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家电行业年度报告(2022)
2023-05-30
前言
对家电行业来说,艰难的2022年已经过去,在全年承压的状态下,家电行业呈现出口和内销双双下滑的局面。出口维度,受动荡的国际政治经济影响,全球经济增长放缓,海外经济高通胀,影响了我国家电产品的出口,海关总署数据显示,全年家用电器出口额5681.6亿元(人民币值),同比下滑10.9%;内销维度,持续三年的疫情打乱了我国消费者的生活节奏,失业率有所增加,消费意愿受到抑制,因此家电内销出现9.5%的下滑。虽然在整体数据上表现欠佳,但是在新品类维度,家电行业仍表现出韧性和创新,同时,在销售渠道层面也出现了一些积极的变化。
传统的家电品类由于保有量较高,市场上以消费者的替换性购买为主,而家电产品消费弹性较强,规模下滑;新兴品类或者高热度品类由于前期基数较低,表现出较好的增长幅度,比如以洗碗机、干衣机、咖啡机为代表的品质型家电品类实现增长;由于消费习惯向线上转移,线上渠道形态增多,销售规模扩大,同时线上产品结构持续优化,高价值产品比例增加。
随着新冠疫情的渐远,我国消费将逐步恢复,叠加一系列有利政策的落地,结合家电市场广大企业的共同推进,我国的家电行业仍将稳步前行。
1.家电运行的宏观环境
1.1面对三重压力,投资助 GDP总量再上台阶
2022年,对于全球各国是极具挑战的一年。新冠疫情延续至第三年,深刻作用于世界历史发展进程,全球多极化进程加快。乌克兰危机持续发酵,极端天气频发,全球能源和粮食危机贯穿全年,与疫情影响、债务危机以及全球普遍性的通胀问题相互交织,给世界经济带来重创。
过去一年,中国经济面临着外部环境的动荡和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在多重超预期因素冲击下,经济增速放缓,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明显减弱;工业经济增速回落至低于疫情前的水平,服务业受疫情扰动复苏受阻、结构分化明显。据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2022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达到121万亿元,继2020年、2021年连续突破100万亿元、110万亿元之后再上台阶;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0%。分季度看,2022年第一、二、三、四季度GDP实际同比分别增长4.8%、0.4%、3.9%、2.9%,经济增长的波动性有所加大,但面对内外部阶段性、突发性冲击,在较短时间内实现恢复回升,展现出了强大的发展韧性。以2019年为基期,疫后三年GDP年均复合增速为4.5%,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居于绝对前列。
2022年,在国内消费市场走弱的形势下,宏观政策持续发力,资本形成总额对全年经济的稳步增长发挥了关键性作用,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50.1%,比上年提高36.4个百分点。其中基建投资4月份以来累计同比增速持续提高,全年累计同比增长达9.4%,比前两年平均增速高出8.8个百分点;制造业投资在出口增长较快以及相关政策扶持下,同比增长9.1%,比前两年平均增速高出3.7个百分点,显示出一定程度的韧性。尽管房地产投资出现明显下降,但在基建投资和制造业投资共同发力下,全年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突破57万亿元,同比增长5.1%,为经济持续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
净出口是我国经济增长的另一重要拉力,2022年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17.1%。过去一年,外贸进出口在高基数基础上仍然保持了强劲的韧性,据海关统计,2022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42.07万亿元人民币,连续6年保持世界第一货物贸易国地位。其中出口总额为3.59万亿美元,同比增长7.0%;贸易顺差8776.0亿美元,比上年同期扩大2016.8亿美元,增长29.8%。但2022年四季度在全球经济增速趋缓、部分发达经济体通胀回落、东南亚国家疫情放开后对我国的出口替代作用以及上年的高基数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我国外贸进出口同比增速由正转负。在家用电器出口方面,全年累计出口额出现近五年的首次下滑。
中国共产党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2022年在稳增长的巨大压力下,我國经济发展质量继续提升。乘着数字经济发展东风,全球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的网络基础设施建成,工业互联网已应用于45个国民经济大类,全年产业规模超万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端制造业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全年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8.9%,创新动能不断增强。2022年9月,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2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中国排名第11位,连续十年稳步提升,位居36个中高收入经济体之首。在上年高基数的基础上,中国吸引外资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水平,到2022年底,已与150个国家、32个国际组织签署200余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外资参与中国高质量发展步伐加快,开放的中国为全球企业提供了澎湃的发展机遇。
1.2 供给端增速回落,需求端遭重创后超预期复苏
2022年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成为主要流行毒株,该毒株以超强的传染性多次突破全国各地疫情防线,引起聚集性感染,这对国内经济生产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工业生产增速回落,服务业复苏受阻。尽管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但稳就业、稳物价、保民生的各项政策持续发力,城镇新增就业目标超额完成。全球通胀压力下,物价保持了总体稳定,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上涨2.0%;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上涨4.1%,受2021年同期基数抬升影响,2022年10月份以来PPI同比增速已由正转负。
在疫情爆发后的头两年,我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国内生产特别是工业生产较快恢复,叠加海外供需缺口扩大,工业生产年均增速为6.1%,超过2019年5.7%的水平。进入2022年,随着海外供需缺口收窄和国内疫情的持续扰动,工业经济增速回落,2022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6%,低于2019年2.1个百分点。家电制造方面,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彩色电视机、家用洗衣机、房间空气调节器、家用电冰箱累计产量分别同比增长6.4%,4.6%,1.8%,-3.6%。总体来看,家电生产受疫情扰动有限,产量保持了基本平稳。服务业受疫情影响更加明显,2022年,全国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3%,较前两年平均增速低2.8个百分点,不同部门间复苏结构分化的态势非常明显。
近年来最终消费支出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60%以上,是经济发展的“压舱石”。从世界其他国家的发展经验来看,大国经济最终都走向以内需消费驱动为主的经济体系,“内需”对一个成熟经济体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2022年疫情对国内消费市场的冲击强度前所未有,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仅为32.8%,较上年下降32.6个百分点,大幅低于预期。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月度变化来看,疫情高发月份消费走弱,表明疫情对消费产生了强烈的扰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波动加剧。同时受疫情影响,食品等居民基础性消费占比上升,可选型、改善型消费如家电、汽车等大件消费比重下降;线上消费增长较快,全国网上实物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6.2%,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7.2%,与疫前的2019年相比大幅提高了6.5个百分点。得益于庞大的需求总量和线上消费的成熟网络,2022年尽管遭受疫情的反复冲击,我国仍然保持了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和第一大网络零售市场地位。
