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导向下散文情境教学法策略探究

2023-05-30王庭威孙彦峰

经济师 2023年3期
关键词:散文教学情境教学法教学策略

王庭威 孙彦峰

摘 要:散文教学是培养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阵地,部编版新教材尤其重视价值取向培养,选取的散文充分体现核心价值观,发展语文核心素养,使教师在教授语文基础知识的同时也贯彻立德树人教育的根本任务。教师灵活运用情境教学法构建高效课堂,引导、鼓励学生在创设的特定情境中完成对知识的主动建构。文章主要以核心素养为导向,以散文课堂教学为切入点,探究情境教学法的应用。

关键词:核心素养 散文教学 情境教学法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F016.3;G6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23)03-221-03

新课程改革《普通语文课程标准(2020年修订版)》(以下简称“新课标”)的推出,再次掀起了对语文核心素养的研究热潮。语文新课程标准的改革聚焦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处于青春期的学生是发展语文核心素养的主要目标对象,是最具有发展语文核心素养潜质的群体。散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一部分,散文教学与语文核心素养中的语言、思维、審美和文化四个维度的培养关系紧密,这就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教学要求。

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全方位渗透在语文教学中,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既要重视培养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又要兼顾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伴随着新课标的持续深入,语文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工作的同时,也要积极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并且不断学习和探寻更为先进的教学方法。新课标中34次提到“情境”一词,主要涵盖“学习情境”“社会生活情境”等。这在散文教学中应用情境教学法组织教学,教师根据散文独特的文体特征和学生的学习特质,注意情境创设的方式和情境与教学目标的呼应。运用有效的教学策略,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状态开展散文课堂教学活动,最有效地在散文的学习过程中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一、核心素养的内涵

教育部普通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第一次提出“语文核心素养”,并对语文核心素养进行了具体解释:“是学生在积极主动地语言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并在真实的语言情景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语言能力与品质,通过语文学习所获得的语言知识与能力,思维方法与思维品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1]《普通语文课程标准(2020年修订版)》(以下简称“新课标”)中再次明确“新世纪的语文课程面临着新的要求,要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调整课程的内容和结构;要在追求教育共同价值的同时,充分发挥语文课堂促进学生发展的独特功能;要使全体学生都获得必须具有的语文素养,同时帮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探寻合适自己的发展方向,给他们提供展示才华的舞台。”[2]

语文核心素养对散文教学起导向作用,散文教学是培养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阵地。新课标将散文列入了学习任务群中的重点学习模块,并且明确“学生阅读优秀散文作品,斟酌语言表达的方式,结合生活经验运用逆向思维进行多角度思考,并细心揣摩作者意图,切实感受其蕴含的情感,同时结合所学散文作品,总结写作的方法和规律,尝试用自己喜欢的表达方式进行散文创作,并与他人分享写作经验,交流心得体会。”选入部编版语文教科书中的散文作品是中国文学发展史中的精华,是培育语文核心素养的强有力的支撑。

二、核心素养导向下情境教学法应用于散文教学的意义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蕴含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中学生主动建构的。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时,抓住学生为主体,有意识地带领和引导学生在散文教学的知识情境过程中理解散文要表达的情感和内涵,从而完成知识的主动建构。

情境教学法是教师有目的性、有计划性地创设切合教学内容,具有强烈情感色彩的,能够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活动。这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实际上就是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达到全方面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

情境教学法的教学意义是多元的。首先,情境具有生动、有趣和灵活的特点,在课堂教学中可以调节课堂氛围,充分带动学生思考,从而调动起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其次,散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大多创建的是具有渲染情绪,提供感性氛围的情境。由此,学生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想要表达的情感,从而使学生能更快更准确地把握文意,引起思考,产生情感共鸣。[3]

