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媒体图书资料员素质及培养路径
2023-05-30陈晓军
陈晓军
【摘 要】媒体图书资料工作是做好信息服务的重要环节,分析图书资料员素质,可以明确培养方向并结合实际需求为媒体发展助力。本文分析了媒体图书资料员素质的重要性及基本构成,提出新媒体环境下图书资料员素质的培养路径。
【关键词】图书资料员;个人素质;培养路径
一、媒体图书资料管理现状与图书资料员素质的重要性
根据调查,大部分媒体仍沿用传统图书资料管理模式和管理理念,难以从根本上提升图书资料管理水平和效率,一些媒体在图书管理上存在诸多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空间局限大
媒体图书资料室的图书资料大多采取人工管理方式,涉及图书挑选、采购、分类、存储等多个环节,工作量较大。传统管理方式难以满足现代媒体图书资料管理工作的需要,并且投入较大。而受图书资料室空间限制,如果图书资料采购数量少,更新速度慢,则难以满足媒体各项工作需要。
(二)共享程度低
一些媒体图书资料以纸质书籍为主,分类困难、存储难度大,影响管理效果,图书资料在借阅、使用等过程中,容易造成丢失和损坏,难以保证图书资料的完整性。尤其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部分图书资料已经破旧,影响后续使用。
(三)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受传统理念影响,一些图书资料员未能及时转变观念,加上自身专业度不高,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弱,难以提升自身综合素养和职业技能,降低了圖书资料管理工作质量。
通过以上分析,在了解媒体图书资料管理工作现状的同时,也应认识到媒体图书资料员素质的重要性。
1.适应行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在各种新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媒体要改变以往的发展模式,以此来主动适应新时期的行业发展需求。[1]媒体图书资料员应主动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强化自身各项能力。例如,信息数字化采集能力,可以完成从纸质文件到数据信息的转变。面对媒体工作需求的变化,图书资料员不断强化个人能力,才能始终保持竞争力,满足媒体对图书资料员工作的要求。
2.提高图书资料管理效率的需要
图书资料员素质是保障图书资料管理效果的重要方面,图书资料管理有其系统性,无论是图书资料的保养、存储还是使用,都要求图书资料员尽心尽力。而媒体的图书资料室不同于普通图书馆,其图书资料数量有限,所以媒体配备的图书资料员数量也比较有限。为了让图书资料管理效果更好,就要通过培训等方式来提高图书资料员的个人素质,避免因其能力不足而影响图书资料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
3.创新图书资料管理工作的需要
为了让图书资料管理工作发挥应有的价值,应通过不断创新来提高管理效率。图书资料员应根据媒体需求,发挥其相应价值,图书资料员要在工作中不断强化创新能力,灵活开展图书资料管理工作,以此来让图书资料工作的开展变得更加简单、方便。[2]
二、媒体图书资料员素质的基本构成
社会发展改变了各行业对人员素质和能力的要求。图书资料员不仅要具备基本的岗位能力,还应该结合媒体需求掌握其他能力,以此来提高个人价值,避免因为能力不足而影响到自身发展。图书资料员通过不断提升个人素质,可以更好地开展一系列工作。图书资料员为媒体其他人员提供有关资料,个人素质的提升要围绕这个目标,但需要注意的是,除个人专业素质外,其他素质同样是其能力培养中必须关注的内容。分析媒体图书资料员的素质构成,可以帮助其明确发展方向,进而提高个人能力培养效果。总体来看,媒体图书资料员的素质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一)政治素质
媒体图书资料员为新闻工作服务,因此,无论是图书资料员还是其他工作人员,都应该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对于图书资料员而言,只有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才能保持正确的方向。借助各种学习和培训,让图书资料员提升政治敏感性,强化自身对新闻稿件的甄别能力,并帮助其他人员寻找和利用各种图书资料。图书资料员个人素质的提升,首先应该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只有坚持将思想意识放在第一位,才能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业务素质
媒体图书资料员的工作与新闻业务有关,所以图书资料员不仅要具有一定的图书资料管理能力,还必须熟悉各种新闻业务,诸如新闻采访、编辑、校对等业务知识,图书资料员均要主动去学习。图书资料员在工作中如果不熟悉新闻业务工作要点,就会降低工作效率;掌握新闻业务技能,就可以第一时间了解新闻工作者的真实需求,进而帮助其解决遇到的各种难题。互联网时代,图书资料员通过主动了解新闻业务知识,可以最大程度优化自身工作,进而提高工作质量和效果。同时,熟练掌握各项新闻业务技能,图书资料员还可以主动收集各种图书资料,并结合新闻分类进行资料整理,进而让图书资料管理工作的开展变得更加轻松。[3]
(三)个人素质
