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合唱曲《香格里拉并不遥远》的处理及指挥技法
2023-05-30张泰铭
《香格里拉并不遥远》是1981年创作出来的一首优秀的中国混声合唱作品,该曲现已成为众多合唱音乐会曲目之一。指挥排练表演混声合唱曲《香格里拉并不遥远》,应首先对该作品进行音乐分析与指挥技术路线的设计,做好该曲声部、音响、情绪、音色等指挥表演准备工作。在具体的指挥排练表演中,注重该曲的音乐预备指挥、收束指挥、声部进出提示,及音乐速度、力度提示等指挥技术要点的运用,以提升合唱表演的音乐表现力。[1]在此曲指挥排练实践中,重点解决不同力度下的后半拍指挥、渐快渐慢速度指挥提示、不同音乐速度下的收拍,及肢体语言与指挥技法的配合等技法技术难点。本文將从《香格里拉并不遥远》合唱音乐的内涵以及各个段落的指挥艺术处理进行深入的分析探讨, 以求教于方家。
一、《香格里拉并不遥远》的创作背景
“香格里拉”一词出现于美国小说《失去的地平线》中,所讲述的宁静祥和的理想之地——香格里拉,成为藏族人民心灵寄托与向往之地。
作曲家边洛是藏族人,是西藏自治区歌舞团国家二级音乐创作家,其创作的有交响幻想曲《图腾断想》《1904年江孜宗山风云》交响音诗等一系列反映西藏民俗风情的作品。
黄志龙,著名词作家,创作有“香巴拉”题材系列作品,其细腻的语言,具有诗意的词作,得到社会各界好评。《香格里拉并不遥远》是为庆祝西藏和平解放30周年,黄志龙与边洛共同创作的。作品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是以香格里拉及人们心中的香巴拉为题材创作,用简洁的语言、优美的旋律,描写了一幅优美、独特的香格里拉画卷。
《香格里拉并不遥远》曲风优美的旋律,独具西藏民族风情的艺术表现手法,使作品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一推出就受到人们的喜爱。西藏和平解放前农奴们过着牛马不如的悲惨生活,在藏族人民的歌声中,可以听到忧伤与压抑的情感体现。在《香格里拉并不遥远》的创作中,从歌词里能够感受到对那个没有忧伤、没有痛苦的理想地方的向往,对那个鸟语花香的地方的向往。人们想摆脱农奴的生活方式,寻求一个神仙居住地一样的地方。结合整首合唱旋律,合唱的声音以高亢浑厚、粗犷、纯净为主,作品体现了在艰苦岁月中,人民对于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
二、《香格里拉并不遥远》的艺术特色
(一)旋律和节奏特性
歌曲《香格里拉并不遥远》的旋律音域宽广,在节奏上有起伏变化,自由流畅的节拍展现,创作风格像山歌一样高亢。香格里拉演唱要把握住整部作品悠扬、婉转、明快,令人憧憬的节奏感,使人可以想象香格里拉的神秘与美好。要从优美的旋律中,领会旋律赋予整部作品的意境。
(二)曲式结构格式
1.引子
1—19小节为引子,引子段落音乐悠远绵长,速度自由写意。音乐维持在mp——f之间,调性较不稳定,有时倾向于A宫调(1—10小节),有时倾向于E宫调(11—19小节),女低音与男低音、女高音与男高音互为八度演唱。前奏由左手在钢琴低音区连续弹奏的震音带出优美的合唱旋律,男低音和女低音声部以一个上行五度的大跳唱出第一句歌词“啊香格里拉”,唱出人们对香格里拉的崇敬和赞美,和声轻轻地出来,给人们展现出一幅朦朦胧胧的香格里拉的晨景,钢琴伴奏的音型由琶音、分解和弦和震音交错进行,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又温暖的色彩。