2022年12月,防疫政策迎来重大调整,感染人数激增之下消费场景缺失;至12月底全国感染达峰进度超出预期,群体免疫屏障初步建立,圣诞节和元旦期间,消费数据出现了超预期的恢复,此前被压抑的消费需求得到了强力的释放。1月适逢春节假期,消费市场持续复苏。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2023年春节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3.08亿人次,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88.6%,国内旅游收入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73.1%。随着经济逐渐走向正轨,2023年消费增速将进一步抬升,继续发挥稳健的“压舱石”作用。
1.3 房地产触底,结婚率下降拖累家电需求
在我國,根据大众消费习惯,购置新居和新婚是集中购买家电的重要节点。因此我国的家电消费市场不仅与居民收入增长情况相关,也和房地产市场表现以及新婚对数增减呈现强烈的相关性。
曾经与房地产的“黄金十年”相伴随,家电产业经历了规模的急速扩张。2017年“房住不炒”作为一项长期的制度安排写入党的十九大报告,房地产告别了高速增长周期。作为“后房地产产业”的家电,在2018年达到全年8000亿元的市场规模峰值后,也进入了调整周期。2022年房地产业受多重因素影响,行业增加值下降5.1%。受到行业环境低迷,市场信心偏弱等影响,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自2021年3月开始连续20个月收窄,2022年房地产投资同比下降10.0%。从销售端看,三年疫情冲击下,一方面居民预期收入下降,部分购房需求延迟释放,另一方面,房企信用危机频发,购房者观望情绪浓重,商品房销售创近六年新低。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13.6亿平方米,同比下降24.3%;销售额13.3万亿,同比下降26.7%,较上年减少4.9万亿。新房市场成交规模达近10年低谷,从逐月成交走势来看,基本上呈现“先升后降”的态势。2022年以来政策面利好应出尽出,但行业信心缓慢恢复,销售端全面恢复仍需时间。二手房成交亦不及2021年,直至四季度中央出台16条金融政策,金融端持续放宽,市场信心有所提振,累计降幅有所收窄。
政策方面,宽松基调贯彻全年,2022年7月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稳定房地产市场,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2022年11月,金融16条出台托底楼市,政策开始由“保项目”向“保主体”过渡;2022年12月以来,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重要开端迎来政策拐点,确定了“推动房地产业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过渡”的目标,明确“房地产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地位,政策面迎来真正的曙光,指明了未来房地产的发展方向和战略地位。预计2023年整体政策环境仍会延续宽松态势,在政策的支持下,行业的资金风险进一步弱化,需求端将会出台更多宽松举措,主要围绕释放住房消费潜力,限购限贷进一步解除,除一线城市外,2023年限购或将全面松动。伴随着促进房地产行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不断加码和优化,预计2023年上半年房地产市场销售将出现较为明显的回暖势头,房地产行业将重新成为上下游相关产业的正向拉力。
与家电消费呈现直接相关的另一个社会层面的因素是我国人口结婚率的下降。根据民政部数据,我国结婚登记人数连续8年下降,2021年我国结婚率仅为5.8‰,2022年前三季度全国共有544.5万对新人办理结婚登记,由此趋势看来,全年预估只有不到700万对新人结婚,比2021年的764万对还要少10%左右,2022年人口结婚率约为5.22%。在女性婚育自主性提高、婚嫁费用高昂以及社会文化的影响下,我国人口初婚年龄逐年走高,晚婚甚至不婚成为大趋势。低结婚率不仅影响婚嫁相关消费,更为严重的社会结果是人口出生率的降低和婴幼儿年龄层人数的减少。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全年出生人口956万人,人口出生率为6.77‰,人口死亡率为7.37‰,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60‰。2021年我国总生育率为1.15,远低于2.1的人口世代更替水平,也低于世界高收入国家生育水平。持续的低生育率将是对我国经济最为严峻的中长期挑战。一方面,人口红利将逐渐消失,另一方面,人口规模缩小特别是新生儿的减少将影响社会总需求,需求降低将通过消费进而影响经济社会运转活力,一些行业将面临调整。但从宏观经济来说,人口结构的改变仍然蕴含着新的机遇,比如在消费层面,家庭规模的缩小将推动消费的转型和升级,即在人口规模下降的前提下,人均消费能力有所提高;与此同时,老龄化相关的“银发经济”将是另外一个增长点。2022年我国城镇人口比例为65.2%,与发达国家的80%相比仍有较大空间,不断推进的城市化进程也是我国经济的内生动力。消费内容的提升,消费场景的创新,需要从人口结构变化中去深入挖掘,对于家电等具有民生属性的大件消费来说更是如此。
1.4 2023年展望:外需走弱,消费复苏
进入2023年,全国各地陆续度过疫情高峰,带来总需求的改善与生产能力的修复,经济运行总体回升。1月31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大幅上调2022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至5.2%。联合国在1月下旬发布的《2023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报告认为,受多重危机交汇影响,世界经济前景暗淡且存在不确定性。2022年约9%的全球通胀率创下数十年来新高,2023年全球通胀预计将有所缓解,但仍将维持在6.5%的高位。在此背景下,2023年世界经济继续承压,增速预计将从2022年估计的3.0%下降至1.9%,为数十年来增速最低的年份之一。在此背景下,2023年中国发展可能面临新的外部压力,一方面大宗商品价格可能在较高位置盘整,另一方面随着主要发达经济体增速的回落,以及欧盟部分经济体可能步入衰退,外需较2022年有明显减弱,这将导致中国出口告别疫情时期的高增长,恢复至疫情前的常态。
当前中国经济复苏的关键,依然在于扩大国内有效需求,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对冲外需走弱对出口的冲击。2022年2月23日国务院联防联控发布会宣布新冠疫情防控取得“决定性胜利”,这意味着我国国内已经建立了较好的人群免疫屏障,社會生产生活加快恢复,预计全年最终消费支出增长及结构优化将充分发挥推动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此前疫情导致的消费信心受挫以及防疫措施对线下消费场景的限制,造成居民部门集体推迟汽车、家电等耐用品消费。随着防疫政策的转向和经济活动的恢复,居民收入回升,消费信心超预期回暖,受到抑制的消费需求将迎来强劲的释放。叠加疫情三年导致的低基数,预计全年消费复苏的前景较为确定,尤其在针对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车、智能家居、高能效家电等消费的政策支持下,预计消费市场将修复至疫前水平。
2.2022年家电市场回顾
2022年家电市场出口和内销均出现不同幅度下滑,其中传统品类以下滑为主,风口型品质家电呈现增长态势。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2年家用电器出口336645万台,同比下滑13.0%,出口额5681.6亿元,同比下滑10.9%,出口规模下降与新冠疫情反复、全球通胀、俄乌冲突等因素相关;全国家用电器工业信息中心数据显示,2022年家用电器内销零售额7307.2亿元,同比下滑9.5%,内销规模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疫情影响下消费者消费意愿下降,物流运输受阻等原因。在整体下滑的大趋势下,部分传统品类内销零售出现了两位数的下降,比如洗衣机同比下降12.6%,彩电由于受到移动终端的冲击,零售额同比下滑高达15.3%;传统品类之外,新兴的风口型品类则实现了逆势增长,比如干衣机产品、洗碗机产品等。另外一些趋势性的产品由于符合消费者的选购需求变化,也呈现出了比较稳健的增长,比如大尺寸的液晶电视,具有除菌功能的多门健康冰箱,搭载舒适性送风功能的空调,高精度的净水产品等。
2.1 传统大家电:规模下滑与结构调整并存,产品持续升级
全国家用电器工业信息中心数据显示,2022年全年传统大家电国内市场零售额4165亿元,同比下降10.4%。其中彩电、洗衣机均呈现两位数下滑,彩电产品下滑的主要原因是移动终端屏幕的冲击,有数据显示我国电视的开机率已经跌至30%,而洗衣机的下滑原因主要是消费者购买意愿的下降,替换购买较少。在空调市场,由于三季度天气高温,空调产品销售当季出现大幅增长,因此全年的下降趋势较上半年有所缓解。冰箱产品的销售相对稳定,全年下滑幅度为8.2%,冰箱和洗衣机同为白电产品,百户保有量相当,冰箱的表现优于洗衣机是因为冰箱产品均价提升幅度较洗衣机要高出3个百分点,在销售量均下滑的情况下,冰箱的零售额同比下滑幅度较洗衣机小。冰柜产品的销售额与2021年基本持平,干衣机由于消费者接受度提高,全年销售实现12.3%的同比增长。
2.1.1 彩电:均价下滑明显,超大屏产品销售爆发