情境教学法在散文教学中的作用是直观显现的。一方面,大大地增加了学生学习散文的兴趣,学生学习的热情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得到激发。随着散文文章文意和情感需要理解的更加深入和透彻,学生的社会阅历和经验不足,难免造成课堂气氛沉闷,师生课堂互动性差等问题出现。青春期发展阶段,学生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的过程,就需要教师运用情境教学法创设各种灵活有趣的情境,活跃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结合已有的经验,引起共鸣产生新的联想,促进感情和认知的发展。另一方面,学生在提高欣赏能力的同时形成良好的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情境教学法的主要特点就是通过不同形式构建学生熟悉的环境,从而使学生获得相应的情感体验。情景教学法在课堂使用最多的就是分小组讨论法,比如在学习《荷塘月色》这篇文章时,教师引导学生创设一个在夏天、寂静的夜晚、一个人漫步到池塘的景象,可以配合上音乐,以小组为单位,朗诵演绎真实场景,切实的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感情。通过真实情境模拟加小组合作的形式,学生通过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刺激,将所要理解的知识具象化、形式化,在获得情感体验的同时,深化了审美意识。在合作一起探究的过程中,师生角色互换,学生们互相合作成为课堂的小主人,充分凸显学生主体地位,最大程度地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三、核心素养导向下情境教学法在散文教学的创新策略

部编版教材选编的散文文质兼美、题材广泛。由此,情境教学法在散文教学中的应用分三步走策略:教师创设情境——教师引导学生进入情景——渲染情感氛围。教师在情境教学中要遵循有意识补充、无意识调节的原则,即时刻关注学生思考动向,高度集中学生注意力的同时进行合理的情境引导使学生在相对放松的环境中开拓思维、发散情感,在散文课堂教学中使学生达到理性和感性的平衡。[4]在情境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实现真正的寓教于乐。以下着重就创设情境的策略展开。

1.结合散文文体特征设计问题情境。传统散文教学中,学生在课堂学习中通常习惯完成教师“是不是”类型的机械提问。而在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散文教学中教师为避免学生在散文学习的过程中产生厌烦情绪,为拥有良好的师生互动,应该采取有效的问题情境创设。正是由于散文所特有的“形散神聚”的主体唯一性、语言极具形象性等文体特征,教师在创设情境时要充分结合散文特有文体进行问题情境的创设。

问题情境主要讨论层层递进螺旋式提问和质疑式提问。教师在创设螺旋式的问题情境时,要注意问题由易到难,逐步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在质疑式问题情境中,教师往往提出一个具有争议性的问题。由此,教师要考虑提出什么问题,布置什么情景来引导学生。学生此时则面临解决问题的压力,而这种压力会充分演变为思考的动力,学生对于文本内容进行发散思维和逻辑判断,不断深挖文本内涵,从而带动学生不断思考,深入到散文内涵的探究中去。以《故都的秋》为例,首先教师明确赏析品鉴语言和大量景物描写是这篇文章核心素养的落脚点,学生对作者抒发北国秋天的总体感觉的赏析,并通过南北之秋的对比,找到文章的“文眼”所在。教师在具体教学时,通过创设问题情景,以文中大量的景物描写为出发点进行螺旋式提问。通过对散文中景物描写的情景体验,促进思维发展,发展逻辑思维,提升思维品质,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教师引导学生小组探究和思考作者大量景物描写与要表达的情感之间的联系,教师通过由浅至深的提问引导,使学生获得审美体验、提升鉴赏文学作品的审美情趣和审美品位。

2.创设故事情景,感受情感熏陶。知人论世是进行散文学习的第一步。散文的作者在进行文学创作时,所描绘的文学形象或者景象既有其本身的具体意义,又被赋予了抽象意义,揭示了特定时代背景下的思想、感情和精神。教师在引导学生解读散文中的意象时,不仅要抓住描写意象的特征,还要探究作者对意象和意境寄托了怎样的特殊感情。笔者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虽然高中学生的心智发展进一步趋向成熟,但是仍对故事类的内容存在浓厚的兴趣。由此,教师为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考虑学生的教学体验和参与度,在介绍散文写作背景和作者当时所处的境遇时,可以采用创设故事情境。以作者的经历和生平为切入点,用故事情境的方式,吸引学生学习散文的热情和积极性,也增加学生对文中情感的进一步理解和感受。语文特级教师李镇西老师在讲授《荷塘月色》这篇散文时,就以故事的形式向学生补充了朱自清的双重身份——清华园教授以及一位拥有独立人格的民主战士,为后续的教学进行了铺垫。教师在讲授《故都的秋》这篇散文的时,在介绍作者郁达夫的人物形象和写作背景就可以创设故事情境进行导入。散文全篇散发的独特的悲凉情感,通过讲述郁达夫从小的遭遇,使他养成敏感、孤独、自卑的性格情趣,因此散文大多是透露出浓浓的忧郁之情。教师通过创设故事情境,引领学生多角度思考这充满了郁达夫个人主义色彩的悲秋之情,学生进行发散思维,更加深入地体会郁达夫的孤寂之情。

