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主旋律电影银幕形象与受众审美期待互动关系

2023-05-30娄永琪

东方娱乐周刊 2023年2期
关键词:主旋律电影互动关系接受美学

娄永琪

[ 关键词] 接受美学;主旋律电影;文本召唤结构;互动关系

接受美学诞生于20 世纪60 年代末期,最早由罗伯特·姚斯(Robert Jauss)等学者提出,意味着建立以阅读者为中心的研究范式。电影同为艺术作品,也面临着相似的境遇,电影受众即接受者,可以将电影创作者、影片以及观众之间的关系,看作是接受美学理论中作家、作品及读者三者的关系进行讨论。在电影市场化大潮中,受众的地位越来越受到重视,电影的形象塑造越来越重视与受众审美期待间的互动关系。21 世纪以后的主旋律电影通过不断的创新,巩固了其电影导向地位,更大胆进入电影商业化潮流,一度形成热潮。2017 年由吴京执导的《战狼2》曾以56.9 亿票房雄踞国产电影票房之最,掀起了一股“战狼热”,而2021 年上映的《长津湖》更是以57.7 亿的票房创国产电影票房新高。《战狼2》与《长津湖》的成功不是偶然,而是根植于美的叙述与受众审美期待的自觉融合,将主流价值观巧妙融合于艺术创造之中,以其“召唤结构”牵引受众,使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审美鉴赏。这也是主旋律电影与商业融合、与国际接轨的成功实践。文章从接受美学理论出发,从期待视域,文本召唤结构等角度,探究电影如何平衡银幕形象塑造与受众审美期待间的关系,并为主旋律电影的创新发展提供建议。

一、国内外优秀影片召唤结构的成功实践

伊瑟尔提出文学文本只是一个不确定性的“召唤结构”,里面包含着某些否定和空白,只有读者阅读才能填充这些空白和否定。这样,读者就能被文本的结构所召唤,并在其可能的范围内充分发挥出再创造的才能。在许多国内外优秀电影中,可见召唤结构成功运用的范例。在电影中,空白是电影制作者在电影文本中预设的系列空白点的组合,受众在填补种种空白的过程中,实现了同电影作品的交流和沟通,从而激发受众更积极地参与电影文本的再创造,形成“第二文本”。这种召唤结构来源于电影文本的各个层面,比如将银幕形象置于主题的深层意蕴、情节设置的曲折多变、人物性格复杂内涵之中等,都足以吸引受众的兴趣与想象并与受众审美期待形成了高度契合的互动关系。

电影《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上映后,获得中国国内票房42.5 亿元,成为中国影史外片票房第一名。这部改编自美国漫威漫画的影片,是漫威电影宇宙的第22 部电影,讲述了在《复仇者联盟3:无限战争》毁灭性事件后,英雄再次集结,逆转过去,重新创造希望的故事。随着剧情推进,影片召唤观众陷入了深刻问题的思考:原来灭霸的理想并非称霸宇宙,而是通过消灭宇宙一半生命来达到资源可持续发展,也就是人口适度的理论,使宇宙平衡发展;而复仇者们是想要帮助人类找回所爱之人。这两大阵营孰是孰非?难以评判。人口问题正是现实社会中全球所面临的共同问题,这种悖论引发观众对怎样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思考。影片正是通过这种艺术的手法提出普罗大众共同面临的、共有话语权的问题,影片中的“空白”召唤观众结合自身背景、心理、环境去分析,从而解读出更多的情节来,填补空白,并且引发了激烈的讨论,这便是电影召唤结构的成功运用。同样国内许多高评分高票房电影也有召唤结构的成功运用。2021 年上映的《你好,李焕英》,以54.13 亿票房高居国产电影票房第三。影片没有宏大叙事题材、高超技术画面,却成为春节档的一匹黑马,其原因在于抓住了“孝道”这个中国传统伦理道德话题,触及观众的现实焦虑与道德负疚,引发了广泛的共情和思考。一心想要成为母亲骄傲的贾晓玲却因母亲突遭严重意外而悲痛万分,她认为自己的到来给母亲带来的只有无尽的麻烦,若没有自己,母亲或许更幸福。怀着负疚感,她穿越到母亲李焕英年轻时的80 年代,试图改变母亲的人生轨迹来弥补她。观众“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负疚,在李焕英的一句“我未来的女儿啊,我就让她健康快乐就行了”。达到高峰,最终实现情感宣泄和自我和解。孝道是个永恒的话题,何为孝?《尔雅·释训》有言:“善事父母为孝。”而在当今社会激烈的社会竞争中,人们越来越以自己的优秀程度衡量孝道,这是否是正确的价值尺度?电影留下空白,引发观众深思。