彩电曾经是我国居民家庭关注的消费热点,但近几年来彩电替换需求释放趋向平缓。究其原因,一方面,由于现代人群休闲时间碎片化加之高速互联网的普及,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发生了巨变,短视频、平面媒介等信息呈现方式更加碎片化,与手机、平板等便携式电子设备更加匹配,对电视的使用产生了替代性。另一方面,随着技术的进步和质量的提升,居民家庭目前保有的彩电尽管临期或超期服役情况较多,但大多不影响正常使用,因此消费者替换型购买的需求并不迫切。据全国家用电器工业信息中心数据显示,2022年全年国内市场彩电零售规模为1009.7亿元,同比下降15.3%;与2018年的高点相比,4年来国内彩电市场年销售规模已经缩减了30%。从线上、线下渠道维度分析,线下在防控措施和消费不振的双重冲击下持续走低,全年销售额433亿元,同比下降25.1%,仅相当于疫前2019年的55%。线上市场亦停止了疫后高速增长的脚步,全年销售规模为577亿元,同比下降6.1%。2019年线上规模仅占整体市场的38.2%,疫后三年彩电线上销售占比持续走高,2022年升至57.1%。另据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2年1~12月我国液晶电视机累计出口数量为9226万台,同比增长10.4%;出口金额828.4亿元(人民币值),在与国际面板价格相对应的整机价格走低影响下,出口金额同比下降19.1%。
自2020年全球疫情蔓延以来,国际面板市场经历了剧烈的震荡,从早期的产能受损、价格抬升到需求暴增,产能急扩,再到疫情后期的产能过剩,需求疲软,电视面板价格也在2022年中降至谷底。面板价格的走低下半年传导至终端市场,彩电全尺寸段价格均呈现明显下行。“双11”促销期间,彩电全年市场走向已成定局,因此商家也拿出了最有诚意的价格借以弥补全年销售的部分亏空。据全国家用电器工业信息中心线上监测数据显示,“双11”当月,65吋和75吋彩电线上均价为2928元和4170元,整机价格降至冰点。以普通液晶电视(不含Mini LED电视)为例,2022年全年线上均价为2469元,比上年降价10.4%,12月进一步降至2318元。OLED电视在Mini LED的冲击下,降价更为剧烈,线上均价从上年的13294元降至10758元,降幅高达19.1%。线下市场作为品牌商展示新技术新场景的窗口定位在后疫情时代越发明朗,但在2022年整体疲软的消费环境下,彩电线下市场除去均价较低的普通液晶电视同比涨价6.3%以外,OLED电视、激光电视以及Mini LED电视价格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然而尽管四季度电视价格十分“实惠”,但是处在疫情吃紧、消费信心受挫的关口,降价仍然未能挽回彩电市场销售不力的局面。
在整体市场黯然的底色中,大尺寸彩电的成长和超大尺寸产品的爆发是全年最大的亮点。在消费升级的拉动下,近几年彩电尺寸“向大”进程不断加快。于厂家来说,大屏是激发消费者换新需求的利器;于消费端,顾客对大屏依然热情高涨,在置换时往往要选择摆放空间和预算范围内最大的屏幕尺寸,而2022年价格的下行也帮助一些置换家庭实现了“大彩电”的梦想。彩电尺寸更新迭代的速度之快让很多人直呼跟不上节奏,65吋站上销额第一也不过两年时间,如今已经被75吋甚至85吋的强势崛起抢去了风头。在线下,2022年75吋累计销额占比已经超过25%,而刚刚起势的85吋和85吋以上巨幕电视已经夺走了超过20%的市场份额。在线上,85吋和85吋以上市场也占据了全年12%的零售额。毋容置疑,电视作为影像播放的载体,其物理面积的扩大对使用体验有着本质的提升,因此商家2022年不約而同地将搭载了游戏、社交等功能的产品以超大屏为载体推向市场。
电视产业对于未来显示技术的探索和讨论从未停止过,OLED曾被业界寄予厚望,但由于OLED大屏面板供应由韩国面板厂家主导,疫情的到来打乱了OLED电视在中国市场的推广节奏,而同期中国企业积极投入的Mini LED研发则取得了骄人的市场成果。Mini LED作为对传统LED技术的改进,延续了高效率、高亮度、高可靠性、反应速度快等特点,并且通过对每个灯珠的控制能够实现更多的背光分区,从而实现更佳的透光均匀度、较高的对比度和更多明暗细节。对厂家来说,Mini LED配置灵活,做高分区暗部表现接近于OLED,而分区低一些则能对比液晶有一定程度的提升。因此相较于OLED的革命性创新,Mini LED无论从技术难度还是供应链角度,亦或是产品价格和市场接受程度,都显得更加“接地气”,这使得越来越多的国内厂商选择进入Mini LED领域作为高端产品的入口。截至2022年,所有彩电整机主流品牌均已入局,从市场数据反应的情况分析,Mini LED已经获得了消费者的认可,全年线上累计零售额占比从上年的0.8%升至3.3%,线下占比从1.8%升至5.7%,年末两个月Mini LED在线下的零售额份额均超过10%。2023年预计随着韩系OLED面板的回归,以及中国企业在Micro LED量产上取得进展,国内彩电市场将迎来百花齐放的局面。
短视频和手机游戏的风靡改变了当代年轻人对显示产品的使用习惯,为把更多的年轻人唤回到电视面前,“游戏电视”的概念应运而生。所谓游戏电视,一般指具备120 Hz及以上的高刷新率,配合4K/8K、AI、远场语音、HDMI2.1接口、VRR可变刷新率、ALLM低延迟等技术的机型,能够为玩家提供丝滑流畅的联机游戏体验。全国家用电器工业信息中心市场监测数据显示,2022年全年线上市场120 Hz以上高刷新率电视份额达到30.9%,比上年几近翻倍,线下零售额占比也同步从上年的27.7%升至40.8%。为了迎合消费者使用偏好,一些旗舰机型进一步将画面刷新率提升至240 Hz甚至288 Hz,配合80吋以上的巨幕显示,将看球赛、打游戏的使用体验提升到极致。游戏电视是整机企业基于用户需求所做出的多元化产品升级的一个尝试,未来彩电行业走出阶段性低谷则需要更多的有效尝试提供助力,同时针对影响开机率的掣肘如操作繁琐、开机广告等,企业需要借助产业上下游的合力,共同将产品的使用体验和行业发展水平推上新的高度。
2.1.2 空调:品类结构调整明显,健康舒适性功能被关注
在以“规模低谷”“成本高企”“结构调整”“舒适体验”等为关键词的空调市场,“规模低谷”是主要表现。空调产品作为季节性较强的家电产品,在2022年二季度旺季销售启动阶段,由于疫情的影响,销售受挫,但是三季度的高温天气,给空调的销售带来助力,全国家用电器工业信息中心数据显示,2022年三季度空调内销实现同比增长12.8%。作为保有量较高的家电产品,目前市场的销售以城镇家庭的替换需求购买为主,兼顾农村市场的新增购买。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底空调的百户保有量为131.2台,其中城镇的百户保有量为161台,较2020年增长了12台,农村的保有量为89台,较2020年增长了16台,以此数据推算2021年空调的全国保有量已经达到7.1亿台,较2020年增加了3500万台。这一组数据说明未来的空调市场替换需求巨大,同时也证明农村的增长空间尚存。在出口方面,由于受到俄乌冲突影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美国经济高通胀以及美联储加息带动全球货币政策收紧,大宗商品原材料价格升高等因素影响,我国空调出口也出现较大下滑,海关总署数据显示,1~12月空调出口累计4592万台,同比下滑13.0%。
2022年的空调市场仍受到原材料高企的影响,终端市场价格再次提升,数据显示,2022年线下市场均价3917元,较上年同比增长4.1%,线上市场均价3146元,较上年同比增长5.5%。回溯2020~2021年,作为空调生产的重要原材料——铜,价格曾上升到77050元/吨,原材料的价格增长曾迫使众多零部件企业调高成品出厂价格。在2022年,原材料的价格有些许下沉,数据显示,年中铜的价格曾落到近60000元/吨,但年终价格再次出现反弹,直逼70000元/吨。年中铜价格的下沉确实缓解了空调企业的成本压力,终端市场的销售价格显示2022年8~12月线下空调市场的均价较上年同期均呈现下滑。但是从长期来看,随着中国全面清零政策的结束,以及美联储放缓加息,铜需求获得提振,而铜库存却处于低位,铜价格依然维持在一个比较高的水平。有机构预测,2023年一季度的平均铜价预计将在$8700/吨,四季度铜价预计将会徘徊在$9100附近。
从产品结构上分析,价格提升也是必然的结果。在以分体式空调为主的家用空调市场,目前零售量份额最大的是1.5匹的挂机空调,数据显示,2022年1.5匹空调的零售量份额为57.6%,较2021年增长5个百分点。这一变化与1匹空调和1.5匹空调的价格差异缩小相关,同时和消费者购买习惯以及生产企业的新品布局相关。2019年两者价格差异为356元,2022年两者相差仅为264元。因此空调企业在新品结构上也有所侧重,以5、6、7三个月份上市的新品机型分析,1.5匹空调型号数量占挂机新品数量的50%以上。空调市场均价虽然提升,但是在价格段的结构分布上却出现了集中的趋势,市场内部价格结构向腰部集中比较明显。从不同产品的变化趋势分析,2500元以下变频挂机、6000元以下变频柜机份额明显减少,相对应的3000元左右变频挂机、8000元左右变频柜机市场份额增加。与之相对应的高端产品的市场份额也有所降低,这一现象与生产企业调整高端机型售价以及消费者对高端机的购买倾向变弱相关。
在空调领域,送风的舒适性一直是企业和消费者普遍关注的问题。数据显示,在健康舒适性维度,空调送风舒适性的市场渗透率居于第二位,仅次于空调的自清洁功能。企业一般从风向、风速的维度去提升消费者的空调使用舒适性,在行业内已经形成了比较清晰的技术脉络。格力采用了导风板调节风向的技术,让格力空调的导风板可以实现360度运动,其核心原理是给导风板做一个支架,让导风板可调节的角度增大,从而实现在制冷模式下,空调冷风斜向上吹出,依据冷气下沉原理,形成淋浴式送风;在制热模式下,热气向斜下吹出,依据热空气上浮原理,形成地毯式送风。美的空调则运用导风板上的微孔技术,散射紊流出风,在兼顾空调制冷效果的同时,实现无风感有凉感的舒适性能。另外美的第三代的导风板相比传统的空调导风板可以实现180°的旋转出风,扩展了出风角度,结合空调内部新的风道设计,达到防止空调风直吹和均匀送风的目的。海尔的卡萨帝双塔系列空调则是采用了匀风技术,将空调吹出的冷风与贯通区吹出的室内热空气进行良好的混合,从而提升了冷风的温度,同时加大了循环风量,冷热风混合成适宜的舒适风。卡萨帝在最初的双塔软风基础上,衍生了主动软风和生态软风,在具有生态软风的双塔空调中,“小柱”吹风口送出的是调节了濕度、清洁度的“生态风”,从而提升了空调送风的质量。海信空调在2022年坚守自己的新风路线,在10月更是携手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共同推出《2022年新风空调技术发展白皮书》。在2008年,海信就推出了国内新风空调产品,十几年的坚持换来其在新风领域的亮眼表现。奥维云网数据显示,海信新风空调旗下高端机型代表璀璨C200自2022年第23周起,连续五周占据2万元以上柜机TOP1。
