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时评”到“视评”,把握变与不变
2023-05-30韩小乔
韩小乔
【摘 要】新闻评论是媒体的旗帜和灵魂。随着媒介环境、舆论生态、受众需求的变化,传统媒体创新内容形态、表达方式,短视频新闻评论应运而生,成为新的传播风口,同时也面临着种种矛盾挑战与现实困境。本文聚焦纸媒转型过程中短视频评论的变与不变,以期为短视频评论创新发展、传统媒体转型升级、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新闻评论;媒体融合;短视频;创新
新闻评论是媒体的旗帜和灵魂。随着媒介环境变化、技术迅速发展、受众参与意识增强,传统媒体寻求转型升级,创新内容形态、表达方式,构建多业态、多渠道融合发展的传播格局。以评论为主旨、短视频为载体的短视频新闻评论应运而生,并凭借生动直观、传播迅速、方便快捷等特点,迅速被大众接受,成为新的传播风口。中央电视台在移动端推出的“主播说联播”、人民日报的“两会‘石评”、中国青年报的“中青融评”……各大媒体纷纷探索新闻评论视频化,短视频新闻评论产品呈井喷式增长。
在媒体融合发展过程中,新业态、新产品不断涌现,报纸、广播、电视的界限逐渐模糊,共同性增加,新闻竞争格局正在重构。必须深刻认识到媒体融合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抓住纸媒深化改革的重大契机,利用优势、整合资源、创新表达、提升价值,积极开拓短视频评论产品,以更好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提升纸媒传播力话语权、正确引导社会舆论。
一、纸媒评论视频化的必然性
(一)顺应媒介发展趋势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6月,我国短视频的用户规模达9.62亿。网络时代,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信息渠道多元化、人人都有麦克风,四面八方的声音对新闻评论造成挤压,抢占了纸媒尤其是党报评论的舆论高地。传统媒体如果仍停留在“写评论”的层面,既不可能在与新媒体的交锋中胜出,也无法直观及时地表明立场、发表观点、阐明态度、引导舆论。
(二)满足受众多样化需求
在日新月异的媒体变革中,受众的生活方式发生改变,阅读习惯逐渐转向移动化、碎片化、社交化。社会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们对多元、深度内容的需求日益增强。新闻评论和短视频结合,能优化传播效果,紧扣时代脉搏,直面社会热点,直击民生痛点,凝聚社会共识,设立价值标杆,让评论离受众更近。
(三)提升评论员“四力”本领
相比于电视评论既有专门文案撰写者、又有专门出镜人读稿,短视频评论需要报纸评论员亲自策划、写稿、出镜、表达。评论员只有深入基层一线、行走社会前沿,说出的观点才让人感同身受;只有直面汹涌思潮、留心生活微末、洞察潜在热点,拍出的视频才有见微知著的敏锐;只有多做经验总结、考虑短板弱项、理性客观思考,文字与视频的融合才更有效果;只有力戒形式主义、杜绝无病呻吟、聚焦日常生活,才能制作出有血有肉充满温暖的作品。纸媒评论视频化发展,亟需评论员具备更强劲的脚力、更敏銳的眼力、更灵活的脑力与更透彻的笔力。
(四)增强创作积极性
短视频比文字、图片更具真实感、亲切感。利用短视频,评论员可以根据自身特长、爱好,围绕感兴趣的话题展开特色鲜明的评论,形成多姿多彩的评论产品矩阵,这是一种完全不同的从业体验。通过新媒体传播,评论员的观点被更多人看到,提升了创作的影响力,有利于调动评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增强他们的价值感、荣誉感,激励其不断提高创新能力,担负起新时代舆论阵地“守门员”的职责。
二、纸媒评论视频化面临的挑战
(一)短时长与深内容的矛盾
新闻评论兼顾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需要受众动脑思考。短视频评论优势在于短小精悍,但因时间限制,对高密度、高丰富度的内容承载力有限。既要清晰表达论证观点又要保持深度价值,同时注重与电视媒体、商业平台的差异化发展,这对短视频评论的表达方式、文字风格提出了更高要求。
(二)快传播与精制作的矛盾