此段主要调式为E羽调,且透出了浓厚的E宫调式气息,最终通过两小节的固定音型把调性稳定在E羽调上。调性的游移更好地衬托出人们梦想中的伊甸园——香格里拉的神秘,前5小节出现的大2度叠置和弦体现了五声调式的特点,第六小节钢琴伴奏出现的升G音是借用了同名大小调的主和弦,体现了平均律24个大小调体系的和声技术。音响听觉方面在人声声部主要以纯4、纯5度叠置的音响效果体现出中国特有的音响韵味,即一种空泛的意境。[2]这一段落复调技法运用主要为2声部上、下5度卡农。男女高音从下属到主音进行卡农式模仿,女高音和男高音声部在高音区唱出另一句“香格里拉”,进行呼应时,四个声部的合唱声音越来越强,当高声部强调性地唱出第二句“啊香格里拉”低声部进行应和的时候,仿佛太阳冲破云层,美丽的香格里拉随着合唱队的歌声一下子展现在人们的面前。这段音乐创作的手法类似16世纪尼德兰乐派最重要的作曲家拉索创作的无伴奏合唱《回声》。《回声》这首合唱曲采用了当时意大利民间歌曲体裁,音乐语言简洁生动。[3]《香格里拉并不遥远》的引子部分也采用了同样的创作手法,作者巧妙地运用了卡农轮唱形式,通过力度强弱的对比,生动地表现出人们对香格里拉的热切呼唤在空旷的山谷中时隐时现、时强时弱地回响,和谐而又富有色彩变化的和声更令人置身于群山幽谷中,这一乐段的最后停在了E羽调的属和弦上,造成了不完满,期待解决的倾向。钢琴的伴奏织体为缓急不定,柱式和弦要么以装饰音,要么以滚奏的形式演奏,模仿一种具有筝琴演奏时音型特点的感觉。(注:筝琴意为古筝或古琴)音乐随后辅以级进下行的片段,下行级进至属音后二度模进再一次五度跳进后下行级进至属音,两次下行级进都经过偏音变徵,清晰地勾勒出人们梦想中的伊甸园——香格里拉。
2.主部
24—125小节为主部A段。这一段主要是描写香格里拉的美。香格里拉正成为人类一切美好理想的化身。在男声哼鸣和声的烘托和钢琴沉稳的分解音型伴奏中,女高音和女低音声部流动性地唱出优美动听富有鲜明藏族音乐的旋律,把人们带到了美丽的香格里拉,唱词为:“有一个美丽的地方,人们都把她向往,啊,那里四季常青,那里鸟语花香,那里没有痛苦,那里没有忧伤,她的名字叫香格里拉,传说是神仙居住的地方……”这些语言生动、简练、鲜明、准确,富有诗意,可以说是生活中最美的语言。在这里所使用的和声是E羽调的主和弦,更显五声调式的古朴醇厚的音响特点,钢琴伴奏织体稳定、朴实坚定。
3.《香格里拉并不遥远》合唱曲的演唱分析
《香格里拉并不遥远》作为一部优秀的合唱曲,其创作主旨是要表达对人民美好生活的憧憬与向往。只有把握住创作背景与创作思想,才能在充分理解作品的基础上,有感情的演唱。专业合唱技巧的训练是达到合唱演唱效果的重要因素,扎实的基础技能是产生自信心的基础,要拥有扎实的基本功训练,强化专业要点的练习。在演唱技巧上,准确运用吐字、气息的方法,注重歌曲风格,使每个字演唱出来都能够铿锵有力,将合唱作品的情感准确地传递给观众。演唱技能的提高促进演唱水平的提高。在演唱时,合唱成员一定要保持音准,保持男女音调统一。
对合唱作品的演唱处理,要使演唱的作品达到和谐统一的艺术效果,就要使每一位成员相互融合和相互的配合,找到合唱的技巧和感觉,充分使用演唱技巧。对所演唱的艺术作品要进行深入了解,对创作背景、创作风格以及主题思想进行领会。[4]在对作品具有充分体会分析的基础上,将情感融入演唱中,达到演唱效果。在合唱训练时,将每个声部进行单独演唱练习,当每位成员都能独立演唱时,进行齊唱,加强歌唱技巧的训练,各声部层次协调清楚,节奏感、视听能力都达到均衡,合唱成员的综合素质是演唱好音乐作品的关键,综合素质的培养对提高演唱的自信心具有重要意义。