家用分体式空调最近几年受到家用中央空调的冲击,其中风管机、吸顶机、小多联增长迅速。大部分消费者购买安装中央空调是因为其样式美观,占地面积较小,在较大居住环境中,中央空调的舒适性要高。生产企业也是看到了消费者的需求变化,纷纷涉足家用中央空调市场。最初的中央空调以约克、大金、日立等外资品牌为主,目前格力、美的、海尔、海信的国产品牌也加快了家用中央空调的进程,共同推动家用中央空调市场蛋糕的做大。产业在线数据显示,2022年前三季度中央空调零售市场销售规模达到218.16亿元,同比增长11.37%。
2.1.3 冰箱:传统趋势延续,超薄嵌入等卖点受热捧
在冰箱市场,2022年同样面对着出口和内需拉动不力的局面。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家用电冰箱产量8664.4万台,同比下滑3.6%。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电冰箱出口5489万台,同比下滑22.9%。全国家用电器工业信息中心数据显示,我国冰箱内销917亿元,同比下滑8.2%。2022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显示,电冰箱全国百户保有量为103.9台,其中城镇家庭百户保有量为104.2台,农村家庭百户保有量为103.5台,依据此数据推算,我国家用电冰箱保有量5.3亿台。从保有量分析,冰箱的购买需求已经全面进入替换购买时期,在这一阶段消费者对冰箱的容积段、门体分布、空间格局、附加功能等都有了更高的要求。
在容积段和门体分布维度分析,大容积的储存空间,既方便大量食材的储存,也能满足较大体积食材的放置;多门产品可以为消费者提供储存空间的细分,对不同种类、不同储存条件的食材进行分类储存,多门体设计的外观,也比较符合消费者的审美方向。数据显示,大容积产品的比例仍在提高,500 L以上产品零售量比重增长7个百分点,达到44.4%,其中增长幅度较大的容积区间是500~549 L和600 L以上产品;多门冰箱的零售量份额从上一年的45.3%上升到46.1%,其中增长明显的是法式四门和法式三门产品。在冰箱的容积变化上,还出现了一种拼装的现象,可以把冰箱的储存空间扩大到800升以上。这种可拼接的冰箱既可以单独放置,也可以两台(多台)并列摆放,轻松实现用户自由选择,打造个性化冰箱的需求。比如容声的402 L两门冰箱,通过两台拼接,可以实现804 L的储存空间,冷藏和冷冻都实现“double”的扩大。
如果说拼接冰箱为家居一体化提供了一种方式,增强了冰箱产品在家居环境中的艺术装点作用,那么另外一种冰箱也能美化家居,同时可以有效提升整体厨房的空间利用率,这种冰箱就是嵌入式冰箱。企业对冰箱的嵌入设计都在潜心研究,从冰箱体积厚度,延展到冰箱箱体壁厚度;从散热方式,到开门角度都体现了便捷性和空间利用最大化。容声、美菱在保温材料上做文章,减少了冰箱箱体壁的厚度,比如容声已经把冰箱壁压缩到33 mm;为了将冰箱完全嵌入到橱柜,生产企业把产品的体积厚度控制在600 mm左右,首先保证外部尺寸符合橱柜的通用尺寸,其次还要注意方便用户开合门体,减少冰箱两侧的留存空隙。
冰箱的保鲜是其所有功能的重中之重。结合2022年的疫情,很多品牌强调冰箱对储存空间和食材的杀菌作用。比如美菱632WUPBT这款灭毒除菌冰箱,对于白色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大肠杆菌、李斯特菌等细菌的灭活率达到99.99%,对于甲型流感病毒、肠道病毒71型、人冠状病毒、人疱疹病毒的灭活率达到99.99%。容声的“双净”系列冰箱,可以实现“冷冻冷藏双区高效除菌净味”。海尔冰箱的全空间EPP系统,宣称除菌率达到99.999%,同时对农药残留的去除率也高达98.7%,另外该款冰箱可以阻止霉菌生长,宣称霉菌在冰箱内28天0生长,同时该冰箱还具99.9%的抗病毒率。美的在其第三代微晶系列冰箱中,创新使用了脉冲杀菌技术,构建了一个全新而真正的绿色健康的食材保鲜解决方案,为消费者打造除菌、杀菌、净味的冰箱存储空间。西门子eNose冰箱可以通过搭载的智感恒鲜杀菌模块,探测出冰箱内部的各种气味,辨别食材的新鲜度,并主动启动超氧杀菌功能,及时消杀致腐细菌,延长食材的保鲜时间。
冰箱作为非常成熟的家电产品,目前市场上已经形成非常稳定的产品格局,海尔、容声、美的、卡萨帝、海信、西门子等作为主流品牌在市场都占据了相对较大的市场份额,同时也给意图涉足冰箱行业的企业形成较大的阻力。但是,冰箱产品具有客厅场景和厨房场景的双重属性,因此有厨电企业也开始布局冰箱产品,和自身的厨电产品形成套系,比如老板和方太相继推出了冰箱产品。老板电器之前对外发布了首款主打“冷烹饪”创造者套系冰箱,搭载了LTC冷烹饪舱技术,可以实现冷卤、熟成、醉制、发酵以及生腌等多个功能。而方太集团推出全新高端成套智慧厨电“方太玥影套系Pro”,其中包含首款平嵌式高端冰箱,以纯平嵌入和两侧隐隙的破界之道,跨界冰箱市场,打造厨电与家居之间的无界之美。
2.1.4 洗衣机:容积仍是主要赛道,智能洗护功能热度攀升
2022年对于洗衣机行业来说几乎是最难的一年,虽然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洗衣机全年产量9106.3万台,同比增长4.6%,但是出口和内销规模收缩。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家用洗衣机出口量2062万台,同比下滑5.9%。全国家用电器工业信息中心数据显示,2022年洗衣机国内销售规模624亿,同比下滑12.6%。出口下滑与欧美高通胀及经济疲软预期相关,且从当前国际情况来看,出口需求短时间内难有扭转,而內销规模的大幅缩水与疫情以及消费意愿密切相关。2022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显示,洗衣机的百户保有量为98.7台,其中城镇百户保有量为100台,农村百户保有量为96台,以此推算我国洗衣机的保有量为5亿台,庞大的保有量为每年的替换购买提供了充足的基数。替换购买为主的市场,消费者对洗衣机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在容量、烘干等大趋势不变的前提下,衣物护理、母婴洗涤等功能被消费关注。
洗涤容量是洗衣机的一个重要参数,之前生产企业不断推高洗涤容量,是为产品价格增加提供参数依据,甚至出现容量虚标的情况,但是现在洗衣机的洗涤容量标注进入了一个规范化的时期,洗涤容量不能继续成为高售价的参考标准。洗衣机的洗涤容量也进入了一个结构相对稳定的阶段,2022年的终端数据显示,洗衣机的容量并未持续增加,容量段结构开始向10 kg和12 kg集中。针对容量升级,目前的滚筒洗衣机普遍采取了增加内筒直径的方式,之前的滚筒洗衣机内筒一般采用49 cm的直径,现在的内筒直径已经扩大到52 cm以上,从而实现不增加滚筒洗衣机外部体积的同时,完成洗涤容量的扩容。内筒直径的增加不仅仅扩大了洗涤容量,同时扩大了衣物上下摔打的空间,衣物的舒展性要比小容积的产品好,因此洗净效果好、衣物洗涤褶皱较少。内筒直径的扩大也对产品的稳定性提出考验,因为在外部尺寸不增加的前提下,内筒直径的扩大会缩小内筒和箱体之间的缝隙,如果产品的平衡性不出众,内筒和箱体可能会出现碰撞,从而噪音值较大。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洗烘一体产品的份额趋于稳定,企业更加侧重有限市场规模中的占有率提升,因此洗干一体产品的竞争愈加激烈。数据显示2022年线下市场洗衣机均价3571元,同比下滑3.4%,其中滚筒品类均价下滑1.9%。在干衣机产品中价格下滑也比较明显,线下市场10 kg的干衣机的价格下滑11%,热泵干衣机价格也有所降低,线上市场均价下滑5.2%。线下市场均价下滑1.5%。
由于衣物布料的多样性,很多消费者更愿意使用特定的洗涤程序,有针对性地完成不同材质衣物的洗涤工作,或者对特殊材质进行保养。比如丝绸、毛皮、真丝材质对清洗护理方式、温度等都有不同的要求,毛皮需要空气洗护理、丝绸需要低温洗涤、烘干。在衣物护理维度,洗衣机产品已经进入由人工参与到智能自助完成的阶段,洗衣机可以根据衣物的不同材质,自行选择相对应的洗护程序和洗涤模式,设定不同的时间和水位,在让消费者感觉到便捷的同时,避免损坏衣物。海信的璀璨C2洗干套装就可以凭借强大的AI科技,为更多家庭实现洗护方式的升级,干衣机更是能实现依据衣物的材质,配合烘干支架进行“悬浮”式的专属温度、时间的低温柔烘,减少衣物在内筒中翻转、摩擦对衣物纤维的损伤。松下洗衣机还推出了针对娇奢衣物的ALPHA一体式洗衣机器人G1,采用仿生柔压黑科技,以静态手洗与动态柔洗组合,对娇贵衣物进行精准维护。在细分市场上,孕妇和婴幼儿是一个比较特殊的人群,家电企业在产品上也做了针对性的细分,从而推出了很多母婴产品。洗衣机品类的母婴产品主要是针对孕妇、婴幼儿的健康需求,通过一些特殊的手段对洗涤衣物进行杀菌、除螨、蓬松等操作,从而使衣物穿着健康舒适。目前领导品牌都推出了自己专属的母婴洗衣机产品,采用单独的产品进行分类使用、分开洗涤,比如壁挂滚筒洗衣机,或者具有高温煮洗功能的迷你波轮洗衣机,更有专门针对内衣裤的台上洗衣机。也有部分品牌推出了具有母婴适用功能的洗衣机产品,是将特殊的除菌、除螨等技术加载在现有产品上,满足消费者母婴健康洗涤需求。家电生产企业对“母婴专用”概念产品的打造,既是对细分人群的重点关注,也是提升产品溢价能力,获得较高利润的“落脚点”。因此随着母婴用品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家电品类中“母婴产品”的队伍会进一步壮大。
2.1.5 干衣機:热泵烘干主导,容积段集中,套系产品发力
烘干功能仍是洗衣机产品的重要附加功能,虽然终端销售数据显示具有烘干功能的洗干一体滚筒零售量份额较上一年出现两个百分点的下滑,但仍保持稳定的态势,与此同时独立干衣机的销售规模也在快速扩大。全国家用电器工业信息中心数据显示,2022年独立干衣机产品国内零售额达到83亿元,同比增长12.3%。具有烘干功能的产品销售增长,反映出消费者对烘干需求的提升,也进一步说明了消费者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升,对洗(干)衣机品质化的提升也有了新高度。
干衣机产品比较重要的参数是烘干方式和烘干容量。从烘干方式维度分析,目前热泵式烘干的产品已经完全占据市场的主导地位,数据显示,线上市场热泵烘干的零售量份额为82.8%,线下市场的零售量份额为99.6%。随着洗衣机容积的提升,干衣机的烘干容量也有所变大,但是整体的容量结构较洗衣机更加集中,线下市场9 kg的干衣机的销售量份额为34.5%,10 kg的销售量份额为59.2%。