3.创设生活情景,获取真实感受。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培养规律看,学生从以形象思维为主过渡到以抽象思维为主,结合新课标的要求,为了增强情境的实效性,教师在创设情境之前必须要做好学情探究。教师要全面分析学生的认知情况、思维发展情况以及对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来确保创设的情境与学生的认知发展区相适应,以确保设计的教学情境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契合。为了情境教学法在语文散文教学中完美融合,教师以实际生活为载体,结合散文内容,从学生实际生活中搜集与其相关的素材,运用视频、音频、图片和影像资料等形式给学生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散文的创作一般贴近生活或者以实际生活为出发点来进行,教师在散文教学中可以创设生活化的情境,积极组建一些生活化的实践活动,带领学生身临其作者所描绘的环境和场所,引导学生在实际的生活场景中进行观察、体会情感,获得感悟,与散文作者产生共鸣。在生活场景中可以提升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感悟的能力,在教师的充分引导下学生实现语文知识的迁移应用。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以致用更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必备要求。

以学习《荷塘月色》这篇散文为例,教师在设计教学情境时,就从我们现实生活出发,来创设关于荷塘的情境。中学高级教师熊芳芳老师在讲授《荷塘月色》时,就是创设了几个现实场景,并且围绕“为什么朱自清要在夜晚去荷塘边而不是白天去?”“清华园里那么多可去的地方,为什么选择荷塘?”贯穿课堂来带动学生不断思考,发散思维,不断引导学生与作者共情,获得情感体验。区别与传统的“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的课堂提问,熊老师从生活的情境出发,更善于提出“为什么是夜晚来荷塘?”“作者心里颇不宁静的原因是什么?”[5]这种带学生思考的问题。由创设的情境配合关于情境的提问,带领学生深入作者情感,达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

4.提供自主探究的空间,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在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散文教学理念下,教师在创设学习情境时,要关注学生主体地位,为学生提供自主的学习和思考的空间,来引领学生独立思考和感受散文传达出的思想感情,进而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师在散文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创设可以进行自主探究的时间,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探究,把自己在学习这篇散文时不同的想法和思考角度与小组成员交流。学生拥有高度自由的独立思考的空间,可以通过朗读、朗诵、音乐、写作和角色扮演等自主创设的情境来进行。教师在这个情境下流动认真倾听每组讨论,给偏离讨论内容的小组适当引导。在这样的教学情境中,课堂的气氛被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高涨,求知欲被激活,在交流探究中以良好的状态投入语文散文课堂中。李镇西老师在讲授《荷塘月色》这篇散文时,由“进入作者心灵”入手,让学生试着“把自己放进去”,自由朗读课文,并对学生的朗读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学生读出作者“自问自答的语气”[6],且根据朗读情况顺势巩固了课文的生字词,强调了学习方法。这种教学在语文散文课堂获得了十分积极的正向反馈。

四、结语

在散文课堂教学中应用情境教学法,教师在教授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要注重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散文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学习和探究散文文章的快乐,增强师生的良好互动。情境教学法和新课标的理念完美适配,切实突显学生主体地位,课堂中学生活跃度高,积极参与教师创设的情境主动思考,有效提升了课堂教学质量,切实构建高效语文课堂。散文教学课堂重在把握文意和作者的情感内涵,情境教學法的运用,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语言能力及其品质。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2020.06.

[3] 李心愿.高中语文情境教学法的应用方法探究[J].考试周刊,2022(01):33-36.

[4] 曹文斌.中学语文情境教学法的应用策略研究[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2(01):78-80.

[5] 张苏州.散文教学路径的层叠之美——熊芳芳《荷塘月色》教学鉴赏[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8(25):16-17.

[6] 贺晨.《荷塘月色》课例比较研究[D].济南大学,2020.

(作者单位:佳木斯大学 黑龙江佳木斯 154007)

[作者简介:第一作者,王庭威(1997—),山东省烟台人,佳木斯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学科教学(语文);通讯作者,孙彦峰(1969—),男,佳木斯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现当代文学。](责编:若佳)

猜你喜欢

散文教学情境教学法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巧抓散文教学之根
小学英语课堂情境教学法探讨
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