结果显示(如图),副溶血弧菌侵染对虾后,实验组的成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实验组对虾对副溶血弧菌的抗病能力比对照组强。

3 讨论

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肝胰腺坏死综合症是目前南美白对虾养殖生产过程中影响最大、养殖户的最为关心的问题,如果能找到一个解决方案,必将给南美白对虾生产带来巨大的影响和利好。目前生产中,控制副溶血性弧菌的最常用的方法,一是改善养殖生产环境,二是饲料中添加乳酸菌类微生态制剂,来抑制弧菌在肠道中的繁殖。

实验条件下BT肽对南美白对虾主要疾病-副溶血性弧菌的攻毒试验,目的是为了了解BT肽对南美白对虾主要疾病-副溶血性弧菌的抑制效果,也为大田试验打下理论上的基础。试验表明,BT肽对副溶血弧菌侵染南美白对虾后,其抗病能力显著提高。

试验数据也表明,攻毒前二天的对虾死亡明显高于攻毒后几天;攻毒的保护率也显不足;说明单一的攻毒其效果有限,其原因需要进一步进行研究;使用方法需要进一步完善。

另外,在系统改进方面,沈美雄等[10]在鳗鲡自循环水养殖系统中,发现了一种水面双路排污器,具体是通过拦鱼孔板将排污器分为进污区与排污区,进污区共有通向养殖池底及养殖池水面的带有池面污物收集臂板的两路进污通道,具备导流养殖池池底及池面污物至鱼厕所,截留大颗粒杂物及病死鳗鲡的功能,值得借鉴和后期改进。

本次试验在实施养殖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不可避免的发现了一些问题,以便在后期的循环水养殖中引起注意,少走弯路,减少损失,提高养殖产量和经济效益。建议如下:(1)水流推动设备养殖前期每天1次,每次1~2个小时;中后期每天2~3次,每次1~2个小时。(2)粪污收集设备耗电较高,建议养殖前期每隔5~7天开启一次;后期每隔3~5天开启一次,以减轻用电消耗。(3)加州鲈发病较为频繁,成活率略低,建议加强养殖期间的池塘消毒和鱼病防治工作。(4)相比3种鱼类,湘云鲫抗逆性最强,成活率最高,值得优先推广。(5)减少非必要人员惊扰,为鱼类营造安全的生长与摄食环境。

参考文献

[1]陈军,徐皓,倪琦等.我国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发展研究报告[J].渔业现代化,2009,36(04):1-7.

[2]周辉明,陶志英,邓勇辉等.淡水池塘循环水养殖模式研究综述[J].江西水产科技,2022,No.186(06):56-64.

[3]闵瑞,梅洁,徐江等.循环水养殖系统构建及其在黄颡鱼苗种培育中的应用[J].湖北农业科学,2022,61(23):125-128.

[4]温利,李温蓉,陶玲等.池塘循环水养殖对混养草鱼食用品质的影响[J/OL].水生生物学报:1-19.

[5]范慧慧,姜建湖,朱鹏灿等.墨瑞鳕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试验[J].水产养殖,2022,43(08):45-46.

[6]翁祖兴.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试验[J].河北渔业,2022,No.343(07):9-11.

[7]李春涛,陈开琴,蒋自立.中华沙鳅循环水养殖技术[J].科学养鱼,2022,No.395(07):39-40.

[8]张茜,杨志强,尹静等.美国鲥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试验[J].水产养殖,2023,44(01):39-40+56.

[9]曾家家,罗华胜,介百飞.不同品种黄颡鱼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对比试验[J].江西水产科技,2022,No.186(06):9-11.

[10]沈美雄,何群英.自循环水养殖池双路排污器的研制[J].福建农机,2022,No.167(01):1-3+20.

猜你喜欢

南美白对虾免疫
双茬温棚对虾养殖新模式
对奶牛饲养兽医防疫的分析
南美白对虾的病害防治
基于可视化技术的南美白对虾养殖水质的数据分析研究
微生态制剂在南美白对虾养殖中的应用
藏药对免疫系统调节作用的研究
早期肠内营养对急性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免疫及炎症指标的影响
运动与机体免疫能力关系研究综述
谣言袭来,我们如何“免疫”
血清中细胞因子的检测在胃癌中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