由于独立洗衣机销售的下滑,因此洗衣机也在“搭乘”干衣机上升的趋势,与干衣机形成套系组合进行销售。洗衣机+烘干机的组合销售满足了消费者一步购齐的希望,套系的购买方式在价格上也有一定程度优惠。线上数据显示,2022年洗烘套装的销售量较上一年同比增长60%。在品牌表现上,海尔、小天鹅、西门子凭借强大的产品束,占据了前三位置,松下以较小劣势暂居第四,但是在套系产品的价格定位上,松下洗护套系产品均价超过前三者。洗烘套装一般为10 kg+9 kg或者10 kg+10 kg的组合模式,个别套系采用了更大的12 kg+12 kg的容量组合。
2.2 厨卫电器:整体承压,品类寻求突破创新
对于厨卫行业来说,2022年可谓艰辛的一年,受疫情反复、房地产市场不振及消费意愿低迷等多重因素影响,厨卫电器整体市场在低位运行。据全国家用电器工业信息中心数据,2022年厨卫电器整体市场规模为1830.9亿元,同比增速为-9.5%。分品类来看,传统大厨电(烟灶消)市场持续承压,热水器、净水器市场恢复乏力,台式微波炉、蒸箱、烤箱市场受嵌入式影响进一步萎缩;作为新兴品类的代表,洗碗机全年仍维持了正增长态势,而集成灶则在三季度同比首次出现下滑后,四季度延续了这一趋势,同比增速放缓。
作为地产后周期市场,厨卫电器的销售受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很大,同时疫情的反复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厨电的消费。新增需求有限、换新需求不强是造成市场下滑的主要原因。当前,国内厨电行业正处于横盘调整期,企业希望通过对品类的精细化布局和高端化发展来击中细分消费者需求,因此,围绕产品核心功能的提升已成为行业发展的主线。
2.2.1 烟灶消:传统大厨电在存量市场中寻求机会
在我国,油烟机和燃气灶产品早已由增量市场进入到存量换新时代。2022年油烟机、燃气灶市场规模分别为294.2亿元、210.0亿元,同比分别下滑10.5%、14.0%。行业发展的关键在于满足消费者对于产品升级的需求,通过新产品、新体验撬动换新需求。
在油烟机市场,围绕产品核心功能,油烟机吸排功能进一步得到强化,大风量、大风压产品占比持续加大。据全国家用电器工业信息中心数据显示,2022年排风量为20 m3/min+产品在线上、线下市场的零售额份额分别达到58.2%、41.4%,较2021年增长18.1个百分点和10.0个百分点;大风压产品进一步增长,其中700 Pa+产品线上、线下零售额份额较2021年分别增长15.5个百分点和4.8个百分点,占比达到27.0%和44.7%。同时两腔、三腔产品通过对烟腔进行改进,大大增加进风口负压区域面积,提高油烟机的吸力,增大风量,提升了拢烟效果和吸烟效果,成功防止油烟逃逸,解决了厨房油腻问题。此外,基于产品形态的创新已成为众多企业的共识,超薄低吸、顶侧双吸、下潜式及小尺寸油烟机成为企业的发力点。随着消费者对产品性能需求的提高,燃气灶围绕火力的提升展开升级,大火力、高热负荷产品的渗透率不断加大。数据显示,2022年线下市场5.0 kW及以上火力的产品零售量占比为33.5%,较2021年同期增长12.0个百分点,热效率≥70%的产品零售量占比较2021年同期增长7.8个百分点。燃气灶火力越大、热效率越高,加热速度越快,也更节能省气,因此也成为企业重点布局的方向。
2.2.2 洗碗机:市场培育中提升产品使用体验
以集成灶、洗碗机和微蒸烤一体机为代表的新兴品类,相对于传统厨电品类,进入市场时间较短,消费者接受度不一,尚处于市场培育阶段,但是这些新兴品类成为厨卫电器中为数不多保持正增长的品类。据全国家用电器工业信息中心数据显示,2022年集成灶、洗碗机的市场规模分别为252.4亿元、101.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8%、7.6%。
作为“舶来品”,近几年来洗碗机在产品设计及功能方面,针对我国厨房环境和烹饪特点进行的本土化改造取得了顯著的效果,使得洗碗机使用体验大幅提升,同时也促进了该品类在我国的快速发展。2022年国内洗碗机市场仍延续增长态势,市场规模实现了百亿元的突破,达到101.9亿元。
从价格段分析,线上中端价格段大幅增长,线下高端化趋势明显。数据显示,2022年洗碗机线上市场4000~7000元价格段零售量占比达53.5%,较上年同期上涨7.0个百分点;线下市场7000元以上价格段零售量占比达45.3%,较上年同期上涨11.6个百分点。线上、线下均价分别由2021年的4245元、6806元增长至2022年的4583元、7067元。
洗碗机均价的上扬与销售品类结构的转变及产品技术升级所带来的溢价相关。从产品款式分析,嵌入式份额持续扩张,同时集成洗碗机增势迅猛。数据显示,2022年线上市场嵌入式洗碗机零售额占比达43.7%,较上年同期上涨1.3个百分点;线下市场嵌入式洗碗机零售额占比达85.6%,较上年同期上涨4.4个百分点。集成洗碗机凭借“一机多能”的优势迅速崛起,2022年线上市场零售额同比增长40.4%,远超其他款式。从可洗套数分析,为迎合中国消费者年节聚餐、大家庭合餐等使用场景,洗碗机企业在容量上大做文章,可洗餐具套数从8套、10套、12套走向更大,洗碗机“大”化趋势日益明显。数据显示,2022年线上市场13套以上产品零售额占比为31.9%,较2021年同期增长7.3个百分点,线下13套以上产品零售额份额25.8%,增长2.6个百分点。其中15套产品是企业布局的重点,线上、线下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109.8%、162.1%,占比分别达到18.4%和19.2%。
从产品趋势分析,洗碗机向本土化、节能化、多功能、智能化等方向升级。针对中国消费者的实际使用需求,洗碗机本土化进程也在不断向前。除了针对中式橱柜进行了尺寸改良之外,中式碗篮设计更适合深碗、深碟、锅具的摆放和清洗。此外在清洗功能上,洗碗机不断进行技术升级和产品迭代,新品在洗净度上更上一层楼。以解决中式烹饪重油重污难题的“中式清洗”继续成为洗碗机的重要卖点,同时各品牌也从不同维度进一步提升产品的使用体验。在节能方面,全国及地方多项鼓励绿色节能家电等相关政策的发布,推动了洗碗机产品向水效升级、分区/层洗、变频电机等节能方向升级。以分区/层洗功能为例,实现了用户的按需定制,既能实现上层(左区)少量餐具节能清洗,也能完成下层(右区)强效去渍,还可在餐具较多时,使用全空间洗涤,产品的清洗自主性和灵活性都得到了大幅的提升。分层/分区洗解决了大容量空间与少量餐具清洁之间的矛盾,避免了餐具的堆积,又节水节能,使用户更加安心,也更舒心。当前洗碗机由单一功能向多功能、一体化方向发展趋势愈加明显,越来越多的产品以“洗消烘存”一体化为卖点,同时各生产企业也在消毒功能、长效抑菌及存储等方面进行技术革新和升级。
作为企业新增长曲线的集成洗碗机市场潜力巨大,2022年线上市场零售额同比增长40.4%,在洗碗机市场中的占比已超过10%。由于集成了多个功能,集成洗碗机定价较高,带给企业的利润和可操作空间也相对较高。2021年集成洗碗机市场均价为6642元,而随着火星人、美的、森歌这些具备高溢价能力品牌在集成洗碗机市场的发力,带动了市场均价的上扬。数据显示,2022年线上集成洗碗机的平均单价为8884元,较2021年同期提升33.8%。从价格段构成分析,8000~18000元中高价格段占比均获提升,其中15000~18000元价格段在增长6个百分点后零售量占比达到17.4%。品牌方面,线上销售集成洗碗机的品牌主要包括火星人、美的、森歌、美菱、荣事达、西屋、优盟、欧尼尔、志高等。但由于市场仍处于发展的初期,品牌格局未定,因此留给企业发展的空间还很广阔。
2.2.3 集成灶:产品进入差异化发展阶段
近年来集成灶市场的快速发展为行业所瞩目,但是2022年受疫情等多方面因素影响,行业增速大幅放缓,同时随着进入品牌的增多,行业竞争进一步加剧。虽然市场表现未达预期,但集成灶在产品结构、核心功能及智能化等方面均有显著提高。从产品类型分析,烟灶蒸烤款集成灶快速增长并成为市场销售的主流。数据显示,2022年线上市场烟灶消款集成灶份额萎缩至30%左右;蒸烤产品占比持续上升,蒸烤一体款产品的零售量占比达到45.4%,较2021年增长6.7个百分点;拥有更加灵活烹饪组合方式的蒸烤独立式集成灶异军突起,市场的占比达到9.1%,较2021年增长7.7个百分点。线下市场烟灶消款集成灶零售量份额较2021年减少2.7个百分点,而蒸烤一体款集成灶份额增长15.5个百分点,占比达到38.5%。
作为集成灶产品的核心需求,吸净油烟、强劲猛火正在走向普及化,大风量和猛火力的产品占比走高,更贴合中式烹饪的需求。排风量18 m3/min及以上产品、4.5 kW以上大火力特征的集成灶产品销售占比不断增加,挤占低排量、小火力产品的市场,成为重要的产品特征趋势。除腔体从单腔向双腔拓展之外,集成灶容积的提升也成为企业竞争的一个新技术点。由于集成灶尺寸相对固定,因此在有限的空间下提升蒸烤箱的容量十分不易,每增加一升容量,都需要反复研究。一些企业凭借技术优势率先探索大容积领域,通过合理规划对集成灶内部进行重新设计,保证大吸力的同时释放更多蒸烤箱空间,实现了容量的跃迁。此外,随着AI智能、智慧变频、烟灶智控、超大智控屏、WIFI联网、语音控制、手势控制等技术的出现和应用,集成灶智能化程度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和完善。
除集成灶单品之外,由集成灶、集成烹饪中心、集成洗碗机等集成产品形成的套系化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喜爱。集成厨电不仅可以节省出更多的厨房空间,也让智能化、多元化、打破时空距离等成为现实。当前,集成化已成为厨电行业发展的共识,不少品牌基于行业发展趋势及对消费者需求的洞察,推出“集成厨电解决方案”和“套系厨电解决方案”,通过系统地整合与拓展,发力场景化、集成化、套系化产品。在新增长点的布局上,火星人、美大、亿田、帅丰、森歌、美的、方太、老板、华帝、帅康等企业皆在有序拓展自己的边界,在集成灶之外开始布局洗碗机、热水器、净水器、嵌入式厨电等第二增长曲线,开启集成厨房套系化、乃至整体厨房场景解决方案的布局。
2.3 生活电器:需求不足致品类分化,健康品质引领增长
疫情对消费市场的影响笼罩了整个2022年,生活电器中因多数品类具有提升生活品质的产品属性,针对的是消费者的非必要型、非即时型需求,因此在消费需求整体走弱的2022年,生活电器市场受到了较为强烈的冲击。据全国家用电器工业信息中心数据,2022年国内生活电器市场销售规模为1311.2亿元,同比下降6.4%(因小家电品类增加,对上年基数进行了调整)。疫后三年生活电器线上销售占比逐年走高,2022年疫情影响加剧,线上渠道有效弥补了线下消费场景的部分缺失,销额占比较上年再提高10个百分点,达到80.7%。全览2022年的生活电器市场,呈现出以下几个显著变化:
一是在有效需求不足的市场基调下,“推高卖优”成为企业共识,2022年生活电器几个主要类别厨房小电、个护小电、清洁电器、环境电器都出现了以性能优化为基础的均价上涨。比如电吹风在国产高速机型的拉动下线上均价上涨13.8%达到240元;再比如机器人吸尘器加入了清洁基站的结构设计,功能大大增强,产品均价上涨至3210元,比上年大涨35%。
二是社交电商成为推动生活电器线上销售的重要平台。从2020年起,直播电商异军突起,掀起疫情居家期间的小家电销售热潮,经过近三年的发展,社交电商已经发展为小家电线上渠道的重要组成部分,短视频、内容平台对于个人护理类、厨房料理类产品销售的引流效果十分优越,部分品类社交电商销售额占到全渠道的15%以上。
三是整体增长乏力之下,不同产品品类的市场表现出现了明显的差异。一方面,刚需属性较强的品类,销售情况相对稳定,比如在厨房小电当中,电饭煲、煮水系列与上年相比市场规模变化不大,环境电器中电暖气、抽湿机由于今冬南方寒潮天气影响也获得了可观的增长。另一方面,功能单一、日常使用频率较低的品类,市场萎缩幅度较大,比如空气净化器近几年随着大气质量明显好转,使用场景减少,市场逐年萎缩,仅依靠除PM2.5的单一功能难以打动消费者,目前高CADR(甲醛)值产品成为拉动市场的主要力量,集合了加湿、净化、除PM2.5、除甲醛等复合功能的产品使用场景和频次显著增加,越来越受到市场欢迎。市场变化的逻辑在于宏观层面,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国消费者信心指数在4月跌破90,并维持在历史低位,而储蓄率一路攀升,2022年前9个月,中国居民存款金额增长了14万亿元人民币。这意味着大众更加热衷于存钱而不愿消费,在有限的消费行为中,对于“可买可不买”,买了之后使用一段时间可能会闲置的物品,消费决策更加谨慎。在这样的环境下,企业对热度较低的产品品类,投入研发和推广的动力也不足。两方作用下,小家电部分品类出现了20%以上的降幅。
四是品质类、趋势类的产品仍然获得了较好的增长。比如在厨房小电中,空气炸锅和咖啡机领涨市场,二者分别诠释了健康饮食和悠享生活的理念。清洁电器近三年进入产业爆发期,围绕自清洁、自换水等技术难点创新不断,原因无非还是这类节省人力劳动的产品和技术,受到消费者的热烈歡迎。未来随着经济生活步入正轨,居民收入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中国家庭步入中产阶级,消费升级的趋势仍将席卷耐用消费品市场。但与以往相比,当今的消费者变得更加聪明,他们充分利用社交媒体研究自己需要了解的产品技术和特性,对将要购买的产品了如指掌,他们只为自己恰好需要的功能和体验买单。过去三年,中国的市场环境和消费者行为都发生了很大改变,企业需要重新审视中国市场,增强和改变对当代消费者的认知,抓住变化中的发展机会,方能实现持续的发展。
2022年我国小家电出口在上年高基数和海外需求回落的双重作用下出现部分收缩。据海关总署数据,2022年1~12月我国电风扇累计出口金额379.9亿元(人民币值,下同),在单价拉动下同比上涨6.9%;吸尘器出口额354.7亿元,同比下降17.8%。美国、日本是我国家电的核心出口目的地,近几年我国小家电企业也在积极拓展新兴市场,2022年1月1日RCEP正式生效,我国2022年对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贸易伙伴出口同比增长17.5%,对“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占比达到32.9%,比2021年进一步提升。2022年欧洲能源危机对取暖设备的需求上升,我国对欧洲电暖气、电热毯出口额增加。中国家用电器协会数据显示,2022年1~9月中国对欧洲电暖气出口额为8.58亿美元,同比增长18.9%;电热毯出口额为0.64亿美元,同比增长46.2%。随着应激需求释放完成,四季度我国对欧洲取暖设备出口已出现回落。
20多年前,欧美小家电品牌出于成本因素的考虑,将生产基地向海外转移,中国凭借规模和配套的优势,承接了全球大量的小家电订单,代工厨房小家电和清洁类小家电的中国企业成长起来。近两年市场增速放缓,由于自主品牌毛利率较高,小家电企业纷纷选择加强海外自主品牌建设以强化自身在全球市场的份额。清洁类家电品牌科沃斯和石头科技自主品牌收入近两年快速增加,这得益于它们长期坚持的海外市场推广投入。尽管发展自主品牌门槛高,周期长,对于单价较低的小家电产品可能难以复制扫地机器人的成功出海之路,但在高度成熟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从代工到自主品牌的转型已不可避免,尤其是在当前全球经济可能出现衰退,出口形势不容乐观的时代背景下。
2.3.1 空气炸锅:社交平台引爆市场,价格下降容积提升
健康和美味是厨房小家电领域永远绕不开的话题,产品创新点和市场增长点也多基于此展开,比如过去几年接连火热的破壁料理机、养生壶、低糖电饭煲等等。“民以食为天”,实现美味和健康之间的最佳平衡是每个食客和厨小电企业的共同追求。一面是令人难以抗拒的酥脆口感,一面是高脂高热带来的健康负担,空气炸锅正是一款试图在二者之间寻求平衡的产品。全国家用电器工业信息中心数据显示,2021年国内空气炸锅市场销售规模超过35亿元,2022年双线市场同步增长,总体规模达到55.7亿元,同比增速为58.1%,在厨小电市场该增速一骑绝尘。
空气炸锅的原理是利用空气替代热油,以热风在密闭的锅内形成急速循环的热流,让食物变熟。其产品原型最早用于商业用途,其后2007年由一家法国公司推出了家用型号,随后2010年飞利浦公司正式提出空气炸锅(Airfryer)的概念。2015年这一概念引起了我国家电企业的关注,相关产品推向市场。在使用空气炸锅烹饪过程中,热空气迅速吹走了食物表层的水分,使食材达到近似油炸的效果,因此与传统的煎炸等烹饪方式相比,空气炸锅一方面减少了食用油脂的使用,减轻人体代谢负担;另一方面温度可控,食材受热更加均匀,因此高温下产生的致癌物也相对较少。从口感角度来说,使用空气炸锅烹饪的食物,其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在 140~170℃ 时发生复杂的非酶褐变反应,即美拉德反应,让食物出现“微焦”效果,带来类似于油炸的诱人色泽和味道。
空气炸锅在厨房小电中并非新鲜品类,能够在疫情后两年时间里快速起量,离不开社交媒介的大力传播。在抖音、小红书等平台上,对空气炸锅的产品评测、使用体验、烹饪食谱等各种内容应有尽有,在大量信息轰炸下,消费者很难不为所动。另外价格的下降对品类迅速普及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早期国产品牌入局前一台空气炸锅的价格动辄两三千元,切断了很多消费者“尝鲜”的想法。随着产品价格不断下调,2022年四季度空气炸锅线上均价降至267元,帮助产品进入了更多百姓家庭。从产品趋势来看,360°循环加热产品已占九成,容积方面2022年变化较大,整体容积段向上提升,4 L及以下容积段份额下降,4.5 L占比最高,5 L、6 L+份额快速提升。千元以上的高溢价产品中,具备多功能、大容量等卖点的产品受到消费者青睐。
在购买空气炸锅的人群中,很多消费者把它作为电烤箱的替代品,可以满足鸡翅、排骨等肉食的简单烹饪,烤面包、炸薯条以及一些西式甜点的制作,甚至用于油炸食品的二次加热可以恢复酥脆口感,不失为现代快节奏生活下一个便捷又实惠的选择。从功能上来说,空气炸锅确实对烤箱形成了一定的替代。二者相比,空气炸锅存在运行声音大,烹制出的食物可能口感较干的问题,但明显的优势在于功率小,便于移动和收纳,烹饪时间短,操作易上手,因此适合厨房空间不足或烹饪频次不高的家庭。已经拥有较多产品使用经验的中国消费者,在选择产品时将更加注重产品是否能满足多种需求,是否在实用的基础上又够时尚,明智又挑剔的消费者不断考验着商家的创新能力,将厨房小电的门槛不断抬高。
2.3.2 洗地机:价格下探市场扩容,产品技术百家争鸣
三年疫情带给很多行业的是挑战,但对于生来具备消费升级和家居健康属性的新兴品类洗地机来说,恰逢发展机遇,以三年时间迅速完成了从品类导入到百亿规模的成长过程。近十年来伴随着我国城镇家庭生活品质和消费观念的升级,清洁技术和产品形态不断突破,市场经历了以扫地机器人和推杆式吸尘器为代表的技术爆发,并在最近三年在以“湿拖”、自清洁技术为代表的技术革命中,市场容量被再度推高。2020年疫情期间的居家健康清洁需求引爆了洗地机品類,市场规模突破十亿元;2021年产品走向成熟,销售规模达到近60亿元;2022年市场进一步普及,下半年洗地机在清洁电器市场的零售额占比稳定在30%~35%之间,与扫地机器人形成分庭抗礼的局面。全国家用电器工业信息中心数据显示,2022年洗地机全渠道市场规模为100.4亿元,同比增长75.3%。
洗地机能够在短期内成为清洁电器领域最具潜力的细分赛道,根本原因在于它迎合了大部分中国家庭的使用习惯。调查显示,50%以上的中国家庭地面材质为瓷砖,40%以上为木地板,另外考虑到有婴幼儿的家庭和养宠家庭的清洁频次,以及厨卫地面的顽固和黏腻污渍清洁需求,中国家庭对“拖地”的需求难以逾越,因此“干吸+湿拖”的功能模式广受消费者欢迎。与扫拖一体机器人相比,洗地机更易上手,使用者可以对使用效果进行即时干预,使用起来更加放心。全国家用电器工业信息中心市场监测数据显示,线上洗地机品牌已从上年的78个增加至163个,其中既有受到资本市场青睐的专业清洁电器品牌,也有国民度较高的传统家电品牌。从市场格局变动来看,品牌集中度不断降低,更多品牌的进入在2022年推动了市场竞争的良性发展。
更多品牌的进入让洗地机市场的竞争逐渐白热化,随着畅销旧款降价以及更多入门级新品上市,全年洗地机线上均价下降9.3%来到2986元,尤其下半年均价已降至2900元以下。在品牌商和平台商的推动下,洗地机为更多的消费者所熟知,差异化的消费群体对产品附加功能的需求,对产品价格的接受程度都有较大的差别,因此产品价格也出现了明显的分化。市场数据显示,2022年有60.6%的消费者最终选择了3000元以下的产品,比上年增加25.9个百分点,尤其是2700元以下市场份额增长更为显著,可见价格仍是影响消费者选择的首要敏感因素。与此同时在高端市场,功能的叠加将产品价格拉高,基站式产品也吸引了部分消费者,4200元以上的销售份额也有所增加。