以往写评论,“慢工出细活”,从立意、成文到见报需要一定时间。现在,世界瞬息万变,短视频评论需紧跟热点、即时呈现观点,将文字、图片、音乐、视频整合起来,让受众增加身临其境之感。随着产品形态的丰富,受众选择空间更大,形式精美、制作精巧的短视频评论更容易脱颖而出。如何丰富景别变化、画面语言,揉合触觉、视觉、听觉、感觉,又快速又精准地将观点传达给受众,成为纸媒评论视频化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三)旧模式与新思维的矛盾
纸媒评论讲究文字逻辑,短视频评论在文字逻辑的基础上还要追求画面逻辑。但在媒体融合过程中,纸媒评论员习惯了在幕后单兵作战,素材收集能力、专业拍摄剪辑技能及团队合作能力欠缺。在采编流程方面,短视频新闻评论尚未形成完整、成熟的采编模式,只是将文字评论重新编辑后,以短视频的形式发出,传播效果不好。在评价标准方面,仍沿用过去对评论的评价体系,甚至存在一些隐形的制度壁垒。在运营方面,大部分纸媒只是在“两微一端”简单推送短视频评论,而不会从转发量、阅读量、点赞量等数据研究受众喜好,或通过投票、调研等方式细分市场,所以很难挖掘用户需求。如果思维固化,总是囿于文字评论的发展模式,短视频评论就会难以引发受众共鸣。
(四)风格流行化与过度娱乐化的矛盾
短视频评论,语言通常较为年轻化、通俗化、轻松化,网络元素、流行段子层出不穷,这是跟上时代步伐、积极向年轻人靠拢的表现。但一些短视频评论为博人眼球、获得流量,以夸张出位的表现方式、失实不当的言语、哗众取宠的观点“标新立异”,把社会效益抛之脑后,影响了媒体公信力。紧跟时尚浪潮、追逐流行文化,不代表观点和态度的过度娱乐化。情绪感染也不代表渲染失真、过度情绪化。如何在坚守思想底线、体现价值引领的同时,创新表现方式,平衡主观表达与理性话语之间的关系,使评论聚人气、接地气、有深度,值得业界深思。
三、纸媒评论视频化,要把握变与不变
(一)顺势而变
1.语言风格根据内容变
评论有社论、评论员文章、短评、述评等多种形态。短视频评论出镜人,要明白自己所代表的立场是“私人化”还是“公共化”。作为本报评论员出镜时,代表的就是官方的立场,所阐述的内容就应具有权威性、重要性、可信度,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评论事关改革发展大局的大事要事、急事难事,直面现实、深挖原因、提出对策、提供参考,让身处一线的党员干部看后觉得解渴、补脑、管用。而进行时事评论时,面向的是更广泛的基层群众,就不能板着面孔说话,可以结合日常生活,以生动活泼、幽默轻松的表现方式,让内容可看、易看、耐看。无论哪种语言风格,都要摒弃官话、套话、硬话,符合内容主旨和新媒体传播规律,才能拉近与受众的距离,获得良好的传播效果。安徽日报评论部在视频号开设“声度微评”栏目,找准“题眼”,从小话题切入,以鲜活的思想、深刻的见解、新颖的形式、口语化的表达,让党报评论更好看、更具“网感”。
2.表现形态随着情境变
隨着社会节奏加快,人们对新闻时效性更加重视,新闻评论的形式在向小型化、即时化方向转变。但不同的情境下,短视频评论的表现形式也应有所区分。竖屏场景化的短视频评论,能够快速激发视觉关注,满足受众的感官需求,引发情绪上的认同,比较适合对社会热点、暖心事件进行点评。一对一访谈式的短视频评论,通过不同观点的交流激荡,让思维跳出路径依赖,点燃思想火花,让评论的层次更丰富,常被用于对重大事件的深度解读。短视频评论直播,往往发生在新闻现场,要求评论员在获取第一手新闻事实的同时,用短小的篇幅直接传达观点,帮助受众快速展开思考。不断变化的短视频评论表现形式,是触摸社会脉搏、把握事物本质、摆脱同质化困境的必然选择,也符合精准锁定目标受众、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的发展趋势。
3.思维方式跟着“智媒”变
纸媒评论视频化,不是简单把评论内容复制到短视频中,也不仅是改变语言风格迎合受众,而是一次全方位的流程改造、理念创新、结构搭建。要根据新媒体传播规律改变编排流程,实现“一次制作,多平台发布”,整合评论员文案、出镜、采访、剪辑的能力,调查研究受众的喜好、兴趣、需求,以互联网思维重构现有采编考核流程,用商业思维看待转型中的市场布局,分析预判短视频评论未来发展的趋势与挑战。从技术到管理、从采编到运营,打破制度壁垒,重构媒体框架,完善运行机制,充分整合资源,不断拓宽新闻评论适用场景,提升评论到达率,扩大媒体影响力。
4.发展方向朝着精品变
一些纸媒已能独立制作短视频评论,但缺乏打造精品的能力。发展短视频评论,不能局限于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而应有更广阔的国际视野,借鉴不同媒体的经验,向着精品化、专业化、差异化方向发展。既要在拍摄、直播、VR等技术上更进一步,打造视听互补、社交互动的双重场域,提升受众体验感,增强传播能力,又要在内容上实现个性化定制,以精准的概括、精确的提炼、精深的指引,满足不同人群需求,擦亮新闻评论品牌,增强短视频评论的吸引力、感染力、亲和力。