二、国内电影市场面临困境

“召唤结构”能引发读者参与文字符号现实化的过程,参与文学文本意义的具体化生成,从而将文学作品存在状态由最初的“自在”转化为“自为”,即“第二文本”。在电影艺术中,“召唤结构”召唤出受众的创造欲,激发受众去创造新的审美对象,形成“第二文本”,由此才可形成健康、完整的艺术审美过程。国产电影发展虽在新时代呈现可喜势头,但从整个国产电影及其在国际电影市场中的情况看,优秀作品依然凤毛麟角,国产电影面临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和挑战,其中银幕形象塑造与受众审美期待间存在何种互动关系是重要问题。21 世纪的互联网技术高度普及,人们能按照喜好搜索信息满足自己衣食住行各方面的需求,并逐渐构筑自己的互联网虚拟世界。同时,人们的喜好也被大数据精准捕捉,将更优质、更符合期待的服务推送人们,这种双向的虚拟化交流,产生了巨大的商机。新媒介生产技术的飞速发展,在提供便捷的拍摄设备和技术的同时,也使电影制作门槛降低,许多粗制滥造的电影作品流入互联网市场,甚至某些“大制作”在娱乐嬉笑之后,也只剩大明星阵容、铺天盖地的炒作、广告植入的躯壳,电影内容被架空,结构流于模式化。这一定程度上是因为电影市场化背景下,电影创作一味追求商业效益对受众喜好的无底线迎合,“观众想看的”“观众肯买账的”成为电影制作的隐形原则,由此陷入了与受众无效互动的恶循环:电影制作无底线迎合受众喜好,使电影逐渐模式化、庸俗化、過度娱乐化,麻木了受众的审美期待,使其对美的追求降低,对感官刺激的追求更为强烈,对电影再创造的主观能动性降低,难以形成“第二文本”,形成“直观感知”的接受习惯,受众对于低下的审美情趣的选择反馈于电影创作者,以此作为电影作品制作的风向标,电影制作将进一步流于虚无。但是敏锐的受众同时又不满足低俗文艺作品形成“直观感知”接受习惯,对低俗作品的批评之声反映出受众内心的焦灼。那么电影形象塑造与受众审美期待间就无法形成良好互动关系,正如有些影视作品打着正义的旗号,只为博得观众眼球,甚至出现“手撕鬼子”“一桶汽油炸飞机场”等夸张情节,而真正的优秀影片尤其是主旋律电影应立足于真实,召唤受众主动进行审美鉴赏,由此形成银幕形象塑造与受众审美期待间高度契合的互动关系。一方面,国产电影面临“低俗”因素的诱导;另一方面,国产电影难以走出国门,在国际电影市场形成竞争优势,这为电影创造思路的转变提供了契机。

三、展望《战狼3》探析新时期主旋律电影未来语境

在《战狼2》热映同时,吴京就透露《战狼3》的剧本已经完成,正在走审批流程,看来《战狼3》的开拍,只是时间问题。很多影视界业内人士,甚至包括吴京本人,都认为《战狼3》的票房要超越《战狼2》会有一定的难度,在此背景下《战狼3》如何创新才能再度形成“战狼热”?