随着产品技术的不断改进,洗地机早期被人诟病较多的机身笨重、续航能力差等问题,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产品使用体验大大提升。作为消费升级风口上的家电品类,清洁电器的市场潜力还在不断释放,产品和技术的更新仍在不断上演。无论是扫拖机器人还是洗地机,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消费需求的变化,产品形态都在不断发生变化,品类创新、功能创新、使用场景创新推动着行业不断发展。追觅科技于2022年9月推出的无线蒸汽洗地机T12,突破技术瓶颈,实现了无需连接电源线就能输出高于100℃高温蒸汽,热水洗地功能实现了地面油腻污渍的高效清洁,将产品功能边界再度拓宽。添可于2022年9月发布的芙万Station,增加了智能空间站结构,用户在清洁前后,不再需要担心水箱加注、废水倾倒等环节,全面解放人力劳动。同年10月,戴森发布了首款洗地吸尘器V12 Detect Slim Nautik,从戴森的吸尘优势出发,在推杆吸尘器V12上加入了Nautik洗地滚筒配件,使其成为一款干湿全能的吸尘器,该机型秉承了戴森一贯的轻量化设计,机身仅重1.5 kg,从产品结构上为清洁电器的形态提供了一种新的路线。
生活家电品类众多,各类产品有着各自不同的生命周期,清洁电器作为其中的一个大类,不受气候条件制约,仅与居民消费水平和消费观念相关。以扫地机器人、洗地机为代表的清洁电器新兴品类,在我国保有率不足10%,巨大的市场潜力尚有待挖掘。因此,清洁电器市场需求的释放将是长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产品的技术含量和使用体验,是助推市场需求加速释放的关键所在。
3.家电销售渠道分析
线上消费已经成为我国国民消费的重要形式。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网上零售额137853亿元,比上年增长4.0%。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119642亿元,增长6.2%,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7.2%,较2021年增长近3个百分点。近几年疫情对我国消费阻力明显,叠加家电产品的低频消费与弱周期属性等多重因素,家电行业规模迈入“停滞”时代。在销售渠道层面,传统的线下“人货场”模式向线上“人货场”模式变迁,线上渠道多元化并存,线上市场整体规模增大,同时产品的结构实现升级,“高价值”产品在线上销售得到加强。
3.1 销售渠道分流,碎片化、多元化发展已成定局
三年疫情打乱了行业发展的节奏,尤其是对线下渠道更是造成了巨大的冲擊。疫情防控下,消费者减少外出与社交,线下卖场流量大幅下滑,消费需求向线上转移,网络零售在家电消费中的地位进一步得到提升,在疫情持续的深刻影响下,家电线上市场规模登上新的高点。据全国家用电器工业信息中心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家电行业线上市场零售额规模为4226.6亿元,在全年家电零售额中线上渠道贡献了57.8%,渗透率较2021年同期提升6.2个百分点;线下渠道市场零售规模为3080.6亿元,市场占比由48.4%缩减至42.2%。
尽管线上市场目前占据销售的主导地位,但随着流量红利的退却,线上零售增速也在逐年放缓。数据显示,2020年线上市场零售额同比增速为8.4%,2021年同比增速为9.3%,而到了2022年线上市场的增速减缓,同比仅增长1.5%。抖音、快手、小红书等新兴渠道的崛起不仅瓜分了传统电商的市场份额,更是对线下造成不小冲击。线上各平台及短视频直播带货、社群营销等新兴电商对线下形成合围之势,2022年线下市场零售额同比下滑21.1%。
新兴电商的崛起加速了家电渠道碎片化进程。一大批新渠道在蚕食原本属于京东、天猫等传统电商平台份额的同时,还在分化用户的需求,影响用户的生活方式、兴趣和爱好。面对这些由消费趋势所带来的零售业态变化,需要家电企业针对用户需求的持续变化,直面用户消费升级,占领用户心智,从而更好地激活市场。从2022年的“双11”大促中我们看到,发力直播新兴渠道,已成为家电企业渠道营销的主要动作,在加码抖音、快手等平台板块的同时,快速崛起的内容平台电商也成为了家电企业进行品牌运营和促销的新阵地。2022年“双11”海尔、海信、格力、美的、康佳、TCL、华凌等品牌均在抖音、拼多多等平台开设官方直播间,并将其作为“双11”发力重点渠道。作为高粘性决策辅助平台,小红书仍有巨大红利,活跃用户规模不断扩大,尤其是KOC(即关键意见消费者)数量,近1年已经从30万人增加到130万。家用电器行业作为小红书的潜力赛道,增长迅速。2022年,小红书3C家电热度持续飙升,不到一年实现3倍增长。家电品牌乘上增长趋势,与小红书用户、KOL共同创造出丰富多元的爆款产品和新场景。作为兴趣电商的代表,小红书通过内容培养或者满足某种用户兴趣,从而达到兴趣种草的效果。从用户的兴趣出发,将产品植入场景,唤醒用户拥有产品以后带给用户的美好生活的想象,先养成用户兴趣,然后用兴趣制造内容,最后促成成交。互联网种草已经成为家电企业瞄准的另一个赛道。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严峻,更多家电企业开辟多个渠道应对市场萎缩,渠道的多元化发展已渐成趋势。除品牌建立自营店、卖场店及线下体验中心之外,京东、天猫等电商巨头也纷纷转战线下实体店,并提出新零售概念,将线上的大数据资源向线下引流,又通过对线下消费者行为习惯的系统研究完善线上大数据系统,最终形成线上线下融合的新生态。此外,即时零售的兴起,为品牌和渠道发展又提供了一个新的“颅内压”。即时零售是伴随着零售数字化和即时配送业务的快速崛起而诞生的,其最大特点是以实体门店为供应链、以即时履约配送体系为依托,为消费者提供更强便利性、更强时效性的到家业务,满足消费者应急需求或常态下即时性需求的零售新业态。2022年三季度,苏宁易购宣布与美团达成战略合作,成为正式入驻美团平台的首家家电3C品类大型连锁品牌。美团为苏宁提供数据、入口、配送等技术、流量支撑,苏宁为美团闪购业务补充3C、家电等优质SKU,扩充即时零售的品类板块。在此之前,已出现过品牌与即时零售平台合作的先例,如:小米、美的、康佳等品牌入驻美团、饿了么和京东到家等平台,通过强强联合进一步深度整合在市场推广和营销方面的合作。
从过去的追求规模化出货,到如今的深耕不同圈层用户探索高质量的发展,家电企业围绕用户这唯一中心,努力推动和探索渠道的多样性、专业性,以及不同渠道间的互补性。在线下,家电企业除继续保持家电连锁投入之外,同时还开启了前装市场,并积极拓展下沉渠道,希望通过多维度发展找到新的突破口。
3.2 线上产品结构优化,价格向价值持续转变
线上市场原来被作为线下传统市场的补充,但是随着消费者购买习惯的改变,线上市场的主导地位增强,在规模增大的同时,产品的结构也在调整,高品质、高价格的产品在线上市场的份额不断增大,甚至部分家电品牌把高端新品的首发锁定在线上渠道。全国家用电器工业信息中心数据显示,65吋以上(含65吋)的液晶电视、一级能效空调、500 L以上(含500 L)的冰箱、10 kg以上(含10 kg)的滚筒洗衣机、10 kg以上(含10 kg)的独立干衣机、13套以上(含13套)的洗碗机、半自动的意式咖啡机等代表高价值的产品在销售市场的比例增加。
这种由价格向价值的转化既有高端消费者或者高净值人群消费习惯向线上转移的原因,同时也是企业通过更多地销售高附加值、高端的产品来缓解上游传导下来的成本压力。渠道为了配合企业的“推新卖优”也开展不同主题的促销活动,比如“焕新季”就是为了引导消费者对家中的家电产品进行汰旧换新,而各种“服务型”家电的推广更是针对“懒人经济”的解决方案。2022年“双11”期间,京东数据显示其平台的游戏电视、壁挂炉、新风空调、超薄冰箱等品类成交额同比增长超100%;天猫“双11”数据显示,个护产品中面膜冷热仪增长超55倍,内衣洗衣机增长超20倍,智能厨房电器翻倍增长。
4.家电市场未来展望
4.1 家电国内销售规模有望“企稳回升”
经过三年疫情,我国消费者的工作和生活逐渐回到正轨,受到疫情影响的家电消费也有望“企稳回升”。在2022年底和2023年初这段时间,已经有部分利好消息释放出来。
第一、家电消费与房地产行业强相关,虽然“房住不炒”的定位一贯坚持,但是房地产行业还是有一些利好信息。比如房地产是我国经济支柱产业属性的确认,引导市场预期和信心回暖;部分城市首套房房贷利率进入“3”时代,助力房地产市场的复苏;有的城市对于买房资格的要求也有所降低,这些利好都对商品房销售提升有帮助,也必将带来家电的购买需求。
第二、城镇化进程不断提升,很多城市的常住人口数量是增加的,为家电的购买带来了新的生力军。有数据统计有14个“新一线”城市或二线城市人口增量超10万人,比如增量排前十的城市中,武汉增加120.1万、成都增加24.5万、还有青岛15.1万、济南13.36万,这些人口增量带来了房地产消费、带来了家电消费。
第三、由于疫情的缓和,消费者的工作生活逐步回到正轨,原来较低的消费意愿会不断恢复提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把我国的经济增长预期由4.4%调整到5.2%,这也反应出我国消费对我国经济的拉动作用。
第四、从家电保有量分析,很多品类在农村的保有量较城镇还存在不小的差距,比如空调产品农村的百户保有量只是城镇的一半,可见在不同的市场,部分品类还有较大的增长空间。
第五、中国的家电企业一直坚持不懈地创新,从产品品类到产品形态,从产品性能到附加功能,依据消费者需求,解决现实使用中的痛点,为广大消费者带来更加便捷舒适的生活体验。
4.2 銷售渠道多种模式共同推进
我国的家电市场早已形成了线上线下结合,多种模式搭配的立体式销售渠道格局。虽然电商平台兴起后,线下渠道受到了很大影响,但是其生存的基础还在,大众对实体卖场的信赖还在,家电专营卖场的专业化还在,消费者和导购互动的习惯还在,因此线下实体卖场必会保留着一定的“拥趸”。从生产企业的渠道布局来看,除去经销模式的家电连锁,其自建的专卖店也是线下销售的重要构成。有数据显示,某品牌的专卖店渠道销售额比重是其整体销售中的1/3,专卖店模式的运营对自身品牌推广、价格维护、政策落地、区域辐射等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线上渠道也是经过了多家竞争、不断洗牌、模式尝试等阶段,才形成了现在的局面。20002~010年期间,有着众多的B2C平台,一些企业通过融资坚持下来,不断做大,也有一些平台逐渐淡出了市场。最近几年,拼多多、抖音、快手、小红书等平台又以不同的模式切入了家电市场,形成了多平台相互竞争、共同推进的局面。以抖音、快手为主的平台是通过观众的粘性,实现销售的目的。而小红书则以品牌推广&效果推广位置,依靠在消费者心里种草,品牌可以注册小红书店铺,实现用户直接在小红书品牌商城购买,同时也可以在KOL,KOC的笔记中插入购买链接,通过点击链接购买。