媒体图书资料员虽然属于辅助类技术人员,但是其工作在媒体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图书资料员应认识到个人能力的重要性,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也让工作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一般来说,图书资料员具备较强的信息管理意识,在面对各种新闻信息时,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实现对新闻的深度加工,进而为其他新闻工作者提供更多服务与帮助。例如,在一些重要时间和节点,新闻工作者需要全身心投入,此时图书资料员可以帮助其他新闻工作者整理有关资料,以此来丰富新闻内容,提高新闻写作效率,或提升新闻的可读性。此外,图书资料员不仅是信息管理员,能有效运用资料室的藏书与资料,还可以协助各项新闻出版工作的开展,提高图书资料员的竞争力。
三、新媒体环境下媒体图书资料员素质的培养路径
知识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媒体图书资料员是管理资料的重要环节,其素质与能力发展应与媒体发展需求相匹配。新媒体环境下,媒体图书资料员应从各个方面进一步提升素质。
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冲击大,传统媒体也面临机遇和挑战。新媒体技术为新闻事业发展助力,促使媒体注重深度融合发展,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尤其是各种新媒体应用,为媒体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如大力发展新媒体,持续推进媒介融合,源源不断地为传统媒体行业注入动力。同时,媒体不断开发多元化的新媒体产品,为大众提供丰富的新闻信息,持续扩大媒体的影响力,提升其在行业中的竞争力。图书资料员应逐步树立新思维和新理念,基于媒体融合转型学习新媒体知识、应用新媒体技术,提升新媒体技术水平,促进媒体融合发展。
(一)强化图书资料员对数字化的认识
新媒体时代海量信息高速传播,改变了信息传统传播渠道和路径,在多媒介共同参与下,促使纸质版图书资料向电子存储模式转变。在互联网环境下,媒体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及新技术手段加快升级转型。为提升图书资料员综合素质,加快提升其信息化素养,可定期开展教育培训工作,强化其对数字图书馆的认识,促使其转变传统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数字化管理在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及新一代信息技应用支持下,正在向智能化方向迈进,逐渐代替了传统的图书资料管理方式。[4]图书资料员要善于利用发展契机,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优化图书资料采购方式,运用信息管理系统对图书资料进行分门别类管理,在代替人工分类整理同时,提高图书资料整理效率,实现网络化图书资料管理。
(二)培养图书资料员数字化技术水平
基于发展新媒体视角,媒体加大设备引进力度和购买资金投入,包括资料管理系统建设、资料扫描设备引进等。通过全面学习相关设备的使用方法、使用步骤及运维管理知识,持续提升媒体图书资料员的专业化水平。加强考核,重点考察图书资料员对新设备、专业软件的操作熟练度,并及时指出问题;针对性组织培训和学习,定期邀请专业人士到媒体开展讲座,培养他们的数字化管理理念,并现场实操,促使图书资料员更好掌握软件的使用方法,确保能够熟练操作设备,灵活掌握设备的运维方法及故障处理方法等,切实提升媒体图书资料员的综合素养。
(三)完善图书资料员管理制度
为从根本上提升图书资料员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养,媒体应结合实际情况,健全管理体系、完善管理制度,将责任意识落实到个人,并建立责任追究机制,避免问题发生时,人员之间相互推诿。提供更多的业务培训机会和技能提升通道,不断提升图书资料员的业务能力。重点培养图书资料员的服务意识,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切实提供高质量的服务。[5]在人才引进方面,首选高素质、高层次的复合型人才,不断壮大媒体图书资料员队伍,保证队伍质量并在相互学习、相互交流过程中,形成优势互补的局面,更好的为图书资料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保障。
总之,媒体图书资料员作为辅助技术人员,应努力为其他新闻工作者做好信息服务工作。通过对图书资料员的素质构成进行分析,进一步明确了图书资料员个人发展方向,也让其个人素质和能力有了提升的基础,媒体有的放矢培养图书资料员的信息素养和专业素质,可以更好地为其发展提供保障。
注释:
[1][5]刘犇.知识经济时代图书资料人员素质提升路径分析[J].办公室业务,2020(04):169+179.
[2]张斌.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素质的提高策略探索[J].智库时代,2020(32):170+172.
[3]朱淡芬.淺谈新闻单位图书资料人员的素质[J].中国地市报人,2020(11):73-75.
[4]江秋娣.新时期图书馆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素质探析[J].新闻研究导刊,2020(11):71-72.
(作者单位:安徽日报报业集团新闻研究所)
责编:姚少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