三、《香格里拉并不遥远》的指挥技法
(一)不同力度下后半拍的指挥技法
“后半拍”属“拍点后的后半拍进入”类型。其清晰的拍点和拍点后反弹,来让演唱者领受到后半拍的进入。后半拍的进入通常又分为强力度的后半拍进入与弱力度的后半拍进入。混声合唱曲《香格里拉并不遥远》作品中出现有几处后半拍起拍的歌唱接口,指挥可根据歌唱进入的前后拍位的音乐力度层级要求及音乐表现需要等,设计其指挥手势。强力度的后半拍进入时,需强力度的预备拍进行引入,预备拍设计手势可左(右)手从左至右、双手从上至下、从前到后等。而弱力度的后半拍进入,可不需要预备拍的引入。需要注意的是,有预备拍的后半拍起拍的关键动作是,预备拍必须无拍点,否则会干扰发音拍的拍点。对于指挥而言,提示队员后半拍的进入比正常拍进入更有难度,除了要正确把握进入的时间,还要与其他因素互相配合。指挥时注意后半拍的切入,与合唱队员之间形成默契配合,指挥的手势及肢体语言能让队员们更好地进入演唱,同时对呼吸调整、速度节奏调整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渐快与渐慢的指挥技法
在乐曲的速度在“渐快”时,指挥者需用干练、精准的挥拍图示。如果这时指挥失去对音乐的控制, 整个音乐节奏会发生混乱,从而使合唱队员感受不到音乐的“渐快”处理,后面的音乐将无法进行。从第 78小节开始最大的音乐特点是以两小节为单位进行速度的“渐快”,由最开始的慢板、中板、快板,再到急板。此段音乐轻快活泼,对比性强,重音落在第二拍,男生声部为主旋律声部,重点强调第二拍,打破了以往2/4拍子为第一拍强、第二拍弱的常规强弱关系,节奏有舞蹈性。[5]在指挥第78小节开始时,打好“慢速起拍”的预备拍,指挥的双手用带有清晰拍点的图示给予合唱队员演唱力度和速度,通过逐渐加大挥拍速度和力度,提示队员演唱渐快,指挥要注意把握节奏,切勿使合唱队员越唱越激动,失去控制。“渐慢”相对于“渐快”而言,在指挥上较容易一些。当音乐进入渐慢时,指挥图示常用“变大、变宽”来体现,挥拍速度随着挥拍图示而变慢。引子部分结束处力度弱至ppp,可做“渐慢、渐弱”处理,表现出对“香格里拉”的热切呼唤与期望。指挥第16-19小节时,指挥者的拍点不可过于明显,可双手慢速收放至腰前,也可左手保持长音,右手慢放至腰前,提示合唱队员演唱时力度减弱,速度减慢。
四、结论
《香格里拉并不遥远》作为一部四部混声合唱作品,在合唱理论研究中,具有极高的价值。本文通过对《香格里拉并不遥远》作品的创作背景、曲式结构等方面的探讨,体会作品传达的美好的意境,挖掘作品的艺术魅力,以求给研究《香格里拉并不遥远》以及合唱爱好者们提供参考。
作者简介:张泰铭(1995—),男,汉族,黑龙江克山人,哈尔滨师范大学音乐学院21级研究生在读,硕士学位,音乐专业,研究方向为合唱与指挥。
注释:
〔1〕张乐天.浅析合唱作品《香格里拉并不遥远》的案头工作[J].北方音乐,2018,38(15):78-79.
〔2〕陈新宇.合唱声部之间关系协调之我见[J].黄河之声,2017(6):88-89.
〔3〕谭安权.浅谈合唱指挥手势的重要性——以《香格里拉并不遥远》为例[J].戏剧之家,2015(13):83-84.
〔4〕陈波.反思指挥法在合唱艺术中的作用与地位[J].音乐探索,2012(3):131-134.
〔5〕麦朝阳.合唱《香格里拉并不遥远》的音乐分析与指挥处理[J].大众文艺,2012(3):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