4.3 产品发展趋势维度多通道化
产品作为企业为消费者提供服务的载体,产品的创新是依据消费者需求的变化而变化的。现阶段消费者对家电的产品的需求可以说是多样化和个性化结合,高品质和高性能兼具,套系化和智能互联搭配。
4.3.1产品品类增多,多功能与个性化相互结合
从监测的家电品类数量维度分析,家电品类的队伍不断壮大,尤其是厨房小电品类和个护小家电品类。究其原因,消费者的需求多样化和个性化诱发了小家电产品的种类增加。前期的报告中提到过厨师机、和面机、砧板刀具餐具消毒机,最近又开始流行多功能锅、加热饭盒、养生杯等,在个护小家电品类中,美容仪、水牙线、颈椎按摩仪、鼻毛修剪器等等也开始走进消费者生活。消费者对这些小家电产品冲动型购买偏多,购买后闲置率偏高,或者部分产品的使用体验感不佳。这也给生产企业提出了要求,新品面市不能只为了“快”,达到短暂收割市场利润的目的,应该在消费者心目中建立良好的品牌认识,从而为自身的一系列产品营销打下基础。消费者体验差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就是消费者个性化需求比较明显。以美容仪产品为例,由于消费者使用的化妆品不同、皮肤肤质不同,使用效果存在差异,消费者诉求也不相同,比如有的消费者希望去黑头、有的关注去角质、有的想去掉细纹。因此不同的产品应该突出其特有的功能,不能一概而全,否则,最后消费者得不到良好体验。
4.3.2产品品质不断提高,性能更加优秀
消费者对家电产品的品质已经从“基本型”转向“高配型”,产品功能增加的同时,要求产品性能增强、品质增高、价值增大。从市场的销售数据分析,视听感觉好、舒适性强、保鲜效果好、洗护能力突出、低噪音、高转速、智能性优的家电产品尤其受到消费者欢迎。以传统的彩电、空调、冰箱为例,产品向高品质、高性能、高价值的转向最为明显。彩电产品中的激光电视是电视品类的一个细分品类,其画面尺寸要比一般液晶更大,相比液晶电视,对人眼的伤害小,即使长时间观看也不会感到疲倦,搭配高质量的音响系统,将视听感受提升到新的高度。正是这种高品质的体验,促使其市场销售比重持续提升。全国家用电器工业信息中心数据显示,线下彩电市场中,激光电视的零售量比重为1.6%,较上年同期增长了0.3个百分点。空调产品的高性能表现更加直接,随着国家对节能减排的重视,空调的能效标准不断提升,在内卷的空调市场,能效等级仍是影响消费者做出购买选择的重要因素。线下市场数据显示,一级能效空调的零售量比重已经达到76.7%,较上年同期增长了7个百分点。冰箱产品中高品质产品比例也在增加,前文提到了多门和大容积冰箱的销售增长,从价格维度分析,高价格的冰箱附加功能更多,比如制冰功能、红酒储存功能、除菌功能、变温功能、图像识别功能等,使用价值会更高。数据显示14000元以上的冰箱零售量较上年同期增加1.8个百分点,达到5.8%。
4.3.3单一产品向套系和互联转化,场景化被重视
以前的家电产品,都被消费者按照一个个单体对待,而现在的生产企业都在打造套系化产品。隶属一个套系的家电产品有着独特的、自有的、一致性的设计风格,和橱柜、客厅家具等搭配起来,在居家环境的装饰中起到更重要的作用。套系化家电的发展受到企业和消费者双重的作用力,企业为了改变业务结构,提升品牌定位,更便于市场份额的攫取,推出套系化家电;消费者审美提升、需求多样、一站式购齐思维等也促进了套系家电的销售。从市场的品牌表现分析,格力、美的、海尔、海信、TCL等品牌均推出了自己的套系化品类。如果说设计风格、外观样式是套系化家电的外在表现,那么产品之间的互联互通则是套系化家电的内在核心。套系家电需要有一个“智能中心”或是“控制中枢”,在系统层面需要做到统一交互、互联互通、信息能够在彼此间流转,这样才可以通过“智能中心”操控套系中的每一个家电产品,同时设备与设备、设备与场景能够紧密结合,为用户提供真正的“全场景”主动服务,否则还停留在需要人工多维参与的“伪智能”、“伪套系”家电阶段。
如果说套系家电是家电场景化的硬件基础,那么场景化就是家电套系的升华。不同的家电产品契合消费者的阳台、客厅、厨房、卧室、卫浴多个家居场景,同时又深入参与到消费者晾晒衣物、休闲娱乐、烹饪美食、安逸入眠、洗澡如厕等多个生活场景,家电和整个家居形成一个大的整体,家电产品一定是不断向大家居场景迈进。从空间角度出发,消费者的居家环境中硬件的空间格局在发生变化,在不同空间的滞留时间也在调整,比如厨房可能不单单再是一个烹饪的场合,也许通过视频的链接成为一个社交的背景,也可以通过一个聚会成为一个轻松休闲的环境,因此这种变化需要在家电的硬件基础上给予支持。作为家电行业的头部品牌,海尔在2020年就正式推出了其场景化品牌——三翼鸟,从销售产品的层面提升到销售方案的层面。2023年2月11日,海尔三翼鸟广州体验中心001号店的开业,更是把三翼鸟场景化体验中心提升到4.0时代,升级沉浸式智慧生活体验和数字化门店让更多家庭享受到智慧的生活方式。家电产品的场景化既是以产品功能为基础,又是对消费者不断成长变化需求的解决方案,把家电和家居、家装结合起来,打破界限和壁垒,形成一个为消费者提供智慧生活的整体。
附:2022年四季度大事件
事件一、2022面板业绩承压,欧盟能效新规将冲击行业
多家面板厂纷纷发布2022年业绩预告,归母净利润多为亏损,只有少数实现盈利,同比均呈下降态势,面板厂业绩持续承压。据了解,京东方预计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5亿元到77亿元,同比下降70%到71%。TCL科技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55亿元到3.58亿元,同比下降96%到97%。天马微电子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亿元到1.3亿元之间。维信诺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0.5亿元到-24亿元之间。彩虹显示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潤为-25.5亿元到-28.5亿元。和辉光电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6亿元。LG Display 宣布2022年营业利润净亏损为 3.19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75.758亿元)。面板市场低迷之际,欧盟委员会将在2023年3月执行更严苛的能源效率计划,新规规定65英寸电视功耗不高于116瓦,75英寸功耗必须低于141瓦,85英寸功耗则要低于169瓦。按照此标准,市面上所有的8K电视都不符合标准,或将重创面板厂,友达、群创等面板厂运营或将更加险峻。
事件二、国美电器展开自救,砍掉30个区域不盈利门店
在2022年12月7日晚的分部总经理会议上,国美电器决定在全国30个区域砍掉不盈利的小店,保留盈利的大店,同时放开加盟或者类加盟的形式,吸引更广泛的“社会力量”加入。不管是业主物业、家电品牌,还是店长、代理商、黄牛、推手等社会力量,均可以参与门店经营,与国美电器成立新公司,国美电器只负责提供门店管理、供应链等资源支持,进一步降低风险,以激励的方式让更多的社会力量提升门店的竞争力。
事件三、空气净化器能效标准即将修订
2022年12月17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标准技术管理司完成了对20项拟立项强制性国家标准项目征求意见,其中包括GB 36893—2018《空气净化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以下简称GB 36893—2018)的标准修订计划。该标准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提出,委托全国能源基础与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TC20)执行。据了解,标准修订工作于2023年开启。
事件四、苏宁易购入选商务部首批全国示范智慧商店
商务部公布首批全国示范智慧商圈、全国示范智慧商店名单。苏宁易购南京新街口店凭借线上线下融合的智慧化消费场景和全链式服务能力入选,成为首批入围的16家全国示范智慧商店之一。作为专注家电、家装消费的智慧业态,苏宁易购南京新街口店自开业以来,持续探索“家消费”前沿趋势,进行商业现代化创新,从家电卖场、“3C+旗舰店”、云店,逐步发展为目前近3万平方的智慧生活体验中心。
事件五、2023年起我国调整部分商品关税,涉及家电产品
据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办公室2022年12月29日消息,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充分发挥关税作为国内国际双循环联结点的作用,以高水平对外开放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经国务院批准,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公告,2023年将调整部分商品的进出口关税。为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2023年1月1日起,我国将对1020项商品实施低于最惠国税率的进口暂定税率。一是保障人民健康,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对部分抗癌药原料、抗新型冠状病毒药原料、镇癌痛药品实施零关税,降低假牙、血管支架用原料、造影剂等医疗用品进口关税。二是顺应消费升级趋势,以高质量供给满足居民消费需求,降低婴幼儿食用的均化混合食品、冻蓝鳕鱼、腰果等食品,咖啡机、榨汁器、电吹风等小家电的进口关税。三是加强资源供应能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对钾肥、未锻轧钴等实施零关税,降低部分木材和纸制品、硼酸等商品进口关税。四是促进先进制造业创新发展,加快产业转型升级,降低铌酸锂、电子墨水屏、燃料电池用氧化铱、风力发电机用滚子轴承等商品进口关税。