5.评论主体向着多元变
融媒体时代,媒体与受众的关系,已不再是单方面灌输,而逐渐变为平等的交流与互动。这就要求纸媒在短视频评论生产过程中,变“自说自话”为“同题共答”。随着全社会的“知识水位”显著提高,短视频评论可以把生产创作的触角伸得更远,吸纳更多有能力的单位、学校、机构、个人,围绕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精心谋划、主动出击。通过壮大评论员队伍,拓展内容传播的朋友圈,不仅让评论观点传得广、传得开,也会给内容生产提供更多选题思路和议程设置参考。
(二)初心不变
1.坚持内容为王
无论时代如何变化、媒体环境如何改变,媒体的竞争力始终在于独特的观察和视角。看新闻是想知道“是什么”,看评论是想了解“为什么”,短视频评论也不例外。新闻评论反映出创作者的认知水平、思想水平的高低,以及逻辑论证的严谨度。形式再新颖,没有优质内容,短视频评论就少了立身之本,不可能吸引受众。通过打磨评论观点,重新聚合新闻内容,以准确鲜明、恰如其分的表达,在纷繁复杂的表象中揭示事物的本质,在细微之处洞察时代变迁,在发展过程中作出客观长远的预测,在汹涌的舆论浪潮中保持理性自省。以内容建设为根本,推进内容生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始终保持内容定力,专注内容质量,扩大优质内容产能,创新内容表现形式,提升内容传播效果,生产出与众不同、具有独特视角的短视频评论。
2.坚守价值引领
新闻探究真相,评论揭示价值。在新闻传播生态中,变的是表现形式,不变的是思想底线,新闻评论明辨是非、舆论引导的价值坚守从未褪色。聚焦现实、呈现观点,也是契合社会需求、弘扬时代精神的要求。短视频评论关注流量、渠道和传播力无可厚非,但不能忘记媒体的使命和担当。重大事件不可缺席,关键节点及时发声,在众声喧哗中激浊扬清,对原则问题旗帜鲜明、立场坚定,在大是大非上给出权威观点,深入宣传党和国家的基本路线、重大方针政策,成风化人、凝心聚力、鼓舞斗志,推动实际工作。纸媒尤其是党报短视频评论栏目的主旨要符合定位,观点要兼具思想和深度。把握好时、度、效的关系,敢于引导、善于疏导,传播主旋律和正能量,树立正确舆论导向,强化评论的权威性与公信力,体现正气、骨气、底气和锐气,才能抢占舆论高地、凝聚社会共识,形成良性的公共话语空间。党的二十大期间,安徽日报开设“宛平说会·聚焦二十大”短视频评论栏目,评论员从幕后走向前台,结合会议热点和安徽亮点,主动设置议程,聚焦党的二十大的里程碑意义、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等话题进行评论,体现了党报的责任和担当,受到广泛关注和肯定。
3.始终聚焦现实
聚焦当下、关注现实,新闻评论的立场观点才能得到社会认可。表现评论的专业性、权威性,不一定要从大方面着手。群众关心的身边小事,也是评论应该关注的方向。纸媒评论视频化过程中,对硬新闻关注较多,但对软新闻的挖掘不足。尤其是一些暖人心、正能量的事件,这是短视频评论很容易忽略的一类主题。从传播效果看,具有情感内核的生活小事,能迅速拉近与受众距离,得到快速传播,从而起到弘扬价值观、传递正能量的作用。从人文角度看待问题,以浅显易懂的评述,面向社会大众,传递更多新闻背后的温暖,展现以人民为中心的新闻舆论导向,这是短视频评论价值的重要体现。
4.保持学习沉淀
有人说,短视频评论的内容浅显,受众听过就忘,很少反复回味,所以评论员随口说说就行了,不用字斟句酌,更不用日常学习和收集整理资料。这是一种误解。评论有门槛,反映的是一个人的思想理论水平、文字驾驭能力、观点提炼能力,记录着学习历程,检验着工作态度。有前瞻性、建设性的好选题,背后都有着评论员长期积累沉淀。虽然在融合传播生态中,新闻评论经历了从主题内容到参与对象再到表达呈现的发展变化,但始终需要评论员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快速的判断力、缜密的思考力、充沛的战斗力。没有学习能力、写作功底、知识积累、一线实践、团队精神,就不可能站在思想、政策、理论的高度,用视频化的方式,深入浅出、以小见大、由此及彼、答疑解惑,体现评论的观点引领,吸引并留住受众。
新闻评论的形态变化,往往是受技术更新、政策导向、社会发展等多重因素影响下的传播关系变革。这是时与势变化的必然结果。在复杂的舆论环境下,更需要纸媒在转型过程中把握短视频评论的变与不变,以有穿透力、洞察力、感染力的观点表达,传递价值、凝聚共识、引领方向。
(作者单位:安徽日报评论部)
责编:周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