首先要立足于《战狼2》的成功经验。这里从影片创作的前、中期具体来看。在影片创作前期,电影便以“杀我国人者,皆我天敌”抓住了受众的审美期待,新时代,中国的崛起被世界瞩目,中国人、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等,越来越频繁和突出地出现在全球媒介信息之中,身为中国人的自信心日渐强大,加之近几年中国周边颇不平静,《战狼2》上映时遇到的是一群急于将自己压抑着的爱国之情发泄出来的中国受众,这些受众在实际中或者在以往的电影中并没有办法倾泻自己的爱国情感。这一部分受众可看作电影文本的“隐在读者”,由此《战狼2》是拥有较精准的受众定位和基础的。在影片上映过程中,影片团队继续跟进宣传力度,《战狼2》上映后,影片宣发方就对观影的火爆场面进行了集中的媒体推送,影片票房每超越一个亿级数额,宣发方都会推出相应的主题告知海报,在《战狼2》的公映过程中,影片宣发方累计推送了56 款以上海报。这种广而告之的方式实际上提高了未观看受众的强烈期待,促使更多人或出于从众或出于好奇,走进影院贡献票房。《战狼2》的热映证明了其定位的文本“隐在读者”的准确性,不仅契合了国民抒发国家强盛、强大的自豪感,还满足了国家管理者的心理需求。在《战狼2》上映期间,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媒体,都对《战狼2》进行了积极的宣传报道,这无疑是对影片更高程度的肯定,进一步促进了《战狼2》的成功。影片的成功同样离不开“召唤结构”的实践,伊瑟尔(Iser)在阐述召唤结构时,提出了“否定”理论,他认为,文本的生产应该违背接受者的审美习惯,与接受者的期望之间形成偏离,而这种偏离将使接受者自觉地为文本所引导。冷锋在还是一名特种兵战士的时候,一怒之下将强拆了牺牲战友房子的人踢成重伤,因而被送上军事法庭,最终脱下了自己心爱的军装。他这种遇事冲动的形象不符合人们对英雄的既定认知,一定程度上与观眾期望形成偏离。然而,本来可以安全撤离的他毅然决然地回到了沦陷区,孤身一人拯救身陷屠杀中的同胞和难民。这种前后的差异看似矛盾,实际上是人性复杂之处的探析,为受众想象留有空白,进而吸引受众沉浸其中一探究竟;再者,就是要借鉴国内外优秀电影召唤结构的成功实践。“战狼”作为系列电影与“复联”系列类似都有固定受众基础的优势,要利用好受众期待视野产生的怀旧心理。《复联4》被称为“终局之战”是对漫威英雄们的一种总结,人们对于这部电影的期待是一种怀旧情怀的体现。同样作为系列电影,《战狼3》也可利用这种怀旧情怀进行宣传,但要避免利用观众的怀旧心理陷入回忆式的拼贴电影,而要通过“召唤结构”构建深层意蕴,将这种怀旧心理与召唤结构进行结合。

国产电影,尤其是主旋律电影面临与《战狼3》同样的挑战。在电影商业化大潮中,已经在国内电影市场中占有一席地位且取得巨大成绩的主旋律电影,该如何进行自我的革新,铆足后劲创造出更多高分高票房的电影,如何让中国故事走出国门展现真实的中国风貌,电影召唤结构的运用是一个良好的突破口。好莱坞电影和国际上获奖的电影都会通过“召唤结构”构建深层意蕴,聚焦人类普遍关注的话题,以主题的深层意蕴、情节设置的曲折多变、人物性格复杂内涵,推动观众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对电影进行深入思考,从而使电影焕发夺目光彩,与之相比,国产电影在此技巧的运用上还需要不断地进步。在主题上,捕捉社会热点话题,利用观众社会背景、人生经历、思维习惯的不同,结合现实中的实际问题,形成多义的解读,提升影片讨论热度。或深挖人性弱点,引发观众反思、宣泄、和解,在情感对话中升华主题。在情节设置上,留有“空白”,摆脱“满”和“全”平铺叙事,毫无新意。由此,电影形象塑造与受众审美期待形成高度契合的互动关系才可促进电影的再创造。

接受美学提供了从受众审美期待出发探究电影文本与受众之间互动关系的桥梁,优秀电影需基于两个方面:一方面,需要满足受众的审美期待;另一方面需要打破观众的期待视域,即观众对电影还有着“出乎意料”,即创新的需求。把握住电影形象塑造与受众审美期待之间高度契合的互动关系,学习国内外优秀影片“文本召唤结构”的运用,也是主旋律电影创新性发展重要方法,利于其更好地发挥主流价值和民族文化的重要导向作用。

猜你喜欢

主旋律电影互动关系接受美学
主旋律电影中的精神内涵及当代启示
主旋律电影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研究
本·阿弗莱克主旋律电影的独特呈现
主旋律电影在国民教育中对民族精神的传扬
接受美学视角下的戏剧翻译
英伽登的“具体化”理论研究
接受美学视域下的《美人鱼》
我国传统政治文化与协商民主制度的互动关系探析
安徽省产业集群与城镇化的互动关系
接受美学视角下Mulan的翻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